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书中插图(14世纪描画)
1.苏联史学家马吉多维奇的《地理发觉史纲》以“遐想”评论某本书:“他向欧洲人报道了有7 448个香料岛的南中国海。这些香料岛引起的欧洲人的遐想,不亚于令人惊异的中国财宝引起的遐想。”对这本书生疏不正确的是( )
A.直接或间接地开拓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
B.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其乐观作用不行抹杀
C.图中大汗的子民用纸币兑换银子的情景对当时西方人看来极其荒谬
D.在西欧的流传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毁灭
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某本书”指的是《马可·波罗游记》。该书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吵闹憧憬,对以后新航路的开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与《马可·波罗游记》没有必定联系,所以D项说法不正确。
2.“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始终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解析:选B。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与新航路开拓横渡大西洋有关。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开头横渡茫茫的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最终到达了陆地。哥伦布虽然没有到达他幻想中的亚洲,但他开拓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3.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看,新航路开拓的进步意义在于( )
A.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
B.使世界走向整体化
C.西欧列强开头殖民扩张
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解析:选A。题目里的四个选项都是新航路开拓的进步意义,然而,要留意题干的限制条件是“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来看,新航路的开拓,开头了罪恶的殖民主义,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展。
4.(2022·江苏扬州检测)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进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拓这一历史大事,形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西欧最终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B.世界不同民族开头了经济文化沟通
C.为商业阶级开拓新的贸易场所
D.开拓人类文明联结的新航线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对新航路开拓的影响的理解。依据题干供应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新航路开拓以前通过地中海也可以到达亚洲,世界不同民族沟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秦汉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印度半岛和罗马,故B项不正确。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大事称之为“地理大发觉”。
材料二 新航路开拓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毁灭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很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盛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觉”主要指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地理大发觉”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如何解释“地理大发觉”的世界历史意义?
解析:本题围绕新航路的开拓选取材料,考查同学的综合力气。解答时要留意区分新航路开拓对欧洲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1)新航路开拓。
(2)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商品流通品种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3)世界由长期孤立、分散开头走向联系,各地文明开头会合交融,世界市场的雏形逐步形成,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