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其次单元测试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秋草黄,草原上琴声悲伤……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长,草原上春意暖”。据此回答1~2题。
1.歌曲中提到的主要景观是( )
A.江水终年不断 B.草原四季变化
C.鸿雁迁徙 D.牧民的生活
2.观赏上述景观主要应做到( )
A.把握丰富的学问 B.把握观赏的时机
C.把握观赏的地点 D.提高审美制造力
1~2.解析 歌曲主要描写的是鸿雁季节性的迁徙现象,观赏该景观应主要抓住观赏时机。
答案 1.C 2.B
某旅行社组织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游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路线,据此回答3~6题。
3.旅行团在黄山、衡山、泰山、华山考察中都能看到的自然带是( )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常绿硬叶林带
C.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D.山地冰雪带
4.旅行团在下列山地中观赏到云海的几率最大的是( )
A.华山 B.恒山
C.泰山 D.黄山
5.旅行社在本次考察活动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不行能实现的是( )
A.a-c:喀斯特地貌之旅
B.c-d:江南奇山异水之旅
C.d-f:南北景观之旅
D.g-f:农牧文化之旅
6.考察队员们在甲—丁四个地区看到的农业景观与众不同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3~6.解析 第3题,四山中黄山、衡山位于亚热带,泰山、华山位于温带,再加上四山地海拔都不超过3 000米,因此都能看到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第4题,四山中黄山位于南方地区,水汽较充分,看到云海的几率最高;其他三山都位于北方地区,气候较干燥,云海消灭的几率小。第5题,g—f路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看不到牧区文化。第6题,甲—丁四地中,只有丁位于北方旱作农业区,其他三地都为南方水田农业区。
答案 3.C 4.D 5.D 6.D
7.下列诗句描写出“人在画中游”意境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解析 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体会出“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答案 D
8.下列景观宜远眺的是( )
A.无锡“天下其次泉” B.苏州园林
C.武陵源群峰 D.巴黎凯旋门
解析 宜远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一般高大宏伟,远眺可以观其全貌。
答案 C
读下图,回答9~13题。
9.图中景观对应的国家正确的是( )
A.①—A国 B.②—D国
C.③—B国 D.④—C国
10.地中海地区每年吸引约5 000万游客,旅游收入达120亿美元,这些游客主要来自( )
A.西欧 B.南欧
C.东欧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1.地中海沿岸的旅游旺季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游客在C 国北部可能看到的旅游资源是( )
A.高原湖群 B.转动的风车
C.高山滑雪场 D.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车间
13.图示区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地,其缘由不包括( )
A.交通便捷
B.基础设施好
C.接待力量强
D.距离亚洲经济发达地区近
9~13.解析 第9题,由图片可知①为意大利(C国)的古斗兽场,②为希腊(D国)的巴特农神庙,③为英国(A国)大本钟,④为法国(B国)的埃菲尔铁塔。第10、11题,地中海沿岸纬度较欧洲其他地区低,热量和光照较充分,每年夏季都吸引大批来自经济发达地区——西欧的游客。第12题,C国北部是阿尔卑斯山,是世界有名的滑雪胜地。第13题,欧洲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大多是来自本地区的国家,这与欧盟经济一体化,便于游客出入境有很大关系。
答案 9.B 10.A 11.B 12.C 13.D
14.黄山是我国的名山,以“黄山四绝”有名于世,观赏黄山之前,需要做的工作是( )
①了解黄山的形成原理 ②了解温泉的历史文化价值 ③确定合适的旅游路线 ④把握观赏时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不同景观有不同特点,其观赏方法有所不同。观赏景观所做的预备工作,往往有很多相同之处。就黄山而言,观赏前首先应查看有关资料,了解黄山的景观特色、形成原理、主要景点的分布,其次是确定旅游路线等。
答案 D
15.据有关部门猜测,西藏将会成为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主要依据可能是( )
A.西藏的巡游价值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B.西藏的经济进展很快
C.青藏铁路的开通便利了对外联系
D.西藏的社会秩序状况良好
解析 青藏铁路的开通,便利了对外联系,促进了旅游业的进展。
答案 C
16.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地的最优辐射半径是无限的
B.巡游价值高的旅游资源,无论位于何地,开发价值都高
C.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旅游经济距离越长
D.旅游活动的规模对景区来说越大越好
解析 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出游的范围就大,距离也就越远。
答案 C
17.下图中,形成大连入境游客构成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实力 B.风俗习惯
C.经济距离 D.历史渊源
解析 日、韩距大连较近,而港澳台距大连相对较远。
答案 C
桂林和杭州两大旅游城市在接待境外游客方面经常不相上下,有时桂林甚至超过杭州。但在接待境内游客方面,杭州每年约有2 000万人次,而桂林只有600—700万人次。据此回答18~20题。
18.下列说法不适合于桂林风景区的是( )
A.景观的地貌主要是喀斯特地貌
B.景观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C.景观体现了旅游资源的非凡性
D.境外游客是桂林风景区接待的主要旅游者
解析 桂林山水属于自然景观,这种景观的地貌主要是喀斯特地貌,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具有旅游资源的非凡性、长存性。目前国内游客还是桂林风景区接待的主要旅游者,所以D选项是不对的。
答案 D
19.对于国内游客来说,杭州与桂林相比更具优势的是 ( )
A.巡游价值高 B.通达性好
C.经济距离长 D.环境承载量低
解析 对于国内游客来说,杭州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近,经济距离短,杭州与桂林相比更具优势的是通达性好。
答案 B
20.与桂林风景区属于同一种类型的是( )
A.北京故宫 B.高尔夫球场
C.黄山迎客松 D.恒山悬空寺
解析 桂林山水属于自然景观,而北京故宫、高尔夫球场、恒山悬空寺都是人文景观,只有黄山迎客松属于自然景观。
答案 C
下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
A.气候条件较好 B.市场距离较短
C.交通通达性较强 D.接待力量较强
22.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其缘由可能是( )
A.气候环境的差异 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
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D.环境容量的差异
21~22.解析 昆明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冬季寒冷的时间短,春城景观持续的时间较长,供巡游的季节自然就长;市场距离和交通通达性方面与巡游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同时从这两方面看昆明不占优势。昆明与北京相比客流量差异较大,与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有关;从资源本身看,北京主要是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很多资源在全国甚至世界都具有唯一性、非凡性,对游客有较大的训练意义,吸引力很大。而昆明相对较差,主要是自然旅游资源突出,训练意义不明显,有些资源不具有唯一性,全国类似资源较多,故会分散客源。
答案 21.A 22.C
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24 ℃、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
A.a B.b
C.c D.e
24.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风带
C.地形 D.河流
25.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
A.3、4 B.5、6
C.7、8 D.9、10
23~25.解析 第23题,依据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为平均气温为24 ℃,相对湿度为70%,平均风速2 m/s及d区为一般区,可知a、e区位于淮河以北(或海拔高),平均气温低,而a地靠东,相对湿度较大,因此e为最不舒适区,a为不舒适区。b、c相比,c区有长江流经,空气相对湿度大,南北又有山地、丘陵阻挡冬、夏季风,因此风速较小,为最舒适区。第24题,甲地位于该省西部山地,海拔较高,平均气温相对低,相对湿度和风速变化较大,为不舒适区。第25题,该省位于江淮地区,结合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可知5、6月份该地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相对湿度大,且风速小。7月份该地为晴朗高温的伏旱天气;9、10月份,该地相对湿度较小,可能受到台风影响,风速较大;3、4月份该地平均气温较低,且降水少,相对湿度小。因此5、6月份最适宜休闲旅游。
答案 23.C 24.C 25.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澳大利亚东北部大堡礁”和“中部艾尔斯巨石两处世界遗产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大堡礁从成因上看属于________岛礁。(2分)
(2)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16分)
解析 第(1)题,大堡礁属于瑚瑚礁。第(2)题,本题应结合澳大利亚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气候潮湿,城市、人口密集,沿海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内陆为宽敞的沙漠和干旱的草原,交通不便,旅游资源数量少。
答案 (1)珊瑚
(2)资源:周边有其他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好;区位及市场:交通便利,靠近国内外客源市场;基础设施:接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合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代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下图为乌镇及其周边地区位置示意图。
(1)试分析观赏乌镇独特的烟雨朦胧水乡景观的最佳季节是春季以及旅游资源的核心为古民居的缘由。(4分)
(2)结合材料分析乌镇旅游的有利开发条件。(6分)
答案 (1)乌镇位于江南地区,春季多春雨,呈现出烟雨朦胧的美景。乌镇以古民居为载体,承载着当地古建筑的文化风格以及当地的传统文化。
(2)旅游资源质量优,具有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地处长江三角洲,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地
区经济发达,距离客源市场近;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力量强。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青海省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大省”和“富省”,但是2011年其旅游总收入仅2.3亿元,为江苏省的1/56。
材料二 2011年入青海省国内游客构成。
位次
1
2
3
职业构成
专业/文教科技人员
企业管理人员
工人
旅游目的
休闲/观光/度假
商 务
探亲访友
主要客源地
甘 肃
陕 西
四 川
(1)材料中反映出青海省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有哪些?(5分)
(2)从表中可以看出,作为青海近邻的西藏入青旅游的人却很少,分析其缘由。(5分)
解析 第(1)题,由材料一中青海省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和“富省”说明其旅游资源丰富,巡游价值高;利用材料二中游客构成占首位的是专业或文教科技人员,可推出青海省旅游资源科学价值高。第(2)题,西藏与青海均位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和民族文化格外相像,而且西藏经济较为落后,人口稀有,两省之间交通也不便利,因此西藏到青海旅游的人数较少。
答案 (1)旅游资源巡游价值高;科研价值高。
(2)旅游资源类型相像;人口稀有;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29.近年来,在我国某大都市的郊区县试种并扩大了新型品种“水果玉米”的种植。该郊区县方案在每年7月到10月,实施“水果玉米”采摘观光项目。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说明该郊区县进展采摘观光业的优势条件。(12分)
解析 “水果玉米”采摘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且该郊区县距离大都市较近,具有客源和交通优势。另外,郊区与大都市相比,环境质量好,空气清爽,特殊能吸引城市游客。
答案 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吸引力强;邻近大都市,客源市场大;交通便利(或通达性好);空气质量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