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4_T 2361-2022《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5001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4_T 2361-2022《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DB44_T 2361-2022《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DB44_T 2361-2022《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DB44_T 2361-2022《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DB44_T 2361-2022《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03.100.01CCS A 00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23612022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规范International compliance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enterprise intellectualproperty2022-04-20 发布2022-07-20 实施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4/T 23612022I目次前言.III引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要求.2组织环境.2体系范围.2基本原则.2文件要求.25组织管理.3领导力和承诺.3合规方针.3合规目标.3管理评审.3职责

2、和权限.46支持保障.4资源.4能力.5培训.5沟通.57合规风险识别.5总则.5重点关注.6获权.6维护.6运用.6保护.78合规风险评估.7风险准则.7风险分析.7风险评价.79合规风险应对.7总则.8预防.8发现.8DB44/T 23612022II处理.910检查和改进.10内部审核.10不合格及纠正措施.10持续改进.10附录 A(资料性)重点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规要点.11附录 B(资料性)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合规风险应对指引.17附录 C(资料性)海外参展知识产权合规风险应对指引.20附录 D(资料性)商业秘密国际合规推荐性实践清单.25附录 E(资料性)著作权国际合规推荐性实践清单

3、.27参考文献.29DB44/T 23612022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 12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会、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庄胜、彭雪辉、曾旻辉、黄怀、徐驰、邹亦雄、文旷瑜、王越玥、郑露、谭丽、黄安娜、姚佳。DB44/T 23612022IV引言本文件基于过程方法、以风险为导向,指导企业建立、实施、维护并持续改进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建立

4、并完善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管理流程,针对企业对外贸易或跨国经营管理活动中所面临的知识产权合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采取适宜的应对措施,以有效预防、控制、处理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有助于降低不合规发生的风险,或减轻不合规发生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DB44/T 236120221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企业建立、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开展或计划开展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等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中国境内企业及其境内外子公司、分公司、代表机构等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组织,可参照执行

5、。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1374-2008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基本词汇GB/T 35770-2017合规管理体系指南3术语和定义GB/T 21374-2008和GB/T 35770-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中,民事主体对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其范围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及相关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6、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来源:GB/T 21374-2008,3.1.1,有修改组织organization为实现目标,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功能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来源:GB/T 35770-2017,2.1合规义务compliance obligation组织有义务遵守的要求或选择遵守的要求。来源:GB/T 35770-2017,2.14、2.15、2.16注:有义务遵守的要求通常来源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适用的国际条约、司法解释、司法惯例、判例法以及司法裁决、行政决定等。选择遵守的要求通常来源于:组织内部规章制度、要求,相关行业标准、准

7、则,签订的合同、协议,以及有效治理原则、自愿性原则或道德准则等。合规compliance履行组织的全部合规义务。DB44/T 236120222来源:GB/T 35770-2017,2.17不合规noncompliance未履行某项合规义务。来源:GB/T 35770-2017,2.18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international compliance risk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对于开展对外贸易或跨国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的某项知识产权合规义务,组织不履行该项合规义务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对组织知识产权合规目标的影响。4总体要求组织环境4.1.1组织及其环境企业应确定

8、与其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有关、与其宗旨和战略有关并影响其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实现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4.1.2相关方需求和期望企业应确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的相关方,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1.3知识产权国际合规义务企业应识别其知识产权国际合规义务,以及这些义务对其对外贸易或跨国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并确保持续识别新的、变更的合规义务。体系范围企业应确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在确定范围时,企业应考虑4.1中提及的内外部因素、需求和期望、合规义务。基本原则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a)领导重视。最高管理者应充分发挥领

9、导力和承诺作用。b)系统整合。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应融入企业对外贸易或跨国经营管理全过程,是企业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件可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整合后实施。c)个性适用。结合企业自身业务状况、规模大小、行业特性、业务或活动所涉国家或地区等,建立能够反映和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d)风险导向。根据企业已识别出的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重点针对中、高风险点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工作。e)动态调整。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应及时反映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并获得持续改进。文件要求DB44/T 2361202234.4.1总则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a)知识产权国

10、际合规管理的方针和目标;b)本文件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c)与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相关的外来文件;d)企业确定的、为确保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程序和记录。4.4.2文件控制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确保:a)文件在创建或更新时,得到适当的审核和批准;b)文件得到充分的管理和保护,避免泄露机密或被不当使用;c)对外来文件的识别、保管和处置;d)采取必要措施对译文的准确性、真实性、权威性进行审核或传达。5组织管理领导力和承诺最高管理者是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通过以下方式证明其对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的领导力和承诺:a)传达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

11、理体系的重要性以及符合体系要求的重要性;b)确保知识产权国际合规方针和目标的制定;c)明确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有效沟通;d)确保所需资源的配备;e)组织管理评审,确保持续改进。合规方针最高管理者应批准、发布知识产权国际合规方针,确保方针:a)与企业对外贸易或跨国经营管理实际相适应;b)形成文件并保存;c)在企业内明确传达,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必要时向相关方传达;d)得到评审和更新,以保持其适宜性。合规目标最高管理者应针对企业内部相关职能和层级,明确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目标,确保目标:a)与知识产权国际合规方针保持一致;b)形成文件并保存;c)可被测量和考核;d)得到评审和更新,以保

12、持其适宜性。管理评审DB44/T 2361202245.4.1评审输入最高管理者应定期评审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评审输入应包括:a)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有关的内部、外部环境变化情况;b)知识产权国际合规方针的适宜性;c)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目标的可行性;d)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的实施有效性;e)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的可持续性。5.4.2评审输出评审输出应包括:a)与持续改进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有关的决定;b)持续改进建议及所需支持保障。职责和权限5.5.1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人作为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工作,授权其承担以下职责:a)建立

13、、领导并管理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机构;b)贯彻执行最高管理者对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c)确保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检查和持续改进,协调、落实所需的各项资源;d)向企业管理层报告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重大事项、管理绩效和改进需求。5.5.2管理机构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机构应配备专业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或委托专业的服务机构代为管理,承担以下职责:a)起草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基本制度及配套程序;b)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c)受理知识产权不合规信息举报,组织或参与对不合规事件的调查,并提出处理建议;d)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监督、检查及持续改进;e)

14、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绩效评价体系;f)组织或协助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合规培训;g)就合规相关事宜向企业和员工提供合规意见咨询和审查等。其他管理机构负责落实与本机构相关的知识产权国际合规工作。6支持保障资源企业应确定并提供建立、实施、检查和持续改进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所需的各项资源,或为这些资源的获取创造有利条件,包括但不限于:DB44/T 236120225a)经常性预算费用;b)办公场所、软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c)必要的数据、信息及现时参考资料。能力6.2.1总则企业应确定员工具有在其控制下完成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绩效所必备的工作能力,确保员工基于自身工作经验,或在接受适当的教育

15、、培训后能胜任工作。必要时可采取措施以帮助员工获得所需的能力。注:适用的措施可包括:对员工的培训、指导或调岗;或聘用、外包胜任的人员等。6.2.2管理者代表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者代表所必备的工作能力,包括但不限于:a)知识产权、法律、合规、风险控制等相关实务和管理能力;b)外语沟通能力;c)对于知识产权国际合规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6.2.3合规工作人员知识产权国际合规工作人员所必备的工作能力,包括但不限于:a)知识产权、法律、合规、风险控制等相关实务能力;b)外语沟通能力;c)对于知识产权国际合规具有一定认识和理解。培训企业应确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教育和培训的要求,制定计划,持续执行,形成

16、记录,确保:a)结合 7.2.1 的要求,培训内容可体现重点市场地域的法律文化、知识产权合规环境、合规要点、合规操作实务等;b)结合 7.2.2 的要求,组织对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合规培训;c)结合 7.2.3 的要求,组织对重点经营管理环节所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合规培训;d)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合规文化教育。沟通企业应确定与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需求,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沟通的有效性。7合规风险识别总则企业应将知识产权国际合规义务与其对外贸易或跨国经营管理实际联系起来,全面识别可能发生知识产权不合规的场景,包括事件、原因及后果。DB44/T 236120226有条件的企业可考虑

17、对合规风险进行日常监测,确保:a)持续追踪已识别的合规风险;b)监测残余的合规风险;c)识别新的合规风险。重点关注7.2.1市场地域企业可明确其识别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市场地域,特别是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7.2.2岗位人员企业可明确其识别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岗位人员,包括但不限于:a)中、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海外管理人员;b)知识产权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c)重要研发、设计、创作人员,特别是海外研发、设计、创作人员;d)海外市场销售人员。7.2.3经营管理环节企业可明确其识别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时需要重点关注的经营管理环节,包括但不限于:a)向海外销售产品或提

18、供服务;b)海外参展;c)海外投资、并购、许可;d)海外技术研发、技术转移;e)海外工作人员招聘和管理。获权企业应识别海外知识产权获取过程中的合规风险,应特别注意识别是否符合以下合规义务:a)遵守关于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登记的法律法规要求;b)因职务、合作、委托等产生创新成果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或合同约定;c)进行知识产权海外申请时,遵守关于保密审查的法律法规要求;d)进行知识产权海外申请时,遵守目标国家或地区的特殊性要求;e)遵守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合同、协议等对知识产权权属作出的规定。维护企业应识别海外知识产权维护过程中的合规风险,应特别注意识别是否符合以下合规义务:a)遵守关于知识产权

19、权利维持的法律法规要求;b)权利内容或信息发生变更时,及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变更程序;c)遵守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合同、协议等对知识产权维护作出的规定。运用企业应识别海外知识产权运用过程中的合规风险,应特别注意识别是否符合以下合规义务:a)遵守关于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或限制竞争的法律法规要求;DB44/T 236120227b)注册商标、地理标志等标识的印制、使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或合同约定;c)许可、转让、质押时,遵守有关合同形式、审查、备案或登记的法律法规要求;d)许可、转让、质押后,遵守许可、转让、质押合同约定;e)跨境许可、转让时,遵守有关技术进出口管制的法律法规要求;f)参与标准化工作

20、、知识产权联盟时,遵循公平、合理且无歧视原则;g)遵守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合同、协议等对知识产权运用作出的规定。保护企业应识别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的合规风险,应特别注意识别是否符合以下合规义务:a)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在先权利,避免故意、恶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和在先权利;b)主动维权或应对侵权纠纷时,遵守程序、时效、期限、文件等法律法规要求;c)不得向执法机关或司法机关作出虚假陈述,或销毁、隐瞒、伪造相关证据,或要求证人或专家证人陈述或隐瞒特定信息;d)自觉履行生效的知识产权行政处理决定或司法裁决;e)处理跨境知识产权纠纷时,遵守当地国家的特殊的法律法规要求;f)遵守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合同、协议等

21、对知识产权保护作出的规定。8合规风险评估风险准则企业应结合对外贸易或跨国经营管理实际,确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准则,确保准则与合规方针和目标保持一致。风险准则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合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或方法;b)合规风险等级及其确定标准或方法;c)不同风险等级的应对策略或措施。风险分析企业应对已识别的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进行分析,可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合规风险的性质;b)风险源;c)合规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结果(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d)影响发生可能性及结果的因素;e)企业对合规风险的承受、接受程度;f)企业现有的应对措施及其有效性;g)企业以往是否发生过相应、相

22、关的不合规事件。风险评价企业应遵守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准则,在风险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已识别的合规风险进行等级划分。9合规风险应对DB44/T 236120228总则企业应根据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评估的结果,选择、策划和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应对措施的预期目标包括但不限于:a)预防不合规事件发生或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b)发现不合规事件;c)处理不合规事件,纠正不合规或控制其影响范围、程度。预防9.2.1总则企业应结合实际,采取适当措施,以预防、阻止不合规事件发生或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企业可实施包括但不限于9.2.2至9.2.4中提及的措施。9.2.2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制定适当的知识产权全球布局策略

23、,加强重要技术、重要设计、重要品牌在重要海外市场、潜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及时获取知识产权。有条件的企业可组建或参与组建专利池。重点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规要点参见附录A。9.2.3知识产权尽职调查针对海外投资、并购、许可、技术转移等重大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权属调查、风险分析和价值评估。9.2.4外部供方控制采取合同管理、评价、绩效监视、第三方监督等控制措施,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符合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要求,且不会对其知识产权国际合规义务产生不利影响。在下列情况下,企业可确定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实施控制:a)外部供方提供的技术、设计、产品将构成企业自身技术、设计

24、、产品的一部分;b)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外部供方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申请代理、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等服务;c)由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或部分过程,如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和投资、工作人员招聘等。发现9.3.1总则企业应结合实际,采取适当措施,以尽早发现不合规事件。企业可实施包括但不限于9.3.2至9.3.3中提及的措施。9.3.2合规咨询与审查编制程序,建立合规咨询与审查机制,包括但不限于:a)相关管理机构及员工针对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疑问或事项,可向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机构咨询合规意见;DB44/T 236120229b)对于复杂疑难事项或存在重大知识产权国际合规风险的事项,可组织跨部门交流研讨、

25、聘请外部专家或委托专业服务机构进行论证并提出合规意见。c)针对海外投资、并购、许可、技术转移,海外重要岗位人员招聘等重要经营管理活动,要求相关管理机构主动咨询合规意见,并配合开展合规审查。9.3.3不合规举报与调查编制程序,针对潜在或现实的不合规行为建立举报与调查机制,包括但不限于:a)设立专门的举报渠道,可选择电话、信件、电子邮件、网站等渠道;b)面向企业全体员工以及利益相关方;c)对举报人的保护、奖励和免责制度;d)对举报对象和举报内容的调查以及结果反馈制度。处理9.4.1总则企业应结合实际,采取适当措施,以处理不合规事件,纠正不合规或控制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企业可实施包括但不限于9.4.2

26、至9.4.5中提及的措施。9.4.2处理预案针对可能导致严重消极后果的重大合规风险事件或以往发生过的不合规事件,制定处理预案,形成文件并保存。跨境电商知识产权合规风险应对指引、海外参展知识产权合规风险应对指引、商业秘密国际合规推荐性实践清单、著作权国际合规推荐性实践清单参见附录B至附录E。重大合规风险事件的确定,可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经济或资产损失,市场份额缩减;b)企业声誉、品牌受损;c)民事纠纷;d)行政或刑事处罚。9.4.3风险分散有条件的企业可考虑通过投保海外知识产权相关保险等措施,增强企业合规风险承受能力。9.4.4问责处罚编制程序,针对不合规事件(特别是重大不合规事件)的相

27、关责任人建立问责处罚机制。问责处罚可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相关责任人的岗位职责;b)不合规事件的性质、主观状态、情节严重性及后果危害性;c)问责处罚预期实现的效果。9.4.5纠纷应对针对不合规事件造成的知识产权纠纷,制定适当的应对策略,选择合适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寻求其他组织支持,积极化解纠纷,控制纠纷影响范围和程度。DB44/T 236120221010检查和改进内部审核企业应定期对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满足本文件的要求。不合格及纠正措施发生不合格时,企业应及时作出反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控制、纠正不合格,或处理不合格造成的后果。必要时可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的根本原因,以避

28、免再次发生类似情况。持续改进企业应持续改进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体系,以确保适用性和有效性。DB44/T 2361202211AA附录A(资料性)重点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规要点表 A.1 重点国家和地区专利合规要点国家国家/地区地区合规要点合规要点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美国发明人声明美国专利的署名发明人必须为全体实际发明人且仅为实际发明人。这里的发明人也包括外观设计的设计人。具体而言:1.申请美国专利时,必须提交发明人声明(Declaration),表明其确信自己为实际发明人。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发明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失去联系、有义务但拒绝在发明人声明上签字等,才可由他人提交替代声明。2.对于署名

29、发明人与实际发明人不一致的,应及时更正发明人信息。3.发明人与授权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对应。当在专利申请答复过程中因修改权利要求导致发明人产生相应变化时,应及时更正发明人信息。4.企业应保存每个发明人的研发记录,以应对后续可能的权属纠纷。信息披露声明专利申请的相关人员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有义务向美国专利商标局以信息披露声明(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atement)的形式提供任何其已知的可能对专利性构成影响的现有技术公开(文字或行为)。负有提交信息披露声明义务的主体不仅限于每个发明人或权利人,还包括处理该申请的每个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律师,和任何其他重要的参与专利申请的人,包括

30、实际或潜在的权利受让人。雇员发明美国专利法中没有职务发明的规定。员工在受雇期间完成发明的归属一般是通过雇佣协议的约定而确定。雇主并非自动享有受雇员工任职期间作出的发明创造的美国专利的申请权和所有权。避免不公正行为申请美国专利时,应尽可能避免导致本不应授权的美国专利授权的不公正行为(Inequitable Conduct),主要包括:1.对美国专利商标局做出虚假陈述(False Statement):虚假的发明人声明;在专利申请文件、审查意见答复或专利诉讼过程中提交了虚假的实验数据以证明发明功效;在审查意见答复或专利诉讼过程中提交了虚假的证人证言,或者未披露证人与权利人存在的可能涉及利益的关系;

31、在审查意见答复中关于本案的事实陈述与相同申请人或发明人的其他相关美国或其他国家专利申请的审查意见答复中就相关事实做出的陈述相矛盾。2.未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Duty of Disclosure):隐瞒已知的现有技术;虽提交了与发明高度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但与大量相关度较低的现有技术文件一同提交,企图淹没该高度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提交信息披露声明时,对非英文文献未提供实质性相关部分的英文翻译;隐瞒在先的公开使用或销售行为;在专利申请审查中,未及时提交与该申请相关的其他案件的审查意见;在专利申请审查(通常为再审查)中,未及时提交与该申请相关的专利诉讼中的证据、证词以及引用的现有技术。3.其他不公

32、正行为:不满足小实体、微实体要求的申请人以小实体、微实体 申请美国专利,或者在权利人不符合小实体、微实体时未及时提出变更;申请人虽符合小实体、微实体要求,但在申请美国专利前已有义务或约定将专利权转让、许可或将要转让、许可给不符合小实体、微实体要求的实体;为加速审查提交检索报告同时声明申请人进行了充分细致的检索,但实际仅进行了非正式的检索;故意错误的主张优先权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在先公开。DB44/T 2361202212表 A.1 重点国家和地区专利合规要点(续)国家国家/地区地区合规要点合规要点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美国期限放弃声明为克服重复授权(Double Patenting)核驳而提交了期限放弃

33、声明(Terminal Disclaimer)的美国专利,应使其与期限放弃声明中声明专利权同日届满的专利归属于相同权利人所有或共同行使。在先销售或公开使用美国专利法禁止权利人销售或许诺销售之后再申请专利,即使该销售或许诺销售的行为是对外保密的,或者即使上述销售、许诺销售或公开使用行为并不造成中国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公开,也会破坏该申请在美国专利法意义上的新颖性。但美国专利法给予权利人1年的宽限期,允许其在申请前公开自己的发明,而不会导致新颖性丧失。因此,在销售、许诺销售或公开使用专利产品或方法1年内,应至少提交中国专利申请,并在申请美国专利时主张基于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欧洲专利公约成员国在先申

34、请的官方检索结果欧洲专利局会向申请人发出官方通知,要求申请人自发文日起2个月内提交首次申请的审理局出具的检索结果,或者说明并未收到相关检索结果。如不答复,该欧洲专利申请将被视为撤回。但是,来源于以下国家的在先申请可以豁免提交在先申请检索结果的义务:奥地利、丹麦、日本、韩国、西班牙、瑞士、英国、美国、瑞典、中国(中国自2021年7月1日起适用)。授权后生效制度欧洲专利授权公告后,申请人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是授权公告日起3个月),在指定国范围内选择生效国并办理生效手续,欧洲专利只在生效国享有专利权。异议程序欧洲专利授权公告日起9个月内,除权利人本人以外的任何人都可以针对该专利向欧

35、洲专利局提出异议请求,经过异议审查,专利可能被维持授权、部分修改后维持授权或被撤销。所述异议决定对全部欧洲指定国有效,如果对异议决定不服,可自异议决定日起2个月内向欧洲专利局上诉委员会提出上诉。如果9个月异议期届满,无人提出异议,则该专利正式具备法律意义上的效力。后续如果有无效请求,须在该欧洲专利的生效国内提出。补充保护证书通过授予补充保护证书(Supplementary Protection Certificate)给予药品一定期限(最长5年)的专利期延长,以补偿药品专利权人在寻求上市行政许可过程中损失的专利保护期。补充保护证书儿科规则:如果进行了儿童临床试验,则药物的补充保护证书期限可以再

36、延长6个月。补充保护证书的授予与管理隶属于各成员国专利局,申请人须向各成员国专利局递交补充保护证书申请,获得的补充保护证书只在该成员国有效。德国职务发明报告发明的权利首先归属于发明人。职务发明的发明人完成职务发明后有义务向雇主报告,雇主通过声明取得发明的财产性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雇主放弃相关权利,需要征得发明人同意,否则相关权利将转移给发明人(审查过程中放弃或者授权后不缴费放弃要征得发明人同意)。异议程序专利授权公告日起9个月内,任何人都可以针对该专利向德国专利商标局提出异议请求,经过异议审查,专利可能被维持授权、部分修改后维持授权或被撤销。如果9个月异议期届满,无人提出异议,则该专利正式

37、具备法律意义上的效力。如果针对异议决定不服,可以向德国联邦专利法院提出上诉。即使异议期届满,后续也可以向德国联邦专利法院提出针对专利的无效请求。DB44/T 2361202213表 A.1 重点国家和地区专利合规要点(续)国家国家/地区地区合规要点合规要点具体内容具体内容法国临时专利申请制度从2020年7月1日起,可以向法国国家工业产权局提出临时专利申请,提交临时申请可以通过简便的方式(提交说明书)快速获得一个申请日。满足正式专利申请的条件后,通过临时申请获得的申请日将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在先技术的基准,从而对授权决定以及权利范围产生影响。申请人需要在自临时申请提交之日起12个月内将临时申请转变为

38、正式申请,包括正式发明专利申请或正式实用证书申请。职务发明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默认归于发明人。职务发明获得专利权后,单位有普通实施权。单位可以在相关章程中规定或约定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归单位,在此情况下,该申请权可直接归属于该单位。对于除职务发明之外的发明,约定从业人员所作发明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归单位,或者要求为单位设立临时独占实施权或独占实施权的协议、员工守则及其他规定的条款无效。申请权或专利权归单位的,或者为单位设定了临时独占实施权或独占实施权的,从业人员有权获得合理的金钱或其他的经济上的利益。异议程序自2020年4月1日起授权的专利,将适用新推出的异议程序。自专利授权公告日起9个月内,

39、除专利权人本人以外的任何人都可以针对该专利向法国国家工业产权局提出异议请求。该异议程序不适用于实用新型和补充保护证书。如果针对异议决定不服,可以向巴黎上诉法院提出上诉。日本专利申请中的发明人记载不仅要记载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发明的发明人,还要记载由说明书、附图等体现的整个发明的全部发明人。关联外观设计关联外观设计的特别要件(须同时满足):1.基础设计与关联设计的申请人须相同;2.关联设计须与基础设计相类似;3.关联设计的专利申请须为在基础设计的专利申请日之后(含当日)并在基础设计的专利申请日起10年内提交的申请。部分外观设计部分外观设计保护的是产品的一部分,不构成产品的一部分的抽象图案不能作为部

40、分外观设计来保护。要求作为部分外观设计保护的部分必须是在整体外观设计中包含的一个封闭的区域,并且该部分属于部分外观设计的可创作部分。成套产品中的部分产品不能作为部分外观设计来保护。部分外观设计所主张的优先权申请必须是部分外观设计申请,否则不能享有优先权。秘密外观设计申请人可指定外观专利授权登记日起3年以内的期限,请求在此期间内对其外观设计进行保密。成套产品外观设计对于具有相同设计构思且同时使用的成套产品,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与中国不同的是,只有日本意匠法执行规则中规定的成套产品可以进行这样的申请,不在规定之列的成套产品则不可以提出成套产品外观设计申请。过境货物过境货物也会因为知识产权侵权而成

41、为海关查扣的对象。平行进口日本并未统一允许或禁止平行进口,而是将该决定权交予权利人。根据日本最高院判例,若权利人希望禁止平行进口,则可在专利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明该禁止意思,该产品被平行进口后,权利人可基于该日本专利进行维权。相反,若权利人未做相应表明,则默认为允许平行进口,不得基于日本专利禁止该平行进口。DB44/T 2361202214表 A.1 重点国家和地区专利合规要点(续)国家国家/地区地区合规要点合规要点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印度信息披露义务申请人有持续向印度专利局报告在印度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提交的相同或实质相同的发明专利申请的义务。这些信息须在印度申请递交日起6个月内提交。此后如果在其他国家

42、或地区有新提交的相关申请,须自该新申请提交之日起6个月内提交给印度专利局。此外,印度专利局的审查员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交同族外国专利申请的审查信息,如关于新颖性、可专利性的审查意见以及获得授权的权利要求。通常,相关要求会在专利局发出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时提出,则申请人应在该通知书发文日起6个月内予以提供。专利实施声明印度发明专利授权后,在专利权有效存续期间,专利权人或被许可人有义务每年9月30日前,提交上一年度的发明专利的商业实施声明。表 A.2 重点国家和地区商标合规要点国家国家/地区地区合规要点合规要点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美国注册基础通过单一途径递交申请的,需选择注册基础:实际使用;意图使用;原属

43、国申请;原属国注册。通过马德里途径递交申请的,默认意图使用为基础。续展申请及使用声明商标持有人须自注册日起第5-6年间提交商标持续使用(正当理由未使用)的声明。商标持有人须自注册日起每第9-10年间提交商标持续使用(正当理由未使用)的声明以及商标续展申请。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注册日起连续3年不使用的商标,可能被撤销。商标使用证据使用证据注意事项:1.使用证据中显示的产品/服务项目必须是美国申请/注册所指定的商品/服务之一,不能超出原申请/注册的范围。2.使用证据上的商标要清楚显著,且必须与申请/注册的商标一模一样;但如果申请的是纯英文商标,且声明了英文字母为普通字体(Standard Chara

44、cters),则使用证据上的英文商标可以是与申请商标稍有不同的英文字母。3.使用证据必须提供真实的产品照片,而不是产品的设计图纸或宣传照片。委托代理律师具体包括:1.非美国商标申请人必须委托具备资质的美国律师代理美国商标注册事宜。2.委托美国代理机构/律师代理商标相关事务的,必须由商标权利人出具其签署的授予代理权的声明,如文件签字并非商标权利人提供的,视为无效,不可作为商标注册的基础。另外,商标申请人的地址需与其实际所在地址保持一致,递交虚假、捏造的地址信息将受到制裁。3.美国律师要代理美国商标事务的,需先在USPTO官方网站注册账号,才可上传相关文件,同时也应对自己的使用行为负责,共享账号的

45、行为是明令禁止的。欧盟商标异议欧盟商标的异议期为3个月。异议人提起异议,欧盟知识产权局受理后会给双方下发异议通知(冷静期通知),自下发异议通知之日起2个月内,双方可自行协商,异议人可撤回异议;冷静期后双方如未达成一致,异议人需递交异议理由及证据,之后,被异议人需递交答辩。如果异议基础商标注册满5年,被异议人可要求提供使用证据,若无法提供,则异议将被驳回。商标五年不使用撤销注册日起连续5年不使用商标,可能被撤销。DB44/T 2361202215表 A.2 重点国家和地区商标合规要点(续)国家国家/地区地区合规要点合规要点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德国商标异议后置商标注册后,有3个月的异议公告期。异议人提

46、起异议后,公告商标申请人需在2个月内递交异议答辩。不论公告商标申请人是否递交异议答辩,官方仍会继续审理。本轮交互后,双方可再行进行一轮证据交互用以补充,本轮后审查员将进行审查,并下发异议决定。商标无效宣告商标被提起无效宣告后,被无效宣告人须在收到通知之日起两个月内进行答辩,否则商标将会失效。商标五年不使用撤销注册日起连续5年不使用商标,可能被撤销。英国商标异议商标公告后,任意第三方认为公告商标侵犯其权益或不符合商标法规定的,可在公告之日起2个月内向英国知识产权局提交异议申请;或提交异议警告通知(Notice ofThreatened Opposition),双方可在异议警告通知提交后的1个月内

47、协商;协商未成的,异议人可提交正式异议申请。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可在异议答辩期限前申请为期9个月的冷静期(Cooling-Off Period),双方可申请一次为期9个月的冷静期延期。若异议人的引证商标已注册满5年,被异议人可要求异议人出具商标使用证据,若无法提供,则异议将被驳回。商标五年不使用撤销注册日起连续5年不使用商标,可能被撤销。日本申请人编码日本特许厅对于每个申请人均有对应的编码,申请人在申请前应核查是否已经在日本申请过商标,如有,建议采用相同的申请人名称和地址,以免因前后申请人信息不一致遭遇驳回。商标异议后置日本实行商标异议后置,即对商标申请核准注册后进行公告,自公告之日起2个月内

48、提起商标异议。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注册日起连续3年不使用商标,可能被撤销。韩国申请人编码韩国知识产权局对于每个申请人均有对应的编码,申请人在申请前应核查是否已有在韩国申请过商标,如有,建议采用相同的申请人名称和地址,以免因前后申请人信息不一致遭遇驳回。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注册日起连续3年不使用商标,可能被撤销。俄罗斯商标要素中文商标在俄罗斯通常被视为具有显著性,但不会作为文字商标而是被视为图形商标进行审查。无商标异议程序俄罗斯无商标异议程序。但任何利益相关方可在审查员下发最终决定前,提交“反对意见”来辅助审查员进行审查。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注册日起连续3年不使用商标,可能被撤销。泰国商标要素如果商标

49、中汉字的一种含义与指定商品或服务有关,虽然该商标整体为臆造词,但仍会较高几率被认定为缺乏显著性,从而被驳回。商标无效宣告注册商标被提出无效宣告的,如果被申请人即商标权人未答辩,该商标并不会直接被宣告无效,官方将在权利人未答辩情形下进行审理。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注册日起连续3年不使用商标,可能被撤销。但申请人需提供证据,证据提供主要为线上线下搜证,证明对方并无使用。即使被申请人没有进行任何答辩,官方也可能因为撤销申请人提供的证据不充分而驳回申请人的撤销商标请求。DB44/T 2361202216表 A.2 重点国家和地区商标合规要点(续)国家国家/地区地区合规要点合规要点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越南商标要

50、素非常见语言的简单形状和几何图形、数字或字母缺乏显著性,除非这种标识已经过广泛使用获得了显著性,但通过提交使用证据证明获得显著性的难度很高。中文在越南被视为非常见语言,因此由纯中文组成的商标,在审查中会被判定为缺乏固有显著性而不被接受。如申请人希望中文获得注册,一般可通过中文与英文或图形组合申请,且中文在组合商标中所占比例较小,从而尽量降低因缺乏显著性而被驳回的风险。商标续展越南商标不续展后5年内仍作为商标的注册障碍,但通过连续5年未使用而撤销的,则不受该法条影响。商标五年不使用撤销注册日起连续5年不使用商标,可能被撤销。马来西亚商标翻译非马来文或英文商标,需由当地合法认证的翻译员提供翻译。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市场/行业分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