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次章 地球上的大气2.4 全球气候变化学案导学一、课标解析课标:分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影响。指导全球气候变化已经给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带来了重要影响,应提高环境危机意识,增加环境爱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主干学问点梳理 气候变化的概念: 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变化中 按时间尺度分为 、 、 。 近代气候变化 特点: 。 缘由: 。 海平面 。危害: 。可能影响 影响 生产。具体: 。 影响 过程。导致 。适应对策: 、 、 等。三、典题解析1、读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
2、,缘由是 。(2)二氧化碳对 具有猛烈的吸取作用,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 有很大影响。(3)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将发生什么影响?解析:本题对全球变暖问题进行了考查,可涉及三方面的学问,一是近年来二氧化碳增加及增加的缘由,主要是由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造成的。二是二氧化碳增多与全球变暖的内在联系,是由二氧化碳吸取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的性质所打算的。三是全球变暖的危害。答案:(1)上升 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毁林 (2)地面长波辐射气温 (3)一方面全球变暖会引起部分极冰溶化,使海平面上升,威逼沿海低地国家;另一方面,全球变暖会使世界各纬度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经
3、济结构发生变化。2、读图,分析回答:(1)20世纪80年月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 ,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氧化碳的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日益俱增的缘由:一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二是 。(3)把图中猜测海面上升状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并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4)按图中状况进展下去,将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 ) 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削减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E、台湾海峡将变宽解析:前两问较基础,后两问难度较大。第(3)问重在分析图,由,反映海平面上升幅度由小到大,上升幅度越大说明温室气体排放量大,能源利用状况无变化。
4、第(4)问,按状况进展,意味着气温渐渐上升,华北春旱将更为严峻,天山雪线也将明显上升。这是一道读图分析综合题,力量要求较高,解答中必需具备扎实的基础学问,需认真分析。答案:(1)波动上升 “温室效应” (2)森林被大量砍伐的原因 (3)按表中状况分析,对比图示得出自上而下依次是: (4)A、C、E四、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上升于全球平均值B、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增高比较明显C、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气温呈下降趋势D、从季节来看,我国冬季增加最明显北半球冬至日,航行中的海轮上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74,物体影子朝北,从收音机里听到北
5、京时间是8:20,回答2-3题。2、此时该船位于( )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3、上述海疆四周某珊瑚礁岛国内环境变迁将被迫举国移民,这里所讲的“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发C、酸雨侵蚀D、臭氧层空洞4、我国CO2的排放量居世界其次位,为了对爱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进展,削减能源消耗加快进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 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掩盖率 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进展 A、B、C、D、5、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由于( ) A、吸取太阳辐射,使
6、大气增温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C、猛烈吸取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6、削减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有( )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接受新能源 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加强国际间合作 A、B、C、D、7、据估量,由于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消灭的状况有( )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B、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C、珠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将往下移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2003年1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缺电”“缺油”,拉响了我国能源平安的警报。若右图
7、为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据此推断第8-10题。8、四点所代表的能源中,成本相对较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少的是( ) A、B、C、D、9、从图中可以看动身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 A、核能B、自然气C、煤炭D、可再生能源10、下列能源中,发电成本最高的是( ) A、水能B、核能C、自然气D、太阳能下图为某群岛示意图,此季节我国盛行东南风,M线为晨昏线,此时北京为某月10日,读图回答11-13题。11、此时格林尼治的地方时为( ) A、9日23时B、10日1时C、9日13时D、10日13时12、当图中夹角为2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圈上消灭
8、极夜现象B、此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3006C、北半球各地昼长正渐渐加大D、该地区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南13、危及到该群岛国家经济进展和生存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地震B、全球性气候变暖C、泥石流、滑坡D、海洋环境污染14、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据推想21世纪全球气温可能上升2-5摄氏度,若这种推想属实,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海水蒸发旺盛,水循环活跃,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降水量增多我国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的农田范围缩小随着海平面上升,我国部分沿海地区有沉没的可能我国橡胶种植面积扩大,畜牧业地区范围缩小二、综合题:1、分析“近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增长示意图”,并回答:(1)图中代表近年来CO2增长的
9、曲线是 。(2)计算1985-1968年这十年间CO2含量平均每年增多 ppm。(3)为什么大气中CO2的含量与日俱增?答:由于 、 、 大量燃烧 、 和 。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 大量被砍伐所致。(4)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对气候有何影响,为什么? (5)列举一、二项事例,说明由于CO2的增多使气候发生的变化及所带来的后果: 。(6)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适应对策。 2、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
10、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五、力量提高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的缘由。(2)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却很大的缘由是 。2、开拓欧洲“其次战场”,是其次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苏德战斗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拓其次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英吉利海峡常年受 (
11、风带)的影响。(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风与气压的强弱也发生变化。)3、据专家猜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上升4050 厘米。图12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B滩涂面积削减C沉没部分耕地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缘由有A臭氧层破坏B森林被大量砍伐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4、图2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回答(1)、19512002年,我国 A. 各地都
12、增温 B. 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 C. 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 D. 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2)、我国气温上升最明显的地区在 A. 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 西北、华北、西南地区 C. 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 西北、华北、华南地区六、课后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四、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A 4、D 5、C 6、C 7、D 8、A 9、C 10、D11、D 12、D 13、B(二)综合题1、(1)C (2)0.7 (3)工厂 交通 工具 家庭炉灶 煤 石油 自然气 森林(4)随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将有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二氧化碳能猛烈吸
13、取地面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增高 (5)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溶化,海水膨胀,使海平面上升;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会发生变化,使世界各地农业生产有所转变,低纬地区农作物减产,高纬地区农作物产量增加(6)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取,实行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2、(1)0.300.32 1.11.5 1.62(2)(3)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五、力量提高1、(1)A地受副高和信风的影响;B地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把握;C地终年受西风影响。(2)南北延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地形、海陆位置(3)C地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较弱;D地气候的大陆性强,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较强。2、(1)西风(2)夏季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变小,西风强度减弱,海上风浪变小,较利于渡海作战。冬季半年状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 或答:冬季半年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变大,西风强度增加,海上风浪变大,不利于渡海作战。夏季半年状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小,较利于渡海作战。3、(1)AB(2)BC 4、(1)D(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