收藏 分销(赏)

DB37_T 4620.1—2023智慧城市+优政建设+第1部分:应用协同.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6575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6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_T 4620.1—2023智慧城市+优政建设+第1部分:应用协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37_T 4620.1—2023智慧城市+优政建设+第1部分:应用协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37_T 4620.1—2023智慧城市+优政建设+第1部分:应用协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37_T 4620.1—2023智慧城市+优政建设+第1部分:应用协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37_T 4620.1—2023智慧城市+优政建设+第1部分:应用协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35.240.01 CCS L 70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620.12023 智慧城市 优政建设 第 1 部分:应用协同 Smart cityExcellent governance constructionPart 1:Application collaboration 2023-05-30 发布 2023-06-3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1 5 应用协同.1 跨部门应用协同.1 5.1 数据协同共享.2 5.2 6 应用协同平台.2 概述.2 6

2、.1 基础能力层.3 6.2 数据协同层.3 6.3 业务协同层.4 6.4 技术协同层.4 6.5 应用展示层.4 6.6 运维协同管理.4 6.7 安全协同管理.4 6.8 7 应用协同平台接入.5 接入流程要求.5 7.1 接入技术要求.5 7.2 资源申请流程.5 7.3 8 应用协同平台安全.6 参考文献.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7/T 4620智慧城市 优政建设的第1部分。DB37/T 462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 1 部分:应用协同;第 2 部分:多网格融合应用平台。请注意本文件的

3、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大数据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引言 山东省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指导全省各地落实数字强省建设各项任务的重要抓手。自2019年始,为全面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山东省率先发布了全国首套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地方标准,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了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及示范推广工作。DB37/T 4620将优化智慧城市优政领域业务应用平台和流程建设,推动政务业务应用间高效协同和数据共享,实现各种政务业务应用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共享,为智慧城市优政领域业务协同和有效联动提供

4、技术支撑。DB37/T 4620由以下部分构成。第 1 部分:应用协同。为推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应用,实现业务系统的贯通协同,规范应用协同、应用协同平台相关要求,打造共享协同的服务体系,实现跨部门、跨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应用协同。第 2 部分:多网格融合应用平台。为提升网格数据共享和管理水平,建立多网格融合应用平台,对城市多网格融合应用平台的功能要求进行规范,构建城市精细化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智慧城市 优政建设 第 1 部分:应用协同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城市优政建设领域应用协同、应用协同平台、平台接入及平台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城市优政建设领域应用协同平台的建设、管理和

5、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9735 政务服务评价工作指南 DB37/T 3521(所有部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3 术语和定义 GB/T 3973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应用协同 application collaboration 以服务对象的目标需求为导向,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通过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实现跨部门

6、、跨系统业务事项协同办理的机制。3.2 应用协同平台 application collaboration platform 为实现应用协同(见3.1),构建的相关平台。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5 应用协同 跨部门应用协同 5.1 跨部门应用协同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a)宜由共同的上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牵头协调,相关区域政务服务管理机构和涉及的政务服务实施机构共同配合,统一跨部门服务事项清单、数据接口、受理标准和服务规范;b)依托应用协同平台整合各类政务服务资源,支持政务咨询、事件办理、行政投诉等事件的汇集、分发,实现办

7、理事件的资料传递、网上审批、全程监控、跟踪问责等流程在平台上的线上统一流转;c)通过设置涵盖受理、出件和咨询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窗口,实现事件的线下协同办理。数据协同共享 5.2 数据协同共享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a)数据标准协同:按照 DB37/T 3521(所有部分)的规定,建立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编码规则,规范政务事项名称、办理条件、所需材料、具体操作流程及办理时限等内容;b)数据流通协同:汇集业务信息资源,实现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电子证照、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跨部门、跨系统的互联互通;c)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各类基础资源库和公共资源服务,提供可共享数据资

8、源的访问途径,实现相关数据资源的协同共享。6 应用协同平台 概述 6.1 为实现政务业务应用跨部门、跨系统的有机联动和业务协同,建立包括基础能力层、数据协同层、业务协同层、技术协同层、应用展示层、运维协同管理和安全协同管理的应用协同平台。应用协同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平台具体描述如下:a)基础能力层:作为数字底座提供基础支撑能力,包含数据目录、资源配置、存储管理、计算引擎等能力,为上层数据协同、业务协同和技术协同提供统一规范和定义;b)数据协同层:通过使用基础能力层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集成、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开放、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开发等业务数据处理操作,同时为技术协同层各类服务提供数据支撑;c

9、)业务协同层:通过统一服务接口、业务共享开放、多级流程融合和全景业务视图等功能,规范数据申请、数据使用的标准化流程,联动数据协同层为技术协同层提供相关技术服务要素的搭建基础;d)技术协同层:基于数据协同层和业务协同支撑层的支撑能力为应用展示层提供消息、配置、认证、安全、集成、监控、查询、预警等服务;e)应用展示层:提供应用门户、数据可视化、全文检索、流程管理等功能,为应用协同平台用户提供可视化、可操作的功能界面;f)运维协同管理:建立流程统一、管理高效的运维制度,提供一体化的运行维护体系;g)安全协同管理:构建高效、协同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图1 应用协同平台框架 基础能力层

10、 6.2 基础能力层的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a)数据目录:提供目录的编目、注册、审核、发布、查询和管理等功能,数据目录包括但不限于政府、金融、能源、工业、企业、交通、地理、舆情等数据类型;b)资源配置:提供各种资源服务配置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接口、数据目录、事项目录、服务配置等;c)存储管理:1)支持多源异构数据的分级分类存储,数据源包括但不限于传统数据库、本地数据库和 FTP等;2)支持多种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与数据库的连接;3)提供数据存储工具,实现不同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存储。d)计算引擎:支持多种类型的计算,提供相关业务场景中批量数据并行计算的支撑能力。数据协同层 6.3 数据协同层的要求应

11、包括但不限于:a)数据集成:1)支持对不同来源、格式、特征的数据进行有机集成,包括数据探查、数据定义、数据融合、数据发布等;2)支持通过数据采集、网络爬取等方式,实现数据跨部门、跨系统的集成汇聚;3)支持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汇聚,具备数据抽取、清洗、转换、加载、调度等能力。b)数据交换:1)支持不同系统、不同组织、不同部门间的数据流通交换;2)支持节点注册管理和数据目录管理,提供核心业务访问功能;3)支持数据交换审计管理功能,实现对交换流程、交换节点、交换量的统一配置和监控。c)数据共享开放:支持通过专用信息共享接口,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d)数据质量管理:具备系统应用中间件、调用接口等能力,实

12、现对各类存储场景的统一数据访问和质量控制管理;e)数据开发:提供数据模型、数据挖掘等开发协同工具,支持平台上各类角色间的协作开发。业务协同层 6.4 业务协同层的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a)统一服务接口:提供统一标准的各类服务接口,实现数据的按需申请使用;b)业务共享开放: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扩展性和高吞吐能力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功能;c)多级流程融合:提供多层级流程编辑功能,支持串行、并行、分支、合并、子流程嵌套、循环、异步等待、事件通知、事件等待、多路分支等流程的融合;d)全景业务视图:支持数据模型和业务模型设计,实现数据模型自动转化为数据库结构,并支持通过建立映射关系和数据索引等方式,建立全

13、业务场景的视图模型。技术协同层 6.5 技术协同层的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a)消息服务:提供统一标准的消息通知服务,实现对消息发送日志、送达状态信息、待发消息及重发消息的查询与管理;b)配置服务:提供对整体需求和资源的配置服务;c)认证服务:提供对身份、权限的管理认证服务,包括用户管理、组织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分级授权等服务;d)安全服务:支持对业务系统的安全防护监测,提供统一标准的安全评估、监测、管理等服务;e)集成服务:提供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业务流程集成服务;f)监控服务:支持可视化流程跟踪,提供跨部门、跨平台的协同流程监控服务;g)查询服务:提供对所有流程信息的追溯查询服务;h)预警服

14、务:提供对延误处理流程的警示服务,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置。应用展示层 6.6 应用展示层的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a)应用门户:提供应用系统的统一门户界面,在门户界面可跳转至各个功能页面;b)数据可视化:支持通过可视大屏、领导驾驶舱等形式,实现数据可视化展示;c)全文检索:支持对系统内所有数据的查询匹配功能;d)流程管理:支持通过应用开发组件,实现对不同层级流程内的表单、页面的自定义管理。运维协同管理 6.7 具备平台运维流程的协同管控能力,实现平台高效、稳定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安全协同管理 6.8 安全协同管理模块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a)支持对数据采集、汇聚、存储、共享、交换、应用的安全管理,

15、实现对数据敏感信息和加密信息的管理;b)具备数据全生存周期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安全、传输安全、应用安全等,提供数据使用全流程的安全保障;c)支持按不同角色进行分级授权管理,实现对数据资源权限的分级分层管理;d)定期对数据进行安全审计,评估分析数据的合规性及数据安全策略的有效性。7 应用协同平台接入 接入流程要求 7.1 应用协同平台接入流程要求应符合以下:a)制定接入方案:接入方应根据接入的不同内容,制定相应的接入方案,方案中应描述网络环境、安全要求、硬件条件、接口调用方案等信息;b)环境准备:接入方应根据接入方案搭建接入环境,并做好接入准备工作,如:接入方应针对系统安全要求加强安

16、全保障,提供具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资质的安全评测机构出具的符合性评测报告;c)执行接入:根据具体接入内容和要求,执行接入操作。接入技术要求 7.2 应用协同平台接入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a)身份认证机制:平台通过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用户身份,实现认证用户登录;b)数据访问日志:通过后台日志记录平台的各项服务情况及用户操作时间和轨迹,建立健全管理和访问日志记录;c)跟踪机制:基于身份认证和数据访问机制,完善用户访问数据和操作行为记录。资源申请流程 7.3 应用接入平台后,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向应用协同平台申请资源。应用协同平台资源申请流程涉及的角色分为资源申请方、应用协同平台方和资源受理方(主管部门)

17、,应用接入平台资源申请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应符合以下要求:a)申请资源:资源申请方登录应用协同平台,在信息资源目录栏目中选择申请的资源,填写申请信息并提交;申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需求单位名称、需求事项信息、事项应用场景、事项材料名称、数据名称、数据字段、数据提供方、数据来源、共享方式、更新周期等信息;b)登记受理:资源申请方提交资源申请后,应用协同平台应登记受理;如果“同意受理”,则该资源申请提交至资源受理方(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如果“不同意受理”,则流程结束;c)授权处理:如果资源受理方(主管部门)“同意”该资源申请,则进入授权处理流程,由应用协同平台对申请资源进行授权处理;d)资源共享:如

18、果平台“同意授权”该资源申请,则由平台授权处理后,进行数据资源共享;如果平台“不同意授权”,则流程结束。注:可通过资源单项查询、综合查询、服务接口、库表方式、文件下载、共享接口、资源订阅等方式进行资源共享。图2 应用协同平台资源申请流程 8 应用协同平台安全 应用协同平台安全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a)符合 GB/T 222392019 中第 8 章规定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b)提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及应用安全保障功能,实现持续监测预警、动态管理和主动防控;c)利用动态调整的安全策略和先进的技术措施,确保数据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d)建立数据分级分类安全保护、数据隐私保护、安全加密、调用异常监测等安全机制;e)对数据资产、数据库以及风险事件进行集中管理、监测和处置。参考文献 1 GB/T 361122018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现场管理规范 2 DB3717/T 22020 “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服务规范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4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