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版 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383178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83 大小:3.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版 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版 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版 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版 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版 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模块一:教育基础第一章教育与小学教育一、教育的起源与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所有索教都持这种观点 观点:1、教育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2、教育的 目 的是体现神和天的意志。评价:1、非科学的 2、反映了认识水平的局限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1831T902)(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代表作: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1870T944)(英国教育家)代表作:人民的教育(1)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2)错误在于未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主要观点:(1)人类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2)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的过程

2、;(3)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价:3、心理起源论 孟禄(美国教育家)教育史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主要观点:(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2)应当从心理学的观点解释教育起源问题。评价:桑代克(1)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 判了生物起源论;(2)没有解释人类本能与动 物的类本能的界限,离生物起源 说并不远。4、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米丁斯基(苏联)世界教育史主要观点:(1)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2)制造、使用工具及生产劳动 口 验、技能技巧口 生存与发展o传授绐下一代(教育)这种观点是对恩格斯思想的曲解;人类生活的笫 一个基本条件而非所有活动的最充分条件。(二)教育的本

3、质1、教育的词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专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A 2、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社会实践活动A广义: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甩想与行为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更狭义指德育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1)特征:原始性:教育水平低,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教育 机构,教育内容贫乏,教育方法主要史口耳相 传和实 践模仿;同一性:内容、对象、目的教育没有阶级性。融合性:教育是在共同的劳动和社会

4、生活中进行的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1)古代学校出现的条件生产力条件、社会条件、现实条件古代学校的 出现。最早在埃及,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 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代。待征:教育目的: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官吏和骑士;学校教育具有鲜明阶级性、等级性和宗教性;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欧数会学校七艺:文法、修辞、舛证法、笄术、几何、天文、音乐封君主学校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教育方法:严格的纪律约束,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是灌输与 死记,同时

5、也注重在实践中学3、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1)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学校教育日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立了 现代学校制度;教育没有实现真正的平等;政府开始重视和干预教育,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双轨制:指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 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深入一些有 名的高等学府,毕业后就可以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 管理人员;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丑和教学设 备都比较差,主要学习一些实用 知识和技能,一般在上 中 学之后就进入劳 动力市场。(2)社会主义

6、社会及其教育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实行人的全 面发展的教育 教育逐步实现了从法律到事实上的平等 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统一领导,学校同累教分南,对学 生进行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终与化教育的社会化 教育的生产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国际化 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定义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望狭义: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 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意义和作用:

7、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数万目的的层次结构第一层次:国家教育目的第二层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第三层次:教师的教学目标2.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1)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柏拉那笃尔普、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观点:人的本性是社会性(人性假设);国家社会是绝 对优先的价值实体,社会是确定教育目的的苗要因素,要根据社会或国家的整体需要来造就个人;教育目的 在于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并最终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强调个人对社会规范或社会权威的服从局限性:国家功利主义,只看到教育对象存在的条件,而对教育对象自 身的需要没有足婚的关注1I(2)个人本位数育目的论代表人物:卢梭

8、、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观点: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强调每个受数育者都是 独一无二的价值主体,主张尊重受敖育者的天性和天 赋的自由权利,维护受敖育者的人格独立与尊严;数 育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发展(实现个体潜能);把增进 受敖育者的个人价值,促进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 视作教育的最高目的和确定目的的根本依据,反对个 性压抑和摧浅局限: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但掩盖了阶级属性,看不到社会制约性,抽象的谈论人的车性(3)数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杜威观点:人的发展即个体经验能力的提高;学习的目的是 个体经验的不断生长,除此之夕卜无其他 目的“教育即生长”“教育的过程在于自 身以外没有 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

9、的”实质:并非真正主张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夕卜的“夕卜在”目的(4)文化本位论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 观点:崇尚精神,关注生命价值“教育的核心即人格心灵的唤醒 强调文化,倡导人与精神文化的融合,教育 目的应绕文化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宵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要求:最终目的在于唤L人们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3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理想153KID2acglfI柏拉图古希腊圣贤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人的片面发展是由

10、旧的社会分工造成的,大工业为人的全 面发展提供了条件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2HK25Oi|pg亚里斯多角4我国的教育目的A 十七大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素质教声,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语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艮满意的聿 育A现阶段我教育的的基本精神:目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孔子像适应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孟子(五)我国当前学制改革1.旧中国 学制 改革重要事件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1)壬寅学制1902

11、 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2)癸卯学制1903 第一个正式实行的学制 分三段: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不许男女同校(3)壬子癸丑学制1912 是我国 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废除职业和性别限制 体现教育机 会均等(4)壬戌学制1922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六三三”学制 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划分学校教育阶段2、新中国学制改箪的重要事件1951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1958学制改革:“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三个结 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3、我国现行学制系统纵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幼儿教育、初等

12、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横向划分的学校系统: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4、我国当前学制改革2010年6月2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两基本、-M2、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基本特点(一)、我小学教育的历史沿革巨A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基础教育、第一阶段教育A对象:6T2岁内容:A基本技能:语言技能、运算技能、操作技能;A基本知识:国家历史、天下大事、文化艺术、道德规范A基本素质:善良诚实、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社会道德1、小学教文历史:A产生:殷周时期西周:周天子在官府建小学A春秋战国:孔子兴私学A隋唐以

13、后:官办小学和私办小学 2、近现代小学教育A 19世纪80年代后,新式小学兴起A近代小学开端:1878年张焕纶上海创办正蒙书院内 设小班-私立;A最早的公立小学:1897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该 校四院中外院即为小学;清末小学:1904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5年A民国小学:1912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初小4年,高 小3年,1919年改为小学6年前4年初小,后2年高小A3、新中成立后的小学教育且(1)普及小学教育:1986年推行9年义务教育(2)改革学制:“4+2”=5年一贯制“(3)教学改革试验:学制退回“4+2”(二)西方小学教育的确立与发展文艺复兴前欧洲行会学校和基尔特学校学习本族语的读写、计

14、算和疑数 现代小学的前身 18世纪美颁布初等学校普遍设立的法令日 19世纪后半叶初等教育义务数育法普及小学广泛发展(三)21世纪我国小学教育普及概况2006颁布新修改的中华人艮共和目义务教育法推行免费义务教育、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2)义务性(3)全面性四、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A身体素质A学习知识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使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第三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进展一、新一轮基础教才课程改革背景 1、观念滞后A

15、2、课程目标过于重视知识传授A3、课程知识陈旧,结构单一 4、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A5、思政教育实践性不强A6、评价过分强调选拔功能 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A 二、基础教京课程改革1、总体目标:A基础教育课改核心价值追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 发展A总体目标:培养四有新人(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三、基础教育课改内容 K构建新的课程结构A 2、由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A3、教学过程改革(1)研究性学习(2)信息技术的普通应用 4、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材开发与管理A 5、发展性评价

16、为主的课程评价A 6、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Iks.、基础教京课程改革发展趋势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A3、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4、鼓励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5、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6、注重过程性和全面的评价第二章数育学与教育研究第一节教育学基础知识一、教育学研究价值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价值宏观:超越日 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 育理论与实践微观: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有利于掌握 学生鬼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有利于 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

17、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 实际技能大放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1、西方世界的教育萌芽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A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A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叫论演说家的教 育(古罗马)苏格拉底问答法 产婆术153KID2acglfI柏拉图古希腊圣贤2HK25Oi|pg亚里斯多角A 2、中国的教育萌芽孔子:论语对象:“有教无类”目标:“贤人、君子”内容:继承西周六艺,诗书礼乐原则:因材施敬启发诱导学记: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尊师重道孔子像孟子(二)教育学的创立时期(独立形态阶段)A特点:1、教育问题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2、

18、开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论述教学问懑3、确立了比较得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教育理论;4、开始重视教育理论对实践、教师的指导作 用;主要教育学家:1、培根:英臼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ffi (Francis Bacon,151-1626)题g|R,KflSttH fosa-ss:*91MlanA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A2、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A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开始大收学坨康德3、康德:德国哲学家贡献:康德论教育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A 4、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贡献: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科学教育学奠基

19、人”A 5、洛克:英国哲学家 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A 6、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贡献: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 声音在教育领域的 表达。(三)、教育学的发展时期(多样化阶段)1、实验教育学,警绰号塔图彭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触,.彳以*主要观点:(1)反对思辨教育(2)主张用实验心里学研究教育问题(3)提出教育三阶段:假设、实验、验证(4)教育实验在教育实践中进行(5)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2、文化教育学A代表人物:狄尔泰、利特主要观点:(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2)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3)狄尔泰教育问题的研究应该采取理解和解释的方法(4)

20、教育目的是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 主要观点:(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经验增长(3)学校是雏形社会(4)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6)教学过程体现个别卷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米丁斯基主要观点:(4)(6)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敌育 目 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教育与政治、经济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唯物主义和 辩证法是教育研究的 方法论基础克鲁普斯卡娅:日艮教育与民主制度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杨贤江:新教育大纲A晏阳初:平民教肯思潮典型代

21、表A陶行知:生活教育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特点:由于科学的高度分化和综合的趋势越来越趋于主导 地位,教育学迅速分化拓展,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出 现了“方法无界限”的局面教育家及思想:美国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布鲁纳 教育过程 苏联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法国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学习社会化”第二节小学教育管理白 一、学校管理1、学校管理的概念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 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 和条件,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组织活动。2、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1)管理者(2)管理对象(

22、3)管理手段A3、学校管理的特性 教育性与学术性 管理效果的滞效性 不确定性、利益主体多元性A 4、学校管理原则(1)方向性原则社会主义方向(2)“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原则(3)民主管理原则(4)提高效率效益原则学校彳在理过程1、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A(1)计划(2)实施(3)检查(4)总结A 2、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1)沟通A沟通的功能: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2)学校沟通的形式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3)学校组织的沟通障碍主观障碍客观障碍渠道障碍三、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1)思想教育方法:通过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

23、而自觉努力的 方法;长期性、长效性、内生性特点:(2)行政管理方法:依靠领导者的权力,通过行政命令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照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特点:强制性、双效性、具体性、无偿性(3)经济方法:利用经工资、津贴、奖金的手段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组织效率和管理效益的方法特点:利益驱动性、敏感性、差异性及(学校经济能力的)一致性(4)法律方法:运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管理;特点: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Iks.、小学管理的主要内容:1、德育管理2、教学管理A3、教师管理4、财务管理5、其他A五、校长负责制是由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管理,党 组织保证监督和教职工民主管理三

24、位一体的学校领导制度主要内容:上级部门统一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障监督、民主管理基本要求 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知识一、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教育科学研究及特点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及特征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围任务与作用二、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 研究、开发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干预性研究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实践研究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实施1、实施步骤:来源:教育实践中、教育数学改革前沿出发或从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往文 献信息研究中、与专业人员接触中、课题指南原则:娜曼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能性方法:问题筛选(热用)、经验提炼、资

25、料寻疑、现状分析、意向转化查阅文献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报告四、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A概述基本要求:客观性、创造性、规范性论文撰写的通行规范 信息项标题、摘要、关键词基本项别言、正文、结语附属项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调查报告格式、摘要、引言、正文、题结论、对策与建议、注释或参考文献、附录五、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研法A4、教育实验法A5、个案研究法A6、教育行动研究A7、教育叙事研究法第三章心理学与教师专业发展基础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学基础知识一、小学生心理学及研究对象1、心理学诞生:1879 德国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堂冯特 生 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书”

26、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两类2、1882德国普莱尔 儿童心理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研究对象:6、7-12、13岁 小学生个体心理发生和发展二、学习、研究小学生心理学的意义、原则、方法1、意义2、原则3、方法三、与教声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分支 教育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教育社会心理学 教学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 德育心理学Iks.小学生心理发展一般特征1、认知发展感知觉充分发展 记忆力逐步提高,不随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从以具体形象鬼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甩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多的 具体性 言语形式发展2、情感发展情绪体验丰富,社会性情感比重增加 情绪表现夕卜瘴,容易激动,具有很多

27、冲动性3、社会性发展社会性认知发展社会性交往发展道德认识能力逐渐发展自我意识逐步明确4、学习心理发展学习的间接动机开始发展学习兴趣分化第二节教师及其专业发展 一教师职业及社会作用1、教师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 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 族素质的使命。A 2、教师的社会作用(功能):(1)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A二、教师的职业角色A1、传道授业解惑者A 2、示范者A3、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A3、“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A 4、“研究者”和“学习者”、“学者”5、“心理调节者”6

28、学生心灵的培育者”A三、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1)的全面性(2)对象差异性(3)任务多样性A 2、创造性(1)教学方法不断更新(2)材施教(3)教育机智A3、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A 4、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5、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Iks.、教师的权力与义务1、教师享有的权利(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薪资休假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A 2、教师承担的义务(1)遵纪守法,为人师表;(2)执行计划,完成使命;(3)思政教育,开展活动;(4)关爱学生,助其成才;(5)保护学生,防止伤害;(6)政治学习,业务提升A五、教师的专业素质 K现代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学

29、生观、教育活动观A 2、小学教师的文化素质A3、小学教师的教育素质 教育理论知识 教育实践能力 教育机智 教育科研能力A 4、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5、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优吏的个性品质 6、小学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的敌育观念、创新的敌育能力、创新的人格特征A六、教师专业化发展1、专业的特征A2、教师专业化A3、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4、教师专业发展内容专业知识深化与拓展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思想形成专业自我的发展专业人格的建构A 5、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和方法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

30、本方法教学反思-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网络远程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模块二:学生指导第一章:小学生身心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一、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二、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认知的发展 认知活动由不越感性、不自觉性向甑感性、自觉性发展,认知水平则以 具体形象为 主要形式向 抽 象概况过渡 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稳定性和范围不断扩大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发展情绪情感较稳定且单纯 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在增强,但整体水平不高人格的发展 含义:又称个性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埃里克森阶段划分自我意识发展 社会性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