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精品文档2015-2016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答:系统自然观 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 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
2、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自然观 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基础。2、试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力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1)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科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科学需要
3、社会提供各种条件,并从科学外部输入各种资源。科学外部的动力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层面的科研需求,社会生产需求,技术仪器和技术问题,国家政策引导,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教育和人才培养,文化价值观和人文传统等。(2)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科学系统外部的动力要与内部的动力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来源于科学系统内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与热情;科学问题历史和科学实验提供的题材;科学实验(事实)与科学理论(假说)的冲突,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冲突;科学学科的分化和专门化,从原来的学科中逐渐分离出分支学科和相关学科,新学科研究对象范围变小,认识
4、层次更深入,从而使得科学向纵深发展;不同研究团体学术观点的论争等。3、试分析科学技术有哪些社会功能?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试分析科学技术有哪些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或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的认识功能。凭借着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人们不仅能认识自然状态下显露的事实,也能认识超出感官功能的微生物、基本粒子、红外线等;不仅能捕捉、搜寻到现象,也能揭示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认识当下的现有事物,也能追溯过去和预测未来。 第二,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科学技术一方面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通过物化为新的劳动资料,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工具;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技能,
5、通过扩大劳动对象;开辟新的产业部门来实现其生产力功能。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还渗透到生产力的非实体要素(如生产管理、决策、教育等)当中,通过加强这些要素的功能,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变革的功能。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能够改变整个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及劳动者的生产能力,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推动社会革命或社会改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物质生产力上,也体现在它的革命的精神力量上。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第一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6、,都不同程度的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资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首先,对生产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第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即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造福人类,同时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首先,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消极作用,对资源环境的破
7、坏引起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其次,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有关。资本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维持着剩余价值的积累和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制度设计中缺乏对科学技术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使科学技术的控制本身成为对人自由、隐私的权利侵害,对科技的过分依赖使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失去自我和能动性,使科学技术“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政治的权利”。不公平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导致资源环境文化以致国际关系中的强权主义和霸权主义。落后国家不科学的发展战略,在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上受制于人,形成新的社会问题。4、请结合当前有关学术腐败的一些现象,谈谈你对科研诚信的认识。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
8、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因此,科学精神是科学道德的思想内核,科研伦理是科学道德在伦理层面的反映,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背离科学道德的负面表现,科研规范是科学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指南。 科研本身就是一件严肃以及认真的事情。对于研究生而言,学术固然重要,道德却更不容忽视。学术道德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其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
9、道德舆论。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科学道德是科学共同体内部和科学工作者个人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处理科研成果时的内在自我约束标准。在科学目的上,以追求真理性的认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原则。在科学态度上,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不因追求个人名利而违背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理性良知和社会道德责任感。 然而当今社会中,科学道德问题越来
10、越多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各种学术造假问题屡禁不止。钟南山院士曾指出当前科研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浮躁,不踏实。目前很多国际专业学术杂志主编批评中国某些科学研究论文存在的“四宗罪”:伦理问题、造假问题、抄袭问题、一稿多投问题。我们研究生应清醒地认识到:科研诚信是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我们应当掌握科研工作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5、请结合你自己的专业性质,谈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负责任的科技工作者。6、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对社会之间的影响不仅仅是用简单的“好”、“坏”能够的回答的,这早已为我们所知,现代世界及其未来需要的不是仅停留在概念上的转向,更需要的
11、是可操作的对策,即使只是最前线的尝试,因此,将不仅关注科学、技术内在发展机制,而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关注焦点的新的研究领域被作为现实的人类关切推上了学术舞台。技术越来越多的环科学技术有其 造福人们的一面. 技术越来越多的环保技术已经运用到了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当中,当人类变得理性时,技术之剑所开辟的将是一条通往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科学技术只要人类加以合理利用必然会惠及 后代! 科学技术同样会危害我们.从两面看科学技术,比只从一面看肯 定看得全面、清楚些.列宁有一个重要观点.他说, 假象也是本质的反映.既然假象也是本质的反映,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并非假象。我倾向于是.如同任何事
12、物无不具有 两面性一样, 科学技术也有其两面性. 我们不可能期望没有任何负面效应的科学技术.只 能努力减少和减轻,却难以完全根除. 而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出发考虑,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科学 技术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自然也有它的利端和弊端.7、试论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路径及意义。 (1)通过过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对国内外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和有效路径,其作法是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加强自主创新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1)加大创新投入 我国今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必
13、须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大创新投入,把对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引导和动员企业等社会资源的投入,从而保持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持续高速增长。 创新投入的目标选择。科技投入从目前的不足2提高到2一3之间,R&D投人应从0.5上升到1一2。必须使把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从占销售额的1提高到3,企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资金结构应从目前的1:0.1调整到5:5,进而调整到1:10,即从简单的技术引进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 明确保证科技研发经费在国家财政投入中的地位。确保国家财政用于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财政部将严格执行科学技术进步法,在年初预算编制
14、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大力增加财政资金对科技支出的投入,争取到2010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达到8,研发投入占到GDP的2以上。 2)增加创新产出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我国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大创新产出,为此要: 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用于鼓励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使企业完成由生产主体向创新主体的转变,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使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重大进展等。 促进优势产业发展 要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有效增加创新产出要在我国有
15、优势的技术领域集中必要资源,有重大创新产出;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加强技术集成,有重要创新产出,占领国际市场;在技术创新活跃、投资规模较小的领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 继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为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今后我国要十分注意出台加强创新孵化器的建设政策,给予企业从资金到技术推广的全力支持,使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能够实现“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加强自主创新 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创新主导权 自主创新的实质是掌握创新主导权,形成以创新为基础的新的比较优势,增强产业创新能力,能否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创新主导权,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 注重发挥
16、产业界作用 国外创新型国家在制定国家创新战略和科技政策时,总是积极吸纳吸收产业界人士参与大政方针的制定。如美国始建于1990年的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就是这样的一个机构。日本重视吸收一些资深企业家进入政府最高科技决策机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 今后在我国政府在制定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的过程中能充分听取产业界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重大创新战略出台以前充分咨询产业界的意见和建议。 推动企业成为是技术创新主体 我国要出台一系列政策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主要有:首先对企业的研发提供财政资助。其次要通过政府采购促进企业研发。规定企业一旦增加研发经费,则该公司或机构即可获得相当
17、于新增值20%的退税。 最后要为企业创造和利用知识产权提供服务,确保中小企业能够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 通过产学研联合推动自主创新 今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我国要大力通过产学研联合推动自主创新。注重建立利用大学强大的科研队伍和企业的经济实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机制。 (2)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经济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不断调整和完善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经济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其做法通过采取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加强创新合作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1
18、)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 创新型人才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条件,在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今后我国要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要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 2)优化创新合作环境 在创新活动高度依赖于各创新主体的互动和合作且已经成为全球化活动的今天,优化创新合作环境建设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使高校与企业进行多方面的科研合作。 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
19、技资源。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首先注重知识产权创新制度的建设。特别要强调知识产权战略的主体是公众、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政府的重心在于推出有利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创新性公共服务,在全社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其次促使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的利用。一方面, 促使企业将知识产权作为竞争获利的重要手段, 拓宽知识产权流通渠道, 增强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 促使企业设立专门机构, 配备高素质专职人员, 注入巨额研究开发资金, 开发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合作。 (3)通过国家职能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 1)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中作用 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在创新活动作用。为此要
20、通过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行为有所规定或限制和制定正确的政策,加强以市场换技术的效果。还要使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社会建制变革等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迅速完成由模仿创新向率先创新的转变。 2)加大创新精神培育 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推崇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 为此首先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其次要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开展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再次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
21、、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3) 打造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因此通过打造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能够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其建设内容是: 一是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 三是要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四是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促
22、进中央与地方的科技力量有机结合。 五是要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8、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你对创新创业有何新的认识,大学应如何开展创业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意识培养: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23、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与特征等,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能力提升:解析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环境认知:引导学生认知当今企业及行业环境,了解创业机会,把握创业风险,掌握商业模式开发的过程,设计策略及技巧等。实践模拟: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模拟实践活动开展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9、试论述创新驱动战略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关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抓住以下重点着力推进。 细化战略目标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