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沉箱模板计算
精品文档
沉箱模板计算
1、外模板设计资料
沉箱外侧模板长10.00m,高5.00m,模板采用大型钢模板,重约4.5t。面板采用5mm厚钢板,横肋采用[8,间距0.42m;竖肋为-6×80mm扁钢,间距0.42m;立围令采用[8,围令后为桁架结构,桁架宽0.65m,间距0.8m,桁架为双[8结构,上、下均设M22对穿螺栓。现对该模板刚度、强度进行验算,并选用合适的拉条。
2、模板侧压力计算
模板的侧向压力主要是由新浇筑的砼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P1和倾倒砼时对模板产生的水平动力荷载P2两部分组成。依据《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F.1.6规定,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砼侧压力为:
P1=8KS+24KtV 1/2
式中 P1 ——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KN/m2)
KS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加外加剂时选1.0;掺缓凝外加剂时选2.0
Kt ——温度校正系数按下表取值
V —— 混凝土浇筑速度m/h
砼侧压力除了和振捣方式有关外,同时还和砼自重、浇注速度、砼的温度、外加剂的应用、砼的下灰方式有关。
温度校正系数表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Kt
1.53
1.33
1.16
1.00
0.86
0.74
0.65
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施工期平均气温在10℃ 以上,依据搅拌站的施工供应能力,浇筑速度取0.5m/h。
故 P1=8×2.0+24×1.33×0.51/2=38.57 KN/m2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动力荷载
P2=2.0KN/m2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混凝土侧压力
P3=4.0KN/m2
由于浇筑混凝土时倾倒混凝土和振捣混凝土不可能同时发生,而振捣混凝土产生的作用力大。
故验算墙身模板强度的荷载设计值
P=1.2P1+1.4P3=51.89 KN/m2
故验算墙身模板刚度的荷载设计值
P′=1.2P1=46.29 KN/m2
3、面板计算
为保证砼的外观质量,根据使用要求,大片模板的面板计算应由刚度控制。
Q235钢的抗拉许用强度[f]=215N/mm2,抗剪许用强度[fv]=125N/mm2。弹性模量E=2.1×106kg/cm2;许用挠度[f]=2mm。
面板区格为420×420mm,属于双向板,当/=420/420=1时,的弯距系数K1=-0.0600,的弯距系数K2=-0.0550,挠度系数为K3=0.00160,的弯矩系数K4=0.0227,的弯矩系数K5=0.0168,计算简图为三面固定,一面简支的最不利状况。
(1)、强度验算
取1mm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荷载为
=0.05189×1 = 0.05189 N/mm
支座弯矩
N·mm
N·mm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mm3
应力为
=/W=549.20/4.167=131.80 N/mm2215 N/mm2
满足要求;
跨中弯矩
N·mm
N·mm
钢板的泊松比=0.3,故需换算
N·mm
N·mm
应力为
=/W=253.91/4.167=60.93 N/mm2215 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计算刚度和挠度用以下公式
这里的取值是验算刚度的荷载取值
所以 N·mm
mm[f]=2mm
=0.96/420=1/438<1/400
满足要求。
4、竖向钢肋条验算
竖向为-6×80mm钢板肋,可将其视为单跨简支梁计算,跨度为0.42m,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附表2-8计算公式
(1)、强度验算
荷载 q=80×0.42=33.6KN/m
截面系数 W=bh2/6=6×802/6=6.4×10-6m3
惯性矩 I=bh3/12=6×803/12=2.56×10-7m4
33.6×0.422/8=0.74KNm
=740/6.4×10-6=115 N/mm2 [f]=2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荷载 q′=P′×=46.29×0.42=19.44KN/m
模量系数 E=2.1×106kg/cm2=2.1×1011Pa
惯性矩 I=bh3/12=6×803/12=2.56×10-7m4
= 5×19440×0.424/(384×2.1×1011×2.56×
10-7)= 0.147mm<420/400=1.05mm
满足要求。
5、横向钢肋条验算
横肋间距420mm,采用[8,按支撑在竖向桁架上的连续梁计算,其跨距等于竖向桁架的间距,即0.8m,按5跨连续梁计算。
荷载
式中
F——混凝土侧压力
h——横肋距离
验算强度用 q = 0.05189×420 = 21.79 N/mm
验算刚度用 q = 0.04629×420 = 19.44 N/mm
[8的截面系数W=25.3×103mm3,惯性矩I=101.3×104mm4
横肋为两段带悬臂的五跨连续梁,可利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得知。
(1)、强度验算
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五跨梁弯矩分配系数(模型荷载实际是不带悬臂的五跨梁弯矩分配系数)得:
弯矩计算简图
跨内最大弯矩M1、M2、M3的分配系数分别是K1=0.078、K2=0.033、K3=0.046,,支座弯矩MB、MC的分配系数分别是KB=-0.105、KC=-0.079。
跨内弯矩
N·mm
N·mm
N·mm
支座弯矩
N·mm
N·mm
N·mm
由以上可得
最大弯矩1464288 N·mm
N/mm2215 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悬臂部分挠度 mm
跨中部分挠度
mm
满足要求。
6、桁架验算
桁架宽0.65m,间距0.8m,桁架为双[8结构。[8查《热轧型钢规范》(GB/T706-2008)得出[8基本参数:截面面积A=10.248cm2,惯性半径=3.15cm,=1.27cm。
(1)、内力计算
简化计算按8节间下降式斜杆桁架满载验算, 结构为625mm×8=5000mm。
桁架计算简图
荷载P =P1×H×L/8
=51.89 KN/m2×5.00m×0.65m/8
=21.08 KN
(这里H为模板的高度,L为桁架的宽度)
查得桁架各杆件内力分配系数如下表:
杆件
八节间(满载)
乘数(KN)
杆件内力(KN)
O1
-3.5
P×cotα=21.08
-73.78
O2
-6.0
-126.48
O3
-7.5
-158.10
O4
-8.0
-168.64
U1
0
P×cotα=21.08
0
U2
3.5
73.78
U3
6.0
126.48
U4
7.5
158.10
D1
3.5
P/sinα=29.40
102.90
D2
2.5
73.50
D3
1.5
44.10
D4
0.5
14.70
V1
-4.0
P=21.08
-84.32
V2
-3.5
-73.78
V3
-2.5
-52.70
V4
-1.5
-31.62
V5
-1.0
-21.08
由上表可知
O型杆件最大内力 = -168.64KN
U型杆件最大内力 = 158.10KN
D型杆件最大内力 = 102.90KN
V型杆件最大内力 = -84.32KN
材料选用
O型杆件和U型杆件选用2[8,D型杆件和V型杆件选用[8。
(2)、杆件验算
轴心受拉构件的稳定性应满足下式要求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
—— 构件的净截面面积
—— 构件的毛截面面积
——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取截面两主轴稳定系数的较小者
—— 构件对主轴的长细比
—— 构件对主轴的回转半径
U型抗拉杆件2[8
N/mm2215 N/mm2
满足要求;
D型抗拉杆件[8
N/mm2215 N/mm2
满足要求;
O型抗压杆件2[8
组合截面回转半径近似值按下式计算
,
所以mm , mm
计算时 mm
查得
所以 N/mm2215N/mm2
满足要求;
V型抗压杆件[8
查得
N/mm2215N/mm2
满足要求。
7、拉杆计算
模板拉杆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P——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N)
F——混凝土侧压力(N/m2)
A——模板拉杆分担的受荷面积(m2),其值为A=a×b
a——模板拉杆的横向间距(m)
b——模板拉杆的纵向间距(m)
这里选取拉杆的横向间距a=0.75m,纵向间距b=0.85m。
计算拉杆承受的拉力
P = 51.89×0.75×0.85 =33080N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8-7当F=30KN/m2时得螺栓拉力P =19125N,所以当F=51.89KN/m2 时螺栓拉力
P=19125×51.89/30 =33080N
查表8-9选用M22螺栓,其容许拉力为47900N>33080N,可。考虑上下螺栓受力不均和长期受扭的因素,上下螺栓可采用不同钢号的螺栓,由于荷载是逐渐加上去的,而且上部荷载始终小于下部,待全部荷载施加完毕,下部砼已接近初凝,侧压力减少,因此上下分别采用钢号不同的M22螺栓是可行的。
拉杆选用Q235圆钢,直径为20mm,截面面积A=314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205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20N/mm2。其许用拉力值P′为:
P′= [f]×A = 205×314 = 64.37KN>P=33.08 KN
满足要求;
模板重量为45/(10×5)=0.9 KN/m2,计算时取为1.0 KN/m2。在拉杆的横纵间距内承受的重量为
1.0×0.75×0.85=0.64KN
满足要求。
8、外模下平台计算
外模下平台自重3t,长度15m,用2[10作横梁,5点吊,按四跨连续梁计算。
模板下平台计算简图
查《热轧型钢规范》得2[10的惯性矩=198×2=396cm4,截面模数=39.7×2=79.4cm3,荷载跨度L=3.75m。
作用在横梁上的荷载集度:
查《静力计算手册》得四跨连续梁的荷载分项系数最大值是K=0.107
所以作用在梁上的最大弯矩为:
KN·m
(1)、强度计算
N/mm2215 N/mm2
(采用近似公式计算,数值偏小)
式中 d=5.3mm , h=100mm
Q=q×L=2KN/m×3.75m=7500N
所以 N/mm2125 N/mm2(吊点不进行计算)
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挠度按简支梁的挠度计算公式来求解。
荷载: q=2KN/m
模量系数:E=2.1×106kg/cm2=2.1×1011Pa
惯性矩: I=2×198=396cm4
= 5×2000×3.754/(384×2.1×1011×3.96×10-6)
=6.210mm<3750/400=9.375mm
满足要求。
9、模板支撑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有关规定,外模板倾斜20°存放时,支撑的强度计算。
模板重7.5t (包括下平台重量),采用两点支撑,每点受力3.75t,即37.5KN,采用70×5钢管,外径70mm,管壁厚5mm。
所以 A=π×(72-62)/4 =10.21 cm2
I=π×(74-64)/64=54.24 cm4
cm
模板高度为5m,钢管支撑长度可取为3m
查得
N/mm2170 N/mm2
满足要求。
10、 竖向大肋计算(槽钢式计算)
计算参考《建筑施工计算手册》8.15章节(现浇混凝土墙大模板计算)。
因为大模板长10m,这里取槽钢的间距为0.8m,选用2[8。查得[8基本参数为:截面面积=10.248cm2,截面模数cm3,惯性矩cm4。以三道螺栓为支撑点。螺栓间距分别为0.5m,2m,2m,按均布荷载计算。根据第2节——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可知:
验算墙身模板强度的荷载设计值
P=1.2P1+1.4P3=51.89 KN/m2
故N/mm
验算墙身模板刚度的荷载设计值
P′=1.2P1=46.29 KN/m2
故N/mm
弯矩计算简图
由弯矩图可得最大弯矩为
N·mm
(1)、强度验算
N/mm2215 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悬臂部分挠度
mm
悬臂部分挠度过大,采取加强角措施;
跨中部分挠度
mm
满足要求。
根据前面求出的面板、横肋和竖向大肋的挠度,组合的挠度为
面板与横肋组合
mm
面板与竖向大肋的组合
mm
满足施工对模板的质量要求。
加固模板时桁架和槽钢的比较
采用槽钢做模板面板支撑时,虽然节省材料,但是相比桁架做模板的支撑骨架,槽钢承受更大的弯矩,模板变形较大,没有桁架稳固,沉箱外模板尺寸比较大,更多的采用桁架做支撑骨架,在设置外模板操作平台时,桁架也起作用。
10、 竖向大肋计算(工字钢式计算)
因为大模板长10m,这里取槽钢的间距为0.8m,选用2*55a工字钢。查得55a工字钢基本参数为:截面面积=134.185cm2,截面模数cm3,惯性矩cm4。以上、下两道对穿螺栓为支撑点。螺栓间距取为5.2m,按均布荷载计算。根据第2节——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可知:
验算墙身模板强度的荷载设计值
P=1.2P1+1.4P3=51.89 KN/m2
故N/mm
验算墙身模板刚度的荷载设计值
P′=1.2P1=46.29 KN/m2
故N/mm
弯矩计算简图
由弯矩图可得最大弯矩为
N·mm
(1)、强度验算
N/mm2215 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悬臂部分挠度
mm
满足要求;
跨中部分挠度
mm
满足要求。
根据前面求出的面板、横肋和竖向大肋的挠度,组合的挠度为
面板与横肋组合
mm
面板与竖向大肋的组合
mm
满足施工对模板的质量要求。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