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教学教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54045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教学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教学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教学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教学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教学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准扶贫文献综述精品文档精准扶贫文献综述【篇一: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一、 国内学者对地区扶贫开发模式的研究 林毅夫(2004)通过研究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及就业状况发现,贫困人口之所以贫困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因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上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时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同时对农村贫困人口,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增加对他们的人力资本投入,让贫困人口有能力去掌握这个机会。 胡平(2006)则认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健

2、全扶贫开发机制、扶贫投入机制,以提高扶贫效率。同时,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朱海俊(2007)认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新的制度设计。他建议“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建立农民自己的农村自治组织”。给农村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资源环境,这是农村反贫困的社会政策保障。 康晓光(2008)从贫困成因的角度提出反制度性贫困、反区域性贫困和反阶层性贫困三种反贫困战略,这为中国制定反贫困战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龚娜、龚晓宽 (2010)总结,我国扶贫的具体模式很多,主要有以下8种: (1)

3、财政扶贫模式。主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税收优惠,直至全部取消农业税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2)以工代赈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特殊的扶贫方式。(3)“温饱工程”模式。以增加物质投入,普及良种良法为手段,采取“以物放贷,以粮还贷”的办法,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的一种扶贫形式。(4)产业开发模式。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这是解决贫困户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产业开发模式实施的主体多元,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5)对口帮扶模式。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由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

4、区。对口帮扶模式实施的主体是外地政府包括外地的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资金支持、智力支持、经济合作、人才培训等等。(6)旅游扶贫模式。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科学调查、评价、规划、建设、经营等,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目标的扶贫模式。(7)生态建设模式。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实现粮食、人口、生态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的优长之处在于,可以克服在脱贫致富的进程中,那种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而获取眼前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实践中的前期性探索。(8)移民搬迁模式。这种模式

5、的优长之处在于,可以通过移民搬迁,解决贫困农户基本的生活与生产条件, 实现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合理化配置,这是稳定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子。 陈凌建(2009)总结的八种贫困地区扶贫主要模式 1. “公司+ 农户”扶贫模式。此模式涵盖了政府、银行、企业与农户的参与, 主要为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审批、监督相关扶贫项目, 企业承贷承还, 自主经营。运行机制主要以公司为中介, 带领农户进入市场, 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效衔接起来,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扶贫方式。 2.参与式扶贫模式。强调多方参与扶贫, 并以农户为中心与政府等各种社会组织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此模式注重政府引导, 农户自愿参

6、与, 易于被农户所接受, 具有可操作性, 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 救济式扶贫方式和扶贫思路的改变。 3.“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由穆罕默德.尤纳斯1978年创立,至今已在47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小额信贷模式一般通过组建扶贫社区组织运作的。小额信贷模式运作机制主要有: ( 1)严格审查放款对象。 ( 2) 严格规范贷款发放程序和严格内部管理制度。 ( 3)制定贷款利率期限和管理方式, 贷款人在获得贷款时支付一半利息, 还清本金时付清另一半利息。 4.异地开发扶贫模式。异地开发扶贫模式。主要针对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一些涉及国家重点工程的某些贫困地方和某些自然灾害频发地区, 二是

7、当地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 甚至引发某些地方病, 健康尚不能保证, 产业结构更无从改善, 采用各种经营方式都难以脱贫。 5.产业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模式就是以市场牵引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化种养基地和中介组织联络千家万户“链条式”经济格局, 实现种养、服务、加工、经营四环节的流水服务。 6.劳务扶贫模式。劳务扶贫本质上为贫困地区和劳动力进入市场流动,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就是在贫困地区通过组织有规模的劳务输出, 从而增强贫困地区的资金、技术积累, 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7.科学扶贫模式。科技扶贫强调自我的发展, 引入竞争机制, 注重技术,治愚与治穷结合, 实行合力扶贫 8.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此

8、扶贫模式以国家政策为指导, 当地居民为现存旅游开发主体, 并积聚其他各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开发工作。 戴晓宽(2006)总结的十种具体扶贫模式: 1、财政扶贫模式。主要通过专项资金(专项转移支付)、财政体制及税收优惠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以改善贫困地区落后状况,推动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增长,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2、以工代赈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 3、“温饱工程”模式。“温饱工程”模式实施的主体是政府、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在贫困农村普及良种良法为手段,采取“以物放贷,以粮还贷”的办法,使受体提

9、高农业科技水平而获得扶贫的效果。 4、产业开发模式。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是解决贫困户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 5、对口帮扶模式。对口帮扶模式实施的主体是外地政府包括外地的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资金支持、智力支持、经济合作、人才培训等等。 6、国际项目模式。利用国外资金进行扶贫开发已成为扶贫的一个重要模式。目前我国利用的外资主要有世界银行资金,亚洲银行资金,外国政府援助资金等。 7、机关定点模式。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这种模式成效显著,己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机关定点模式实施的主体既有党政机关

10、、企事业单位、又有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定点挂钩扶贫。 8、生态建设模式。生态建设模式实施的主体是多元性的,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和个人),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通过加快山区资源综合开发带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实现粮食、人口、生态的良性循环。 9、小额信贷模式。小额信贷扶贫是从孟加拉国引进,并在我国得到广泛实施的一种重要的扶贫到户方式。这种模式适应贫困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素质,符合国家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在全国贫困地区广泛实施后,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得到了贷款的支持,对解决温饱、

11、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10、移民搬迁模式。移民搬迁模式实施的主体是政府,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通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规范管理。这种模式的优长之处在于,可以通过移民搬迁,解决基本的生活与生产条件,实现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合理化配置,是扶贫开发、稳定解决群众温饱的一条有效路子。 李甫春(2000)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广西大量的扶贫开发实例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择、概括出10种比较成功的扶贫开发模式:1、发挥亚热带资源优势,发展蔗糖产业;2、发挥山区优势,发展林业经济;3、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良性循环;4、发挥水电资源优势,振兴民族经济;5、发挥社会主义优势,建设新家园;6、发挥人力资

12、源优势,组织劳务输出;7、发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优势,发展旅游业;8、发挥边疆优势,发展边境贸易;9、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经济作物;10、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一)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牛文元(2000 )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薄弱。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等少数民族分布较广泛的地区生态脆弱度较差,多属于生态脆弱带,是各种自然生态系统的边缘地区,对外界的承受力差,植被生态系统脆弱易变。 尤努斯.买买提(2000)、黄万纶(1994)总结当地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受自然影响大、可控性低、地区差异性强、封闭性强、

13、结构简单,很容易因为人类活动而发生改变,并进而引起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异。而且,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使生态问题愈加突出。 赵军等(1997)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产生众多的民族问题,特殊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又是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障碍。 马成良(1998)提出人口增长与资源占有之间的矛盾问题。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特殊的人口政策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导致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普遍较高,人口素质落后于其他民族;而当地可利用资源逐渐减少、利用率较低;两者矛盾成为导致贫困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涂妍(2001)认为投资需求与财力薄弱的矛盾异常尖锐。少数民族基

14、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地薄弱的财政能力和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导致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对策研究 托合提汉.斯玛依(2001)认为首先应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由于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地理位置、国际形势等原因,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对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邓艾等(2003)、黄芳(2001)、王桂忠(2004)、余小军(2001)、马晓京(2000)、索小霞(1998)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特

15、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结构优势发展以生态农牧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涂妍(2001)、乔世明(2001)认为应完善可持续法制体系。利用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利条件,加快地方可持续发展立法,建立健全地方法律体系,规范各种经济和非经济行为,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周鸿(2004)、宋蜀华和满都尔图(2004)提出消除精神贫困,实现观念现代化。积极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生态环境,树立现代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抛弃落后的观念,减缓精神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利益关系协调研究课题组(2004),研究中提出扶贫开发过

16、程中必须考虑生态利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少数民族实施扶贫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因素。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可以极大地改善目前脆弱的环境状况。这是实现其他经济利益,乃至社会及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徐君和林俊华(2001)认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很重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潜力,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和保健投资。除了利用正规教育体系外,还应该注重利用各个民族或各个民族地区传统的教育形式培养人才。 杨清震和周晓燕(2001)提出应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筹集体系,建立合理的资金投入和收益机制,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资金短缺的状况。 三、 旅游扶

17、贫模式研究 (一)国外 1999 年,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了 ppt(pro-poor tourism)的概念。ppt 是指“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它强调提高贫困人口在其中获取的净收益,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它不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也不是旅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发展旅游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核心是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收益,而不是全面扩展整个产业。 caroline ashley,charlotte boyd 等(2000)认为,旅游开发能够为贫困 人口创造就业和收入机会、促进小商业经营,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 matthewj.wal

18、pole(2000)则认为,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差,外来资本占据了大部分旅游市场,旅游漏损问题严重,贫困地区获得的经济利益有限。 泰勒(taylor,2001)在对库克岛(cook islands)旅游发展的研究中指出,由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过度依赖旅游业,旅游替代产业失去了生存空间,经济漏损逐步扩大,贫困人口并没有获得经济利益。 carolineashley,dilys roe,harold goodwin(2001)对六个实施 ppt 策略的案例区贫困人口参与障碍的研究表明,缺少人力资本是所有案例的最主要的障碍。 威尔金森(wilkinson,1995)对贫困人口的参与方式进行

19、了研究,认为非正式部门的经营活动是社区居民主要的参与方式和获利方式,他还进一步分析了非正式部门成为穷人的主要参与方式的四大原因:不需要专门的技术、投资较少、作为副业不会影响其他主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不需要经过政府的允许或遵循政府的规章制度。 shah,k.tourism(2000)认为,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的程度、方式、规模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旅游发展时间、发展规模、发展方式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系统。 dehra dun(1995)、wilkinson(1995),nicholson,t.culture(1997)对具体地区的研究,证实了旅游对贫困人口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001 年 4 月,六

20、个案例区实施 ppt 战略的研究显示,影响 ppt 战略成效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市场进入能力、商业经营能力、政策框架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二)国内 pro-poor tourism(简称 ppt),直译为“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由于我国先于 ppt 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口号,因此,国内常常将 ppt 翻译为“旅游扶贫”。 1.旅游扶贫的内涵 (1)旅游扶贫的目标和宗旨 周歆红(2002)提出,旅游扶贫应该以“扶贫”为其宗旨,发展旅游业只是【篇二: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文献综述】 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文献综述 贫困作为一种复杂而影响广泛的社会现象,一直是经济

21、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贫困及贫困发生的原因,其中包括收入贫困、素质贫困、资源贫困、文化贫困等各种观点。本文将集中讨论社会发展对贫困的理解,应用社会发展的视角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村贫困而制定和实施的扶贫政策,并对新世纪农村扶贫政策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社会发展对贫困的理解 (一)扶贫战略的简单回顾 对贫困及贫困原因的理解决定着扶贫战略的选择。在上世纪50、60年代,国际发展界与新兴民族国家政府都把经济增长视作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战略,其背后的理论假设就是将贫困问题简单地等同于经济收入不足的问题。如果贫困就

22、是一个营养摄取标准不足和经济收入低下的问题,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自然也就成了扶贫政策的核心内容。经过近60年的探索与实践,国际发展界已经逐渐认识到贫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收入问题,而是涉及健康、教育、社会资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社会公正、参与权利、性别平等、个人尊严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社会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人们就已抛弃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来解决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问题的思路,转而强调经济与社会两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并陆续提出了参与式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人类发展等新的发展理论。 伴随发展经验与理论的不断积累,国际发展界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也日益深入。上世纪90年代,着重从社会公正角度来研

23、究发展问题的理论与工具被逐步整合为社会发展理论,英国国际发展部、世界银行等重要的国际发展机构也开始成立专门的部门以研究、实施和推广这些理论与工具。社会发展理论以实现更加公正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提出了公正优先的发展原则、权利为本的发展原则、优先关注弱势人群原则、参与的原则、包容性原则、社会责任原则等重要的发展原则。这也为全面而深入地认识贫困问题、设计更为有效的扶贫战略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 国际和国内的扶贫经验证明,如果仅仅局限于从经济收入来认识贫困问题,不可能准确而全面地了解贫困人群的生活,也就难以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扶贫策略。社会发展承认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能够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24、,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公平的同步发展,不能建立更为负责、包容的社会制度以及公正透明的社会资源分配与公共决策机制,贫困人群很难平等地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二)社会发展视角下的农村贫困 1.缺少资源与收入 社会发展认为贫困是多种资源缺失所导致的物质福利剥夺。从经济收入和营养摄取标准来衡量贫困的狭隘思维,显然不足以反映贫困问题的复杂成因及多重后果。就后果而言,贫困不仅表现为饥饿和营养摄取不足,同时也表现为缺少安全的住房、卫生的饮用水以及方便可及的医疗与教育服务;就成因而言,单纯的经济收入低下并不足以解释贫困现象的发生,贫困常常是由于缺乏包括经济资源在内的人力资源、社会网络、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等

25、多种资源而导致的结果。大量的研究发现,穷人更加看重资产而不是收入,认为人力、社会、物质及自然等多种资源的缺失才是迫使他们陷于生存困境的主要原因。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以经济收入衡量贫困的方法还会忽视妇女所做出的真实贡献,她们所从事的大量家庭劳动,尽管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收益,但对维持家庭生计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由农村可持续生计咨询委员会所开发的可持续生计框架,为研究穷人的生计状况及影响他们生计的主要因素,以及分析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和生计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可持续生计框架认为,只有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等五种生计资本的角度出发,才能完整而深刻地把握穷人的生计状况

26、、识别导致贫困的原因和阻碍脱贫的因素。可持续生计框架彻底突破了单纯从经济收入看待贫困问题的狭隘视角,这样,营养状况、卫生饮水、住房条件、教育程度、健康保障以及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社会网络等都成为衡量贫困的重要指标,从而为制定切实有效的扶贫措施奠定基础。 2.脆弱性问题往会重返贫困、甚至立即陷于绝境。 3.社会公平的视角 社会发展认为社会和政治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是导致贫困发生的根本原因。一方面,种种不公平的制度性障碍将阻挠穷人平等参与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的分配,比如不能平等地享有就业或获得耕地、贷款以及进入市场等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机会与权利;另一方面,不公平的制度与政策还体现于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

27、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穷人同样也没有机会平等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比如不能参与各种社会保障体系、无法享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方便与利益等。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妇女、少数民族、老人儿童、残疾人群等弱势人群常常是缺少公正与包容的社会制度最大的受害者,由于文化和制度的歧视所导致的弱势地位,他们更加难以平等地参与发展机会及成果分配。 虽然我国创造了近30年经济高速成长的成绩,但以生态脆弱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居民为主体的弱势人群却很难公平地分享因此产生的发展成果,这是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就获得发展机会的角度而言,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及城市地区对农村居民采取的歧视性政

28、策(比如工资福利、资本信贷、子女教育等),严重阻碍了他们平等地分享这些地区出现的就业及商业机会;其二,从经济成果分配的角度说,公共财政资源长期以来主要投放于城市地区,造成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医疗服务、学校教育、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发展的严重滞后,极大地影响农村居民的人口素质、经济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其他参与市场经济竞争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其三,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和城市地区,这对地理偏僻、道路和通信落后的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边远落后地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来说,既无法直接融入其商业活动之中,也难以平等方便地得到其就业及商业机会。 4.参与权利的缺失 参与的重要性不是一个单纯的表达自身

29、意愿与需求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缺乏参与意味着贫困人群没有机会影响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决策过程,无力阻止伤害、甚至剥夺自己利益的法律与政策的出台,当然也就根本不可能平等地参与分享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这不仅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阻碍脱贫的主要障碍。因此,是否有足够的机会与渠道参与直接影响自己生活的决策是衡量贫困状态的关键因素。 贫困人群参与权利的缺失表现于许多不同的层面:其一,没有足够的制度性渠道参与国家和本地的政治决策过程;其二,存在许多阻碍、甚至排斥他们获得发展机会及分享发展成果的政治、法律和社会制度;其三,政治、社会机构更为关注强势人群的利益,常常不能对穷人的需求与意愿做出及时有效

30、的回应;其四,贫困人群难以形成共同的力量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 5.尊重穷人的主观感受 传统上人们主要通过包括收入及福利统计数据在内的定量指标来认识贫困现象,比如基尼系数、人类发展指数、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等。但仅仅依靠此类定量指标,并不能完整地解释贫困现象,既不能充分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贫困情况,更难以完全反映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的贫困处境;更重要的是,这些通常由专家们统计出来的标准化指标无法反映贫困人群的主观感受以及他们借以处理和摆脱生存困境的现实选择与行动。社会发展认识到,必须依靠实质性研究和参与式评估方法来收集贫困问题所包含的社会因素及穷人对自身处境的主观感受。通过参与式贫困评估方法(p

31、pa/participatory poverty assessment),可以了解穷人对贫困的理解与感受,比如缺乏尊严、强烈的挫折感与无助感等等,同时还可以通过穷人自身的视角来了解他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处理自己的生计,而这对设计合理的策略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三、社会发展视角下的救济式农村扶贫政策分析 (一)救济式扶贫政策特征(1978-1985) 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扶贫机构,扶贫工作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承担,扶贫政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特征:一是对贫困地区实行的救济式扶贫;二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减贫效应;三是组织实施了为期十年的“三西”扶贫开发计划。 救济式扶贫是当时国家为

32、控制绝对贫困而采取的主要措施,该项政策从建国以后开始执行、并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前期。所谓救济式扶贫,就是中央政府通过向贫困地区调拨粮食、衣物等救济物品及财政补贴,以维持贫困地区人民最低程度的生活水准,也被称为“输血”式的扶贫。 由于此前“文革”十年的破坏以及制度安排和政策方针的失当,中国国民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全国范围内均存在大面积贫困现象(按中国贫困衡量标准统计的贫困人口超过 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3)。这一阶段中国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实施制度改革、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恢复并发展国民经济。成功的制度变革引发经济迅速成长,相应地带来了大规模减贫效果。特别是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

33、民公社式的集体耕作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显著地提高了农村生产力,进而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增长,大批长期不得温饱的农民因此而告别了贫困。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人下降到1.25亿,绝对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从33下降到17。“三西”扶贫开发可说是这一时期中国唯一有针对性的扶贫计划。“三西”指的是甘肃省定西、河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这些地区长年严重干旱、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农民赤贫如洗、生计难以为继。198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决定对在上述地区实施为期10年的“三西”农业建设计划,每年专项拨款2亿元(总计20亿元);并于1992年将该计划再次延长10年。到1999年,“三西”地区已经从

34、整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三西”扶贫开发计划实际上开创了中国贫困区域扶贫开发模式的先河。 (二)社会发展视角下的救济式扶贫政策分析 “输血”式的救济扶贫为缓解赤贫人口的生存困境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国家调拨给贫困地区的救济物品和财政补贴,并没有转化为当地实现自主发展、自我“造血”的能力,反而助长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与行为;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在对贫困地区实行补贴救济的同时,又将当地的农产品和原材料以低价调配供应发达地区,使贫困地区逐渐演变为在经济上依附于工业发达地区的原材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从社会发展的视角分析存在以下缺陷。 1

35、.对社会公平的损害 对“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农村集体经营管理制度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计划经济下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以及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实质上是这一阶段主要的反贫困战略。土地经营管理制度的变革,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改革,使农产品市场体系得以重建;而开放工商业投资所引发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为农民创造了在非农产业创业和就业的机会,使中国农村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这样,土地产出率的增加、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的就业,为贫困农民创造了三个方面的增加经济收入的渠道,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减贫效应。 通过制度变革推动经济增长来解决贫困

36、问题的思维,暗含着类似国际发展界上世纪50、6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认为充分的经济增长将会自动解决包括贫困在内的一切问题。仔细反思这一阶段的改革措施和改革方针,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政策都是围绕如何推动经济增长而展开的。不仅政府缺少专门针对解决贫困问题而设计的配套系统的政策,同时理论界也缺少对贫困问题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全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未能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改革不公平的社会经济制度。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在理论研究和政策设计上,都有将“平均主义”和社会公平混为一谈的倾向,在改革“平均主义”制度的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损害了社会公平。例如,为解放生产力而进行的农村改革同时也对农村公益事

37、业造成了破坏。在原有体制之下,人民公社【篇三:关于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的贫困问题不断地凸现出来,因此国内外的研究学者都对农村贫困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中国关于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并且取得很多的成果。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在1993年提出贫困的概念,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以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贫困的含义不断深化。从单纯生存需要所定义的收入贫困发展到综合了经济、政治、心理、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

38、贫困。 1995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人类有史以来的首次社会发展峰会”通过了一项宣言和行动纲领,召唤消除贫困,实现充分就业和社会整合。峰会强调,单凭市场不可能消除贫困,也不可能获得公平和公正。世界银行1996年发展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是否成功,并不单纯看国家财富、投资或生产率的统计数字,而且要看居住在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在缓解中国贫困的一体化战略中指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不均衡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大降低了收入增长对促进减贫的潜在效果。”森(2003,中译本)在其评估不平等和贫困的概念性挑战报告中指出:“改革前中国的经济发展

39、在消除贫困方面比现在要更为明显然而,中国经济增长在消除贫困方面,尽管还是很明显,但已经相对减弱了”。 经济增长不可否认的对解决贫困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仅仅依靠经济的增长反而会加剧贫困现象,因此个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反贫困政策以企图实施更全面的措施。目前关于农村反贫困问题的研究,国内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经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地域、公共政策、经济增长、社会性别、可行能力、人口学以及社会学等视角进行研究。 王萍萍(1999)对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按聚类分析方法分为四类地区,分析每类地区各自的贫困特征,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困特征采取不同的反贫困政策;朱玲、汪三贵、李小云、胡敏华等人

40、研究认为因为中国的制度设计不合理、创新性不够造成了中国农村的贫困的问题,要通过制度改革、制度创新对农民赋权才能解决贫困问题;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贫困问题的关注点慢慢转移到性别不平等的问题研究上,林志斌、王越李芝兰韩建民等人开始从性别的角度来审视贫困问题,关注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的地位和作用。都阳等从人口学角度分析劳动力迁移同贫困的关系,主张通过户口改革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扭转,保证劳动力的迁移;原华荣、钱宁等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不仅 是经济贫困还表现为文化贫困、社会贫困、精神贫困,要从价值观等角度进行改造大力进行文化扶贫、精神扶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村反贫困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与国家实施的政策

41、是分不开的。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对土地经营制度进行改革,同时采取逐步放开农产品价格以及推进农村工业化等多项措施,初步缓解了农村贫困现象。1986-1993年国家制定了以“促进区域发展”为目标的扶贫战略,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19942003年以“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为目标,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增加到592个;2001年,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继续解决和巩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的奋斗目标。农村反贫困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国定贫困县的贫困状况也得到明显缓解,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