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创新方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796004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4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方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方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新方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新方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检测: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程标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生疏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建立 (1)背景:军事上:人民解放战斗成功进展。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仆人士筹建新中国。 (2)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3)内容: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选举产生了中心人民政府委员会。确立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代国歌,接受公元纪年。2正式确立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各民主

2、党派和爱国民仆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3初步进展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条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放。2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民主选举: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

3、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3意义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公平、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富强。2依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和1954年宪法的正式确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内容在中心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4成果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5意义(1)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2)实现了民族公平。(3)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1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长夜难眠赤焰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4、人民五亿不团聚。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成功和新中国的成立。21954年9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山西女青年申纪兰,“骑上毛驴去见毛主席”。在中南海,她和一千多名代表审议通过了新中国宪法,并且怀着无比感动的心情“投了毛主席一票”。申纪兰骑上毛驴到北京参与什么重大活动?从材料看,这次重大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参与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主要内容:通过1954年宪法;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 主题一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史料探究材料一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

5、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而连续存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材料二1954年9月15日开幕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有1 226名代表,包括了我国全部的民主阶级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农业劳动模范,军队的英雄人物,有名的文学、艺术、科学、训练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各民族各阶层的代表。(1)结合材料一说明政协会议职能的变化。(2)材料二说明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怎样构成的?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特点?提示:(1)材料一反映了政协会议的职能由代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变为统一战线组织,由立法机构变为政治协商机构。(2)人民代表大会的代

6、表由全国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构成。特点:具有广泛性和公平性。拓展升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比较名称/比较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不同点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人民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在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职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打算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产生方式人大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协委员是通过民主协商推举产生的联系二者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二

7、者都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了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对点训练1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帮忙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气,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方案。四、亲密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解析:选D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尚未召开全国人大,所以由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随着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其职能发生了转变。主题二民族区域自治

8、制度的建立史料探究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依据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进展,共同的富强。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的?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目的。提示:(1)时间:1949年9月,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

9、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进展,共同富强。拓展升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缘由、特点、作用(1)缘由: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别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在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热关系和政治认同感。(2)特点: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自治区都是中心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机构,都必需听从中心集中统一的领导。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

10、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3)作用: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主权利。可以加速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进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互助。有利于抵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保障整个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对点训练21954年,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美丽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爱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敬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公平的原则解析:选D归绥、迪化等是旧中国中心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带有肯定制服心态的称呼,具有猛烈的大汉

11、族主义颜色,新中国改称呼是切实贯彻各民族公平原则的体现。故选D。A项是对材料名称断章取义的理解;B项材料未体现;C项说法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名称的转变从而体现公平,并未涉及民族习惯。 考点一政治协商制度命题角度1.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2考查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史料探究例1(江苏单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仆人士,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支配隐秘北上的民仆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与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仆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12、C贯彻“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方案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选项史论分析推断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仆人士,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新政协,新政协核心议题就是商讨新中国的成立事宜正确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C贯彻“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的时间是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错误D1953年,国家开头实施第一个五年方案,与材料时间不符错误答案A题组冲关1下表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表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会议总代表662人党派代表165人人民解放军代表71人团

13、体代表235人区域代表116人特殊邀请人士75人A.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宏大成功B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进展的必定结果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第一届政协代表的组成格外广泛,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它实际上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故选D。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材料二到底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生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材料一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1954年以前它的职权是什么?(3)材料二提出的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解析:本题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命制,考查同学对基础学问的识记力量。第(1)问,据材料回答即可。第(2)问,应留意区分1954年前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权的不同。第(3)问,据材料及所学学问作答。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

15、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职权: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3)方针:长期共存,相互监督。作用:更加亲密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考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命题角度1.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2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史料探究 例2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宏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成功和新进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实际上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C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D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解题思路本题旨在考查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意

16、义,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54年”。 答案D题组冲关 3.20世纪50年月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依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的确凿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全都的一种新制度。”这种“制度”的作用是()A奠定了我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B使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C调动了民仆人士参政议政的热忱 D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析:选A由“20世纪50年月中期”“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可知“新制度”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为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A项正确。新中国的

17、成立使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宽敞民仆人士参政议政的热忱,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D两项错误。4人口特殊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使他们都能表达本民族的意愿。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解析:选C从题干可以看出,人口特殊少的少数民族也可以在全国人大上表达本民族的意愿,据此可推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核心内容。 课堂归纳网络构建关键必背(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8、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进展。(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各民族公平、团结和共同富强的原则。(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曾经有过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功能。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诞生历史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B人民解放战斗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成功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解析:选B1949年,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战斗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成功。为解决成立新中国

19、的问题,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2“它的任务是:团结各种力气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材料中的“它”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一国两制”构想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理解。依据相关史实,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3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了特大粗黑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

20、”的主要依据是()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解析:选B“人民大宪章”意指宪法,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制定其他各种具体法律法规的依据。“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4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进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头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实施C“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的提出

21、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时间“1954年9月21日”和“人民民主政治进展的新阶段”可推断答案应是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项的时间是1949年,C、D两项的时间是1956年。5“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进展。”这部宪法的“进展”主要体现在()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解析:选D本题考查1954年宪法。从材料“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可知该宪法是195

22、4年宪法。A、B、C三项都是共同纲领的内容。故选D。6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争辩了近三个月,参与争辩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终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供应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C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D落实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解析:选C由1954年宪法的制定经受了“广泛征求意见”“全民争辩了近三个月”“意见共138万条”等信息,可以看出1954年宪法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7“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

23、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这一评价适用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选B由材料中的“少数民族自治”“因民族制宜”等关键信息可知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某导演欲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长期共存,相互监督”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展的新阶段1954年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A B C D解析:选A新中国的成立,是新中国政治建设的起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

24、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第一章总纲其次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

25、集中制。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公平。禁止对任何民族的卑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进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行分别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填写下表。(11分)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不同通过会议背景性质意义规定国体相同规定(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1954年宪法的特点。(4分)(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学问说明,

26、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3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和所学学问,归纳两者的异同即可。第(2)问,由“新中国成立之初”可推断出法律依据是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的特点需要依据材料二概括。第(3)问,依据所学学问即可得出新中国确立的三大政治制度。答案:(1)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不同通过会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4年一届人大背景1949年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成功保障在政治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当过渡性质临时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规定国体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相同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法律依据:共同纲领。特点: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3)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