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首届“最美教师”事迹学习宣传厦门市大同小学 许建奖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新时代人民教师风貌,2017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了首届“最美教师”寻访活动。寻访活动历时半年,坚持以“四有”好老师为基本标准,牢牢把握“最美”这一关键词,广泛宣传,深度挖掘,落实美在德上、感在情上、动在心上的导向,不片面追求教师学术贡献,不扔催泪弹,不演悲情剧,重在展示我省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和感人事迹。经宣传动员、遴选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选、公示等环节,最终产生10名“最美教师”和20名“最美教师提名奖”人选。省总工会对10名“最美教师
2、”,同时授予“最美劳动者”称号。王玮,福建医科大学教授 他30年坚守人体解剖学教学岗位,四处奔走,只为扩大遗体标本来源,引人侧目也无所畏惧。宣传动员、组织接收、凭吊逝者、抬送遗体,清洁消毒、灌注固定,他事必躬亲,做了一个教授本不需要亲自做的事情,为了是让学生享受最高标准的解剖教育。为保证遗体新鲜度,在许多个万家团聚的传统佳节,他独守解剖楼,与遗体相伴,精心处理,做了一个常人不能做的事情。仁师仁心,至情至性,秉持科学理想,超越世俗偏见,他将多少人视为畏途的解剖教学当做毕生志业。半世为师,他为莘莘学子奠定了学医的最坚实基石,在学生心中播撒探索求真、追求理想的种子,培育尊重生命、崇尚医德的价值观,是
3、名医培养道路上一面生动的人生指向牌!付心知,泉州市盲聋哑学校教师她是聋人,但身残志坚,不仅攻读了硕士学位,还是福建省骨干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她用自己的经历向学生证明“缺陷不可怕,只要你能勇敢面对,一样可以成长得很好”。她与她的学生心相通,意相随,孜孜不倦地研究聋生、无怨无悔地服务聋生,让他们于无声处激荡生命的旋律。她的世界虽然寂静,但她用爱的音符为聋生编织了梦想的旋律,为聋生搭建了通往未来的阶梯,所教的聋生有几十人次在全国、省、市级作文比赛中获奖,为高校输送了30多名聋人大学生。她爱生如子,以生为先,虽囊中羞涩,却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着,只因爱心永随。心灵的感动不需要语言,她以强而有力的
4、精神能量为聋生奏响生命乐章。刘志红,厦门市湖里区华悦学校校长教育改变了她的人生,她又全力用教育改变他人。作为外来工子女学校的“外来妹”校长,她恰如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老师,把“所有能替家长做的,都尽可能代劳”;她放弃假期,坚持走访每一位对外来工家庭,以行动教会家长“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尽可能让孩子家庭教育不缺位。她是老师,用心指导学生功课;她更像一位姐姐,悉心照料孩子们的生活。她带着学生从出租屋走到厦大校园,告诉他们生活不可能是永远的蜗居,还有梦想和远方。她为罹患重病的学生募集善款,以深沉的爱为困境中的家庭重燃希望之火。她不断追寻教育教学的可能性,以卓越的办学质量为孩子的未来奠基。杜成露,三明
5、市列东中学教师十四年来,他默默坚守在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岗位上。他循循善诱,让几乎英语零基础的内生西藏班学生也爱上英语;他无微不至,手把手帮助远离家乡的藏娃养成行为习惯、提升自理能力。他爱生如子,240名藏班学生的名字,他总能牢牢记住,只要藏生身体不适,他总是第一时间带他们去医院就诊,守护到凌晨两三点已是常态;他孜孜不倦,每逢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学校里总能看见他的身影,为的是给学生辅导学习、开展活动,已连续6年春节舍弃与家人团聚去陪伴藏生。从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到西藏部主任,藏族学生总是亲切地称他为“阿爸”。他用跨越民族和地域的大爱,连接起东海之滨和雪域高原,铺就了一条通往幸福的民族教育的天路!
6、苏元省,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学教师他淡泊人生、不求名利,在农村教育教学岗位默默耕耘35年。从全科教师到生管教师,无论岗位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他“顺手”做好事的师者仁心。当他救了一个溺水的幼童,社会的赞誉铺天盖地而来,他却说:“救人,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顺手之事,换了谁都会这样做的。”他成了人们尊敬的“顺手哥”。在管理寄宿生的日子里,他是孩子们的安全守护神。他以人格教育人格,用灵魂塑造灵魂,在无数“顺手”完成的小事中打磨着自己晶亮的品格。他的“顺手”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校园里到处都是“小顺手弟”“小顺手妹”。他用辛劳的付出和无悔的坚守诠释熠熠闪光的师德,只为不负薪火相传和以德树人的时代使命。林声进
7、,福鼎市流美中心小学深垅民族小学教学点负责人在山区默默坚守近40年,是因为他坚信,教育能让山里的孩子改变命运。肩负着村民们的殷切希望,他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他是校长,是班主任,还是宿管员。在一个人撑起的学校里,学校是他,他便是学校!他总是以身垂范,以吃苦耐劳的人格力量和坦诚真挚的爱心去温暖每一名学生。校舍破败,他多方筹集资金改造重建;山高路远,他坚持护送学生走山路、过溪涧。在他孜孜不倦的努力下,薄弱的山区教学点重新焕发出春天般的勃勃生机,学校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的家。数十年如一日,他用宝贵的青春年华换取了山村教育的春意盎然!林金娇,柘荣县第二小学副校长为了让留守儿童眼里不再有孤寂的泪水,为
8、了使失依少年重燃生活的希望,数十年她对孩子的无私呵护诠释了人间自有真情在!33年前,正值花季的她孤身一人来到边远山区单人校,自此与贫困儿童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张开博大温暖的怀抱,把爱和阳光揉在一起,播撒在他们幼小羸弱的心田。她给予严重烧伤的失依幼女一个温暖的家,她让智力迟滞的孤儿寻得安全的庇护。从早年的尽己之力爱护、帮扶,到组建团队,如今她的身边已汇聚近百名不同行业的“爱心妈妈”和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儿童过千人。做一名“爱的星火燎原者”,让更多人倾心融入,为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这是她矢志不渝的追求!赵冰洁,华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教授她信奉“关爱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原则,以永无止境地
9、追求精神,实践着自己对生命、对学生的承诺,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丰富、深刻;她用自己鲜活而丰富的生命影响他们,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毫不迟疑地用自己的生命托起他们的生命。她能从一张纸条、一则短信、一幅漫画等细节中敏锐捕捉每个异常学生的蛛丝马迹,像母亲一样给他们爱的回归。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为学生托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17年来,她像是一本充满内涵与诗意的书籍,吸引学生阅读,影响他们的人生;像是一座照亮方向的灯塔,帮助迷途的孩子走向光明;像是充满智慧和温情的生命守护者,指引对人生失去信心的孩子获得重生。赵祥枝,厦门双十中学教师。他的课堂活力四射,让众多数学尖子在各级奥数比赛中绽放耀眼光
10、芒,更让无数畏惧数学的学子痴恋数学,圆名校之梦。他三十多年坚持带领学生长跑,让跑步成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时尚,让运动场成为他教育学生的第二课堂。他甘守寂寞、孜孜不倦、潜心研究,让自己的思想和教学走得更远。他无私付出,传递薪火,让年轻教师脱颖而出,让学校数学组成为业内翘楚。他有诸多荣誉加身,令人艳羡不已,却淡泊名利,不忘三尺讲台的荣耀与使命,坚持做一名“纯粹的老师”,俯首为牛,愿做人梯,温暖他人。学生说,遇见他是幸运;学校说,拥有他是骄傲。黄仙永,莆田市秀屿区毓英中学教师。他在偏僻的海岛任教17载,不忘初心,甘守清贫,兢兢业业,被人们称为海岛教师中的活雷锋。他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言传更身教,以仁爱
11、为船,以知识为帆,为学生的心灵摆渡,用实际行动给了“师爱无疆”一个最好的注解。他好比明亮的灯塔,将海岛学子引向成才的彼岸。他热衷公益,践行大道,播撒仁爱,先后两次向湖南一名白血病患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甚至因此而放弃了选调进城考试的机会。他以大爱诠释生命的宝贵,让更多生命因为有了他的奉献而律动不息、运动不止。在评选产生的10名“最美教师”中:有的扎根乡村30余载、抚育一批又一批乡村孩子走出大山;有的教学能力出色,长期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培养的学生获得多枚奥赛金牌;有的不仅潜心教书育人,还热心公益事业,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有的爱生如子,长期坚守特教战线,引导残疾学生自强不息。 作为厦门人的自豪,
12、本次最美教师,厦门共有两人当选,让我们聚焦他们的优秀事迹。赵祥枝 双十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金牌教练是“暖男”喜欢带着学生长跑话语:“教育的尽善尽美必定始于传承,教育理想的实现,不仅应尽精微,更应脚踏实地,落地生根。”从教30年来,赵祥枝创下了一系列纪录;他参与指导的学生有两人获得国际金牌,直接指导的学生有2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项,50多人次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得福建省赛区一等奖。学生称他是“超级暖男”, “比语文老师还感性”。在他看来:“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他常与年轻老师分享这样的经验:“要学会理解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千万不要跟学生斗法。”不管有多少
13、人把数学等同于枯燥,但在赵祥枝这儿,数学始终活力十足。他坚持上“与众不同的数学课”,学生有什么独到的见解都可以站到讲台上表述,师生互相交流,共同切磋;他还主张,不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情境中快乐学习,特别是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潜能开发。作为马拉松好手,赵祥枝还富有创意地将长跑纳入培养数学尖子的事业之中。拉着学生长跑,既实现劳逸结合,更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毅力。对完美的极致追求,有时会让赵祥枝“梦中教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他,常常做噩梦,梦里全是未解的难题和难以突破的学生。但他并不害怕,他知道这些噩梦都是他提升自己教学实力的踏脚石,他甚至期待着噩梦的出现。尽管在大家眼里,
14、赵祥枝是响当当的名师、牛师,但要他自己说,他的期许永远是当一名真诚的好老师,“真诚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只要你真心对学生好,学生有了问题就一定会与你沟通。”刘志红 湖里区华悦学校校长中国版“马修老师”虽然孩子已经毕业,家长仍愿为她拉票 “人们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而我要说的是教育改变命运,我就是被教育改变了命运、又用教育去改变他人的那个!”刘志红1985年出生的刘志红,2004年起在厦门民办学校任教,竟然创造了厦门市湖里区两个了不起的“奇迹”:29岁,她被任命为厦门市湖里区华悦学校校长,成为该区最年轻的校长,也是该区学生数最多的民办学校校长;31岁,她获得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是厦门市湖里区第
15、一个获此荣誉的民办教师。这两个殊荣可不是凭空而来:刘志红所带班级从一年级至六年级一直都是学校年段第一名,毕业考全区统考成绩语文平均分90.5,在全区近20所民办学校中排名第一;担任校长后,所管理学校每学期区统一质量监控成绩都排在全区民办校前列,毕业考成绩一直稳居民办校第一名。这两份成绩单,绝不是天上掉馅饼碰巧砸到她头上了,而是其身上散发出的“最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刘志红的“最美”,或许她自己并没有察觉,但早已对师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她恰如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老师,用责任和智慧给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巨大关爱。在华悦学校,刘志红用爱诠释了什么是“最合适的教育”。看到家长为生计早出晚归,她坚持“所
16、有能代替家长教育的,都尽可能代劳”,给予学生生活上的照顾和感情上的呵护;她放弃假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向家长传递理念陪伴,是最好的爱。她带着学生走出出租屋,到厦大参观,想方设法让这些随迁子女看到更远的世界,告诉他们生活还有梦想和远方。在学生患重病、家长都想放弃治疗时,她发动师生募集善款近30万元,挽回学生的生命。其实,她有很多机会可以离开民办学校,比如参加教师招考,也有一些公办学校愿意聘她长期代课。但她选择留下来,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些孩子。此次“最美教师”评选中的网络投票环节,许多家长自发为刘志红拉票,其中不少人的孩子已经毕业。他们用这种行动,来支持这位好校长。“最美教师”们的事迹,让广大教师切实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他们的事迹各不相同,但体现的精神是如此一致:朴实无华、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还有最最可贵的教育智慧,爱与智慧同行才具有深邃隽永的价值。让我们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执着的事业追求,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塑师者之魂,修师者之德,铸师者之能。2017.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