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公说课材料.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862381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公说课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公说课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公说课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公说课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公精品资料三公(古代官职):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基本介绍三公为古官名,其说法各异。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竟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春秋公羊传:“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两相印证,三公是天子之下的最高管理的称呼,辅佐天子。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礼记:“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

2、。”又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德韶者居之);“或说司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地,是为三公”(才高者居之);或说“丞相主民、太尉主军、御史大夫主法”(德才兼备者居之)。据杜佑的通典记载:夏、商以前,云天子无爵,三公无官。周以太师、太傅、太保曰三公。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汉以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为三公。后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魏、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皆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后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大唐因之。在夏朝和商朝以前并没有三公这个职称的。周朝时候,“三公”是指:太师、太傅以及太保。秦朝、西汉时候,改以

3、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西汉末至东汉初期演变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改为太尉、司徒、司空。后来,魏、晋、宋、齐、梁、陈等皆沿用以太尉、司徒、司空作为“三公”。到了后周,又改回原来周朝的称呼:仍以太师、太傅以及太保为“三公”。隋朝再次称“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唐朝时候就延续隋朝制度,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历代三公商朝商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史记【殷本纪第三】“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周朝周立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

4、各有变易。秦朝通说为:(1)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3)御史大夫,执掌全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丞相金印紫绶,御史大夫银印青绶(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从其印绶和称为“上卿”来看,御史大夫不是公,而属卿一级,因此秦代并未有三公之称呼。西汉初承秦制,中央的最高官职仍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可见汉初和秦一样,也并没有并列的三公,不过一般还是沿袭旧号,把最

5、高官吏称为三公。另说:设置三公。汉武帝元狩四年,置大司马,以取代太尉之职。后元二年(前87年)春,汉世宗孝武帝刘彻驾崩,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受汉武帝遗诏,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共同执掌朝政。从此,霍光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三公中的丞相地位急剧下滑。“汉哀帝元寿二年,置太傅,位在三公上; 平帝元始元年置太师、太保,太师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其后或废或置,大抵无所统职。“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绶。后省,八年复置。哀帝元寿二年复置。位在三公上。太师、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元年皆初置,金印紫绶。太师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1 东汉西

6、汉末至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至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又置太尉,以太仆赵熹为之,而与司徒、司空为三公。汉献帝初,刘虞、李傕为大司马,而太尉如故,二职始两置矣,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汉制,三公府分部九卿,太尉所部太常、卫尉、光禄三卿。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省三公官,置丞相。魏初又置,而兼置大司马,大司马一般由大将军升迁而来。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张然明破诸羌,静幽并,耻为王曹所卖,发愤申陈窦之冤,卒不得为三公。”三国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将太师、太傅、太保特称三师,以正其名。然非道德崇重则不居其位,无其人则阙之,故后世历代多以为赠官。太傅、大司马、大将军

7、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为虚职,大司马和大将军掌实权。吴设丞相、大司马(另有左、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其中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大司马之下。晋朝晋以相国、丞相与八公为诸公官。通典卷二职官二“三公总叙”条说:“后魏以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上公也。大司马、大将军谓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谓之三公。”以司马望为太尉。历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并为三公,置府僚。隋唐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唐六典载:“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已来,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

8、其名位耳。”后周依周官,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不置府僚。宋朝北宋,承唐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至宋徽宗,依三代旧制,改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罢太尉、司徒、司空。元朝由于太尉等衔加授过滥,元朝中人已渐渐不再称它们为三公,而以三公指代前朝一般称为“上公”、“三师”的另外三个更高的荣誉头衔太师、太傅、太保。至此,后世历代皆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在明仁宗之后,三公皆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越南五代末期交趾(越南语:Giao Ch,今越南)从中国独立后,承唐宋制,亦以太师(越南语:thi s)、太傅(thi ph)、太保(thi bo)为三公,太尉(thi y)、司徒(t )、司空(t không)为荣誉头衔。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