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届广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1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802115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广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1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2届广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专题1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1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2021广东增城市高三调研17)17近代上海人的衣着出行有了巨大变化“几至无人不绸,无人不缎”,“不分贵贱,出必乘舆”。据此我们可知()A近代上海人打破了以往在消费领域中的等级尊卑观念B近代上海人已无贵贱之分C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习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近代上海人生活富足【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从材料“几至无人不绸,无人不缎”,“不分贵贱,出必乘舆”可以看出,近代上海人在衣着出行消费领域中打破了以往在的等级尊卑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近代上海人的衣着出行变化,不能说明近代上海人已无贵贱之分,故B项错误;近代

2、上海人的衣着出行有了巨大变化,但仍还保留传统特色,发生根本性变化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近代上海人生活富足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A2(2021广东六校高三其次次联考13)13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简洁,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学问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晴学堂同学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晴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争辩视角应当是()A社会生活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考点】史学理论史学观念(社会史观) 【解析】社会生活是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

3、活方面,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现代化主要包括了学术学问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社会思潮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确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确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群体泛指通过确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题干中学问分子、近代绅商、学堂同学、军人集团都应当属于社会的不同群体,故D项正确。【答案】D3(2021广东惠州二调39)39(27分)择业观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

4、料三 1952年出版的苏联小说茹尔宾一家是一部描写工人生活的优秀作品。该作品以近乎抱负化的正面人物形象来表达工人阶级的劳动、生活、道德和优秀传统,成功地塑造了“新世界的仆人”的艺术形象。作品中有一情节:仆人公茹尔宾全家庆祝孙子的诞生,他们为一个新工人的诞生而傲慢。材料四 2005年,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发布了上海市中学校生成长质量公益调查的报告。通过对义务训练阶段的上海同学家进步行拦截调查,共搜集总样本数为1324份。在回答“今后期望孩子做什么”的单项选择题时,309%的家长选择公务员,仅有11%的家长期望孩子成为工人。人才就业意向依据频率凹凸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

5、险等。(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工人这一职业的生疏有何不同?这两则材料对于探究工人社会地位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8分)(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影响择业观的因素有哪些?(3分)【考点】(3)史学理论史料使用(4)影响择业观的因素【解析】(3)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中成功地塑造了“新世界的仆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得出材料三推崇工人这一职业,认为工人是新世界的仆人,另外依据材料四中的“309%的家长选择公务员,仅有11%的家长期望孩子成为工人。人才就业意向依据频率凹凸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等。”可以得出工人这一职业的社会认同感低,仅有少量人情愿当工人;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三中的“

6、该作品以近乎抱负化的正面人物形象来表达工人阶级的劳动、生活、道德和优秀传统”和材料四中的“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发布了上海市中学校生成长质量公益调查的报告。”可以分别得出材料三来源于小说,带有明显的主观夸大的颜色,材料四只反映局部。(4)通过四则材料和前三题的答案,通过中外传统、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对比可以归纳得出影响择业观的因素有时代环境(背景)、立场、地域、传统思想、主流价值观等。【答案】(3)不同:材料三推崇工人这一职业,认为工人是新世界的仆人;(2分);材料四工人这一职业的社会认同感低,仅有少量人情愿当工人(2分)局限:材料三来源于小说,带有明显的主观夸大的颜色;(2分);材料四只反

7、映局部。(2分)(4)因素:时代环境(背景)、立场、地域、传统思想、主流价值观等。(3分,每点1分,任答3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4(2021广东惠州三模14)39(24分)婚恋观的嬗变折射出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在民国时期人们婚恋观的变革中,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青年人对于婚姻的目的已经由以前完全的传宗接代向追求两情相悦和两性的自然结合转变。 据刘超青年婚恋观的历史演化与进展趋势争辩(2)民国时期开头于哪一年?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材料二中婚恋观变革的缘由。(8分)【考点】(2)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婚恋观变革;辛亥革命;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进展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8、新文化运动【解析】(2)第一小问,据教材,民国时期开头于1912年。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可从民国初期政治、经济、思想等史实进行分析,政治上辛亥革命,经济上民族工业的进展,思想上开展新文化运动。【答案】 (2)年份:1912年(2分)缘由: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进展,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辛亥革命移风易俗;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中共提倡男女公正、妇女解放;革命思潮影响;新式训练的兴办以及出国留学人员的增加;西方婚恋观传入。(6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5(2021广东惠州三模14)39(24分)婚恋观的嬗变折射出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

9、成立以来的婚恋观发生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19491978 年:以政治出身为主导的择偶标准其次阶段:197820 世纪90 年月初期:以文化资本为导向的择偶标准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月中期至今:以经济地位为重心的择偶标准 据王英侠 徐晓军择偶标准变迁与阶层间的封闭性(3)材料三中把1978年作为婚恋观第一、二阶段变化的分水岭最主要的缘由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第三阶段婚恋观毁灭的缘由(8分)(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影响婚恋观的因素有哪些?(2分)【考点】(3)现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婚恋观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

10、加入(4)影响婚恋观的因素【解析】(3)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中“其次阶段:197820 世纪90 年月初期:以文化资本为导向的择偶标准”,可以得出缘由应当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其次小问,可以从第三阶段的时间“20 世纪90 年月中期”切入,联系经济方面的主要史实说明,199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对外开放,拜金主义思想渐渐影响国人。(4)用社会史观看问题,从所处的时代、政治、经济因素、立场、价值观、社会风气等影响婚恋观的因素角度来总结。【答案】 (3)缘由: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具有深

11、远意义的宏大转折(4分)缘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对外开放;炫富等拜金主义社会风气的影响。(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因素:所处的时代,政治、经济因素,立场,价值观,社会风气等(2分,答1点给1分,2点以上给2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2021广东韶关一模38)39(26分)国家形象取决于国家实力,又与内政外交相关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人像蚂蚁一样没有共性,也像蚂蚁一样繁忙。男女的服装没有什么区分,一律都是蓝布衫、宽袍长裤,甚至连面貌表情都没有什么差别。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通商失败后(1

12、)材料一马戛尔尼是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人的?请从材料一的某一角度,概述近代前期中国历史开头发生的变化。(8分)【考点】(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进展【解析】(1)第一小问找出材料一中马戛尔尼对中国人的评价:中国人像蚂蚁一样没有共性,也像蚂蚁一样繁忙,男女的服装没有什么区分,甚至连面貌表情都没有什么差别,请留意材料的出处: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通商失败后,角度的提炼主要有思想、生活、经济三个方面,答案来自于材料:无共性、劳碌、生活单调、经济落后等。其次小问变化留意近代前期指18401919,角度

13、可以是思想、生活、经济。思想上的变化,需要回答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变化;生活上的变化,如衣食住行社会生活变迁等;经济上的变化,如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进展等。【答案】(1)角度:思想麻木(无共性)、劳碌;(2分)生活(服饰)单调、经济落后。(2分)变化一:鸦片战斗后,从林则徐、魏源到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3分)促进思想解放、共性自由。(1分)变化二:受西方工业文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西服、中山装、旗袍等服饰、近代报刊等开头在中国毁灭,(3分)社会生活渐渐变得丰富起来。(1分)(若答自然经济开头瓦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也可酌情给3分,但此点只能二选

14、一,不能重复给分)(以上两种变化任答一种变化即可,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给分)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进展1(2021深圳市宝安区高三第一学期调研8)8反对建立电话电报事业的理由之一是“中国人架设电线就是不孝,不孝必定不忠,架设电线必定导致不忠不孝,罪莫大焉!”持此观点的应是()A洋务人士 B顽固势力 C维新人士 D革命党人【考点】近代中国通讯工具的进步【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中国人架设电线必定导致不忠不孝”可知这应为地主阶级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外的观点,故B项正确;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均主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与题目中的信息“中国人架设电线必定导致不忠不孝”不符,故A、C、D项错误。【

15、答案】B2(2021广东五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14)14假如你生活在中国近代,那么你可以()乘火车去外地经商 发电报与亲友联系用互联网下载电影歌女红牡丹到申报上登载广告喝着咖啡扫瞄光明日报A B C D【考点】近代中国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进展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火车和电报是分别是第一次和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近代时期随着西方经济文化入侵,火车和电报传入中国,故正确;歌女红牡丹虽已上演,但1949年前互联网还没有毁灭,故错误;申报是1872年在上海创刊,故正确;光明日报是新中国创办的报纸,故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3(2021广东百校高三质量分析联考18)1

16、820世纪30年月,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每至礼拜日,必有很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奔驰于南京路、静安寺路、福州路。”这说明()A汽车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 B近代上海的交通日益便利发达C近代上海的铺张风气最为盛行 D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考点】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结合材料提及的时间和地点可以看到,汽车作为出行工具只是个别现象,“主要出行工具”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故A项错误;上海交通是否日益便利发达,应当通过与以前的对比看出来,材料信息单一,无法说明问题,故B项错误;“近代上海的铺张风气最为盛行”的说法没有供应比较例证,难以说明问题,故C项错误;从材料“以乘汽车为豪”“少年男女同乘一车”,可以看到汽车这种交通工具毁灭对社会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