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27 可持续进展的基本内涵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亚洲绿色城市指数表”是从能源供应和二氧化碳排放、土地使用和建筑物、交通、垃圾、水资源、卫生、空气质量和环境治理八个方面对亚洲22个主要城市的环境效益状况进行的评估结果。据此完成1~2题。
亚洲绿色城市指数
“绿色
指数”
水平
远低于
平均
水平
低于平
均水平
平均水平
高于平
均水平
远高于
平均
水平
城市
卡拉奇
班加罗尔、河
内、马尼拉、
孟买、加尔各
答
曼谷、北京、
德里、广州、
雅加达、吉隆
坡、南京、
上海、武汉
香港、大阪、
首尔、台北、
东京、横滨
新加坡
1.新加坡的“绿色指数”远高于平均水平的主要缘由可能是( )
A.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绿地面积广
B.相对完善的环保措施和有效的执行
C.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D.淡水资源丰富,水资源质量高
解析:城市“绿色指数”越高,城市环境效益越好。B项新加坡是花园城市,政府完善的环保政策和执行的有效性是绿地面积大的主要缘由。C项与“绿色指数”的凹凸无关,D项新加坡淡水资源欠缺。
答案:B
2.下列措施对于提高我国绿色城市指数有直接作用的是( )
①大力进展可再生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②连续推行方案生育政策,把握城市人口规模 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交通压力 ④加快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带动相关产业进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充分理解“绿色城市指数”涉及的八个方面,可知人口数量和住宅建设并不包含在其内,故C项正确;A、B、D错误。
答案:C
下图为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沼气池、畜牧场、耕作业
B.沼气池、耕作业、畜牧场
C.耕作业、畜牧场、沼气池
D.畜牧场、沼气池、耕作业
解析:沼气池的沼渣可以养鱼;鱼塘的塘泥可以作为肥料供应应耕作业;畜牧场的粪便可以进展沼气,畜牧业和耕作业的产品都可以作为食品厂的原料。
答案:A
4.最适宜进展这种生态农业模式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草原 D.南方低山丘陵区
解析:进展沼气池在温度高的地区较为适宜;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既可以进展畜牧业,也可以进展耕作业,所以最为适宜。
答案:D
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缺”。此现象的成因与下列哪一现象的成因相同( )
A.瑞典的无鱼湖
B.夏季购买防晒霜的人越来越多
C.目前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D.城市正午空气质量好于早晨时的空气质量
解析:我国云南大理石雕像变得面目全非,是酸雨的腐蚀造成的。瑞典的无鱼湖形成是受酸雨污染导致的,故A项正确;夏季购买防晒霜主要是为了防止太阳紫外线的辐射,属于臭氧空洞问题,故B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造成的,故C项错误;城市一天中空气质量与酸雨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6.为保证城市拥有良好的大气环境,河北省某城市市长调整了下列工业部门,其中不恰当的是( )
A.将化工厂迁至城市的东北远郊
B.将钢铁厂迁至城市的西南远郊
C.将酿造厂迁至城市的东南近郊
D.将火电厂迁至城市的西南近郊
解析:化工厂、钢铁厂、酿造厂、火电厂主要是产生大气污染,河北省位于我国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因此应把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建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西南或东北郊外,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我国政府公布了把握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2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40.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15.7%,排在前两位。据此完成7~8题。
7.为了实现我国政府公布的行动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进展低碳经济 ②进展循环经济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培育、改良农作物品种 ⑤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⑥提倡低碳生活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解析:培育、改良农作物品种能使农作物产量增加、品质提高,与减排温室气体关系不大。
答案:A
8.随着人们对人地关系生疏的深化,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绿色生活方式,渐渐受到社会的认可。下列最贴近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①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开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②养成顺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节省用电
③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④尽量购买物美价廉的进口产品 ⑤尽量购买包装简洁的产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解析:进口产品由于运输距离过远,碳排放量比较高。
答案:B
读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某工业园区产业链模式图,回答9~11题。
9.图中①、②的含义分别为( )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
B.供气、液化气站
C.供水、农田浇灌
D.钢材、轧钢厂
解析:由热电厂指向①以及②的是生产线,则①应当是热电厂的产品或者副产品,可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答案:A
10.该园区大力进展太阳能电池板厂的突出的优势条件是( )
A.近煤矿 B.近市场
C.科技发达 D.交通条件好
解析:太阳能电池板只有在太阳能充分的地方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太阳能更充分的地方也就是该厂家的较大的市场,比如该题中的内蒙古,就是较大的市场。
答案:B
11.该园区接受这种模式进展,体现的可持续进展原则是( )
A.公正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阶段性
解析:图中模式能将不行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将可再生资源比如太阳能永续利用,保持进展的持续性。
答案:B
读某地生态园区循环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功能区的对应,正确的是( )
①甲—居住区 ②乙—种植区 ③丙—水源区
④丁—乳畜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甲产诞生活污水,说明甲为居住区;丁向乙供应饲料和饲草,说明丁为种植区,乙为乳畜区;丙供应水源,说明丙为水源区。
答案:C
13.对该生态园区的叙述有误的是( )
①存在废渣、废水和废气的污染 ②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③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和肥料 ④不需要任何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图示生态园区的核心部分是沼气池,它将废渣、废水、废气充分利用,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无需从外部购进原料、燃料和肥料,但要细心设计,需要确定的技术。
答案:D
下图为某地“蔗·牛·菇”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山东 B.甘肃
C.广西 D.内蒙古
解析:从当地产蔗可推断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答案:C
15.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
A.饲养奶牛比饲养肉牛每亩多获利5 600元
B.推广菇泥还田,利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C.实现产业连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D.受交通条件影响较小
解析:图中可见,利用8亩蔗田的副产品,可饲养两头奶牛或两头肉牛,饲养奶牛可多收入5 600元,即每亩多收入700元;菇泥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但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饲养奶牛对交通的要求较高。该循环经济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连接,充分利用废弃资源,既有利于疼惜生态又利于进展经济。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5分)
16.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称为能源强度。依据能源强度的凹凸,把我国各省级单位进行了如下区域划分。读表,回答下列问题。(28分)
能耗区域
具体省区
低能耗区域
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海南、江苏、福建和江西共8个省市
中能耗区域
天津、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陕西、重庆、黑龙江、湖北、四川和吉林共12个省市区
高能耗区域
云南、辽宁、河北、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青海、贵州、西藏和宁夏共11个省区
(1)随着地区经济进展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强度呈________趋势。
(2)山西省碳排放系数位居全国首位,是由于其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3)依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及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列空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4)河南作为中能耗省份,也应为中国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从减缓全球变暖趋势的角度,为河南工业进展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答案:(1)下降 (2)煤
(3)a.毁林 b.燃烧矿物燃料 c.两极冰川溶化
d.沿海低地(城市)被淹
(4)更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高耗能企业的比重;调整工业结构,进展高科技工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7分)
材料一 中国人口将来的进展规划是既要统筹考虑人口系统内部的数量、结构、质量和分布,又要统筹考虑人口与经济社会进展和生态系统的综合战略。在稳定各类人口数量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人口素养。
材料二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规划中要求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切实疼惜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进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坚决把握住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进展。对于黄河、长江中下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以及严峻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白我国政府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上正在乐观实施__________________战略。请说出这一战略的基本要求。
(2)当前,我国面临着哪些严峻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3)我们应当实行哪些措施缓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解析:第(1)题,结合可持续进展战略的内涵即可作答。第(2)题,人口问题主要从人口数量和人口素养两方面去考虑,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利用率低;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方面去考虑。第(3)题,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分析作答。
答案:(1)可持续进展 可持续进展战略不仅要求当代人的进展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且还要求当代一部分人的进展不影响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2)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素养有待提高。资源问题:人均资源占有量小,利用率不高。环境问题:土地生态恶化,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严峻,森林、草场削减。
(3)一方面,连续推行方案生育政策,把握人口增长,逐步提高人口素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进展相协调;另一方面,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充分、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好有限的资源,治理污染,疼惜环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良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