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5《河中石兽》-过关检测复习课程.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65616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河中石兽》-过关检测复习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5《河中石兽》-过关检测复习课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5《河中石兽》-过关检测复习课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5《河中石兽》-过关检测复习课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5《河中石兽》-过关检测复习课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5河中石兽 过关检测精品资料25河中石兽 过关检测班级 姓名 得分一、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词含义。(2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河边 ),山门圮( 坍塌 )。于河,二石兽并(一起 )沉焉。阅(经过,过了 )十岁,僧募金重重新 修,求(寻找 )二石兽于水中,竟( 终于,到底 )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划船 )数小舟,曳(牵引)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 讲学,教书 )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你们 )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是( 这 )非木柿(削下的木片 ),岂能( )为( )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 埋没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语气词,表示“罢了” )。沿河

2、求之,不亦颠( 通“癫”,疯狂 )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丢失的石兽 ),当求之于上流。盖(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 )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 于是 )反溯流逆上 ( 逆流向上 )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 )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 只 )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主观地判断 )欤?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并用该字组个成语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靠近;兵临城下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开馆

3、;天造地设3.是非木柿 这; 实事求是 4.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带; 扶老携幼三、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5.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它,代人们顺流去找石兽的事6.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它,代石兽 7.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它,代石兽8.一老河兵闻之 它,代人们寻找的过程9.至石之半 的10.求之下流,固颠 它,代石兽11.然则天下之事 的四.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12、如是再啮 古义:( 这样 ) 今义:( 判断动词 )13、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事物的道理)今义:( 物理学 )五、翻译句子(12分)14.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15.

4、阅十岁,僧募金重重新 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16.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17.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18、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19、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20、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21、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22、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23、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2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

5、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六、填空25.本文选自 阅微草堂笔记 一书,这是 纪昀 所作的一部 文言笔记 小说,全书主要记述 狐鬼神怪故事 ,其中也有不少 关于考据的文字 。26.本文作者是 清 朝的 纪昀 ,字晓岚 ,学者,是四库全书 的总篡官。27.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七、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8、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八、思考题29、探究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 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兵则从实

6、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30.讲学家与老河兵推理的前提都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为什么结论不一样呢?讲学家根据(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推断二石兽的位置是(在原处地中);老河兵不仅考虑到了讲学家的理论,还注意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所以他推断二石兽的位置是(在石兽落下的上游).31. 常人、学者、河兵分别从何处寻找二石兽?他们做事的依据分别是什么?常人:下游,习惯思维,水中之物随水漂流而走;学者:落水处,事物的一般道理,石重沙轻,重者下沉;老河兵:上游,根据石性、沙性、流水的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的关系。32 .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