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阳二中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10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 阶段验收 高三(16届)语文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卷 阅读题(62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两千余年前的秦代宫殿建筑是相当惊人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从以上文字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头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
2、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协作的群体建筑为特征。今日,当年的地面建筑已不行见,但地下始皇陵的规模格局也清楚地表明白这一点。从现在挖掘的极为片断的陵的前沿兵马俑坑状况看,整个场面简直是不行思议的宏伟壮丽。这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不同的是,它是平面开放的整体简洁结构,不是一座座独立自足的向上堆起的比较单纯的尖顶。“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它的体制、风貌或许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连续着相当全都的美学风格,即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首先,世界其他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应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
3、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国建筑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或许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头,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殊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更进一步进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奇怪紧急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供应某种明确、有用的观念情调。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种种,只是“可
4、游”“可居”赛过“可望”“可行”。中国建筑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即是说,它不重在猛烈的刺激或生疏,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的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与哥特式建筑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游历其中,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有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狂迷意识。而正是这种狂迷意识构成很多宗教建筑的审美的基本特征。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的对称结构上,以呈现严峻、方正、井井有条。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
5、平淡,应当承认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叉,气概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协作而取胜。即使像万里长城,虽然不行能有任何严格对称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则是完全雷同的。它盘缠万里,虽不算高大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像一条无尽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飘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呈现了时间中的绵延,成了我们民族的宏大活力的象征。(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考古发觉看,可以确定两千余年前的秦代宫殿建筑是不行思议的宏伟壮丽。它是平面开放的整体简洁结构,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B.中国建筑最大限度
6、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具有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协作的群体建筑特征。C.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一开头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群体建筑为目标。D.唐宋明清建筑的体制、风貌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的基础规范,始终连续着相当全都的美学风格。这也是“百代皆沿秦制度”的有力佐证。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建筑,“可游”“可居”赛过“可望”“可行”,也就是说,它是灵魂的洗涤之处,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而不重在猛烈的刺激或生疏。B.不同于很多宗教建筑所具有的反理性狂迷意识的审美特征,游历于中国建筑中,更多的是给人供应某种明确、
7、有用的观念情调,使人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C.世界其他民族主要建筑大都是供应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它们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D.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奇怪紧急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有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3. 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这一美学风格还体现在建筑物严格的对称结构上,以呈现严峻、方正、井井有条。B.中国建筑群,虽说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比,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当承认逊色一筹,但是它结构方正
8、,逶迤交叉,也是气概雄浑。C.万里长城,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不行能有任何严格对称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则是完全雷同的,因此也体现了实践理性精神。D. 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它既是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这体现了中国人观念中神人同在的倾向。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刘颂,字子雅,广陵人,世为名族。颂少能辨物理,为时人所称。察孝廉,举秀才,皆不就。文帝辟为相府掾,奉使于蜀。时蜀新平,人饥土荒,颂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由是除名。武帝践阼,拜尚书三公郎,典科律,申冤讼。累迁中书侍郎。咸宁中,诏颂与散骑郎白褒巡抚荆、扬
9、,以奉使称旨,转黄门郎。迁议郎,守廷尉。时尚书令史扈寅非罪下狱,诏使考竟,颂执据无罪,寅遂得免,时人以颂比张释之。在职六年,号为详平。会灭吴,诸将争功,遣颂校其事,以王浑为上功,王浚为中功。帝以颂持法失理,左迁京兆太守,不行,转任河内。临发,上廉价,多所纳用。郡界多公主水碓,遏塞流水,转为浸害,颂表罢之,百姓获其便利。寻以母忧去职。服阕,除淮南相。在官严整,甚有政绩。旧修芍陂,年用数万人,豪强兼并,孤贫失业,颂使大小戮力,计功受分,百姓歌其平惠。元康初从淮南王允入朝会诛杨骏颂屯卫殿中其夜诏以颂为三公尚书又上疏论律令事为时论所美。久之,转吏部尚书,建九班之制,欲令百官居职希迁,考课能否,明其赏罚
10、。贾郭专朝,仕者欲速,竟不施行。及赵王伦之害张华也,颂哭之甚恸。闻华子得逃,喜曰:“茂先,卿尚有种也!”伦党张林闻之,大怒,惮颂持正而不能害也。孙秀等推崇伦功,宜加九锡,百僚莫敢异议。颂独曰:“昔汉之锡魏,魏之锡晋,皆一时之用,非可通行。九锡之议,请无所施。”张林积忿不已,以颂为张华之党,将害之。孙秀曰:“诛张、裴已伤时望,不行复诛颂。”林乃止。于是以颂为光禄大夫,门施行马。寻病卒,使使者吊祭,赐钱二十万、朝服一具,谥曰贞。初,颂嫁女临淮陈矫,矫本刘氏子,与颂近亲,出养于姑,改姓陈氏。中正刘友讥之,颂曰:“舜后姚、虞、陈、田本同根系,而世皆为婚,礼律不禁。今与此同义,为婚可也。”史臣曰:子雅束
11、发登朝,竭诚奉国。逮元康之间,贼臣专命,举朝战栗。颂以此时,忠鲠不挠,哭张公之非罪,拒赵王之妄锡,虽古遗直,何以尚兹?(选自晋书列传第十六,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颂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 贷:宽恕 B典科律,申冤讼 典:主持,掌管C上廉价,多所纳用 廉价:斟酌,处理D考课能否,明其赏罚 考课:考核官员政绩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康初/从淮南王允入朝会/诛杨骏/颂屯卫殿中/其夜诏/以颂为三公尚书/又上疏论律令事/为时论所美B.元康初/从淮南王允入朝/会诛杨骏/颂屯卫殿中/其夜/诏以颂为三公尚书/又上疏论律令事/为时论所美
12、C.元康初/从淮南王允入朝会/诛杨骏/颂屯卫殿中/其夜/诏以颂为三公/尚书又上疏论律令/事为时论所美D.元康初/从淮南王允入朝/会诛杨骏/颂屯卫殿中/其夜诏/以颂为三公尚书/又上疏论律/令事为时论所美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德方正的人。晋时仍保留此制,但方法和名额不尽相同。B.服阕,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谓之服阕。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C.九锡,“锡”即“赐”。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这些礼器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赏赐形式上
13、的意义远大于使用价值。D.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曾写到“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一般指20岁,这时要宗庙中进行相应的仪式。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灭吴后,诸将争功,皇帝让刘颂核查此事,但后来他认为刘颂执法不公,降了他的职务,刘颂后来又转任河内。B刘颂年轻时就能明辨事理,深得百姓好评。他曾奉命出访蜀地,并依据当地的实际状况处理问题,因所作所为符合皇帝的旨意,转任黄门郎,受到重用。C张华被害,刘颂痛哭不已;听说张华的儿子得以逃脱,他又很兴奋。有些大臣建议给赵王司马伦加九锡,其他官员不敢反对,只有刘颂不同意。D刘
14、颂的女儿嫁给陈矫时,由于两家本是同姓,有人规劝刘颂取消这门亲事,他却引用前人的事例,说明自己这样做合礼合法,并无不妥。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诏使考竟,颂执据无罪,寅遂得免,时人以颂比张释之。(5分)(2)贾郭专朝,仕者欲速,竟不施行。(5分)(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离骚中屈原用“ , ?”表明自己即使患病了挫折,也不会转变志向。(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这一比方感叹人在宽敞的天地间生命是如此短暂和个体是如此渺小。(3)诗经氓中“ , 。”两句运用比、兴的手法来生动的呈现女子年轻貌美、初婚幸福的形象。三、文
15、学类文本阅读(25分)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功 名清风摇曳,蝉鸣学堂,却压不住学童朗朗的读书之声。先生轻摇小扇,眼睛半眯,脑袋随着读书的频率缓缓摇动。蒲家庄的学堂,虽系僻壤一角,先生却极具共性。县太爷坐着小轿来到,随从人员喊一声“闲人回避!”先生才轻抬眼角,拱一拱手:“父母官来了,里面请。”知县哈哈大笑:“学兄还在诲人不倦?”先生也笑:“请勿讥笑。小生虽才不及大人,定能教出一两个同学,将来为龙为凤,令大人刮目相看。”知县又笑:“但愿但愿。”遂拿起桌上小盅,兀自轻啜一口。知县与先生本是同窗,同窗之时不分伯仲。可知县一朝高中,放为命官。先生却屡试不中,只好在此教书。知县又指着
16、这些学童问:“此中可有卧龙雏凤?”先生把头一昂,指着前排两个同学,浩然道:“此名蒲留仙,此名姚明强。此二人绝非久居池中之物,他日定然飞黄腾达,功成名就”知县哈哈大笑:“好,我等着。到时定然再来给学兄庆贺。公务繁忙,就此别过。”先生也笑,拱手:“送大人。”如此过了几年,会逢大考,弟子们去应童子试,那蒲留仙果真不负重望,一举夺得县、府、道三个第一,方圆百里皆震惊,传为神童。知县闻听,也坐轿前来,亲给学兄庆贺。先生领着弟子,仰头阔步,自觉志得意满,算是好歹也赢了知县一把。酒席之间,亲命留仙敬酒,却不见了另一个得意弟子姚明强。酒席散后,先生亲自去到姚明强家里。却发觉明强正在垂泪。先生说:“童子试及第,
17、本应兴奋才对,怎么反倒流起泪来了?”姚明强道:“我与那蒲留仙,诗词文章不分上下,平常先生更是多看我三分。却为何人家三个第一,我却是榜上末名。既生瑜何生亮啊!”先生道:“此言差矣。考试本就多偶然,各人又侧重不同。间或落后,并不代表水平有差。况且运筹帷幄瑜不及亮,排兵布阵亮不及瑜。若无周瑜,亮借得东风又如何?而若无亮,东风来时瑜尚在酣睡,又怎能成就千古功名?”明强慨然,点头称是。后张献忠作乱,杀川中百姓十之六七。作乱安静时,川中大片耕地荒芜。姚明强便随家迁往川中,此后照旧苦读不舍,最终金榜题名,自知县始终做到阳州知府。期间,姚明强始终打探蒲留仙消息,无奈所遇家乡之人都摇头不知。转瞬已近古稀,姚明强
18、辞官回家,再无公务繁忙,心中却愈发思念家乡,于是不惧旅途劳累,亲回蒲家庄。家乡故土,历历在目,家乡父老,却已不识故人。感慨之余,他又找到了童年好友蒲留仙。从前才子,如今满面菜色,脸上沟沟壑壑的皱纹犹如山丘叠乱,柴屋漏风,家徒四壁。看到故人来,留仙苦笑一声,用缺了半边的茶碗端上半碗苦茶。明强握住那干柴一般的双手,忍不住流下眼泪。留仙却泰然自若,谈吐照旧不卑不亢,颇有君子之风。其时先生已经还乡,闻言如今尚健在,二人相约,去拜见先生。先生已近耄耋,鹤发童颜,长须飘飘。见到从前得意弟子,朗声大笑。二人皆先言自愧,辜负先生厚望,多年竟没能来探望。先生言道:“虽不来,你二人所做之事,老夫倒是都知道。现在请
19、把你们的得意之作给我看看,可有进步。”蒲留仙先献上,厚厚一本,先生看时,明强也拿过一卷来看。明强看罢摔到案子上:“读书之人,当以社稷为重,做的文章应有益于国家。写些鬼怪狐仙,岂是读书人所为?玩物丧志,不怪误了功名。”先生又看过姚明强文章,措辞华丽,中规中矩,诗词歌赋,一股文人酸气,正是当今盛行文体。先生看后,微闭双目,拈须沉吟,长时不语。突然猛睁双眼,言道:“功名者,功在社稷,名传四野,乡人称道,路人艳羡。可此只不过小功名啊。”姚明强问:“那何为大功名呢?”先生道:“大功名者,功立当代,名扬后世。留仙将是大功名者。”姚明强不屑:“后世之事,我等岂能知晓,只不过随占卜者乱说。今世功名,光宗耀祖,
20、又庇荫子孙,能见能摸,才应为真功名。”留仙摇头苦笑。先生亦不语,端茶送客。三百年后,蒲家庄建了一个纪念堂。导游给大家作介绍:“这里纪念的蒲留仙,名松龄,世称聊斋先生。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被称作中国短篇小说之王。郭沫若题字: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有游人问:“听说他有个同窗,做过阳州知府,也颇有文采,给我们介绍一下行吗?”导游的脸一红,说:“愧疚,这个我还真不知道”(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文章首段关于清风、蝉鸣、读书声环境的描写,主要是为下文知县的到来作铺垫。B.先生与知县是同窗,当年不分伯仲,但知县科举高中,
21、先生却屡考不中,这说明当时并不以真实水平衡量人才。C.姚明强在童子试中成果不如蒲留仙,于是在家中独自垂泪,由此可知,他是一个要强上进的人,所以他最终超越了蒲留仙。D.姚明强与蒲留仙重逢,见蒲留仙满脸菜色,家境贫寒,不禁对他心生怜悯,但蒲留仙却表现得很坦然,呈现了君子之风。E.文章以“功名”为标题,让读者产生了何为功名的怀疑,读罢全文,其中先生的话语,则让读者有了对功名大与小的思考。(2)小说中的先生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文章最终两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6分)(4)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请结合文本及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第卷 选择题(88
22、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8分)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边地城市风貌的千姿百态,原本就是 的事情。(2)马云称,他目前的规划都是为以后的全面国际化做预备,估量再有4年的预备时间,国际化就会 。(3)我们遇上难越的坎儿,与其百般思考,不如 ,反倒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4)对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任凭过大路的行为,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管理,不能 。A. 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 顺其自然 放任自流B. 放任自流 水到渠成 顺理成章 顺其自然C. 顺其自然 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 放任自流D. 顺理成章 顺其自然 放任自流 水到渠成12.下列各
23、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地区组织实施了阅兵式,是中国政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斗暨世界反法西斯战斗成功70周年而开展的众多纪念活动中的一项。B.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启动的全国科普日活动,通过一系列科普宣扬呈现及互动体验项目,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科普盛宴。C.公安部表示,为促进对外开放、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人才,即将实行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政策,将加大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条件。D.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训练,不仅要让孩子了解历史人物、理解历史文化,还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13.下列选项,填入划横线地方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作为使笔运墨的方法,笔墨有些像文言文。文
24、言在秦代以前就是一种书面语言,即便在当时,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使用“古白话”,不会使用文言文去说话。因此, 。同样,笔墨也成了文人画家隔离包括画工在内的宽敞民众的一道绘画语言的屏障。A. 除了现实世界,文人们还拥有另一个更丰富的世界B. 文言文便有了一种特殊的韵味和魅力C. 文言文成了读书人在特定圈子特定时候的特权D. 文言文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14.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古人在座次上讲究尊卑,在室内,最尊的座位是南向坐,其次是东向坐,再其次是北向坐,最卑的位置是西向坐。鸿门宴中项羽宴请刘邦时,项羽就是南向坐的。B.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
25、次。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C.汉字中的指事字是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号构成的。如:刃、本、末、上、下等。D.对联,也叫楹联、楹贴、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字数的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张贴时,面对观赏者,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15.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黄昏为戌时,相当于19-21时;人定为亥时,相当于21-23时;鸡鸣为丑时,相当于1-3时。B.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
26、月初三)到水边玩耍,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C.古人对人称名,对己称字,有时称呼自己时用“仆”“不肖”“鄙人”等有意贬低自己身份的说法。有些对妇女的称呼,如“内人”“中妇”则反映了古代妇女操持家务、不涉外交的地位。D.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前者主要是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则以拱手示意为主。假如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称为“趋”,以表示敬意。滕王阁序中有“他日趋庭,叨陪鲤对”。1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境况困惑)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文静)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 B. 衡下车,治
27、威猛(下车:官员初到任)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金(购:重金征求)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谦让)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爱:珍惜)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 因来宾至蔺相如门谢罪(因:依靠) 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舆:抬)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认真)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引:延请)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1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左右欲刃相如 太子迟之 宁许以负秦
28、曲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伏清白以死直兮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单于壮其节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B./C./D./18.对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是(3分)吾属今为之虏矣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唯利是图 客有吹洞箫者 申之以孝悌之义 秦人不暇自哀 戍卒叫,函谷举 见犯乃死,重负国 去以六月息者也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A./B./C./D./19.文化常识填空(4分)(1)元杂剧的角色中,女主角叫做正旦,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叫做 。(2)孔雀东南飞中有“初七及下九”,“初七”指 。(3)鸿门宴中提到的“山东”指的是 。(4)汉朝以京兆尹、左
29、冯翊、右扶风为 ,这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四周。六、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作文。(60分)那些有渡河阅历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顺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洪亮,河水也就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行测的。要求: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沈阳二中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10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 高三(16届)语文试题答案1. D 2. A 3. B 4. A 5. B 6. D 7. B8.(1)(皇帝)下诏让刘颂拷问到底,刘颂据理
30、争辩说扈寅无罪,扈寅于是得以免罪,当时的人把刘颂与张释之并论。(采分点:“考竟”“执据”“比”,3分;句意2分)(2)贾、郭两家把持朝政,做官的想快速得到升迁,这一制度最终没有施行。(采分点:“专朝”“速”“竟”;句意2分)9.(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10.(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2)孤高清傲,在蒲家庄僻冷一角教书;面对知县的到来,只是轻抬眼角,拱手略言;自信,先生信任自己“定能教出一两个同学,将来为龙为凤”;慧眼识人,依据自己的观看了解,认为蒲留仙和姚明强终会有成就;关怀同学,两位同
31、学虽与先生多年没有来往,但先生却对他们的状况格外了解;心思长远、思想深刻。对功名有深刻地生疏,认为人应把“功立当代,名扬后世”作为自己的追求。 (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3)后世之人只知道蒲留仙,不知道姚明强,说明蒲留仙成就了真功名、大功明;这一情节的设置,照应了前文先生和姚明强关于功名的争辩,明确了先生观点的正确性。点出了真功名应当是“功立当代,名扬后世”这一主题,引发读者思考。(4)这句话争辩的是人的生命价值,有的人虽然死了,但是照旧能够影响后世,这样的人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取得的是大功名。(2分)文中的姚明强做事的动身点是光宗耀祖、庇荫子孙,他追求的是无后人牢记的小功名,文中的蒲留仙虽未
32、成高官,生活潦倒,却给后人留下了不朽之作,他名扬后世,增加了自己生命的厚度。(4分)现代社会,人们忙劳碌碌,将名利的取得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若很多人都能留意修养自身,为后世留下更多值得学习的精神,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加的奇怪。(2分)11. A 12. B 13. C 14.A 15.C 16.D 17.B 18.C19. (1)净 (2) 农历七月初七 (3)崤山以东 (4) 三辅20.作文(略)附:【参考译文】刘颂字子雅,广陵人,刘家世代为名门望族。刘颂年少时就明辨事理,被当时的人称颂。他被推举为孝廉、秀才,他都不去任职。魏文帝任命他为相府属官,奉命出访蜀地。当时蜀地刚刚平定,百姓饥饿,土地荒
33、芜,刘颂上表恳求救济,不等朝廷答复就实行赈灾措施,因此被除去官职。晋武帝即位,任命刘颂为尚书三公郎,(让他)主持法律法令,申昭冤案。刘颂渐渐升任中书侍郎。咸宁年间,皇帝下诏令让刘颂与散骑郎白褒巡察荆、扬地区,由于奉行使命合乎圣意,刘颂转任黄门郎。又担当议郎一职,代理廷尉职责。当时尚书令史扈寅无罪入狱,皇帝下诏让刘颂核查,刘颂据理争辩说扈寅无罪,扈寅于是得以免罪,当时的人把刘颂与张释之并论。刘颂在职六年,号称公正。恰逢晋灭了吴国,将领们竞相争功,朝廷派遣刘颂核查此事。判定王浑为上等功,王浚为中等功。皇帝认为刘颂执法不公,将其降为京兆太守,刘颂还没上任,又转任河内。刘颂临动身前,上奏利国的事情,多
34、被接受。各郡界内多由公家设置水碓,堵塞水流,反而成为灾难,刘颂上表恳求拆毁这些水碓,百姓获得了便利。不久,刘颂由于母亲去世而离职。丧期满后,刘颂任淮南相。在任期间,为人严峻,很有政绩。过去修筑芍陂,一年动用数万人,豪强趁机侵吞兼并土地,孤弱贫困的人失去了田地,刘颂让老幼一齐努力,依据功劳分地,百姓都歌颂他平正仁惠。 元康初年,刘颂跟随淮南王司马允到朝廷。正遇上诛杀杨骏,刘颂驻兵保卫宫殿,当天夜里,皇帝下诏任命刘颂为三公尚书。(刘颂)又上书谈论律令方面的事情,受到当时舆论的赞扬。很久以后,刘颂转任吏部尚书,设立考核官员的九班制度,想使百官任职很少改任,以便考查他们是否有力气,明确对他们的赏罚。当
35、时,郭、贾两家把持朝政,做官的想快速得到升迁,这一制度最终没有施行。等到赵王司马伦杀害了张华,刘颂哭到很哀思。他听说张华的儿子逃脱了,兴奋地说:“茂先,你还有后呀!”司马伦的党羽张林听说了此事,大怒,但惧怕刘颂会主持正义因而不能暗害张华的儿子。孙秀等人推崇司马伦的功绩,奏请给他加九锡,百官不敢提出异议,唯有刘颂说:“过去汉帝给魏武帝(曹操)加九锡,魏帝给晋太祖(司马昭)加九锡,都是当时的特殊运用,不能当通例推行。给赵王加九锡的建议,请不要施行。”张林对此生气不已,认为刘颂是张华的党羽,将要杀他。孙秀说:“杀了张华、裴颁已经伤了人望,不能再杀了刘颂。”张林才罢手。于是,任命刘颂为光禄大夫,让别人从他门前过都必需下马。不久刘颂病逝,皇帝派人去吊唁祭祀,赐给他二十万钱、一套朝服,赠谥号为贞。当时,刘颂把女儿嫁给临淮人陈矫,陈矫本是刘家的后代,与刘颂是近亲,由他姑姑家收养,改姓陈。保守正直的本家友人规劝刘颂,刘颂说:“舜以后姚、虞、陈、田本是同宗,而世世通婚,礼法与刑律都不禁止。现在我家这件事也是一样的道理,通婚是可以的。”史臣说:子雅年轻时就在朝为官看,竭尽忠诚努力为国。到元康年间,乱臣贼子把持朝政,朝廷上下震惊恐惊。刘颂在这时,仍忠直不屈,痛哭张公之无罪,拒绝给赵王加九锡,即使古代的耿直名臣,谁又能超过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