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笔记4000字精品文档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研 究 生 课 程 考 试 试 卷考试科目:场地设计理论与实践 任课教师:赵晓光 学 号:1302841118 课程编码:021034 考试时间:2013.10.18学生姓名:康姣场地规划设计成本优化:房地产开发商必读读书报告学期伊始,由于导师的极力推荐和自己的向往,我选修了赵老师的场地设计理论与实践课程。在开始课程之前,事实上,我对于场地设计的理解停留在总平面设计的阶段,认为可能这门课程与本科阶段的“外部空间设计”课程差别并不大。但经过老师第一堂课的教导,我就明白自己实在是大错特错。于是我选择了赵老师推荐的较为浅显的场地规划设计成本优化
2、:房地产开发商必读这本书作为让自己入门的指导书,在花费了两个多星期仔细研读后,收获颇多。现将自己通过读书总结出的书中要点以及自己的读书体会整理出来,作为对课程结束后所学知识的总结和梳理。第一部分:书中要点整理:绪论 本书在绪论部分首先说明由于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政策出现的新变化、面临的新挑战、人们的新思维以及设计的新方法几方面原因,使得场地设计在当代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接着阐述了场地设计的作用:有效科学避险、提升环境品质、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建设周期、有益生态保护、带来社会效益。场地设计的特点为:大综合、难重复、不可逆和可预见。场地设计的构成要素包括:建构筑物、工程设施、道路交通设施、绿化景观设
3、施、室外活动设施。第一讲 本章主要了房地产的开发程序(其中,场地设计主要体现在投资决策分析阶段和前期工作阶段)、规划程序以及设计程序。第二讲 本章主要说明场地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环境,包括城市环境、基地四邻环境及基地内部环境。在项目选址时,涉及到国家及政策、技术条件、经济条件、解决矛盾、协调关系等方面。开发商在开始一个项目前应查阅当地地址灾害隐患点分布图、做地址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查阅环境评估报告。了解基地周边情况,主要从城市道路、市政管线、四邻地面、四邻建筑四方面入手。考虑基地内部情况时,根据项目的地形条件,选择最为合理的建筑平面、竖向设计及道路类型。第三讲 本章首先对地形条件进行了说明:用地红线范
4、围内外的地形应准确、完整、清楚,丘陵和山地应在红线外扩大100500米以便进行防排洪设计,且要保证现状与地形图无明显差别,否则应补测地形图。建筑结合地形的方法:顺等高线布置(节省工程量)、避免谷坎(节省基础费用)、看高压线(看清高压线数量、电压等级,留出相应防护间距或高压走廊)、慎切陡坡(根据坡度不同,做法不同)、多做户型(减少土石方量和边坡挡土墙成本,提高设计费)、务求规则(布局应有机)并要学会灵活变通。接下来本章对地质水文条件做了介绍:地质水文的依据是工程勘测技术报告书,报告包括场地岩土条件及其评价、结论和建议,要阅读并确认是否有不良地质(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沼泽、冻土、地下水位高、
5、地面沉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危岩、冲沟、岩溶、地震和海啸等)。然后本章说到了气候条件:对场地设计影响较大的的气候条件包括风向、日照和降水等。现场勘测时,须观察自然场地的排雨水能力和水流方向。最后本章介绍了规划条件:规划设计要为今后自我调整留出余地。考察规划条件需要完成四项任务:规划设计要点、地方管理条例、城市道路接点、市政管道接口。第四讲 本章是全文重点,讲述了进行场地设计时用地红线内的各个因素(建筑、防排洪、边坡挡土墙、不良地质处理、道路、土石方量、排水、管线、植物景观、围墙)之间的矛盾。1. 建筑 与建筑有关的因素包括:建筑、防排洪、边坡挡土墙、不良地质处理、道路、土石方量、排水
6、、管线、植物景观、围墙。 建筑-建筑:东西间距考虑防火防视线干扰,南北间距考虑日照要求。建筑防排洪设施:建筑基础与排洪沟应避免交叉。建筑边坡挡土墙:高切坡开挖前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边坡挡土墙东西方向布置时,因建筑间距较大(日照间距),一般能满足建筑与边坡挡土墙间最小距离的要求;当边坡挡土墙南北向布置时,需保证建筑与其间所谓最小距离(建筑距离其上缘3米,距离其下缘2米)。建筑不良地质:建筑应尽量避开不良地质,若要进行处理,须征求结构师意见,采取合适技术措施。建筑道路:设计时应检验建筑与道路两者的距离、高差和交通是否合适。建筑土石方量:建筑尽量放在挖方区,控制填方区的基础工程量和场地工程量。
7、建筑排水设施:建筑散水沟可排场地雨水。建筑管线:施工图阶段完成管线综合图使其经济可行。建筑控制线须留够,保证管线布置通畅,否则加大后期管道综合的难度。根据推荐方案绘制主次路管线集中处断面图,可以确定管线构成、排序、间距、道路两端和设计地面的高差大小、边坡、挡土墙设置,检验方案设计的稳定性。建筑植物景观:建筑应避开保留树木,尤其是名树古木;与场地功能 不符的树木可以移植,陡坡上的植物应尽可能少破坏。 建筑围墙:底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宜不小于底下建筑深度的0.7倍,距离最小不得小于5米。2. 防排洪设施 防排洪标准高低,决定投资、场地安全度和承担风险大小。与它有关的因素有:防排洪、边坡挡土墙、不良
8、地质处理、道路、土石方量、排水、管线、植物景观、围墙。防排洪设施:分为防江洪和海潮(防洪堤+提升泵站)、防内涝(设置滞洪池、建排涝泵站,或两者结合)、防山洪泥石流(不保留自然排水系统时可以将沟谷填平;保留自然排水系统时,排洪设施从场地内部穿膛过,水流顺畅;或者改变自然排水的位置,使排洪设施在场地外围绕过。排洪设施包括排洪沟、截水沟、桥、地下涵管、急流槽、跌水等。防排洪设施边坡挡土墙:不交叉、不重合。 防排洪设施不良地质:布置在地质稳定处。防排洪设施道路:在大沟上回填道路时,要预先设计好涵洞。 防排洪设施土石方量:提前进行防排洪规划和设施设计,然后篇二:卡夫卡审判读后感4000字审判读后感小说作
9、者弗兰茨?卡夫卡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他对现代人及现代社会的巨大的洞察力,那源于犹太血统、动乱年代和炎凉世态的无家可归感,那对人类苦难的战栗的眺望,他那对人生的崩溃的现场目击,都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现代启示录,构成现代人文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小说突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强烈的批判。在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史上,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堪称首屈一指的奠基者。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卡夫卡的创作就引起了西方文坛的关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成为20世纪作家所能创作出的最振聋发聩的作品,从而形成了持续的“卡夫卡热”。美国女作家欧茨称“卡夫卡是本世纪最佳作家之一,时至今
10、日,且已成为传奇英雄和圣徒式人物”。卡夫卡也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第一人,欧美各种权威书评杂志在评选20世纪现代主义大师时,都无一例外地把卡夫卡排在第一位。英国大诗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卡夫卡可以说是最早感受到时代的复杂和痛苦,并揭示了人类异化的处境和现实的作家,也是最早传达出20世纪人类精神的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20世纪文学的先知、时代的先知与人类的先知。不得不承认,卡夫卡是个伟大的人物,个人认为他的伟大就在于他的阴暗和冷静,颓废与堕落的深渊里,他孤独并享受
11、着,但他的黑暗是在影响了太多人,作为世界现代文学的先躯,他有的,是彻头彻尾的暗色,但就是这种暗色,才成就了卡夫卡其人,也才让我拜伏在此。卡夫卡借小说写出了他的孤独和绝望,和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他的孤独一方面是无人理解,一方面是得不到爱情的安慰。绝望一方面来自于他的悲观主义,一方面是内心对自由的渴望与生活现实的矛盾。至于他的恐惧,应该是形而上的深邃让他找不到答案,和他父亲没有多大关系。有人经常拿鲁迅和卡夫卡相比较,我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对这个世界极度地悲观,但又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爱,当然这种悲观是洞察了生活和人性的本质之后才产生的。他们之所以要去写作,是因为世俗生活的丑陋让他们难以忍受,他们必须
12、要通过某种方式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顺便表达一下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就是他们的思想)。他们还常常以某种幽默的方式来嘲讽,嘲讽政治,权威,法律,腐朽的道德,甚至他们自己内心的那种苦闷。审判是部非常抽象、离奇、纯粹卡夫卡式的作品,主人公卡夫卡也是生活在矛盾之中的:一方面他是个善良风趣、外表讨人喜欢的职业公民;另一方面他却内心孤独,是个生活上的失败者,这两方面的矛盾造就了他的这种“卡夫卡式的写作风格。”主人公约瑟夫?k是一名银行职员,一向为人正直,对工作认真并且充满上进心。但在他三十岁生日的那天早上,一个奇怪的执法组织无端宣布他被捕了。没有任何的指控的证明,而且前来逮捕他的人也没有任何的证件的呈示,一
13、切都来得十分的莫名奇妙。经过审查,这个执法机构允许他继续照常的上班,像往常一样生活,但随后又通知他,审讯时必须到场,而且审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使他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刚开始他并没有寻找律师的帮助,但在叔叔的坚持下,他意识到自己的无名的指控将会对家庭造成影响,这使他不能不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案件。但他慢慢地意识到在如今的法律制度下,律师的地位是极其的低,除了那些与高等法官甚有交情的,所以最后他还是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过多方打听,他才得知是一个极为秘密的法庭在审理他的案件。他始终也见不到法官,许多可疑的迹象使他终日惶惑不宁、心绪不宁。他决心反抗,并在一次审讯时当众抨击了司法机构诬陷好人、草菅
14、人命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他四处申诉,并试图再次寻找帮助,他找过画家和谷物商等,但他们对他的案子不以为然:他们有的本身就是法院的人,有的则用自己对律师和司法人员卑躬屈膝的例子开导他。他跟法院整整周旋了一年,终于明白尽管自己无罪,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被法庭起诉,想摆脱是难乎其难的事,他斗不过这个庞大的机构,他最终选择了放弃这种徒然的挣扎。在他三十一岁的生日前夕,他被两个男人带到采石场用刀秘密刺死。小说的表述充满了荒诞和悖谬的色彩,“卡夫卡风格”及其显著。读完后回味,发现小说的情节又是那样合情合理,甚至和自己内心中对现实社会的感悟产生共鸣。卡夫卡描写的人物是跳跃的,读其文字眼前就会浮现西方现代荒
15、诞舞台剧的表演,人物困惑于矛盾和危机中,在现代社会同样也普遍存在人生存的陌生、孤独、苦闷、分裂、异化和绝望,从其荒诞中我们体会到他对时弊如此一针见血地抨击,对人性的描绘如此准确,当共鸣产生时内心会爆发出强烈的冲击。法庭审判约瑟夫?k,其实就是强者欺凌弱者的形象写照。“审判是对无罪的审判,也是对有罪的审判,同时又是对审判的审判。”人人都得面对“最后的审判”,不管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罪还是无罪。在卡夫卡的观念里,负罪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的人人都有份的。显然,卡夫卡所谓的罪是相对于社会正义而言的,个人如果不能为社会进步从自身一点点做起,那么他就当然地成为对人的进化和社会进步无益的障碍。审判的主要情节
16、是对卡夫卡上述负罪感的阐释。从世俗法律的观点来看,约瑟夫?k作为一个正派公民,的确无罪;但是作为银行的高级职员,他又确曾对向银行求助的人颐指气使,高高在上。他意识到,在世俗法庭面前自己固然算得上清白,而在永恒正义的法庭面前,他能洗清自己么?他沉默了,放弃了任何挣扎的念头,等待那冰冷的刀扎进自己的身体。卡夫卡期待着人人都在正义的法庭面前来检讨自己的罪过。审判第九章法的门前的寓言故事充分显示了卡夫卡对上述问题的积极探索。故事讲乡下人来到法的门前求见法,但守门人不让他进去,至少现在不行,因为法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就连它的门警也一个比一个有权,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乡下人试图闯进门去,结果被守门人的告
17、诫所震慑,以至老死在法的门前,终未如愿。在一定意义上看,这个故事里有两个地方是关键,一是法作为一种神秘力量,对常人既具威慑力,又有诱惑力,这是人们在探索永恒真理时必然要面对的,是接受诱惑呢,还是慑于法的威力而退缩? 在乡下人身上,这两种因素都有。这反映了人类的不成熟。另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乡下人缺少足够的勇气。当乡下人向法的门里探进身子的时候,守门人不无玩笑地对他说:“你既然这么感兴趣,不妨试试在没有得到我许可的情况下进去。不过?就是那第三个守门人摆出的那副模样,连我也不敢看一眼。”于是,乡下人知难而退了。这一退缩,就使自己永远成为法(真理) 的门外汉了。审判每一章看似独立,其实暗藏联系。读的时
18、候我有一种读加缪的局外人的感觉。从一开始开门见山的一句话 “k被逮捕了 准是有人诬陷他” 开始 局外人中的“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卡老就给读者编制了一张密网,由浅入深地,读者就像k一样在密网中踟蹰、张望、探索。焦躁、无奈、反复的情绪交织。直到k被莫名的处死。在作品中,卡夫卡对乡下人的不褒不贬态度,他只是提出问题,即法因为神秘,故才诱使人类去不断地探求它;信仰难寻,所以人可以终其一生为之奋斗不已。卡夫卡自称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在作品中也从来不提上帝。他认为,上帝只存在于我们自身之中,每个人对它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上帝,自己的保护者,我们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到自己的信仰。
19、法的门前中的乡下人就是卡夫卡派去寻找真理和信仰的精神使者。不过,从故事所反映的关于法不可企及,道也不可企及的思想来看,卡夫卡对信仰的探索是失败的。这正应了作家本人的一句名言: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作路的,不过是彷徨而已。作者写这部小说是想通过描绘当时奥匈帝国的司法制度的内幕,讽刺了法的荒诞,揭露了资本主义官僚机构的腐败,但对我们如今的司法制度也有非常大的警示作用。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程序正确的重要性,缺少了程序,一切的司法活动不免显得有些慌乱无章。从我们熟悉的辛普森案件中,尤其看出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辛普森杀妻案被人们评为“世纪大案”的案件,因为其案件的特殊性被人们广泛关注,而在此案件中,美
20、国的程序正义也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于还带了一点闹剧。然而k的司法困境不只局限于辛普森案,他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个人惶恐。佘祥林案就是这样。背负杀妻之罪,入狱11年,就在即将刑满释放的时候,他的妻子突然活着出现了。又一桩冤案大白于天下。之所以判错,是司法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先入为主,没有遵守无罪推定原则。还有就是刑讯逼供问题,佘祥林被屈打成招。“佘案”很直观地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问题:正因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才导致了这样的后果。法是一柄双刃剑,用之得当,则个人与社会两受益;用之不当,则社会与个人两受其害。一味强调打击犯罪,而不对国家的刑罚权加以限制,就有可能冤枉好人,对公民的
21、权利造成伤害;过分强调保障人权,又可能会导致放纵罪犯,使犯人漏网。要想完全做到不枉不纵,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两者兼而得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面对这样一个法的悖论,就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过去强调打击犯罪,现在,我们要把人权保障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刑事法治所追求的理念,是一个社会法治文明程度的体现。当然,这一理念让公众接受起来,目前还有一定困难。“佘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对社会公众有生动的教育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过多的时候很容易凭借自己的感情来判断事情,做出一些错误或无效的行为,那是因为我们缺少理智的判断与冷静的头脑,我们往往认为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我们需要时间来接受事实、重获理智,但在这段
22、时间内思维可能更加混乱,就像约塞夫?k起初认为他那无中生有的案件是个朋友对他所开的玩笑那样荒谬无比,更何况在很多事件里拖延意味着临近毁灭。但很多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与不同,认识事件的程序也有所不同,做出的反应同样会有千差万别,而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尽量让自己更加成熟、更加理智、更加机敏,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本身是我们无力左右的时候,凭借我们成熟、理智的头脑来调节我们的心态,在冷静的状态下做出有效的行动。审判是一部抽象的小说,这种抽象就表现在卡夫卡对理想的“法”的探索上。当他把社会人际关系抽象成纯粹法的关系的时候,他也就同时陷入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泥潭中。可同时,社会历史的滚滚车轮依然在轰轰地辗过,生动
23、具体的历史过程在不断证明了人类的成熟和进步。终有一天,人类会寻找到卡夫卡心目中那个理想的法!如果你在某年的生日那天突然被捕,而且在你自认无罪并极力加以证明后仍于事无补,最终你在下一个生日前夕被处死,你会有何想法呢?我所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不过不是在现实生活中,而实在卡夫卡的小说审判里。主人公约瑟夫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假如这个过程在我身上重演,假如我就是约瑟夫,我想我所采取的办法于书中的主人公也别无二致了从因自认无罪而对案件采取不懈与忽视的态度,到认识到事情的麻烦后全力摆脱干系,再到因在法律面前势单力薄而无能为力,最后释然般地面对迟早会到来的死亡这或许也是唯一的选择吧。在这样的经历中,无论约
24、瑟夫或是我们怎样地清白无辜、怎样地心存不公,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因为,那样的国家机器是残酷和腐朽的,那种社会中的人们无不面临着无处逃避的荒诞和恐惧。正如书中的约瑟夫被人无端冠上罪名一般。而约瑟夫只是一名银行高级职员,与政治、法律毫无牵连,平凡的他的经历自然平凡,可见这种荒诞的罪恶和强加的恐惧甚至也趋于普遍了。这样,除了做出上文中那种选择以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呢?好在那种做法是积极的,至少证明我们努力过、挣扎过,无奈这份徒劳之后仍要血染江河。审判这部小说给人描述的是这样一个已成定局、毫无悬念的故事,正如生活中其他让我们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改变的事情一样。作者并未借这部小说来提醒或暗示人们在这样的境
25、况下应该如何去做、去想,他只是叙述了整个故事而已,这就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思考空间而不会被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里。那么我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思考了。关于面对生活中已成定局的事情,无论是我们经历过的还是将要经历的,我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对于经历过的事情,我们通常会有满意、欣慰、幸福或是后悔、后怕、痛苦这样的情感;而对还未经历的事,因为我们对他仍处于未知状态,我们通常会有期待、渴望或是焦虑、恐惧等预感。由此可见对于经历而言假定它们都是命中注定的我们通常会有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些态度都是我们快速做出的反应,它们是真实的但不一定是有效的,即对事件本身又何帮助。约瑟夫在他的经历中往往
26、根据这样的情篇三:丑陋的中国人 读后感 4000字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二十年前,“丑陋的中国人”被人狠狠地臭骂了一顿,奇的是,挨骂者不仅没生气,反而对施骂者寄以无比的祟敬和感激。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原来施骂者也是一个“丑陋的中国人”,其之所以骂,只不过是渴盼这个所有炎黄子孙共有的民族,能去其丑陋,光大美丽,更加兴旺发达耳!这位施骂者自号柏杨,当年以一篇丑陋的中国人,让那么多中华儿女如惊睡梦。二十年后,有一个自称芝麻糊的中国机关人想写一本揭批中国机关人陋习的书。鹦鹉学舌,并不是也想震惊谁,更非自以为学识和才思可比柏杨,只是自认为爱国家、爱中华民族之心不敢稍逊于柏杨先生罢了。而,机关人,又是国家命
27、脉、民族命运的把握者,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轴心,是故,机关人的“丑陋”更值得一骂。中国机关人也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身上的“丑陋”中国机关人身上也具有,但是,机关人又是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故,他们身上的“丑陋”又具有其个性。其“个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其他群体所不具有,二是其他群体虽有但没有机关人那么特别。芝麻糊试图这样对机关人之“丑陋”的“进化”过程进行演绎:机关人的“ 丑陋”,最初应源生于中国人共有的“丑陋”之一虚荣。人一旦有了虚荣心这一原动力,就想出人头地,而出人头地的最好方式就是当官,当官能管人啊。如此,虚荣就与“机关”挂起了钩。有了“出人头地”,就又产生了“权力崇
28、拜”这一“丑陋”;虚荣心强的人必然虚伪,虚伪是机关人“丑陋”的第二环节。虚伪又会衍生机关人的另两大丑陋,一是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假、大、空,二是缺乏诚信,相互折台、背后捣鬼等;虚伪的结果必然自私,自私是机关人丑陋演绎过程中的第三个环节。“自私”这一丑陋也衍生出两大“丑陋”:贪赃枉法和骄奢淫侈;自私的下一步就会导致奴性官大就是娘、给官就是娘。而奴性,又会衍生出拍上欺下和荣辱颠倒之两大“丑陋”。以上这层层递进的四大环节及其八大分支,共十二个方面,应是机关人“丑陋”之精华。而这十二种“丑陋”又是相互联动、互为因果的,它们川流不息地相互作用,演绎出一种病态的机关文化。而,病态的机关文化作用于机关人,
29、又“激发”和“促进”着机关人的“丑陋”。中国人虚荣心之强恐为各民族之冠。刚会说话的小孩就知道头上插一朵小花“排场”,小学生得了个奖状,老远就会向家长汇报,而试卷上的“麻叉”总是捂着不给大人看,这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因为怕挨揍。在农村,邻居盖了新房,他家不缺住,也要累死累活地为房攒钱。邻居盖了砖房呢,他就要盖楼房。连两位大婶的“年猪”也要暗地里比拼比拼谁多了几斤。机关人的虚荣更是了不得。芝麻糊的家乡一个“炳生,几点了?”的笑话,说是笑话,却也是真事。那是手表在中国还很稀少的年代,一天,公社文书“炳生”下队劳动,下的是其舅舅家那个生产队。见其袖子卷得老高,手腕间一闪闪的,其舅父大人也深感荣耀,便问:炳
30、生,几点啦?炳生是先仰头看看天,然后再低头看看表,以后又抬起头曰:九点啦!乡亲们都禁不莞尔,至今,还是互问时间的一个典故。想来“ 炳生”当时戴的不过是一块假表或者坏表。时至今天,机关人的虚荣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假文凭、假学历到处乱飞,明明只是个高中生甚至只是个初中生,履历表上居然成了“研究生”。为了“争”一个只不过几十来元钱的职级,能争为“世仇”、争到退休。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排名不分先后”,一看到句话,芝麻糊就想笑,明明排名已分出了先与后,你注上一句“排名不分先后”就不分先后了?连公众媒体都这么来着,深怕挫伤了机关人的虚荣心。这也说明,中国机关人的虚荣已不是一般水平了,连公众媒体都怕了它
31、呀!虚荣本身并不一定是个坏东西,如果不过分,还能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机关人的虚荣心往往容易膨胀、容易走向极端,忍不得别人出成绩、出成果,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进步”。于是,便出现了死要面子、知错不改、推卸责任,出现了“小报告”、出现了背后“捅刀子”。机关人的“比”还有点古怪,涉及到功利,只比近不比远,对面单位二十岁小伙子当处长他不比,只和同事比,同事三十九岁搞科长了,为什么我都三十九岁半还是副科长?更不用说“放眼世界”了。机关人的比,有时还很离奇,他是一个小科长都搞了一个十八岁的“二奶”,我这局长岂不是该搞个十七岁的“三奶”?成克杰、胡长清那样的大官都能搞“小蜜”,我这个芝麻大的小官还不能“蜜”
32、它一下“蜜”?机关人的虚荣最容易发展成权力崇拜。追求权力就只有当官,所以机关人总是小心翼翼,既怕触犯上司,又担心得罪同事,看似兢兢业业,其实他只不过是为“官”而低头做人。有的机关人,一辈子都在为那个一官半职奋斗。他们中相当多的人,也并非是为了当官捞钱、享乐,但也谈不上什么“为人民服务”,其目的很单纯,就是为当官而当官,似乎很盲目、很可笑,其实,“当官”已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不久前,公事到一乡镇,遇一已退休的乡镇干部。席间,其自我介绍:是“副科”退休的,在乡里能“混”到这样也不错了云云,并特声明退休前解决的是副科,而不是“副主任科员”,一脸满足感和得意状。机关人的“副科”与“副主任科员”,职级相
33、同、待遇相同,区别为,前者是“实职”,后者是享受“同等待遇”。都退休了,还在因退休前夕得的“安慰”是红纸封的而不是黄纸封的沾沾自乐,这类“机关分了”与孔乙己之类的“知识分子”恐也没什么大区别。权力崇拜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对“官”顶礼膜拜。对“官”的顶礼膜拜表现在,面对比自己“小”的官是高人一等,优越感颇甚,在平民百姓面前就更不用说了,但在“大”官面前就低眉顺眼、惟命是从。官饭桌上的座次问题就是一例,别看他今天上座,如果明天来了个比他大的官,你就是用手铐铐他到进牢房,都绝对会比铐他到上座容易些。权力崇拜的心理导致机关人,比的是“官”当的成绩,不比工作的业绩;比的是“谋官”能力,不比工作能力。谁的官大
34、,谁的能力就大、谁的水平就高。至于唯上司之命是从,不管实际情况、不问黑白是非,那是自然的结果。虚荣前进一步就会前进到虚伪。机关人的虚荣并不仅仅是普通百姓那样只是为了面子,其中还掺杂许多其他因素,所以从虚荣发展而来的机关人的虚伪就会比一般人的虚伪更“虚”更“伪”。西方的一个名人说了一个名句,叫做男人与女人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其实,机关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要大打问号的。机关人间互相防范、互存戒心,很难有知心话语。常听人说,机关人没有真正的朋友,说这话的人自己何尝也不是在防范着他人?面对机关人,如果你真想获得一份诚信,付出一片真心,人家不仅会避逃三舍,还会送你一顶“不成熟”、“孬哄哄”的桂冠:这个芝麻糊都
35、三、四十岁了,怎么还跟一个小青年似的!听芝麻糊这样说,你可不要以为机关人是“老死不相往来”,相反,机关人个个都是“见面熟”,开过一次会、吃过一次饭,下次见到,老远就会伸出双手、问寒问暖,如遇几百年没来往的老亲。但你别把他的热情当真,顺手人情的事也就罢了,如你托个他有点为难的事,你找他一百趟,他会有一百零一个让你“等一等再说”的理由。但,从来不说“不行”。“酒桌上讲的话不算数”,这句机关流行语你总不致于没听过吧?这话想必你自己也说过。还有,机关人托机关人办件事,总是不停地唠叨,“你不能以为我酒喝多了,我讲的是真的,你一定要把我的事放在心上”这样的场景你肯定也没少见过。虚伪者往往爱说假话,虚伪之于
36、机关人,说假话更甚,更甚到至如家常便饭、从不脸红。桌面上与你大谈反腐倡廉,桌肚下伸手掏你口袋;每一次政治学习,“思想素质都有了新的更大的提高”,也不知其原来低到什么程度;天天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不离口,你若出一道“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的填空题,保管他答不出来。反之,你若说了一句真话,他立马扣你“不爱学习”、“政治有问题”的帽子。机关人说假话,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至把它当作在机关生存的一个基本技能。虚荣是华而不实,虚伪则是作伪、做假。从华而不实到做假也是一种递进的关系,机关人虚伪的陃性表现在工作上,就是爱做假。做假,就是搞形式主义,不是一般爱“做”,而是大做特做,做到是最后机关人自己也把
37、它当作真的了,真当作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来做了。形式主义在中国机关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先人毛泽东同志就曾特撰反对形式主义一文,可惜仍没能稍止其蓬勃发展之势。早年有大办钢铁、大放“卫星”,一亩水稻能产万斤,稻稞上还有一群小孩在翻筋斗。有一极富时代特色的诗配画,诗云:高产稻穗入去霄,伸向天河当鹊桥。牛郎织女来相会,人间运比天堂好。画面:几个人间仙女坐在稻穗上梳头,羞盼天上牛郎。形式主义也分层次和档次,开会,是小儿科,大小机关、大小官员都能为之。搞形式主义,也要有能力,不然会落俗套,同时也是要票子的。若单位没钱,加之组织部门塞来的又是个很“囊肌”的领导,那就只好在“会”上下下功夫、搞点花样了,“周一
38、例会”就是一个典型。有气派、有权、有票子的单位领导,玩起“形式主义”来,势子很大。安徽阜阳不是有个“国际机场”么?虽然没有国际飞机飞,能招来几只麻雀在杂草中盘旋两下,也挺有诗意的嘛。机关人的形式主义有时看起来简直不可思议,比如,机关人的拿手好戏是检查评比,检查应该是检验、查阅真实情况如何之举。可机关人的检查呢?办公室总是先接到通知:某某日来检查,请作好准备。事先都通知过了,都让人家作好“准备”了,不知道还检查什么?最蹊跷的是精神文明检查,通知过后,再去摸你窗头可有灰。悲乎,想我堂堂中华的精神文明创建就等同于小学生打扫教室么?形式主义祸国殃民!败国家财力、坏党和政府形象,殃百姓权益、伤机关人员工作激情!其绝对比贪污、受贿行为更腐败,因为贪污受贿者总还要偷偷摸摸地干,而且形式主义却明目张胆、大张旗鼓、愚人视听、轰轰烈烈!形式主义可谓机关人之虚伪陋性的孳种。虚伪的下一发展阶段是自私。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