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课 现代中国训练的进展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识记:新中国人民训练的基本史实,包括建国后创建人民训练事业的措施和方针;“文 革”对训练的破坏;恢复高考及“科教兴国”战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训练蓬勃进展的关系;训练进展的贵重阅历;综合国 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需进展训练,提高素养培育人才,迎接挑战。2、过程与方法:分析图表:新中国前17年训练与旧中国训练进展的比较,明确其缘由;资料回放:新中国训练的初步成效相关图片;“文革”训练相关图片;“期望工程”相关图片等,让同学直观感受我国训练进展的轨迹;问题探究: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实质,让同学明确训练在国
2、民经济中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建国后新中国政府实行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训练事业,培育同学正确的训练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定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训练的竞争。训练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社会主义训练进展道路的探究;迎接挑战的措施。难点:社会主义训练进展探究中成败的缘由;训练与经济进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教材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同学介绍了现代中国训练的进展状况和趋势:人民训练的奠基、动乱中的训练和训练的复兴,全面叙述了新中国训练的三个阶段。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3、:伴随着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新中国的训练工作渐渐拉开了帷幕。第21课 现代中国训练的进展一、人民训练的奠基:三个要点: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1、拉开序幕: 接管改造旧训练,创建社会主义新训练。 1949年10月1日由毛泽东同志签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中心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依据这一方针,各地人民政府和军管部门出面接管了原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同时对全部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革,确立了国民的道德素养标准和培育新社会所需新人的训练目标。依据1950年政务院的有关规定,接收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改为公办和中国人自办且由政府补贴的私立院校。同时接收了外资津贴的中学校
4、,初步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训练向新民主主义训练的转变,使训练事业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训练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面对工农开门。 建国以后,党和国家格外重视训练工作,把进展人民训练事业作为重要的任务和工作。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训练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打算“以老解放区新训练阅历为基础,吸取旧训练有用阅历,借助苏联阅历”来建立人民训练事业;确立训练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宽敞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训练的权利。各级各类训练得到了快速的进展,为宽敞人民群众制造了各种受训练机会。2、制定方针:全面建设社
5、会主义时期(1957年)提出全面进展的训练方针。 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训练方针,应当使受训练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进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心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训练工作的指示,正式提出“党的训练工作方针,是训练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训练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训练事业不断进展,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训练体系。(1)表现:大力进展全日制学校训练;建立半工半读学校训练制度;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训练体系:学前训练、大中学校训练及成人训练初具规模,全日制训练、业 余训练和
6、半工半读训练共同进展。(2)意义:培育了大批素养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进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进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供应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二、动乱中的训练:1、表现:学校停课,训练战线混乱(红卫兵大串联、“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学问青年上山下乡等)废止高考制度,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高校训练水平下降。(1966年废止高考,张铁生交白卷成英雄 1973年,正在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的张铁生被推举参与高校考试。6月30日,在理化考试时,他仅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敬重的领导”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张铁生诉说了自己在集体利益
7、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的心理冲突,发泄他因不忍心放弃集体生产而躲到小屋里去复习功课,而导致文化考试成果不抱负的不满心情。 同年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张铁生的信。编者说:“张铁生的理化这门课的考试,好像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高校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8月20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张铁生的信,又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训练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的确发人深思。”随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了名噪全国的勇于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 1973年,张铁生顺当地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用。1975年,第四届人大在
8、北京召开,张铁生当选为人大常委。1975年8月张铁生升任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1983年3月23日,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公审张铁生反革命案件。3月25日,该法院判处张铁生15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刑期从1976年算起。张铁生在辽宁省凌源监狱里度过了漫长的刑期。1991年10月,张铁生出狱。2、缘由:“文革”十年中,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3、影响:(留意关键词:破坏、缺乏、下降、拉大) 使老师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导致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养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三、训练的复兴:1、训练战线的拨乱反正:全面整顿教学秩序 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深刻敏锐地生疏到训练
9、这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存危亡的重大问题的严峻性,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训练工作,亲自领导了训练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训练界学问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宽敞训练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训练的春天来到了!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新中国的高考制度始于1952年。从这一年到1966年“文革”前,高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命题、一次考试、分批录用的方法。招生工作的原则是阶级路线和政治与学业兼顾,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文革”开头后不久,高考制度即被取消,高校也停止招生工作。直到1972年,大多数高校又开头恢复招生,但明确规定:只“选拔具有二年以上
10、实践阅历的优秀工农兵入学”,不招收应届毕业生,取消文化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举、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方法。这期间,“白卷英雄”被树成典型,进入高校的工农兵学员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有的人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化学问基础。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北京亲自主持召开了科学和训练工作座谈会,邀请30多位有名科学家和训练工作者参与。这是他恢复工作后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当即拍板,当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12月,570万考生走进考场,加上1978年夏季考生,两季考生共有1160万人。这生怕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 200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
11、。30年来,我国共有近6000万高中毕业生参与高考,1000多万人被高校录用,其中培育出3万多名博士生和30多万名硕士生。组织编写新教材提倡尊师重教社会风气 振兴训练的期望在老师。邓小平同志大力提倡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国家规定了老师节(1985年),颁布了老师法(1993年),老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宽敞老师的工作乐观性。2、确立训练优先进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三个面对”指导方针的提出; 1983年,当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处在起步阶段时,邓小平同志以历史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训练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
12、”二十多年来,这“三个面对”的题词所蕴含的深刻的训练理念,已经成为中国训练改革与进展的指针,“三个面对”的思想,已经深化人心;成为我们训练改革的旗帜和灵魂。改革训练制度,基础、中等和高等训练全面进展; 基础训练普及九年义务训练,制定义务训练法(2006年) 中等训练实行一般训练与职业训练并举; 高等训练增设边缘学科,建立学位制,扩大自主权实施进展高等训练的“211工程”方案;我国的“211工程”方案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心、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训练改革和进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对21世纪,要集中中心和地方各方面的力气,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
13、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训练质量、科学争辩、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训练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高校的水平。这即“211工程”方案。总之,211工程就是面对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增加训练投资,启动“期望工程”;期望工程的标志 1983年,苏明娟诞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一般的农家,父亲苏良友,母亲钟业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1991年5月,7岁的苏明娟是张湾学校的一班级同学,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
14、寨县采访拍摄期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最终来到张湾学校,找到了正在上课的苏明娟,一双特殊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他的镜头。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布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期望工程的宣扬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期望工程的形象代表。期望工程概述和意义 1900年9月5日,邓小平为“期望工程”题名。“期望工程”是团中心、中国青少年进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期望工程在中国青基会及其授权的各级期望工程实施机构的努力推动下,得到了社会各界、海内外团体、企业
15、和个人的乐观支持和热忱参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施成果和综合效益,赢得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评价,已成为我国最具社会影响和享有崇高声誉的民间公益事业。截止2001年12月31日,全国期望工程累计资助建设期望学校8,890所;累计资助失学儿童2,474,342名;累计资助“期望之星”20,543名;累计援建期望网校130所;累计培训期望学校老师15,898名;累计捐赠10,000套期望书库和3,000套三辰影库。 期望工程的实施,转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训练的进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
16、大西部地区训练进展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训练经费。 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180多个县,建立职业训练中心;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增加少数民族地区训练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训练的进展。教学小结:过去50年,是共和国训练事业在困难曲折中进展的50年。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和宽敞训练工作者艰苦奋斗所赢得的我国社会主义训练事业空前进展的辉煌成就将永载史册。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豪情满怀。中华民族的将来是辉煌绚烂的,中国训练的将来是布满期望的。我们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业布置:现代中国训练的进展经受了怎样的历程,我们从中能总结出哪些阅历和教训?(1)新中国成立后训练的创立进展;左倾思想影响下训练的曲折进展;改革开放后训练的蓬勃进展;(2)阅历教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训练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训练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基本国情动身;第五,训练必需为国民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