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煤的形成教学文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817721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的形成教学文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煤的形成教学文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煤的形成教学文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煤的形成教学文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煤的形成教学文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煤的形成精品文档煤的形成: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据研究,几乎所有的植物遗体,只要具备了成煤的条件,都可以转化成煤。不过,低等植物遗体所形成的煤,分布范围小,厚度薄,很少被人利用。那些分布广、规模大、利用广泛的煤,都是高等植物的遗体(主要是古代的蕨类、松柏类以及一些被子植物的遗体)形成的。 在地球的历史上,最有利于成煤的地质年代主要是晚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以及新生代的第三纪。这是因为,在这几个时期内,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温暖潮湿,地球表面到处长满了高大的绿色植物,尤其在湖沼、盆地等低洼地带和有水的环境里,封印木、鳞木等古代蕨类植物生长得

2、特别茂盛。 当时,高大的树木倒下以后,就会被水淹没了,这就造成了倒木和氧隔绝的情况。在缺氧的环境里,植物体不会很快地分解、腐烂。随着倒木数量的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了植物遗体的堆积层。这些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地被分解,又不断地化合,渐渐形成了泥炭层,这是煤的形成的第一步。 由于地壳的运动,泥炭层下沉了。泥炭层被泥沙、岩石等沉积物覆盖起来。这时,泥炭层一方面受到上面的泥沙、岩石等的沉重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泥炭层又受到地热的作用。在这样的条件下,泥炭层开始进一步发生变化:先是脱水,被压紧,从而比重加大,而且石炭的含量逐渐增加,氧的含量逐渐减少,腐殖酸的含量逐渐降低。

3、完成这几个过程以后,泥炭就变成了褐煤。 褐煤如果继续不断地受到增高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就会引起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进一步变化,褐煤就逐渐变成了烟煤或无烟煤了。 开滦、阳泉等煤田,是在古生代的石炭纪至二叠纪时期形成的,这个时期的成煤植物是古代的蕨类植物。大同的武宁煤田,是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形成的,这个时期的成煤植物有古代的苏铁、松柏类、银杏类等裸子植物。抚顺和云南的小龙潭煤田,是在新生代的第三纪形成的,这个时期的成煤植物是古代裸子植物中的松柏类和原始的被子植物。2.蕨类植物 形成煤的原始植物以陆生高等植物为主低等植物菌藻类次之。成煤植物的有机组成及化学性质影响煤的类型和性质。植物的有

4、机组成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碳水化合物木质素蛋白质脂类化合物包括脂肪树脂树蜡孢粉质角质木栓质等。此外还有鞣质色素等。高等植物的组成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低等植物则以蛋白质为主并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碳水化合物构成植物营养细胞的细胞壁半纤维素和果胶质还经常混合出现或集中于植物的果实中。木质素分布在植物茎部的细胞壁中包围著纤维素并充填其间隙增强茎部的强度是成煤植物中最主要的有机组分。蛋白质是组成植物细胞内原生质的主要物质由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是有机体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脂类化合物中脂肪是植物细胞内原生质的成分之一低等植物内含量较丰富高等植物中含量少集中于植物的孢子和种

5、子内树脂在植物体内呈分散状态当植物受外伤分泌胶冻状物质其中的易挥发物质逸出後残留的物质经氧化聚合变硬起保护外皮的作用树蜡呈薄层覆于植物的叶茎和果实表面防止水分的蒸发和微生物的侵入角质是覆盖植物的叶嫩枝幼芽和果实表皮的角质层的主要有机组成木栓质浸透植物的木栓组织都起保护作用孢粉质是组成植物繁殖器官孢子花粉外壁的主要物质鞣质(丹宁)则浸透在老年木质部的细胞壁中许多树皮中鞣质高度富集。 植物遗体堆积在沼泽中在微生物的参与下易发生分解。植物的不同组成化学稳定性差异较大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易水解成葡萄糖还可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木质素相对比较稳定也可氧化成芳香酸和脂肪酸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放出氨气

6、并形成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脂类化合物中只有脂肪容易因水解而产生脂肪酸和甘油而树脂树蜡孢粉质等都很稳定在强酸环境下也难溶解或分解只有当沼泽水流通性强时才发生氧化分解。 植物的哪些组分是成煤的主要原始质料各家见解不一。.季托夫和.库哈连科指出植物遗体的所有有机组分及其变化产物无论其稳定性如何在微生物和氧的作用下都参与了成煤作用因为易于分解的不稳定组分相互之间可以合成新的比较稳定的物质而被保存下来。R.迈尔指出泥炭是由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与纤维素果胶质分解产生的糖类发生合成作用从而形成泥炭和腐泥中的有机质腐殖酸和沥青质。 成煤植物在沼泽中的堆积有两种基本方式即原地生成和异地生成。成煤植物在其生长繁殖的原

7、地堆积转变成泥炭为原地生成经长距离搬运再堆积则称异地生成。自然界绝大部分煤层均属原地生成底板中直立的植物根系化石或树干化石就是证据。异地生成的泥炭很难形成有经济价值的煤层。河口三角洲常有巨大漂木堆积埋藏後也有可能形成异地生成的煤。已形成的泥炭被飓风拔起搬运再沉积是异地生成泥炭的另一种情况如美国佛罗里达西海岸已分裂成碎屑的泥炭。 R.波托涅提出微异地生成的泥炭仍属原地生成的范畴系洪泛季节植物遗体在沼泽范围内经流水搬运再重新堆积或海岸植物遗体受潮水影响重新排列而形成的泥炭。微异地生成的泥炭一般结构较破碎矿物质含量较多并易保存水平层理甚至混有水生生物遗体。湖沼水下漂浮的植物藻类贝壳和有机质淤泥等与风

8、力搬运的高等植物的孢粉混合形成烛煤或藻烛煤等都属微异地生成。中国抚顺第三系的腐殖腐泥混合煤中保存有完整的鱼化石说明当时湖水有一定深度。 沼泽类型不同影响成煤植物的生长。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潜水面高于沼泽表面的低位沼泽由于地下水带来大量的矿物质作为植物的营养来源适于乔木灌木类生长形成滋育的森林沼泽堆积的泥炭含矿物质相对较多。潜水面低于沼泽表面的高位沼泽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矿物质来源不足生长的植物矮小种属贫乏常形成低滋育的苔藓沼泽。腐殖酸的堆积和藓类本身所含有的酚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易形成矿物质少植物原生结构保存好的泥炭。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广泛发育的高位沼泽处于热带雨林条件下生长着高大的乔木可形成厚

9、的泥炭层。 沼泽水介质的pH和Eh值影响泥炭中硫的含量和有机质的分解程度(见煤相)成煤植物的有机组成及化学性质影响煤的类型和性质。植物的有机组成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碳水化合物;木质素;蛋白质;脂类化合物,包括脂肪树脂树蜡孢粉质角质木栓质等。此外,还有鞣质色素等。高等植物的组成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低等植物则以蛋白质为主,并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详细解析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碳水化合物构成植物营养细胞的细胞壁半纤维素和果胶质还经常混合出现或集中于植物的果实中。木质素分布在植物茎部的细胞壁中包围著纤维素并充填其间隙增强茎部的强度是成煤植物中最主要的有机组分。蛋白质是组成植物细胞内原生

10、质的主要物质由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是有机体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脂类化合物中脂肪是植物细胞内原生质的成分之一低等植物内含量较丰富高等植物中含量少集中于植物的孢子和种子内树脂在植物体内呈分散状态当植物受外伤分泌胶冻状物质其中的易挥发物质逸出後残留的物质经氧化聚合变硬起保护外皮的作用树蜡呈薄层覆于植物的叶茎和果实表面防止水分的蒸发和微生物的侵入角质是覆盖植物的叶嫩枝幼芽和果实表皮的角质层的主要有机组成木栓质浸透植物的木栓组织都起保护作用孢粉质是组成植物繁殖器官孢子花粉外壁的主要物质鞣质(丹宁)则浸透在老年木质部的细胞壁中许多树皮中鞣质高度富集。分解植物遗体堆积在沼泽中在微生物的参与下易发生分解。植物的

11、不同组成化学稳定性差异较大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易水解成葡萄糖还可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木质素相对比较稳定也可氧化成芳香酸和脂肪酸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放出氨气并形成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脂类化合物中只有脂肪容易因水解而产生脂肪酸和甘油而树脂树蜡孢粉质等都很稳定在强酸环境下也难溶解或分解只有当沼泽水流通性强时才发生氧化分解。主要原始质料编辑植物的哪些组分是成煤的主要原始质料各家见解不一。.季托夫和.库哈连科指出植物遗体的所有有机组分及其变化产物无论其稳定性如何在微生物和氧的作用下都参与了成煤作用因为易于分解的不稳定组分相互之间可以合成新的比较稳定的物质而被保存下来。R.迈尔指出泥炭是由蛋白质分解

12、的氨基酸与纤维素果胶质分解产生的糖类发生合成作用从而形成泥炭和腐泥中的有机质腐殖酸和沥青质。成煤植物在沼泽中的堆积有两种基本方式即原地生成和异地生成。成煤植物在其生长繁殖的原地堆积转变成泥炭为原地生成经长距离搬运再堆积则称异地生成。自然界绝大部分煤层均属原地生成底板中直立的植物根系化石或树干化石就是证据。异地生成的泥炭很难形成有经济价值的煤层。河口三角洲常有巨大漂木堆积埋藏後也有可能形成异地生成的煤。已形成的泥炭被飓风拔起搬运再沉积是异地生成泥炭的另一种情况如美国佛罗里达西海岸已分裂成碎屑的泥炭。R.波托涅提出微异地生成的泥炭仍属原地生成的范畴系洪泛季节植物遗体在沼泽范围内经流水搬运再重新堆积

13、或海岸植物遗体受潮水影响重新排列而形成的泥炭。微异地生成的泥炭一般结构较破碎矿物质含量较多并易保存水平层理甚至混有水生生物遗体。湖沼水下漂浮的植物藻类贝壳和有机质淤泥等与风力搬运的高等植物的孢粉混合形成烛煤或藻烛煤等都属微异地生成。中国抚顺第三系的腐殖腐泥混合煤中保存有完整的鱼化石说明当时湖水有一定深度。影响成煤植物的生长的环境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潜水面高于沼泽表面的低位沼泽由于地下水带来大量的矿物质作为植物的营养来源适于乔木灌木类生长形成滋育的森林沼泽堆积的泥炭含矿物质相对较多。潜水面低于沼泽表面的高位沼泽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矿物质来源不足生长的植物矮小种属贫乏常形成低滋育的苔藓沼泽。腐殖酸的堆积

14、和藓类本身所含有的酚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易形成矿物质少植物原生结构保存好的泥炭。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广泛发育的高位沼泽处于热带雨林条件下生长着高大的乔木可形成厚的泥炭层。其他影响条件沼泽水介质的pH和Eh值影响泥炭中硫的含量和有机质的分解程度(见煤相)。【转载-地质论文】试论中国主要的成煤时代及其成煤环境演化(转)2012-03-09 18:12:46|分类:地质科学|标签:阅读资料地质科学|举报|字号订阅摘要:煤是分布十分广泛的沉积矿床,控制其分布的有各种因素,如植物演化,海陆分布,海水进退,地壳运动,构造发展,古气候的分布和变化等。中国主要成煤时期为石炭-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

15、本文介绍了中国主要成煤时期的地质构造总体演化历程,以煤层所含化石为直接证据,论述了中国主要的成煤时代演化及主要含煤地层,分析了中国各个主要含煤地区环境的演化,并简要介绍了含煤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各主要成煤时期的古气候特征。关键词:成煤时代 成煤环境 聚煤盆地 聚煤期1 中国主要的聚煤期及含煤地层从早古生代腐泥煤类的石煤至第四纪泥炭,共有14个聚煤期,其中最重要的聚煤期是:华北石炭二叠纪,华南二叠纪,晚三叠纪,西北早,中侏罗世,东北晚侏罗早白垩世,以及东北,西南及沿海第三纪,共7个主要的聚煤期。早,中侏罗世聚煤期煤炭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60%,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期资源量占全国资源总量的26%。1.1

16、 古生代主要聚煤期我国早古生代聚煤主要是浅海,滨海藻菌类形成的腐泥无烟煤,以下寒武统煤层的煤层的煤质较好,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真正的腐泥植煤是从晚古生代植物登陆成林才形成的。泥盆纪原始陆生植物形成的煤层零星分布于新疆、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其中,广东封开煤厚1m左右,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石炭纪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聚煤期之一。早石炭世晚期以鳞木、古芦木和种子蕨类为主的植物群形成大面积的沼泽森林,华南早石炭世大圹阶自下而上可分为:旧司组、上司组和摆左组,贵州、云南的旧司组及其相当的地层中含有煤层。湖南测水组大致相当于旧司组的上段,以湘中地区煤层发育最好。浙江叶家圹组为陆生相含煤地层,依据植物化石,自下

17、而上可分为A,B,C,D四段。其中,A段为主要含煤层段,可与韦宪阶对比:B段已相当于纳缪尔阶。由此可见,早石炭世含煤地层自西面向东北显示层位抬高的时迁现象。晚石炭世地球上出现了明显的植物地理分区,我国主要属于华夏植物地理区,称大羽羊齿植物群,由石松纲、楔叶纲、真蕨纲和裸子纲等组成茂密的沼泽森林。华北地区及西北东部聚煤作用强盛,形成极为重要的含煤地层。华北石炭纪含煤地层包括中石炭世本溪组和晚石炭世太原组。其中,本溪组以辽宁本溪组发肓较全;华北聚煤盆地绝大部分属于晚石炭世太原组。太原组以山西地层剖面为代表,一般以东大窖灰岩的顶界面作为太原组与山西组的分界,太原组含重要可采煤层。太原组是一个海进沉积

18、序列,由北而南灰岩层数增多,层位偏高,在盆地范围内最高灰岩层位并不代表时面,这就给区域地层对比和划分带来了困难。西北地区东部,在相当于西欧韦宪阶的臭牛沟组之上划分出靖远组,以与西欧的纳缪尔阶相对比,靖远组含有薄煤层。二叠纪的植物群落与晚石炭世相似,但银杏、苏铁、本内苏铁、松柏类等相继出现,由于其适应能力强,植被扩展到丘陵地带和内陆干燥地区。早二叠世我国仍以华夏植物群作用强盛,适应热带、亚热带雨林气候的真蕨纲、种子蕨纲特别繁茂。华北广大地区早期聚煤作用强盛,以山西组含煤地层为代表;晚期聚煤作用仅限于华北地区南部,以石盒子组含煤地层为代表。华南地区的聚煤作用东南沿海发生早,西南地区发生晚,显示由东

19、南向西北推移扩展的趋势。晚二叠世是华夏植物群的鼎盛时期,尤以种子蕨最为繁盛,树干高大的生产科达、鳞木和皮厚且具有附生根的辉木也很发育,形成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含煤地层;其晚期随着广泛的海侵,聚煤作用迁移到滇东、黔西一带。我国境内代表温带气候的安加拉植物区的代表冷温按气候的冈瓦那植物区均无重要煤层形成。1.2 中生代主要聚煤期中生代植物界发生了新的演替,石松纲、楔叶纲、种子蕨纲和科达纲显著衰退或绝灭,代之而起的是裸子植物门的苏铁、本内苏铁、银杏和松柏纲,并成为主要造煤植物。晚三叠世我国南方属于叉羽羊齿植物区系,四川、云南、江西和湖南一带形成重要的含煤地层,分别以须家河组和安源组为代表;北方则属于丁菲

20、羊齿植物区系,以陕西延长组为代表,仅含有薄煤层。我国北方早,中侏罗世植物群的成分以银杏、松柏、真蕨植物为主,尤以大量银杏发育为特征,称之为凤尾银杏-锥叶蕨植物群。聚煤作用由西北向华北地区扩展,以新疆水西沟群和山西大同群为代表,在新疆、陕北等地常形成巨厚煤层,是我国最强盛的聚煤期。晚侏罗-早白垩世植物群以松柏、银杏、苏铁植物为主,可以拟金粉蕨-高腾刺蕨植物群为代表。随着潮湿气候带的北移,晚侏罗-早白垩世聚煤盆地集中分布于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巨厚煤层。13新生代聚煤期我国新生代早、晚第三纪均有重要含煤地层形成。早第三纪含煤地层主要发育于北方,造煤植物主要为被子植物,抚顺煤盆地始新世渐新世含煤

21、地层如山西繁峙组、华北平原沙河街组和东海盆地花港组,含煤性较差。早第三纪华南大部分为红层沉积,仅沿海和云南西部一带有煤盆地零星分布,如广西百色、广东茂名等煤盆地。晚第三纪中新世含煤地层主要分布于云南及台湾省,以云南小龙潭组为代表,含有巨厚煤层。上新世聚煤作用集中于西南地区,以滇东北的昭通组为典型,亦有巨厚煤层发育。晚第三纪的聚煤作用可延续至第四纪,云南昆明盆地含有褐煤沉积岩主要为更新世堆积。2 我国成煤环境演化21 聚煤古地理环境的演变特征聚煤作用是在一定的古地理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我国地史时期随着海陆变迁、海面变化和古植物演化,聚煤作用由浅海、滨海向邻海和内陆逐步扩展和迁移,聚煤古地理景观构成

22、一个时空演化系列。早古生代煤形成于滨海浅海环境,为菌藻类转化而成的腐泥煤;晚古生代以海滨环境为主;中、新生代则从邻海环境逐步过渡为内陆盆地环境为主聚煤作用范围逐步扩大,聚煤古地理环境渐趋多样化。早古生代末,华北、塔里木、上扬子等陆块隆起剥蚀华南东部的古华夏海槽和西北的祁连海槽亦褶皱隆起,陆地范围显著扩大。晚古生代海侵沿袭了古华夏海槽和祁连秦岭槽地的方向,早石炭世晚期海水曾达滇东、苏北和皖南一带。在短暂的海退期,沿陆缘滨海地带形成小型三角洲平原、障壁潟湖和滨岸潮坪成煤环境,主要分布于上扬子江南古陆东南缘和河西走廊一带,是在海域不断扩大的总趋势下形成的,并显示向陆地方向的穿时和迁移现象。晚石炭世海

23、域范围进一步扩大,华南、西南的大部分地区沦为浅海碳酸盐盆地。海侵范围波及长期隆起的华北地块,中石炭世海水由东、西两侧进侵,晚石炭世中晚期达到最大规模。华北聚煤盆地的古地理环境为陆表海、潟湖潮坪障壁体系和三角洲平原的区域配置和交换。主要煤层赋存于海进沉积序列,在盆地北缘形成东西向展布的厚煤带。早二叠节伴随蒙古大兴安岭海槽的封闭过程,大量陆缘碎屑注入盆地,海侵范围向南退缩,以浅水三角洲为主体的聚煤环境自北向南推移,呈现出山前冲积平原、滨海三角洲平原和潟湖海湾沉积环境的有序配置,赋煤层位逐步抬高,组成海退沉积序列。早二叠世早期形成盆地范围的重要厚煤层,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聚煤作用则退缩于盆地的南缘地

24、带。早二叠世华北,西北地区广泛海退的同时,华南地区的海域范围则继续扩展,海水向西北侧上扬子古陆区快速侵漫,沿古陆边缘的潟湖潮坪环境发育早期含煤沉积,并迅速被广海碳酸盐沉积代替。早二叠世晚期,由于东吴运动的影响,华南广大地区隆起陆,海水退居东南隅,在海西期造山带的前缘堆积了滨海碎屑含煤岩系。晚二叠世早期,海水由西南方向再度进侵,但其强度已明显减弱。不海域不断扩大的趋势下,华南地区呈现比较复杂的岛海古地理景观,岸线曲折,海陆穿插,沉积类型多样。东南沿海为陆相、过渡相碎屑含煤沉积,盆地中部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含煤沉积,黔西、滇东地区则持续发育大型三角洲复合体,为煤层最富集地区。随海域不断扩展,聚煤带

25、向古陆方向迁移。晚二叠世晚期,华南地区再次被广海淹没,以碳酸盐和硅质沉积为主,含煤沉积则局限于川滇古陆东侧的滇东、黔西和川西一带。古生代末至中生代初期是我国海陆变迁的转折期,晚三叠世秦岭以北及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隆起为陆,海区退缩于华南东南隅及西南地区,聚煤盆地主要分布于海陆交接的邻海地区,聚煤古地理景具有“过渡型”特色。海水内侵受到限制,以富含半咸水动物化石为特征。华南东部以海湾型沉积环境为主,主要含煤层段赋存于盆地早期冲积扇粗碎育的充填序列,各盆地充填差异显著;中期各盆地与海域连通,形成际形复杂的海湾;晚期随着海退过程再次出现聚煤作用,可延续至早侏罗世,但一般含煤性变差。西南地区以潟湖型沉积环

26、境为主,由于河流注入而导致潟湖淡化,并逐步扩张超覆,向邻海湖盆地演化,主要含煤层段形成于滨湖三角洲平原环境。侏罗世早期西南和华南的海域进一步退缩,伴随潮湿气候带的北移,早、中侏罗世聚煤盆地主要分布于昆仑秦岭构造带以北地区,内陆盆地占据主导地位。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以湖盆为中心构成内流水系,呈现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湖泊沉积环境的有序配置,冲积平原和滨湖三角洲平原是主要聚煤环境。随着盆地的演化,盆地充填序列经历了冲积湖泊冲积充填序列的更替,形成上下两个含煤组,一般以湖泊充填淤浅基础上形成的上煤组含煤性较好。中、小型山间盆地和谷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常由于盆地充填淤浅而沼泽化,形成

27、厚煤层。中生代晚期海域退缩于藏南和东北三江平原局部地区,并有滨海型号含煤沉积分布。东北、内蒙古东部地区则发育内陆断陷煤盆地,构成高地和湖盆星罗棋布的古地理景观。盆缘断裂活动和近源物质供应是控制盆地形成和演化的主导因素,沿盆缘断裂分布的冲积扇的进积和退缩控制了盆地沉积环境的空间配置,聚煤环境出现于盆地演化的一定阶段和盆地的特定部位,在湖泊淤浅的基础上形成上部含煤段,常发育巨厚煤层。新生代第三纪聚煤盆地主要分布于东北和西南地区,多为内陆断陷或构造侵蚀盆地濒太平洋地区尚有滨海型和海湾潟湖型含煤沉积,与第三纪伸向陆地的指状海连通。内陆聚煤盆地常常赋存巨厚煤层,煤层一般出现于填充盆地向湖盆演化的过渡阶段

28、,煤层上覆为湖相泥岩或泥灰岩。3. 我国主要聚煤期的气候聚煤期的古气候是影响沉积盆地充填和聚煤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古气候条件对植物的发育和泥炭聚积起了重要作用,分析各聚煤期的古气候状况有助于了解聚煤盆地的时空分布和充填物特征。31 晚古生代聚煤期古气候早石炭世的古气候比较单一,植物界刚刚扩展到陆地,只能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存。早石炭世发育的拟鳞木植物群不具年轮,植物化石分布于南、北半球,甚至现在的北极地区,绝大部分地区相当热带、亚热带气候。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拟鳞木植物群分布区,仅蒙、东北北部局部地区见有安加拉植物群分子,说明局部气候略为温凉。晚石炭世植物地理分区已经形成,可区分为四

29、个植物类型,即:安加拉植物群,冈瓦那植物群,欧美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其中,前二者属于温带气候,后二者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我国除东北、新疆北部属安加拉植物群,藏南属于冈瓦那植物群以外,绝大部分地区为华夏植物群。鳞木非常繁盛,茎上气孔构造发育,为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带的产物。此外,中亚一条北西向的干燥带东延至我国西北地区。二叠纪植物演化更加明显,植物地球分区清楚。天山以北、内蒙北部和东北北部为安加拉植物群分布区,属于温带半潮湿气候。冈瓦那植物群主要分布于藏南地区,以舌羊齿为主,代表温带或冷温带半潮湿气候。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华夏植物群分布范围,贵州西部峨嵋山玄武岩纵组、龙潭组和长兴组中发现的丰富的辉

30、木,反映了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的生态特征。华北地区辉木不发育,大羽羊齿类形体较小,属于亚热带半潮湿气候。晚二叠世华北地区南部仍持续温暖潮湿气候,有煤层和紫斑泥岩发育,但从整个沉积物类型和植物化石组全判断,我国西北、华北广大地区的气候已渐趋干燥,干燥带由西向东扩展,聚煤作用终止。32 中生代聚煤气候早、中三叠世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燥带,中三叠世末华南地区转为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多雨气候,发育叉羽羊齿植物群,其中苏铁植物占据优势。华北、西北地区则以木贼、类丹蕨、束脉蕨等旱生耐凉植物为主,代表温带半潮湿气候。早、中侏罗世我国南方苏铁、真蕨植物特别繁茂,代表热带、亚热带气候,北方则以真蕨、松柏类和银杏类

31、为主体,代表了一种针叶、阔叶混交林植被景观,总体上这一植物群是亚热带暧温带气候的反映。中侏罗世中晚期紫色沉积增多,矿物成熟度降低,蒙脱石含量增高,植物化石缺乏,反映气候渐趋干燥。早、中侏罗世北方潮湿气候带的分布与古地中海海洋气团的北移、东进有关,从而增大了这一内陆地区的降雨量,形成了许多重要的聚煤盆地。晚侏罗世全球气候有较大变化,中亚一带干燥气候区扩大,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属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基本为红层。北方、尤以阴山以北地区,以松柏、苏铁、银杏等植物为主,具有年轮,气候季节分明,属温带气候。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潮湿多雨,植物繁茂,形成了上百个断陷盆地,这一地区受到古太平

32、洋季候风的影响。我国境内中生代干旱气候带和潮湿气候带自西南向东北逐步推移,导致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早白垩世聚煤带有规律的时空分布。一般来说,潮湿气候带和构造拗陷、断陷带的叠合决定了聚煤盆地发育的部位。33 新生代聚煤期古气候早第三纪我国自北而南跨越了暧温带和亚热带、热带两个植物区,是木本被子植物繁盛阶段。晚第三纪气候有缓慢变冷的趋势,亚热带北界南移。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受海洋气团控制的潮湿气候带移至云南和华南沿海地区,在滇中、滇东等地形成数百个小型煤盆地。欧亚大陆腹地则是趋干燥,大面积呈现草原植被景观。第三纪位于北半球的两条潮湿气候带和一条干旱带以北西南东方向穿越全国,干旱带的分布范围

33、由新疆经青、甘、宁、陕而达于闽、浙沿海,这一广阔的干旱气候带是聚煤盆地分布的一级控制因素,加之印度洋和太平洋季候风的影响,以致我国第三纪煤盆地主要分部于东北和西南地区。本文在张志沛、姚改焕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特此感谢!参考文献:1 四川矿业学院普通地质教研室.煤矿地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76.2 朱志尧,吴必胜.煤 生成 开发 利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2.3 韩德馨,杨起.中国煤田地质学(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0.4 武汉地质学院煤田教研室.煤田地质学(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5 曹代勇,张守仁,穆宣社,傅正辉.中国含煤岩系构造变形控制因素探讨J.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28(1):2528.6 童玉明.成煤大地构造学研究J.兰州:地球科学进展.1999.14(3):313316.7 李增学,魏久传,韩美莲.海侵事件成煤作用一种新的聚煤模式J. 兰州:地球科学进展.2001.16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