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春走向高考】2022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选修3-第2讲-专题2巩固演练.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823317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61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春走向高考】2022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选修3-第2讲-专题2巩固演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选修3 第2讲 专题2 巩固演练 1.(2022·山东·48)图一、二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一、二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缘由。 (2)概括指出如图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图一:二战后,为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割战后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打算,英、法、美、苏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据。 图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据区,与苏占区对峙。 (2)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加剧。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子弹结束了其次次世界大战,但也给地球带来了更大的战斗威逼,甚至是全球毁灭的威逼。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使用什么武器?他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 材料二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核军备竞赛,在战斗边缘保持恐怖平衡,其他国家的核冲动大多被压抑。苏联解体后,美国优势明显,近年来更是推行单边主义政策,甚至不惜颠覆别国政权,由此引起与其敌对的国家的恐慌,导致核武器成为这些国家的“必需品”。 (1)你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原子弹结束了其次次世界大战”的观点?“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恐怖平衡”是如何被打破的?对以后国际关系的进展有何影响? 【答案】(1)观点一:同意。缘由:1945年7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观点二:不同意。缘由:原子弹对于二战的结束只是起了一个加速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二战的结束是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力气此消彼长的结果。(任答一种观点即可)含义:核武器将毁灭人类文明。 (2)打破: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后,被掩盖的民族、宗教、地区等冲突公开化,局部地区的冲突激化;美国企图独霸全球,推行单边主义政策,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进一步加剧了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敌对国家政权的颠覆政策,使受威逼国家纷纷寻求“拥核”以自保,使核武器逐步集中;世界形势毁灭了缓和与紧急、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