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次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诗现在又开头让人感觉真实和亲切了,这是经受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苦痛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受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明显不行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沟通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假如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今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真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
2、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唱歌了一些年,到晚唐或许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当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认真去唱歌。唱歌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幻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家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家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
3、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唱歌同样贵重,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肯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
4、、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唱歌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唱歌会滋润和鼓舞同样唱歌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让人们感到真实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确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解析本题要求选择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正确答案应当是D。从文章第一段中有
5、关唐诗的文字可知,数量巨大的唐诗作品,反映出唐诗作为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重量;此外文章也直接指出,唐诗作品中的相当部分并不是为功名而创作的,而是适应于当时的社交需要。正是这一点,使得唐诗即使历经磨难,仍旧会在最终重回人们的文化视野。D项中,“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与原文的意思相同,“唐朝诗人之多”是原文“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的另一种说法,但是,诗的传唱是否流行与写诗之人是否多之间并无必定的联系,而D项的表述“于此可见一斑”则是将两种并无必定联系的事实理解成因果关系,可见,D项不符合原文意思。A项中“难以割舍”是对唐诗经受分别后“又开头让人感觉真实和亲切”的缘由的正确
6、概括,因此A项的表述是符合原文意思的。B项中“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社交场合的一种沟通方式”的具体解释;“那么多唐诗明显不行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则与“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意思相当,因此B项的表述也符合原文意思。C项中“其中尤以后者为多”与原文“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意思相同,该项中其他部分的表述则都与原文意思全都,可见C项的表述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当选D。答案D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
7、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幻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认真去唱歌。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家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精彩。解析本题要求选出比较的结果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正确答案应当选C。完成这道试题,首先需要明确信息筛选的区间,在理解其中一些重要语句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文字信息集中在文章的其次段,这一段文字紧承上文对“又开头让人感觉真实和亲切”的唐诗的回顾,指出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长盛不衰同样值得欣喜,突出流行歌词与唐诗在形成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的相像。A项中的“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
8、元曲所取代”,是对原文信息的误会,原文是说唐诗“又开头让人感觉真实和亲切”,这与“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同样令人欣喜。因此A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B项中“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幻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认真去唱歌”,是对原文中的“悲欢冷暖,酸甜苦辣”使人“感动在心,认真去唱歌”的误会,将原文中的因与果倒置,因此也不符合原文的意思。D项中文字涉及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的比较,原文说“不见逊色”,选项中则是“更为精彩”,选项中的表述比较明显地夸大了对我和你作评价的高度,因此也不符合原文的意思。C项中文字涉及乡恋和静夜思的比较,原文说“是一样的精致平实”,选项中则
9、说是“可谓异曲同工”,意思是一样的,可见,C项的表述符合原文的意思。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答案C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之涣说,假如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今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当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肯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贵重的。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当也会被人们推崇的。解析本题要求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应当是B。依据原文内容,唐诗是当时社交场合的一种沟通方式,知名度高
10、的作品必定成为传唱的重要对象,王之涣自信最美的歌女会唱她的诗,必定是以他的诗被广泛传唱为前提的,因此A项的推断是正确的。与C项对应的原文内容为,“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也就是说唐三彩在它流行的时代还没有被看作美的对象,自然也就难以被视为“很贵重”,可见C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D项文字的推断,原文中的依据是文章最终几句话“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唱歌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唱歌会滋润和鼓舞同样唱歌着的心”,综合这几句话的意思可以推出“现在的唱歌会滋润和鼓舞将来同样唱歌着的心”,D项中“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当也
11、会被人们推崇”的意思恰与此相同,因此D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至于B项,关涉到好几方面的事实,“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也是原文供应的事实,“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也是原文供应的事实,“文本一些”和“歌词性质”这是并列属性的评价,相互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项中“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当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肯定的关系”,将并无必定联系的两方面事实理解为因果关系,明显违反了原文内容,因此B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当选B。答案B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陈子昂别传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
12、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以进士对策高第。曾献书阙下,时皇上以太后居摄,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问状。子昂貌寝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甚慷慨焉。乃敕曰: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晔,拜麟台正字。上数召问政事,言多切直。属契丹以营州叛,建安郡王攸宜亲总戎律,台阁英妙,皆署在军麾。时敕子昂参谋帷幕。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子昂进谏,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子昂体弱多
13、疾,激于忠义,尝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行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及军罢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种树采药以为养。恨国史芜杂,乃自汉孝武之后以迄于唐为后史记,纲纪粗立,笔削未终,丁府君忧其中废。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息不逮。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而简意未已。数舆与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于是遂绝。年四十二。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进士对
14、策高第策:计谋B览其书而壮之 壮:认为壮丽,观赏C激于忠义 激:激励D哀号柴毁 毁:因哀痛过度而损害健康解析策:策问。从汉代起,皇帝为选拔人才进行考试,事先把问题写在竹简上,叫策。应考的人按策上的问题陈述自己的见解,叫对策。答案A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子昂“奇杰过人”的一组是(3分)()至年十七八未知书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以进士对策高第地籍英灵,文称伟晔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A BC D解析此为缺点;“高第”的意思是考中;表现皇上对他的优待,不能体现“奇杰”。答案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子昂曾经跟着赌博的人进入地方学校,感情激扬地
15、树立志向。于是辞去了门客,认真争辩古代典籍。B陈子昂状貌丑陋短小,但是说起王道霸业这些远大的谋略,君臣关系,格外激扬,从而赢得皇上的重视。C陈子昂其次次进谏的时候武攸宜没有亲自接见他,而是让军曹来听他的意见,陈子昂知道意见不合,就闭口不言了。D陈子昂怨恨国史杂乱,就从汉孝武皇帝之后到唐代为止写作为后史记,只粗略地确立了提纲就因父亲去世而中止了。解析是把陈子昂降为军曹。答案C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5分)译文:_(2)及军罢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天子优之,听带官取给而归。(5分)译文:_答案(1)建安郡王(武攸宜)当时正在寻求英勇
16、战斗的人,由于陈子昂平素是文士,拒绝他的意见不愿接受。(斗士、素、谢各1分,大意2分)(2)等到军事行动结束以后因父亲年老上表恳求辞官回家侍奉,天子优待他,让他保留官职领取俸禄回家。(罢、乞、听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陈子昂字伯玉,是梓州射洪县人。杰出超过一般人,形貌卓立不群,起初靠着有钱人家的子弟而行侠仗义恣逞意气。到了十七八岁都没有读书。曾经跟着赌博的人进入地方学校,感情激扬地树立志向。于是辞去了门客,认真争辩古代典籍。几年之内,儒家经典、史书、百家之学的各种书籍没有不看完的。尤其擅长写文章,极有司马相如和终军的风度。开头写诗,幽州人王适看到后吃惊地说:这个人肯定会成为文章为世人所师法的
17、人物啊!二十一岁的时候才向东进入京城长安,凭借对策考中进士。曾经向皇帝上书,当时皇上(武则天)是以太后的身份摄政,看了他的奏书而观赏他,召见他询问状况。陈子昂状貌丑陋短小人缘不好,但是说起王道霸业这些远大的谋略,君臣关系,格外激扬。就下诏书说:梓州人陈子昂,山川献上英俊才士,文才可称光线四射。就授予他麟台正字之职。皇上多次召见他询问国家政事,他的话很多都很恳切率直。属国契丹凭借营州反叛,建安郡王武攸宜亲自主持军务,朝廷里的才俊,都参与到武攸宜麾下。当时皇上下诏让陈子昂到武攸宜的幕府担当参谋。军队驻扎在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继阵亡。全军震惊恐慌,陈子昂进谏,恳求分出部下一万人让自己率领作为前锋。建
18、安郡王武攸宜当时正在寻求英勇战斗的人,由于陈子昂平素是文士,拒绝他的意见不愿接受。陈子昂身体孱弱经常生病,但是被忠义所激励,曾经想奋力作战来报答国士之遇。自己认为身为近侍的官职,又参与军中谋划,不行以看到危难却疼惜生命苟且容于世上。过了几天又进谏,语言格外切直尽理。武攸宜又拒绝了他,就改任他作为军曹。陈子昂知道武攸宜与自己意见不合,就闭口不言担当下级官吏,只是兼任掌书记罢了。等到军事行动结束以后因父亲年老上表恳求辞官回家侍奉,天子优待他,让他保留官职领取俸禄回家。于是在射洪县的西山建筑了几十间茅屋,靠种树采药作为供给。怨恨国史杂乱,就从汉孝武皇帝之后到唐代为止写作为后史记,提纲粗略地确立了,写
19、作还没有终了,因父亲去世而中止了。陈子昂性格极为孝顺,哀痛地呼号痛哭瘦损如柴,上气不接下气。陈子昂老家所属县的县令段简贪欲残暴狠毒,听说陈子昂家里富有,就附会法律条文将要陷害他。陈子昂慌张可怕让家里人交了二十万缗钱,然而段简心里还不满足。多次用车载着他去受审,陈子昂平常就羸弱多病,又因父亲去世而哀伤损坏了身体,拄着手杖都不能起床,外面又被苛政所逼迫,于是死去了。时年四十二岁。(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
20、,南游岳阳时作此诗。8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人们普遍认为“雁引愁心去”要比“雁别秋江去”更好。请你把两句作简要比较,说说前句好在哪里。(6分)答:_答案“引”在文中是“带走”的意思;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相互衬托;此句通过拟人手法,表达出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兴奋心情。而“别秋江”则只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缺乏感情颜色,形象也不够生动活泼。9请结合诗人的经受和诗歌的内容,谈谈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答:_答案这时候正值遇赦的李白,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义,湖面开阔,大雁南飞,白云飘浮,凉风舞袖,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
21、欢快和喜悦的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_,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_。(李商隐锦瑟)(2)_,畏途巉岩不行攀。但见悲鸟号古木,_。(李白蜀道难)(3)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4)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2)问君西游何时还雄飞雌从绕林间(3)丛菊两开他日泪(4)银瓶乍破水浆迸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鉴赏家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
22、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肯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
23、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半斤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
24、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认真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情愿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季陶民最厌烦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由于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叶三只是从心里宠爱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
25、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兴奋,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陶民于是开放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
26、破例著胭脂。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查找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由于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格外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开放。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美:“喔!喔!真好!真是神品!”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
27、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客人只好怅然而去。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塑造的叶三,为人勤快、诚恳守信、阅历丰富,对绘画艺术有热忱。假如不卖果子,而当一个画家,也肯定会很精彩。B“紫藤有风”,“花是乱的”一段,汪曾祺借助白描语言的神力,让一个果贩与一个鉴赏家的形象精致地叠合在一起,可谓神来之笔。C从情节和结构来看,很难在作品中找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楚的线索,猛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甚至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颇有“散文”的特征。D小说语言独具特色
28、:精确、洁净、不失华丽,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凝练又明快乐泼,形成汪曾祺独到的文风。E季陶民“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半斤水果”,这看似闲笔,实则表现出季陶民旷达超脱且率性脾气。(2)小说题目是“鉴赏家”,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作者这样支配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3)小说是通过哪些情节来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作概括。(6分)答:_(4)小说以叶三把画带到棺材里作为结尾,有人认为他的做法值得赞扬,有人认为他的做法欠妥请联系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解析(1)A项中的假设有过于确定之嫌,会评画不见得可以当画家;C项中“不失华丽”有误。E
29、项,此小题的细节,能体现出画家的率性,“旷达超脱”语意略重。另外,此细节还有为叶三送水果的情节做铺垫的作用。答案(1)选B给3分,选C给2分;选E给1分。(2)体现叶三有一种脱俗的生活情趣(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有生活见闻积累和超群的审美力量);叶三赏画的见识和鉴赏力,正是在卖果子生活中渐渐获得和养成的,为下文品评季陶民之画,能一语中的做铺垫(为他是个懂艺术的鉴赏家做出铺垫);新颖的果子是他和季陶民交往的纽带,借此也可传达出他对季陶民的知己之情;他作为“鉴赏家”的对美纯粹肤浅、不涉功利的爱的品质,正是卖果子生活中乐观的、热忱的、才智的、诚恳的人生态度的反映。(每点2分,
30、答出三点给满分。)(3)叶三看画时,惊呼吸气的地方正是画家的得意之笔。叶三能看出季陶民紫藤画里有风。叶三能指出荷花画中的错误。叶三与画共存亡。(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4)示例一:他的做法值得赞扬。这是他重友情、重知己的表现,是全文的升华。是他们懂得对方,珍惜对方的表现。正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里的精神是和先人一脉相承的,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8分)。示例二:他的做法欠妥。这是叶三自私的做法,会让季陶民作品永久不见天日,不再有被观赏、认可的机会。这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之一,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将兰亭序带进坟墓,却让作品永久不见天日。(8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31、提出观点1分。联系文本分析3分,举出恰当拓展事例2分,联系拓展事例的分析2分。)四、有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范旭东:中国化工之父嫘笛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遗忘四个人,搞钢铁不能遗忘张之洞,搞化工不能遗忘范旭东,搞纺织不能遗忘张謇,搞交通不能遗忘卢作孚。”毛泽东提到的四个人当中,范旭东的事业是最为困难、最具开创性的,由于在他之前,化学工业在中国完全没有基础。在中国近代企业家中,范旭东是个拓荒者。1911年,范旭东抛弃了已在日本获得的高校助教职位,回到了阔别12年的祖国。回国后,他打算利用自己所学,改良国内的盐
32、质,“使人民有洁净的盐吃,有廉价的盐吃。”最终,他于1913年制出了精盐,并联合有志之士共同成立久大精盐公司。碱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很多生活用品如肥皂、纸张、印染、玻璃等生产均需要碱。当时在中国垄断纯碱市场的是英国公司。欧战爆发后,远洋运输困难。英商乘机将纯碱价钱抬高七八倍,甚至捂住不卖,使很多民族企业生产陷入停顿,物价飞涨。有鉴于此,范旭东萌发了用盐制碱的想法。然而,纯碱的制法被称为世界级的难题,欧美等国科学家也是经过几十年的争辩方才把握了这一技术。1918年11月,永利制碱公司在天津创立。1924年8月,永利投入200万元,最终产出了第一批碱制品。可是,令人绝望的是,这批碱制品是红黑相
33、间的劣质碱。消息传出,外国公司发出一阵称赞之声。范旭东并不灰心,在巨大压力下,仍旧咬牙坚持。1926年6月,永利生产出了纯碱,打破了洋人对制碱技术的封锁。两个月后,永利“红三角”牌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震惊了整个世界化工业,被西方人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之象征”。“七七事变”后,范旭东和他的化工厂,因能生产化工产品和军需物资,让日本人心生觊觎。塘沽沦陷后,日军把“久大”、“永利”两厂包围,派出代表,要求合作,遭到严词拒绝,结果被强行接管。范旭东说:“宁肯为工厂开追悼会,也坚决不与侵略者合作。”1937年末,范旭东将制碱厂和硫酸厂都迁移到四川“新塘沽”,乐观为抗战供应军需物资。此
34、时永利面临的巨大难题在于抗战前始终使用的是用廉价海盐作为原料的苏尔维制碱法,而在四川只能使用昂贵的井盐。为了有效地利用井盐制碱,范旭东组织技术人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行研制新的制碱技术,后在香港,上海法租界和乐山五通桥等地进行了很多次试验,最终成功争辩出自己的专利技术“侯氏联合制碱法”,标志着世界制碱工艺史上的重大突破。范旭东跟商人参照,是社会企业家;跟社会企业家参照,是社会战略家。1922年8月,他创办了黄海化学工业争辩社,这是中国“私人企业中设立的第一个化工争辩机关”。他不仅用高薪聘请技术专家,还培育自己的人才团队,在黄海争辩社成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范旭东聚集和培育了三百多名化工技术人
35、才,这些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为建设化学工业的技术骨干。争辩社后来并入了中国科学院。1949年,周恩来探望侯德榜时,赞扬范旭东培育人才的业绩,说“永利”集团是“人才篓子”。远瞻于中国化学工业的将来,范旭东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很多关于中国化工战后进展的方案。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十厂方案”。然而,国民党政府的不协作使范旭东宏伟绚丽的“十厂”蓝图成为泡影。受此沉重打击,一生坚强的范旭东忧愤成疾。9月17日他应邀出席了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进行的茶话会,毛泽东邀请他在国内实现和平后到解放区去办工厂。但10月2日,范旭东突患恶疾,10月4日下午三点在重庆溘然长逝,终年62岁。临终前,嘱咐后人要“齐心合力,努力前
36、进”。正在参与重庆和谈的蒋介石和毛泽东终止会谈,一同前往范旭东的家中凭吊,毛泽东亲笔书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挽联。(选自最重庆,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毛泽东提到的四个人中,范旭东的事业是最为困难的,由于在他之前,中国境内完全没有化学工业,他是在进行拓荒的工作。B范旭东是个坚决的爱国者,为了让人民有洁净的和廉价的盐吃,他研制出了精盐;在抗日战斗爆发后,他乐观为抗战供应军需物资,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的抗战事业。C范旭东组织技术人员,攻克技术难关,研制出了“侯氏联合制碱法”,打破了洋人对制碱技术的封锁。D1922年,范旭东创办了黄海化学工业争辩社
37、,这是中国私人企业中的第一个化工争辩机构,显示出范旭东先生不仅是一个商人,更是一个高瞻远瞩的社会战略家。E本文是完全依据时间的进展来记述范旭东的人生历程的,语言明白晓畅。(2)为什么范旭东生产出纯碱,被西方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之象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_(3)范旭东为什么被称作“中国化工之父”?请简要概括。(6分)答:_(4)文中“范旭东跟商人参照,是社会企业家;跟社会企业家参照,是社会战略家”,这一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_解析(1)A项,“中国境内完全没有化学工业”错,原文是“化学工业在中国完全没有基础”,依据后文可知,他之前
38、有外国的化工厂在中国。C项,张冠李戴,“打破了洋人对制碱技术的封锁”应当是永利公司生产出了纯碱,而研制出“侯氏联合制碱法”是后来的事情。E项,完全错。答案(1)B给3分,D给2分。(2)碱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中国纯碱的消灭有助于民族企业的进展,改善民生。中国纯碱的产生,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封锁,削减了对外国公司的依靠,为推动中国工业的独立自主做出了贡献。纯碱的制造被称为世界难题,范旭东生产出纯碱,代表了中国化工技术的进步。中国纯碱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奖,意味着中国制碱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3)创办化工企业,奠定中国化学工业基础。创新化工技术,打破国外对化工技术的封
39、锁和垄断。创立化学工业争辩社,培育了大批化工人才。着眼将来,提出进展化学工业的方案。(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6分)(4)范旭东是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以救国为抱负,为了让人民吃上精盐,而创办盐厂;为了打破洋人的技术封锁而研制出了纯碱;他拒绝为日军服务,在抗战中生产军需物资;后来又改进了制碱工艺。他具有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崇敬。在他去世后,国共领导亲自前往他家凭吊。(2分)范旭东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他创办了黄海化学工业争辩社,培育化工人才,又为化工的进展提出了很多方案。因此,建国后周总理赞扬范旭东为培育化工人才所作的业绩,毛泽东更是在会议上指出“
40、搞化工不能遗忘范旭东”。(2分)联系现实略。(2分)第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刻苦学习,乐观进取,以古人为楷模,焚琴煮鹤,磨炼坚强的意志。B高中生读书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样既可以学会寻章摘句,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也可以对精彩段落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表达和鉴赏力量。C北大人民医院医生何权瀛认为“北京咳”一词是对北京的极度污辱,网友表示“香港脚”、“东京热”等病名作为行业术语已经多年,当地人民都很淡定。一个专业术语涉及地方名应当是无可厚非的。D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表示,越中两国在越南抗法抗美斗争
41、中结下的深厚感情矢志不渝,越南政府和人民永久牢记中国赐予的贵重支持。解析无可厚非: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是有可取之处,不行过分指责。A项,不合语境。“焚琴煮鹤”指糟蹋奇特的事物。B项,“寻章摘句”指读书时只留意摘录一些秀丽词句,不做深化争辩;也指写作时摘引、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制造性,含贬义。D项,“矢志不渝”指立下志愿决不转变,此处使用不当。答案C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十天试运营后,三联韬奋书店将于4月18日正式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京城首家书店。B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和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工作人员12日在吉隆坡与马方进行联合工作会议,
42、连续处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失联大事磋商协调。C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调查捕鲸”实质为“商业捕鲸”,判定其违反了国际公约,于3月31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任何名义捕鲸。D今年首次月全食消灭在北京时间4月15日下午,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月全食的全过程,但中国大部分地区无缘目睹。解析A项,语序不当,“京城首家”调整至24小时之前;B项,介词缺失,连续后加介词“就”;C项,不合规律,去掉“停止”。答案D15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序已被打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怎样的
43、事物才能永存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能精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A BC D解析是总起句,是否定物质,是此段话的主旨句;是正面论述。答案B16请依据琵琶行内容,在下面一段新课导入语中续写一句话。要求:续写句子与画线的句子大体相像。(5分)两千多年前,一个是文人雅士,一个是山野樵夫,是音乐使他们共同演奏了一曲永世流传的高山流水。在那个偶然的黄昏,鹦鹉洲的萋萋芳草,郁郁葱林,共同见证了一段知音相惜的佳话。一千多年前,_ _。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永久记住了这个秀丽而悲伤的故事。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遇琵琶女而写出的新乐府诗琵琶行。答案示例
44、:一个是文人骚客,一个是天际歌女,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17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诗文名句,或填上自创的五言以上(含五言)对联。(6分)治学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_ _”,要志存高远;其次种境界是“_”,要刻苦钻研,百折不挠;第三种境界是“_ _”,终有灵感、妙悟,大有收获。答案示例:第一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次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第三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自创对联,每处内容和格式各1分。四言及以下的、上下联字数不等的不给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一种感觉叫“孤独”,古往今来,好像它从未断绝。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孤独,唯有饮者留其名”,孟浩然说“只应守孤独,还掩故园扉”,杜甫说“江村独归处,孤独养残生”。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