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听课笔记(完整版)教学文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807127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听课笔记(完整版)教学文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听课笔记(完整版)教学文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听课笔记(完整版)教学文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听课笔记(完整版)教学文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听课笔记(完整版)教学文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听课笔记(完整版)精品文档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听课笔记(完整版) 0 引言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5、得出结论 二、物理方法: 1、控制变量法 2、 1.1 声音是什么 一、声音是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源: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固、液、气都可以成为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液、气都能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340m/s,表示声音在空气中每秒向前传播 340m。 一般来说: v 固 v 液 v 气 三、声能: 声音具有能

2、量叫作声能。 例: 声音能够粉碎结石 声音能使物体振动 四、回声: 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作回声 1、人耳能区分出回声与原声的条件: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0.1s 以上; 2、回声的作用: 加强原声 测距 1.2 乐音的特性 一、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常用大、小形容 影响因素: 1、振幅: 即振动的幅度 如何影响: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距离声源的远近 二、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常用高、低形容 影响因素: 频率: 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 单位: 赫兹,符号 Hz 如何影响: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一般像厚、宽、长、松、粗的

3、物体发声时音调较低 三、音色: 声音的第三个特性 四、小结: 乐音是声源做有规律振动产生的,可以用响度、音调和音色来描述它的特性。 响度、音调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1.3 噪声及其控制 一、什么是噪声 1、物理学角度: 噪声是由声源做无规律振动产生的 2、环保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可称为噪声 二、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控制噪声声源 2、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一、可听声的范围: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通常在 20Hz20190Hz 之间 二、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超声波: 频率高于 20190Hz 的

4、声音叫作超声波 特点: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应用: 声呐测距、B 超成像、清洗、焊接、测速等 2、次声波: 频率低于 20Hz 的声音叫作次声波 特点: 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而且无孔不入 应用: 预报地震、台风,监测核爆炸等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一、物质的三态 固态: 有固定的形状和固定的体积 液态: 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气态: 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水的三态名称: 冰、水、水蒸气 物态变化: 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作物态变化 二、温度 1、定义: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 2、测量: 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

5、 构造: a.一根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 b.玻璃管的下方有一个壁很薄的玻璃泡 c.玻璃管和玻璃泡内装有适量的测温液体 d.在玻璃管的外侧刻有刻度、标有单位 测温原理: 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使用方法: a.测量前: 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测量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准备读数: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 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温度的单位: 摄氏度,符号 例: 0,读作零摄氏度 5,读作零下 5或负 5 人的正常体温: 36.8 泰兴气温: 535 (35以上称为高温天气) 5、测量水温的一般步骤:

6、 估计水的温度 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 读数 取出温度计 6、三种温度计的比较 2.2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作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一)蒸发 1、定义: 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影响因素: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上空气的流动 3、液体蒸发时需要吸热 例: 夏天,吹电风扇为什么感觉到凉快? 电风扇吹出来的风加快了汗液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而蒸发需要吸热,所以人感觉到凉快。 (注: 电风扇的风达不到降温的目的) (二)沸腾 1、实验: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名称: 观察水的

7、沸腾 实验目的: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纸片、温度计、水、火柴、手表 实验过程: 实验记录及数据的处理: 实验结论: 2、定义: 沸腾是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沸点 例: 水的沸点是 100,表示水在沸腾时保持 100这个温度不变 4、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 5、液体沸腾的条件: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二、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作液化 1、液化的条件: 气体液化时需要放热 2、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3、白气: 通常都是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的小水珠 例: 冬天人嘴中

8、呵出的白气 夏天棒冰周围的白气 开水上方的白气 2.3 熔化和凝固 一、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作熔化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作凝固 二、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实验: 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 晶体: 冰、海波、萘、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 蜡、玻璃、松香、沥青等 2、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作熔点 例: 冰的熔点是 0,表示冰在熔化时保持 0这个温度不变 注: 有无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区别 3、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作凝固点 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是相同的 4、固体熔化时需要吸热,液体凝固时需要放热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5、晶体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的

9、条件: 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三、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1、利用熔化吸热来降温 如: 用冰来冷冻食品;用冰袋给发热病人降温;吃棒冰解热 2、利用凝固放热来保温 如: 北方的冬天在地窖中放几桶水 3、利用先熔化后凝固的方法来制成物品 2.4 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作升华 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作凝华 二、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三、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霜: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地表放热凝华成的小冰晶 2、窗花: 室内高温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窗户琉璃放热凝华成的小冰晶 3、用久了灯丝变细: 升华现象 用久了的灯泡壁会变黑: 灯丝先升华后凝华 2.5 水循环

10、 一、物态变化图 注: 吸热的物体温度不一定升高;放热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降低。 二、节约用水 3.1 光的色彩 颜色 一、光源: 本身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天然光源: 太阳、闪电等 人造光源: 火把、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 注: 月亮不是光源 二、光的色散: 将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的现象叫作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说明: 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三、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四、颜色之迷: 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一、红外线 1、定义: 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存在的不可见光叫作红

11、外线 2、特点: 能使物体发热,热效应比较显著 3、应用: 红外探测器、红外照相机、红外制导、红外夜视仪 二、紫外线 1、定义: 在色散光带紫光外侧存在的不可见光叫作紫外线 2、特点: 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3、应用: 验钞机(荧光效应) 紫外灯灭菌(生化效应) 3.3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线: 带有箭头的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一条直线(模型法) 1、平行光线 2、会聚光线 3、发散光线 二、解释一些现象 1、影子的形成 2、日食、月食的成因 3、小孔成像 三、应用 1、打靶时的三点一线 2、激光准直 四、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约 310 8

12、m/s 3.4 平面镜 一、定义: 表面是平的镜子叫作平面镜,符号: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与物大小相等 像到平面镜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三、应用: 1、成像 对称法作图: 作垂线、并延长、使相等 2、改变光路 3、扩大视觉空间 注: 有关实验设计和操作的几个问题 1、本实验中确定位置所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2、玻璃板的特点: 既能成像又能透光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4、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成像更清晰、明亮 5、玻璃板应垂直于桌面放置,如不垂直则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6、选用

13、较薄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看到两个像,不便于确定的位置 7、选用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确定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8、选蜡烛的优点是成像清晰、明亮,缺点是时间长了点燃的蜡烛会变短 9、选棋子的优点是它们大小一样,不会改变,缺点是成像不够清晰、明亮。 改进的方法可用手电筒将玻璃板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前的蜡烛照亮 10、用方格纸代替白纸是为了方便得出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11、改变蜡烛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以得出普遍的结论 3.5 光的反射 一、定义: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几个名词: 反

14、射面: 常用 MM表示 入射光线: 常用 AO 表示 入射点: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常用 O 表示 法线: 过入射点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常用 ON 表示 反射光线: 常用 OB 表示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常用表示 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常用表示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3、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应用: 作图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 当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作镜面反射 2、漫反射: 当平

15、行光照到白纸上时,反射光杂乱无章的射向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作漫反射 四、凹面镜和凸面镜 1、凹面镜: 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使光的能量集中 应用: 手电筒中的反光罩 太阳灶 点燃奥运圣火的装置 2、凸面镜: 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应用: 汽车的后视镜 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 4.1 光的折射 一、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二、光的折射特点: 1、几个名词: 分界面: MM 入射光线: AO 入射点: O 法线: NN 折射光线: OB 入射角: 折射角: 2、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3、光的折射特点: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

16、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说明: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一句话: 不管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处在空气中的角总是大的) 三、应用: 作图解释一些现象 4.2 透镜 一、定义: 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能透光的光学元件叫作透镜 二、分类: 1、凸透镜: 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作凸透镜,符号 2、凹透镜: 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作凹透镜,符号 三、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

17、又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四、辨别方法: 1、摸 2、看 3、照 4、晃 五、几个名词 1、光心: 一般把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用 O 表示 2、主光轴: 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表面的直线称为主光轴 3、焦点: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作焦点,用 F 表示 4、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作焦距,用 f 表示 六根特殊光线的作图 凸透镜 凹透镜 六、透镜的奥秘: 光的折射 4.3 凸透镜 一、物距: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用符号 u 表示 像距: 像到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用符号 v 表示 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u

18、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照相机、眼睛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uf 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vu 放大镜 注: 1、对于一个确定的凸透镜来说,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 2、二倍焦距处,是物体成缩小像与放大像的分界处;一倍焦距处(焦点处),是物体成倒立实像与正立虚像的分界处。 4.4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 一、照相机: 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 镜头凸透镜,胶片光屏 眼球相当于照相机 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片 二、电影放映机: 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 三、视力的缺陷

19、与矫正 1、近视眼: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是因为晶状体太厚,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需配戴近视眼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光发散,使远处物体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从而落在视网膜上 2、远视眼: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 目镜: 靠近人眼的透镜叫作目镜 物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作物镜 一、望远镜 1、伽利略望远镜: 以凹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将看到远处物体正立的虚像 2、开普勒天文望远镜: 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将看到远处物体倒立的虚像 二、显微镜: 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小的

20、凸透镜作为物镜,将看到近处微小物体倒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的两次放大: 物体先被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被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测量: 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叫作单位。 二、长度测量(一切测量的基础) 1、单位: 国际单位是米,符号 m 其它常用单位: km、dm、cm、mm、m、nm 1km=10 3 m、 1dm=10 -1 m、 1cm=10 -2 m、 1mm=10 -3 m、 1m=10 -6 m、 1nm=10 -9 m 2、测量工具: 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测量前: 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测量时

21、: 紧靠、放正、对齐 读数时: 视线、估读、结果(数字+单位) 4、特殊长度的测量 测多算少 平移法 化曲为直 滚轮法 5、误差: 测得的数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作误差。 注: 误差不可以避免,但可以减小。 减小误差最常用的方法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错误可以避免) 三、时间的测量 1、单位: 国际单位: 秒,符号 s 其它常用单位: h、min 1h=60min、1min=60s、1h=3600s 2、常用工具: 钟表,实验室常用秒表 5.2 速度 一、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通过相同的路程看所用的时间 2、相同时间内看所通过的路程 3、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或时间与路程的比值 二、

22、速度 1、物理意义: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 速度= ,v= 4、单位: 国际单位: 米/秒,符号 m/s , 读作米每秒 其它常用: km/h 1m/s=3.6km/h 1km/h= m/s 例: 一辆小汽车的速度为 20m/s,表示这辆小汽车 1s 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 6 . 31时间路程ts 5.3 直线运动 一、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可用 v=s/t 求速度。 二、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 可

23、用 v=s/t 求平均速度。 注: 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在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三、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 例: 流动的水能将石头冲走 风能驱动风力发电机发电 5.4 运动的相对性 一、世界是运动的: 世界中所有的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运动: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作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二、平时生活中的运动与静止 1、参照物: 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叫作参照物。 2、运动: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3、静止: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三、运动的相对性: 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 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作运动的相对性。 四、相对静止: 同方向同速度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