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812394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四爱国运动 同步练习(二)1五四运动获得初步成功的标志是 B迫使北洋政府罢免曹、路、章 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使民主与科学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在斗争的高潮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A B C D2在五四运动中起主力作用的是 BA青年同学 B工人阶级 C中国共产党 D农夫阶级3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CA日本割占中国青岛 B俄国十月革命成功C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正值要求遭到无理拒绝 D三个亲日派卖国贼签定“二十一条”4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A爱国主义 B民主和科学精神 C追求真理的精神 D勇于解放的精神5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CA斗争的性质是反帝

2、反封建 B先进学问分子发挥领导作用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D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组成部分6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主要目的是 BA将东三省和内蒙古变为殖民地B把中国变成独占的殖民地C独占中国沿海的港湾和岛屿D支持袁世凯做皇帝7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有 B 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取消“二十一条” 收回日本在“一战”期间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A. B. C. D.8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D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和约签字”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9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这是由于 DA北京同学开头南下上海宣扬B北

3、京同学运动遭到镇压C上海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D上海开头进行“三罢”斗争10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成功,最主要的缘由是 BA.青年同学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11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完全实现的是 DA外争国权 B废除二十一条C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B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B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C是先进阶级领导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D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传播13五四运动区分于辛亥革命的是 B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 主力军发生重要变化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反对清朝的封建统

4、治A. B. C. D.14“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缘由是 D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十月革命的影响C.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觉悟 D.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冲突加深15、1918年12月,每周评论在发刊词中说: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了强权”,这一论点反映了学问分子在当时 BA号召人民为真理而斗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生疏到了一战的实质 D向巴黎和会致意16五四运动不同于辛亥革命之处是 D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作用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B.CD17在20世纪其次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CA武

5、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C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D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18五四运动的革命性质 DA 工人和同学的革命运动 B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C 广高校生的爱国运动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试观此次同学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运动是指: C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20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进展为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D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1五四

6、运动最主要的作用是 B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同学 B促成中国人民的觉醒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撤销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22五四运动有哪些精神在今日仍旧值得我们发扬? A爱国民主罢学追求真理思想解放科学A、B、C、D、23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主要是由于 D革命性质的变化 革命对象的变化革命动力的变化 领导力气和指导思想的变化24五四运动较之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由于AA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先进学问分子的领导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5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有

7、组织有方案的宏大的学生运动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DA.B. C.D. 26“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同学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进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失此不图,将成大乱。”(凇沪护军使.卢永祥电)材料中“劳动工人同盟罢工”的深远的历史意义有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是运动取得初步成功的主要缘由之一 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新民主主义的方向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预备了阶级基础A.B. C.D. 27巴黎和会上中国能够拒约的最主要缘由是 BA中国外交人员精彩而有力的辩论和交涉B.中国国内人民的抵制斗争给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巨大压力C国际社会的普遍怜悯D.中国站在正义的立场上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8、 北京高校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指社会主义学说)。平常教授同学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同学举动几类俄国过激之所为。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训练部主事的条陈材料二 自北京高校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皮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布满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材料

9、三:在二十年前的今日,由同学们参与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大事,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战胜敌人的,由于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家大众。中国的学问青年和同学们,肯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学问青年和同学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成功,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 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同学运动的态度有何不同?材

10、料一诬蔑、敌视同学运动;材料二支持、赞扬同学运动为爱国运动。(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进展到全国的缘由的分析是否中肯?为什么?不中肯。由于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化和进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宏大作用。(4)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确定。异:孙中山没有生疏到工农群众的力气;毛泽东则生疏到了工农群众的宏大力气,并认为它是中国革命成功的保证。29阅读下列材料: 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等十几所大专学校的同学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

11、集合,进行示威游行。 其次天,北京同学宣布罢课,各地同学纷纷响应。 从6月初开头,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同学进行罢工。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很多城市的商人罢市。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五四运动首先在哪里爆发?青年同学起了什么作用?首先在北京爆发。青年同学起了先锋作用。 (2)6月初开头,运动的参与者、中心、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突破了同学、学问分子的范围,进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有同学、商人参与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京高校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指社会主义

12、学说)。平常教授同学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同学举动几类俄国过激之所为。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训练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 自北京高校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皮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布满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

13、“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同学运动的态度有何不同?材料一诬蔑、敌视同学运动;材料二支持、赞扬同学运动为爱国运动。(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进展到全国的缘由的分析是否中肯?为什么? 不中肯。由于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化和进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宏大作用。31概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体现的精神。参考思路 (1)五四运动是一场宏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的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亮的民主和科学的精神。(3)五四运动是一场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她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