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广东教育)word版本.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793274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广东教育)word版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广东教育)word版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广东教育)word版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广东教育)word版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广东教育)word版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习资料第一课杠杆内容标准: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2.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设计意图第1课杠杆是简单机械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主要通过一

2、些简单的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杠杆的组成和作用。“杠杆”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杠杆上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认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通过杠杆的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活动1“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让学生了解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活动2通过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对杠杆的组成产生初步的认识;活动3则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尝试用杠杆做“起重机”,加深对杠杆知识的理解;通过对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特点的讨论,结合实际应用杠杆知

3、识,为进一步探究杠杆做好铺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机械会有这样的认识:机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具,人们利用机械可以大大地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可以使工作进行得更为迅速更为准确。可是,大型机械结构虽然比较复杂,但它总是由几种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机械如杠杆、滑轮、轮轴、斜面、螺旋等组合起来的,这就是简单机械。因此,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机械知识,改变自己的日常概念。本课的任务驱动页从妍妍要打开巧克力罐盖的实际问题出发,引起了“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的研究。这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学生应该也曾经有过实际经验,但是很少会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这种现象。因此,教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一系列

4、的探究活动,包括“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用杠杆做个起重机”,逐步揭开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学习和探究杠杆的知识。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重点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两个饼干罐(一个罐盖有凸起的边缘、一个罐盖没有凸起的边缘)、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讨论:生活中,如果遇

5、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方法?思考: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二、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演示:出示饼干罐。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开罐盖。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是否觉得费力?能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材料:提供几种常见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活动:分组活动。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试试哪种更容易?要求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使用杠杆可以省

6、力的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杠杆的兴趣。第二课时三、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为什么用螺丝刀更容易打开罐盖?罐盖凸起的边缘起到了什么作用?任务:设计“研究建立杠杆需要哪些条件”的方案。要求学生利用简图进行研究和记录。讨论:各小组讨论研究方案,思考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交流:请部分小组介绍本小组的研究方案。各小组对具体的方案个案进行质疑、梳理和完善,提出修改意见。活动:各小组根据修改后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探讨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小结:通过小组的实验结果,老师利用课本图进行解说。认识什么是杠杆,杠杆各部分的专业名词(阻力作用点、支点、动力作用

7、点等)。媒体:播放“杠杆” 视频。四、活动三:用杠杆做个“起重机”媒体:出示课本图。 任务:根据杠杆原理搭建一架简单起重机搬运重物,并研究支点的位置变化与省力情况的关系。材料:提供搭建起重机模型的必要材料。要求:各小组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案进行“起重机”研究:改变支点的位置(从靠近动力作用点慢慢移动到靠近阻力作用点),测量力的变化,并进行记录。活动:小组活动。根据各组的研究方案进行探究实验。交流: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全体同学对各小组的研究结果进行质疑、补充、梳理,加深对杠杆的认识。小结:杠杆的支点越靠近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费力,动力大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费力杠杆;相反,杠杆的支点越远

8、离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省力,动力小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省力杠杆。讨论: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找一找身边常见的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杠杆的平衡内容标准: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2.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2.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3.动手制作简易小天平。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2.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科学小制作;3.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意识

9、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3.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设计意图第2课杠杆的平衡是简单机械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是在第1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杠杆的原理,知道怎样使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认识杠杆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探究“杠杆的平衡”,了解怎样才能使杠杆和天平保持平衡。教材还安排学生“制作简易小天平”、“寻找生活中的杠杆”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实验现象,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寻找使用杠杆的事例,并尝试设计实验和开展科学小制作,进一步加深对杠杆的认识。跷跷板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本课的任务驱动页,就是通过

10、波 波与小胖玩跷跷板的游戏而引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身材矮小的波 波和小胖如何在跷跷板上保持平衡,甚至小胖反而能被波 波撬得老高,这是什么原因呢?到底藏着什么奥秘?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活动1“研究杠杆的平衡”,让学生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调整杠杆尺上挂钩码的位置,研究如何才能使杠杆尺达到平衡;活动2“制作简易小天平”,让学生通过制作简易小天平的活动,加深对杠杆知识的理解;活动3“寻找生活中的杠杆”,则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杠杆,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找出各种杠杆的支点的位置。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实验观察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重点难点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研究如

11、何才能使杠杆尺达到平衡。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铁架台和横杆、钩码、透明塑料罐、大小一致的瓶盖或塑料碟子、棉线、夹子、回形针、大头针、白纸、钳子、指甲钳、镊子、剪刀、起子、开瓶器、筷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小胖和波 波在玩跷跷板,波 波为什么能把小胖撬起来呢?讨论:小胖有机会反败为胜吗?可以怎样做?跷跷板运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的原理?思考:跷跷板是一种杠杆,你能找到它的阻力作用点、支点、动力作用点吗?二、活动一:研究杠杆的平衡导入:我们试一下改变波 波和小胖的位置,看看有什么情况发生。媒体:播放“跷跷板” Flash动画。 问题:改变了波 波和小胖的位置,跷

12、跷板的平衡就改变了。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讨论:学生进行讨论,并说出理由。媒体:出示课本图。 指导:我们利用带孔眼和支架的尺子,以及质量不同的钩码,模拟跷跷板游戏,看看其中有什么奥秘。演示:利用铁架台和横杆搭建一个杠杆尺,研究秤杆平衡的问题。问题:如果在杠杆的左边挂两个钩码,右边应怎样挂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是不是在横杆的右边随便挂两个钩码就可以使杠杆尺平衡?讨论:小组讨论,设计杠杆尺研究实验和记录表。交流:请各小组介绍各自的实验设计,全班师生对方案进行梳理和完善,确定实验和统计的方法。任务:进行杠杆尺研究实验,收集数据,找出使杠杆尺平衡的规律。活动:根据实验记录表的提示,分小组研究杠杆平衡的问

13、题,并填写实验记录。讨论:小组讨论,整理收集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杠杆平衡的规律。媒体:播放“研究杠杆的平衡” 视频。小结:当杠杆尺左侧的长度(可使用固定的格数表示)与钩码的质量的乘积,与杠杆尺右侧的长度(可使用固定的格数表示)与钩码的质量的乘积相等时,杠杆尺就达到了平衡状态。第二课时三、活动二:制作简易小天平导入:当杠杆尺左侧的长度与钩码的质量的乘积与杠杆尺右侧的长度与钩码的质量的乘积相等时,杠杆尺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是杠杆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吗? 设计: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一个简易天平。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

14、全班师生对各方案进行思考和完善,选定合适的设计方案。媒体:出示课本图(天平的制作)。 指导:教师指导,强调制作中的注意要点。活动:学生选定自己的设计方案,分小组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天平。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制作作品。其他小组的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拓展:用自己制作的小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指导:教师说明在使用小天平过程的注意事项:1先调节小天平的平衡。2注意用小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正确方法。四、活动三:寻找生活中的杠杆媒体:出示课本图。 导入:你见过这些工具吗?你觉得它们属于杠杆吗? 讨论:学生进行讨论,并说出理由。活动:小组活动,在课本图中指出这些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工具的支点所在位置。媒体

15、:播放“生活中的杠杆” 视频。交流:各小组进行交流,更进一步认识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五、课堂小结。第三课滑轮、轮轴与齿轮内容标准: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齿轮、滑轮等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滑轮、轮轴等;2.了解滑轮、轮轴和齿轮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实验操作的能力;3.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3.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

16、设计意图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是简单机械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是在认识杠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其他的简单机械滑轮、轮轴与齿轮的知识,了解滑轮、轮轴和齿轮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本课通过让学生亲历体验简单而容易操作的活动,对滑轮、轮轴、齿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有所了解,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7个活动。本课设计了一个有趣的任务驱动页:主题人物在工地上,思考着有关吊车的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紧接着,活动1 “几种奇特的轮子”,让学生从外观上对滑轮、轮轴和齿轮进行初步的感知;活动2“研究滑轮的作用”,让学生利用滑轮和绳子等简单材料学习滑轮的连接方式,认识滑轮

17、,了解滑轮的作用;活动3“制作小吊车”,则在了解滑轮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组装滑轮组,制作小吊车,从而进一步认识滑轮组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4“拔河比赛”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滑轮作用的了解。以上4个活动都是关于“滑轮”的探究活动。活动5和活动6则是研究轮轴的活动。其中活动5 “寻找生活中的轮轴”通过寻找轮轴的活动,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6“研究轮轴的作用” 在通过分析轮轴中的轮与轴,进一步加深对轮轴特点和作用的了解。活动7是研究另一种简单机械齿轮,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齿轮的作用和特点。教学流程提出问题猜测假设实验观察分析交流搜集信息拓展应用重点难点通过对研究主题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18、,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滑轮、轮轴和齿轮的特点。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滑轮、轮轴和齿轮、铁架台、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螺丝、钩码、测力计、绳子、汽车方向盘的模型、木板、垒球棒、四驱车模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媒体:出示课本图。 导入:在工地上,大吊车正在轻松地把大捆的钢材吊起来。问题:吊车的力气真大!是什么让吊车能轻松地吊起沉重的钢材呢?媒体:出示吊车的图片。 质疑:观察吊车图片,吊车上的轮子到底起什么作用?二、活动一:几种奇特的轮子导入:为了研究轮子中蕴藏的科学道理,我们就要找出身边常见的一些轮子。媒体:出示课本图一、课本图二、课本图三。 讨论:这些轮子的

19、外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它们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子?交流: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对答案进行梳理和完善,引导学生认识几种不同的轮子。媒体:播放“滑轮” 视频、“轮轴” 视频和“齿轮” 视频。小结:认识三种不同的轮子。滑轮:轮子的边缘带有槽。轮轴:大轮和小轮叠在一起,由大轮(通常是把手)带动小轮(转轴)转动。齿轮:轮子边缘带齿。拓展:这三种轮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我们还能找出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这些轮子?它们有什么作用?第二课时三、活动二:研究滑轮的作用媒体:出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图片。 导入:这是两个滑轮的图片。大家能找出这两个滑轮有什么不同吗? 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动滑轮和

20、定滑轮。小结: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动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问题:这两种连接方法不同的滑轮在使用中作用是否相同?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自己的想法吗?设计:小组活动。利用常见的材料设计实验。交流:请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梳理和完善,强调制作中的注意要点,并选定最佳的实验方案。指导:介绍测力计,引导学生利用测力计进行数据测量。活动:小组活动。学生根据小组选定和优化的实验方案,分小组利用滑轮、钩码和测力计进行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分别研究动滑轮和定滑轮吊起相同重物时,用力的方向和大小有什么不同。交流:请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数据以及观察的发现,教师帮助

21、学生进行梳理和完善,引导学生从数据的分析中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媒体:播放“滑轮” 视频。小结: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可以省力。拓展:在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动滑轮和定滑轮?四、活动三:制作小吊车教具:出示铁架台、钩码、两个小滑轮、绳子。导入:这里有一些实验用的材料,大家能不能把这些材料组装成一个可以搬运重物的滑轮装置呢?活动:分小组动手制作一个符合要求的滑轮装置。汇报:请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设计,引导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完善小组的滑轮装置。问题:这个滑轮装置在搬运重物中,有什么特点?是不是省力滑轮?讨论:小组进行讨论,思考原因。活动:小组活动。各

22、小组学生利用测力计测量本小组设计和制作的滑轮装置,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表格中,并进行分析。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实验数据和发现,教师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质疑、梳理和完善,引导学生从数据的分析中发现滑轮装置的特点。小结:动滑轮和定滑轮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如果合理组合利用,就能设计一个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滑轮装置滑轮组。最简单的滑轮组是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使它们互相搭配,就能充分发挥滑轮的各自优点,组成一个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滑轮装置。五、活动四:拔河比赛导入:琪琪和波 波进行拔河比赛,会出现什么结果呢?交流: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问题:如果琪琪和波 波利用定滑轮进行拔河比

23、赛,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媒体:出示课本图。 交流: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引导学生从定滑轮的作用特点去分析。问题:如果琪琪利用动滑轮与波 波进行拔河比赛,会出现什么结果呢?交流: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引导学生从动滑轮的作用特点去分析。小结: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所以波 波比琪琪力气大,波 波赢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以改变用力的方向,所以虽然波 波比琪琪力气大,但是琪琪只需要较小的力气就可以拉动波 波了。第三课时六、活动五:寻找生活中的轮轴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可以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不同特点来设计工具,使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更为方便。其实,

24、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轮子”,也是我们工作中常用的简单机械。媒体:播放“轮轴” 视频。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这些工具中,哪里藏着轮轴?请尝试把它们找出来。讨论:小组讨论。轮轴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把轮轴设计成这种结构?交流:请各小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想法和意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认识轮轴。小结:大轮和小轮叠在一起,由大轮(通常是把手)带动小轮(轮轴)转动的轮子就叫轮轴。拓展:生活中常运用轮轴。我们还能在哪里找到轮轴?这些轮轴起到什么作用?七、活动六:研究轮轴的作用导入:不借助任何工具,仅用双手能把螺丝拧进木板里吗?媒体:出示课本图。 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引导学生理解使用工具能更省力、更

25、有效率。思考:选用什么工具能更省力、更轻易地把螺丝拧进木板里?引导:使用螺丝刀能更省力、更轻易地把螺丝拧进木板里,这是因为螺丝刀的柄和杆起到了轮轴的作用。螺丝刀的柄相当于“轮”,螺丝刀的杆相当于“轴”。活动:分别把钳子、扳手、螺丝刀和钉子伸进带环的螺丝中,比较哪种工具使用起来更容易、更省力。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从轮(钳子、扳手、螺丝刀和钉子旋转时的圆周)和轴(螺丝的杆)的大小去比较和分析。小结:轮轴中的轮子越大就越省力。媒体:播放“轮轴” 视频。拓展:准备一个垒球棒,请两个力气明显不同的同学,力气大的握住垒球棒细的一端,力气小的握住垒球棒粗的一端,大家向相反的方向拧,看谁能把

26、棒子拧过来。思考:为什么握住垒球棒粗的一端比较容易拧过来?引导学生从轮轴中的轮子越大就越省力的角度去比较分析。第四课时八、活动七:研究齿轮的作用媒体:出示齿轮图片。 导入:除了滑轮、轮轴以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轮子齿轮。媒体:播放“齿轮” 视频。问题:齿轮的边缘都有许多大小不同的齿。齿轮有什么作用呢?任务:研究齿轮的作用:动力是否可以由一个齿轮传递到另一个齿轮?齿轮的转动方向有什么不同?不同大小(齿数)的齿轮,转动速度有什么不同?活动:学生分组研究齿轮的作用,记录实验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齿轮的作用和特点。交流:请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发现。引导学生分析齿轮的作用和特点。小结:在相互咬合的大小两

27、个齿轮中,动力可以由大齿轮传递到小齿轮,也可以由小齿轮传递到大齿轮;两个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小齿轮转动速度快,大齿轮转动速度慢。九、拓展:齿轮传动装置导入:除了普通齿轮以外,还有各种形状的齿轮。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这些齿轮是怎样传递动力呢?引导:引导学生分析各种齿轮传递动力的特点。小结:动力可以从一个齿轮传递到另一个齿轮,并改变运动状态。十、课堂小结。第四课斜面内容标准: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这种简单机械的使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斜面;2.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2.提出

28、问题、猜测、设计实验;3.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3.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设计意图第4课斜面是简单机械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是在之前学习了杠杆、滑轮、轮轴和齿轮等简单机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斜面的知识。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着重是让学生对斜面这种简单机械有所了解,知道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提高工作效率。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许多好处和便利。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利用一块木板做成斜面来搬运货物,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很多学生

29、并不知道这种斜面其实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本课的任务驱动页就是通过工人利用斜坡往卡车搬运机器的事例,引发对斜面作用的思考。然后,通过活动1“研究斜面的作用”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斜面的活动,了解斜面的特点和作用。接着,活动2“变形的斜面” 巧妙地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把用纸做成的斜面卷到铅笔上,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变形的斜面,了解斜面的作用。活动3“斜面的应用” 指导学生研究变形的斜面有什么特点,什么地方用到了这些斜面,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应用斜面的事例,加深对斜面的了解。教学流程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搜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应用重点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利用斜面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准备相关的图

30、片和视频;木板、测力计、绳子、卡纸、螺丝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媒体:出示课本图。 导入:工人在搬运重物上车。没有重型机器的帮助,他们只是利用一块木板就轻松地把重物搬上了汽车。问题:这块搭成斜面的木板起到了什么作用?思考:认识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二、活动一:研究斜面的作用导入:人们从低处把重物搬运到高处时,常常会在高低处之间用木板架设一个斜面。问题:这些斜面有什么作用?媒体:出示课本图。 设计:设计探究斜面作用的实验。引导:利用测力计进行测量,观察同一个重物在垂直提升和沿斜面提升时的重力分别是多少?按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的重物,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尝试改变斜面的角度,分别测量

31、同一重物的重力,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按改变斜面角度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的重物,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活动:小组活动。根据设计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从中找出规律。交流:请小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数据以及找出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作用。小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沿斜面提升重物就越省力,但是经过的路程就越长。媒体:播放“斜面” 视频。拓展:当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时,斜面便垂直于水平面。这时还能省力吗?第二课时三、活动二:变形的斜面教具:出示一张三角形的卡纸。导入:这是一张三角形的卡纸,如果把它卷到铅笔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活动:把三角形的卡纸卷到铅笔上,

32、看看有什么发现。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认识变形的斜面。讨论:这种“卷起来”的变形斜面有什么特点?媒体:出示课本盘山公路图。 引导:在卡车车厢与地面之间放一个平直的斜面,搬运重物时就可以省力;但在一座大山的山顶与山脚之间就不能放一个平直的斜面了,因为距离太远。山顶与山脚之间的盘山公路实际上就是一个“卷起来”的变形斜面,汽车利用这个变形的斜面来爬坡就可以省力,但是就要行驶更多的路程。拓展: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这种“卷起来”的斜面?四、活动三:斜面的应用媒体:出示盘山公路、飞机货舱输送带、商场的自动扶梯、登山旋梯、高层停车场的斜坡、大桥的引桥的图片。 导入: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设

33、施,你能不能说说它们是利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的原理?讨论:分析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斜面的认识和了解。目的:了解人们怎样利用斜面,懂得解释斜面的作用。拓展:寻找生活中应用斜面的例子。五、课堂小结。第五课研究自行车内容标准: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2.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的能力;2.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验证;3.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

34、会带来好处;3.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设计意图第5课研究自行车是简单机械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教材利用研究自行车中的简单机械,把前几课所学习的有关内容综合起来,对所学的简单机械进行综合的观察、认识、应用,使学生知道简单机械的应用无处不在。自行车是人们综合应用简单机械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本课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察自行车,寻找隐藏在自行车里的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并且有机地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综合的分析、归纳能力,以加深对简单机械的理解。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在任务驱动页里,主题人物围绕着一辆变速自行车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简单机

35、械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活动1“自行车中的简单机械”中,鼓励学生在自行车中发现简单机械的应用,加深对简单机械的了解;接着,活动2“变速自行车中的秘密”, 从变速自行车的传动部分入手,了解自行车传动装置,研究变速自行车前后齿轮的搭配,对简单机械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学流程提出问题观察思考分析交流归纳运用重点难点识别自行车里的简单机械,了解这些简单机械的实际作用。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自行车,变速自行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媒体:出示课本图。 导入:波 波和其他小朋友围着自行车在研究。问题:自行车里都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呢?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看看能发现哪些地方应用了简单机械。二、活

36、动一:自行车里的简单机械导入:自行车由许多部件组合而成,我们先来认识各部件的名称。媒体:出示课本图或自行车的实物。 思考:自行车各部件有什么特点?问题:在设计自行车的各个部件时,工程师都做了周详的考虑。自行车中的许多部件实际上都是一种简单机械。我们能认识这些简单机械在自行车里的作用吗?任务:观察自行车的图片或实物,研究其部件所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以及它们所起的作用。活动:小组活动,研究自行车中的简单机械。交流:各小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媒体:播放“自行车” 视频。小结:自行车部件简单机械的类型所起的作用车把 杠杆、轮轴转向、平衡踏脚与大链轮轮轴动力传递刹车装置 杠杆、滑轮、轮轴刹车第二课

37、时三、活动二:变速自行车的秘密媒体:出示课本图。 导入:这是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大家认识它吗?它和普通的自行车有哪些不同? 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变速自行车的可变速特点。问题:变速自行车可以改变速度,使我们在不同的路况中都能方便地行驶。请仔细观察变速自行车,看看它的哪个部件能起到变速的作用?活动:1.观察变速自行车,找到自行车的传动部分,通过画图了解自行车的动力是如何传递的。2.观察变速自行车的变速器,看看它是由什么简单机械组成的?这些简单机械是如何运动的?试试探究变速器的变速原理。思考:利用简图进行分析。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究的结论进行梳理和完善。小结:了解自行车的传动部

38、件:踏脚板、大链轮、链条、小链轮、后轮。了解自行车的传动过程:踏脚板大链轮链条小链轮后轮。了解变速自行车的传动部件:踏脚板、大链轮、链条、小链轮、后轮和叠加在大小链轮上的齿轮。了解变速自行车的变速原理:叠加在大小链轮上的齿轮大小不同,通过手把的调节,组合成不同的搭配,使传动装置搭配出不同的转速。拓展:自行车发明于19世纪初,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良,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你知道有哪些不同年代的自行车吗?它们有哪些特点?你还可以在现有的自行车中加以改良,设计一辆更方便、更省力的自行车吗?四、阅读:自行车博览会五、课堂小结。第六课珍贵的淡水内容标准: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2.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

39、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2.知道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匮乏。能力培养目标1.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2.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设计意图第6课珍贵的淡水是自然资源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主要通过对日常的生活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使学生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通过对资料数据的对比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地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匮乏。在一系列活动中,帮助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和数

40、据统计等方法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对自然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同时,使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加强其社会责任感,树立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心。 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3个活动。活动1“积少成多”,让学生通过测量滴水情况,调查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活动2“淡水资源知多少”,是通过对资料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了解地球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活动3“我该怎样用水”,则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制定用水计划,鼓励学生科学用水,了解节约用水的意义,培养其节水意识。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走进水世界一课,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从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也可以看到,海洋面

41、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水域。但为什么还要保护水资源呢?教材通过简单的填图方式,形象地展示了可利用淡水在水体中的比例,让学生感受到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珍贵。教学流程提出问题搜集数据资料分析讨论归纳重点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的方法,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地球仪、烧杯、量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媒体:出示课本图。 情景:在学校食堂的洗手池旁,由于波 波洗完餐具后,没有把水龙头关好,自来水在不断地滴流。妍妍赶紧把水龙头关掉。波 波却觉得水多的是,浪费几滴水不要紧。讨论:水真的很多吗?真的不怕浪费吗?思

42、考: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做?二、活动一:积少成多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如果水龙头没关紧,不断地滴水,一天到底会浪费多少自来水?任务:测量一个水龙头滴水一天浪费的水量。活动:将水龙头调整到滴水状态,放一个烧杯在下面接水。10分钟后,用量筒测量烧杯里接到的自来水水量。目的:通过学生实验,亲身感受水龙头在滴水状态下水的流失情况。调查:调查生活中其他浪费用水的现象。第二课时三、活动二:淡水资源知多少?媒体:出示课本图或地球仪。 问题:观察地球仪,看看地球的水在哪里?活动:观察地球仪寻找地球的水资源,并将发现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交流: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发现,了解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

43、70%以上。问题:既然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是否说明地球上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引导:地球上的水体虽然很多,但可被人类利用的却不多。活动:阅读课文的资料文字,根据数据,填画模拟水资源分布比例表。讨论:各小组根据模拟的水资源分布比例表,讨论为什么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但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贫乏。媒体:播放“珍贵的淡水资源” 视频。小结:通过阅读资料和分析数据,认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贫乏,只占水资源的2.5%,而可以被人类利用的仅占淡水资源的0.3%。四、活动三:我该怎样用水?问题:地球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总量的万分之一,对此你有

44、什么感想?交流:与同学交流各自的想法。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讨论: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活动:小组活动。根据大家了解到的情况,针对浪费水的现象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一起珍惜和爱护水资源。五、课堂小结。第七课宝贵的耕地内容标准: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2.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2.知道我国耕地资源非常匮乏。能力培养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45、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设计意图第7课宝贵的耕地是自然资源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主要通过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归纳,使学生对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有初步认识,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并且了解我国耕地资源尤其匮乏的事实。从而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建立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的决心。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和一个“网上学”的内容。本课的任务驱动页是主题人物在建筑工地上议论 “为什么不

46、用红砖呢?”引出了一个与土地资源有关的讨论。在活动1“为什么禁用红砖?”中,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数据计算,使学生知道禁用红砖的意义,意识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意识到不使用红砖是保护耕地的好办法。活动2“调查我们周围耕地的情况”通过对资料数据的整理、分析,了解耕地的情况。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开放改革,经济不断腾飞,城市和农村都不断地发展,大建楼房,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更加紧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此,教材安排了学生调查的活动,要求学生对自己周围耕地的使用情况作一次调查,知道人类发展与耕地受到破坏的矛盾,思考保护耕地的问题。网上学“介绍家乡的土地资源情况”,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在互联网进行讨论的方式,收集各地土地资源情况,交流保护家乡耕地的措施。教学流程提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