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必修5).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807015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必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必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必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必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训练: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必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共36分)一、基础学问(15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赍(j)发迤逦(l)仓廒(o) 孤僻(p)B辖(qi)制 怂(sn)恿酒馔(zhun) 吃荤(hn)C伶(ln)俐 碾轧(y)嘟囔(nan) 窸窸窣(z)窣D褶(zh)皱 娇嗔(zhn)吮(shn)吸 战战兢兢(jn)答案A解析B项“辖制”中的“辖”应读xi;C项“窸窸窣窣”中的“窣”应读“s”;D项“娇嗔”中的“嗔”应读“ch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玷辱沾染缝补船篷篷荜生辉拈轻怕重B讥梢消逝央浼赤膊交头接耳一丘之貉C稍稍树梢渡船

2、谙熟黯然神伤度日如年D同侪熠熠嗔怪慎重光怪陆离嗔目结舌答案C解析A项“篷荜生辉”中的“篷”应写作“蓬”;B项“讥梢”中的“梢”应写作“诮”;D项“嗔目结舌”中的“嗔”应写作“瞠”。3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此刻,寺院四周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遗世独立的佳人。A钟爱洋洋洒洒浮动好像B宠爱纷纷扬扬浮动犹如C钟爱纷纷扬扬飘动好像D宠爱洋洋洒洒飘动犹如答案B解析第一组都是宠爱之意,但“钟爱”指特殊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其次组“纷纷扬扬”指雪、花、叶等飘

3、洒得多而杂乱。“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或形容规模或气概盛大。语段中修饰雪花只能用“纷纷扬扬”。第三组“飘动”指浮在空中随风移动。“浮动”指漂移游动。“浮动”更显花香有游动的情态。林逋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佳句。第四组“犹如”指犹如;好像。“好像”指有点像;类似。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殊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好像已泾渭分明,不再奇特。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转变环境。人们渐生傲慢,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进展中堕落,在违反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

4、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A泾渭分明 B肆意C忤逆 D颐养天年答案A解析A项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浊,泾河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用来比方界限分明。而题目则表示生疏深化清楚。B项肆意:不顾一切,由着性子做,此处使用恰当。C项忤逆:不孝顺,这里将大自然喻作人类母亲,使用恰当。D项颐养天年:保养年寿,此处指人类因破坏自然而不得善终,使用恰当。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上周六在尼克斯队与湖人队交锋时,林书豪凭借其职业生涯最杰出的表现,不仅抢走了科比的风光,成为全场最佳球员,还让科比生疏了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B虽然美国当前的防务战略是遏制中国,但鉴于双方的相互依靠性,

5、没有人期望发生新的冷战,在近期内好像也不会消灭冷战的局面。C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9日介绍,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估计很快将会出台查处结果。D从无到有,中国航母消灭在东方的海平面上。从试航、改装到正式入列,“辽宁舰”迈出的这一步,注定是中国航母从幻想走向现实的一大步。答案B解析A项表意不明,没有明确“自己”是指林书豪还是科比;C项宾语残缺,应在“垄断”后加上“的问题”;D项语序不当,“改装、试航”调换位置。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68题。(9分,每题3分)“美”和“爱”构筑的抱负王国读边城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洁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

6、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大老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快活,可翠翠不兴奋,翠翠对二老动了情。大老下船跌进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故事结束了,山照旧青,水照旧绿,人照旧那么美。假如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所为。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照旧清亮透亮,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作者用简简洁单的文

7、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秀丽的桃源。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训练着她。”翠翠天真和善,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赐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亮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忠厚和善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孤独地守着渡船。过渡的人感谢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他从不思考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边城中

8、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正由于这些具有奇特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可是沈从文说:“我办法不在领导读者去桃花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伴侣之爱。边城原来就是叙述翠翠的爱情,傩送放弃了碾坊,“意思还在渡船”。翠翠在傩送走后,静静地等待,“这个人或许永久不回来了,或许明天回来”。他们的爱是纯洁无瑕、忠贞不渝的。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情愿

9、代哥哥对唱。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顺顺对儿子的爱和观赏也溢于言表,顺顺本是泅水的好手,待得傩送能氽水捉鸭子时,这做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事了。”老船工对翠翠的关怀自然是无微不至的;老船工死后,杨马兵主动来照看翠翠:以及老祖父与过河客、卖肉的争吵谦让,都显示了边城人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的奇特情怀。边城隽永的文字布满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在三十年月那喧嚣的都市阁楼上,沈从文无限深情地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风俗画,画中是一个海市蜃楼般飘渺秀丽的桃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抱负王国。6以下不属于作者对沈从文先生边城一文主旨概括的一项是()A文

10、章的主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与“美”。B文章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表现了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分哀乐。C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伴侣之爱。D文章中的“爱”与“美”是被一件事牵在一处,那就是叙述翠翠的爱情故事。答案B解析“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分哀乐”在文章中找不到依据。7以下不属于作者阐明边城“爱”与“美”所用的证据的一项是()A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照旧清亮透亮,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B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C正由

11、于这些具有奇特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D过渡的人感谢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答案C解析“正由于这些具有奇特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是谈论的观点而不是论据。8对原文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这片大自然是秀丽的桃源。B翠翠天真和善,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赐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亮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C老船工忠厚和善,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忠于职守,从不思考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这也是个“

12、美”的化身。D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傩送情愿代哥哥对唱。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这也是“美”的化身。答案D解析“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情愿代哥哥对唱。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不属于第三段的内容。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醉白堂记苏轼故魏国忠献韩公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行得者。天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

13、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坦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行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全部,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伴侣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全部,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

14、,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全部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

15、注】本文为苏轼被贬密州期间所作。9下列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皆有侈心焉侈:铺张。B有不行欺者矣 欺:哄骗、蒙骗。C而文采表于后世 表:显扬。D而行乎利害之涂 涂:通“途”,道路。答案A解析“侈”的意思是“夸大”。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而自比于老、彭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而不自以为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天之生是人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答案A解析A项两个“于”都是介词,但意义不同,分别为“和”“被”。B项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却。C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用。D项两个“之”都是结构

16、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1下列各句都表明韩忠献公才华出众的一项是()(3分)韩公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ABCD答案D解析是写韩公建宅第并取名;是写韩公的品德高尚。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忠献公所建的“醉白堂”的名字取自白乐天的池上一诗,并把此诗作为醉白堂的歌赋。B韩忠献公是北宋的名臣,辅佐了三位帝王,能文能武,为国家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深得人民的爱戴。C作者认为,真正的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

17、过他们的名声,韩忠献公就是这样一位难得一见的君子。D韩公既不凭自己所拥有的来自我夸耀,也不因自己没有的而轻视自己,作者推崇二人相同的地方作自我寄予。答案D解析依据其次段最终一句,作“自我寄予”的是韩公而非作者。第卷(共11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3分)译文: (2)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2分)译文: (3)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3分)译文: 答案(1)无论死或者生,困惑或者得志,都不转变节操,而道德品质又高过古人。(2)崔浩自比为张良,然而后世始终不赞同他们。(3)安葬韩公

18、后,韩忠彦把这件事告知了我,苏轼认为要讲求道义而不应推辞,于是哭泣着写了这篇文章。(留意:以上翻译见得分点给分,整句语句欠通顺酌情扣分。)解析文言文翻译要抓住关键词、句,联系课本所学,加以推敲翻译。翻译时应留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这些往往就是采分点。第(1)句中“高于古人”属于介宾结构后置;第(2)句中“莫之许”是宾语前置句;第(3)句中“以告”应为省略句“以(之)告”,“义”“书”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参考译文】已故魏国忠献公韩琦在自己府第池塘之上建筑了一座厅堂,取名为“醉白”。选取白居易池上一诗,作醉白堂歌。意思好像是艳羡白居易并且认为自己有不及白居易的地方。天下士人,听说后心生疑虑,认为忠

19、献公已经无愧于商代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却还艳羡白乐天,是何道理。我听了这些士人的谈论感到好笑,我说:忠献公莫非只是艳羡白乐天罢了,人家忠献公正想做一个一般人却得不到。老天生出这个人,将要让他担当天下重任,那么受冻的人找他求衣穿,挨饿的人找他要饭吃,凡是不能满足的都想要得到满足。假如有谁能够挂念他们,那他将穷于应付。因此他将一辈子处在辛勤劳苦之中,患病各种利害冲突。这莫非是人所情愿做的吗?忠献公治理国家已经辅佐三个皇帝。晚年萌生告老还乡的猛烈愿望,可是大家一起挽留他连续任职,他不能够放弃。在这个时候,他对白乐天有艳羡的感情,是不值得惊异的。但是把白乐天平生行事和忠献公比较,人生收获的大小多少,

20、那么后世的评论,信任肯定会公允无欺。治理天下,平定叛乱,安抚国家,却不居功自傲。渴求贤才,拿爵禄赏赐天下贤才,而世人并不知道对他感恩。英勇征战,安定六军。遥远边陲地域的人也仰慕他的风采,而国家安危系于一身。这些都是忠献公做到的,而白乐天没有做到。在自己身体强健时恳求告老还乡,退隐田园十五年,每天和伴侣们饮酒赋诗,尽享山水田园乐趣。家里有穿不完的布帛,吃不完的粮食,歌舞作乐享受不尽。这些就是白乐天所拥有的,而忠献公享受不到这些。忠诚言论,奇特计谋,为国家效劳,而且绚烂文采在后代显露;境况困穷,不转变操守,道德人品比古人还高,这些方面忠献公和白乐天都是一样的拥有。忠献公既不由于自己所拥有的而自夸,

21、也不由于自己所缺少的而自卑。而是推崇两人共同的地方作自我寄予。当他在一醉之中寄予自己的情怀,看淡得失,遗忘祸福,混淆贵贱,等同贤愚,等同世间万物,完全融入自然之中,不仅仅是和白乐天相比较。古代君子对自己要求繁多,对个人身名要求低廉。因此他们实际才能超过名声,因而世人对他们盛赞不厌。圣人如孔子,却把自己比为老子、彭祖、左丘明,自认为不犹如学颜渊。后世君子,他们的实际才能不能达到,可是都有夸大名声的愿望。臧武仲自比为圣人,白圭自比为禹,扬雄自比为孟轲,崔浩自比为张良,然而后世人始终不赞同他们。由此看来,忠献公之贤能比他们要高出很多。过去忠献公曾对他儿子忠彦说,想求我为醉白堂写一篇记没有实现。死后,

22、忠彦告知我,我认为自己义不容辞,于是流着泪写了这篇记。四、诗歌鉴赏及名篇名句默写。(14分)14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九日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 答案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

23、的忧愁和愤懑。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力量,力量层级为D(鉴赏评价)。首联的“晚岁”指晚年,老年;“不才”是自谦的说法,“华发”“萧萧”与“金罍”相映照,不平之气暗含其中。颔联用“延东阁”的典故,写自己官卑职微,难以有所作为。于是只好借酒浇愁,但却深感“寒无意”,道尽了壮志未酬的幽愤之情。(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答: 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

24、世界。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力量,力量层级为D(鉴赏评价)。题目已经明确的“表达技巧”为“对比”,降低了试题难度。只需要指出有哪些对比,再分析其表达效果(情感、主题)即可。颈联有三组对比:“佳”与“愁”,“久”与“偶”,“壮心”与“醉中”。其中,第三组对比稍难。回答时可接受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对比的作用,再举例分析,最终总括。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轼赤壁赋)(2)大弦嘈嘈如急雨,。(白居易琵琶行)(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总角之宴,。,不思其反。(诗经氓)(5),都护在燕然。

25、(王维使至塞上)答案(1)歌窈窕之章(2)小弦切切如私语(3)入则无法家拂士(4)言笑晏晏信誓旦旦(5)萧关逢候骑五、语言文字运用(8分)16依照所给的例子,补充出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4分)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打抱不平(1)林冲到了野猪林 (2)林冲误闯白虎堂 (3)林冲雪夜上梁山 (4)十五个吊桶打水 答案(1)绝处逢生(2)单刀直入/祸从天降(3)官逼民反/逼的(4)七上八下(意思对即可)17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方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4分)例句:幻想之于人生,正如星光之于黑夜,即使一点,也会驱走黯淡;幻想之于人生,正如颜色之于白纸,即使一抹,也会带

26、来绚烂。(1) ;(2) 。答案(示例)(1)幻想之于人生,正如清风之于炎夏,即使一缕,也会驱走烦躁;(2)幻想之于人生,正如甘泉之于沙漠,即使一汪,也会带来生气。解析这是一个仿句题,也是一个语言运用精确鲜亮生动的题。先找出例句的共同句式:幻想之于人生,正如之于,即使,也会;然后依据题干要求的比方修辞进行仿写即可,留意内容的正面和健康。六、现代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公园里的星期天美贝尔考夫曼黄昏的太阳暖洋洋的,树林外模糊传来城市的吵闹。她放下手中的书,摘下墨镜,满足地吁了口气。莫顿正在看时代周刊,一只手搭在她肩上;他们三岁的儿子莱利在沙坑里玩。正是星期天下午五点半,藏

27、在公园角落里的小操场清静极了。秋千和跷跷板一动不动,滑梯上也空空荡荡,只有莱利和一个年龄相仿的胖男孩蹲在沙坑里玩。多奇特啊,她几乎微笑起来。她想,他们应当多出来晒晒太阳,莫顿肤色那么苍白,都是成天在高校里埋头工作造成的。她柔情地挽着他的手臂,看着莱利玩沙。突然,那胖男孩站起来猛地向莱利扔了一铲沙。她朝男孩摇摇手指:“不行以丢沙子,这样会迷住别人的眼睛。”可那男孩面无表情地盯着她,眼都不眨一下。他妈妈或保姆在哪里?操场上除了正朝出口走去的二三人,只有一个男人坐在几英尺外的长凳上,块头很大,几乎占满了整条长凳,脸被星期日漫画遮住了。她断定他就是那孩子的爸爸。听到她的话,他目光不离漫画,随地唾了一口

28、。她厌恶地扭过头。就在这时,胖男孩又快速扬起一铲子沙撒向莱利,一些沙子落在他的头发和额头上。莱利抬头看看妈妈,嘴唇犹疑地动了动;她的反应会告知他该不该哭。她本能地想要冲到儿子身边,掸掉他头发上的沙子,并教训那个小孩,但忍住了。她总是说要莱利学会为自己战斗。“小家伙,别扔!”她严峻地说,并朝长凳上看看,“怎么能任凭扔沙子呢!”长凳上那人看都不看她,朝那男孩大声说:“乔,干得好!这是公共沙坑,想扔就扔。”她觉得膝盖突然软了一下,乜了莫顿一眼。他这才意识到怎么回事了,当心地把时代放在腿上,转过头看着那人,清瘦的脸上带着他当面指出同学错误时那种羞怯、歉意的微笑。“你说得对,”他心平气和地说,“但正由于

29、是公共场所”那人放下漫画,怀着敌意从头到脚端详着莫顿。“是吗?”蛮横无礼中夹着威逼,“在这里我儿子跟你儿子有同样的权力。他想扔沙子就扔呗。你不服气,就他妈带着你儿子滚蛋。”孩子们都愣住了,瞪着眼,张大嘴,连手里的铲子掉了都不知道。莫顿面部肌肉抽搐着。“好,只需一分钟,你必需明白”他安静地说。“喂,闭嘴!”那人说。她的心怦怦直跳。她知道丈夫根本不是“大块头”的对手,心中布满了对丈夫的怜惜和对那男人的怒气。她丈夫平常不生气,难得发火,这样的情景对他而言太生疏太令人尴尬了。莫顿刚起身,时代周刊就滑到地上。那人站起来,朝莫顿连跨两步才停住,活动着粗大的胳膊等着莫顿上前。她可怕地并紧颤抖的双膝。会发生可

30、怕的打斗吗?太可怕了,太出人意料了得阻挡这场打斗,喊救命。她本想扯住丈夫的袖子,示意他坐下,但基于某种缘由,她没有这样做。莫顿正了正眼镜,面色格外苍白。“这太荒谬了,”他冷静地说,“我倒想请教请教”“哦,是吗?”那人两腿分开,轻轻晃着,极为轻视地看着莫顿,“就你,还有谁?”他们你盯着我,我瞪着你对峙了一套儿。莫顿突然转过身,安静地对她说:“走,我们离开这里。”他笨拙地走向沙坑,窘迫使他的脚步有点踉跄。他弯腰抱起莱利并捡起铲子。菜利一改呆愣的神态,又踢又叫:“不要回家,要玩嘛,不要吃晚饭”他俩拖着莱利往前走。出大门必得经过那人坐的长凳,她极力不看那人,仰头挺胸、渐渐地和丈夫、孩子一起走出了那片操

31、场。她的第一感觉是松了口气:避开了一场打斗,没有人受伤。但内心深处却有一种沉重的甩不掉的感觉。这感觉要比一场意外事故,或者比道理被暴力击败要苦痛得多。她模糊地感到她与莫顿好像缺少什么。莫顿突然冒了一句:“那证明不了什么。”“什么?”她问。“打架。打架除了证明他比我高大以外,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当然。”她说。“最好的结果,”他解释说,“可能会是什么?打碎眼镜,掉一两颗牙,或者卧床两天图什么?伸张正义?讲清道理?”“当然。”她又说,加快了脚步,只想早点回家忙些别的事情,消退那像强力胶一样黏在她心上的感觉。全是愚蠢、卑鄙之徒!她想,一边拽紧了孩子的手。孩子还是哭个不停。以前她总对他那弱不禁风的小身

32、体、瘦削的肩膀、细瘦无力的双腿,有着一丝温存的怜惜。但是现在,她的嘴唇愤恨地紧闭着。“不许哭,”她气冲冲地说,“真叫人丢脸!”她觉得他们三个好像踩着烂泥前进一样。孩子的哭声更大了。她想,要是真的打起来他会怎样呢?让自己被揍扁?去教训那人?叫警察?“警官,公园里有人叫他儿子向我儿子扔沙子”真可笑,没必要去想这些。“老天,你不能让他安静吗?”莫顿烦躁地说。“你以为我始终在干嘛?”她说。莱利摆脱他们的手,往后退着。“你管不住,我来管。”莫顿气呼呼地说,朝孩子走去。但她的声音制止了他。她细小、冷酷、布满蔑视的声音,把自己都吓了一跳。“是吗?”她听见自己说,“就你,还有谁?”(依据肖鹏译文删改)18下列

33、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擅长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比如莱利被欺侮之后,只是“嘴唇犹疑地动了动”,等待妈妈的反应,这一细节含蓄地表现了莱利脆弱的性格,并示意了其性格的成因。B小说中莱利与其父莫顿、胖男孩乔与其父“大块头”在外形和性格上都很相像,这样写旨在说明有其父必有其子,提示家长必需留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C小说中多次提到时代周刊和星期日漫画这两种杂志,奇妙地示意了奠顿和大块头男人身份地位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寻常的故事具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D“她觉得他们三个好像踩着烂泥前进一样”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奇妙地传达出“她”内心的沉重和对愚

34、蠢、卑鄙之徒的愤恨。E“她”对孩子的柔弱感到“愤恨”,责怪他“真叫人丢脸”,看似对孩子不满,实则是对丈夫不满,而结尾处对丈夫说出那句话只是她这种被压抑的真实心理的爆发而已。答案EC解析A项中“示意性格成因”理解不够精确全面,依据上下文来看,莱利怯弱的性格成因可能有多种,对妈妈过于依靠只是其中一种。B项中“旨在说明提示”理解错误,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温良文静与粗野蛮横的对比,表现道理在暴力面前的无能为力。D项中“对愚蠢、卑鄙之徒的愤恨”理解错误,这个比方不能表现她内心的愤恨。19小说第一段中的环境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答: 答案照应题目;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的活动供应

35、适当的背景;描写小操场的隐蔽清净和两个男孩一起玩沙的情境,为下文情节的开放做铺垫,也使情节的进展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显得更真实自然;小说开头描写公园里幽静宜人的环境,营造一幅和谐奇特的休闲画面,与后文情节进展和人物之间紧急的冲突形成猛烈反差,有以乐衬悲、以美衬丑的艺术效果。20小说中的莫顿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答: 答案莫顿是一个敬业的高校教授,终日埋头于高校里的工作,很少外出。敬重、呵护同学,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时带着羞怯、歉意的微笑。外表文弱,脸清瘦苍白。性情温文尔雅、谦逊平和,平日里不生气,很少发火,面对男人的粗野无礼时,能心平气和地讲道理。性格脆弱,隐忍退让,当患病大块头的污

36、辱威逼时,不是奋起维护自己的尊严、爱护自己的孩子而是忍辱离开;妥协之后又为自己的怯懦辩解。(该点如答“理性、知难而退,为了避开打斗受伤而忍辱离开”也可)在暴力面前屈服而在弱者面前威猛,对孩子和妻子表现得不耐烦,威逼要去管理孩子。解析这是一个形象分析题。莫顿在文中有三重身份:高校教授、父亲、丈夫;作者对莫顿的刻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外表、职业、性格、心理等方面。将这两者结合,答题的思路就清楚了。答题时留意分点作答,每一点都要有联系文本的分析。21有人认为小说写到一家三口渐渐走出操场就戛然而止,也不失为一篇余味悠长的小说,后半部分完全可以不要,你怎么看?请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37、8分)答: 答案(示例一)可以不要。理由:情节紧扣题目开放,脉络清楚,结构完整。不要后半部分,故事场景便集中于星期天的公园一角,情节围绕莱利与胖男孩、莫顿与大块头之间的冲突开放,冲突因孩子而起,在两个男人之间进展到顶峰,最终以莫顿知难而退、一家人尴尬离开结束,情节结构格外完整紧凑。人物形象鲜亮,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描写已经很充分。高校教授莫顿外表文弱,温文尔雅、隐忍退让的性格跃然纸上;大块头的蛮横粗俗、恃强凌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她”胆小怕事而又自尊要强的性格和在整个冲突中的心理变化也得到了充分表现。主题深刻而鲜亮。小说前半部分通过孩子与孩子、成人与成人之间的两种冲突,表现粗野对文明、暴力对道理的

38、践踏,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对待他人的无理欺侮、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假犹如学回答表现了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冲突,分析有理,也可以)(示例二)有后半部分更好。理由:情节更丰富曲折,耐人寻味。前半部分重在写两家人的冲突,后半部分转而写夫妻之间的冲突,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后半部分将前半部分中夫妻之间已露端倪的冲突加以开放,细致描写尴尬退场之后一家三口的言行心理,别开生面,情节内容更加丰富)。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更好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心理的简单。前后两部分,“她”对丈夫的态度从温存怜惜、爱护担忧,到内怀不满、隐忍不发,到最终尖锐冷酷地讽刺,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被表现得更细致充分,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而

39、且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简单。丰富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后半部分除了连续通过“她”和莫顿言行心理的描写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抗拒暴力、如何坚守权益尊严这一主题外,重在表现他们对自身怯懦无能的屈辱感,以及将怨愤发泄于他人的微妙心理,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如何面对自身的屈辱和内心的苦痛(陷入内心苦痛中的夫妻二人不是相互理解相互劝慰,反而是妻子怨愤丈夫,丈夫责难妻子,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隔膜折射出了人内在的孤独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解析这是一个共性化阅读的题目。考生可以就题干中供应的写法与作者已经接受的写法进行选择回答。答题时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然后依据题干要求分点作答。认为后半部分可以不要,则体现为情节结构

40、的紧凑、人物形象的鲜亮、主题的集中;认为有后半部分更好,则体现为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主题深刻内涵丰富。答题时要看自己在哪一个方面说理更充分就选择哪个方面。留意要观点态度鲜亮,联系文本分析,要能言之成理。七、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材料一:2010年,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公布的创建文明城市的自测结果显示:郑州市得分最高的是公交车,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蔚然成风,在被观看的14个班次中,仅有一条线路存在未让座现象,郑州公交车让座率在全国领先。材料二:2021年3月10日,在挤满乘客的89路公交车上,一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60岁左

41、右的老人让座,被其谩骂没道德并拽住头发暴打。3月15日,郑州20多位老人走上街头,手举“给年轻人让座”红牌,倡议给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的年轻人让座。最近,发生在郑州的两则关于“公交让座”的新闻,引起社会各界热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导引】这是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题。要求审题时要找出两则材料的共同点。第一则材料说到“郑州市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蔚然成风”,其次则材料写的是发生在郑州的两则关于“公交让座”的新闻,引起社会各界热议。这两则材料都说到公交车的让座问题,这只是现象,其实质则是指向社会文明建

42、设。既可就材料中的具体事例来开放谈论分析,也可围绕“社会文明建设”来谈论。【参考立意】(1)尊老爱幼相辅相成,不宜有所偏废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敬重和理解是相互的。(2)不要夸大个例的影响,要共同维护主流价值取向。(3)讲文明树新风需要从自己做起,而不要苛责他人。(4)公德是靠大家共同遵守的。(5)不要让道德成为污辱人损害人的工具,更不要祭起道德的大旗为己谋利。(6)不能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道德问题。(未让座是道德问题,女孩不让座应受道德责怪,但因此打人则是法律问题,老人应当担当相应的法律责任。)【佳作赏析】让座者,美如花让座的人,秀丽如花;公交车上,风景正好。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让城市不再成为只有钢筋水泥的森林。从尧舜的禅让之风,到重耳的退避三舍,“让”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温良恭俭让”的君子做派,孔北海让梨的千古风流,都是我们贵重的文化遗产。而今,我们正在建设秀丽中国,在着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