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LT1348-2014 自动准同期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ha****ot 文档编号:37890 上传时间:2021-05-17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7.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1348-2014 自动准同期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DLT1348-2014 自动准同期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DLT1348-2014 自动准同期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DLT1348-2014 自动准同期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DLT1348-2014 自动准同期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29.120.50 K10 备案号t47921-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1348 -2014 自动准同期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auto-synchronizer 2014-10一15发布2015-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13482014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2 4 技术要求,.3 5 功能要求.6 6 安全要求.,7 7 检验和试验.7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7 9 其他.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气候环境试验,四 附录BC规范性附录绝缘

2、性能试验.23 附录c(规范性附录抗扰度试验.25 附录D(规范性附录直流电源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电压变化和纹波试验.32 参考文献.33 DL /T 1348 -2014 刚昌 本标准根据国家能源局国能科技(2012326号文的能源20120524项目计划进行制定。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井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调度中心、神华国华北京电 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金陵电厂、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国电

3、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智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国立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 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炜、梅勇、杨文超、潘长春、程抱贵、陈俊、黄作兵、陈晓宇、何曙亮、 徐钢、王晓峰。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DL/T 1348 -2014 自动准同期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自动准同腊置眼慰安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f J咽,一一、 本标准适用于微机型叫准同期毛Tlf简称“装置勺,步和为

4、该类毕设计、制造、试验、使用和 检验的依据。该类装置使本电机主家统或系统与系统间(简称“持讲系统观与“运行系统间”按照同 步要求自动实现并列运行、 本标准也适用于不常做、调压功能的自动准同期装置。 验 GB厅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厅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f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JEC60255-21-2: 1988, IDT) GB厅14598.3一2006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虽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IEC 60255-5: 2000, IDT) DL/T 1348-2014 GB厅

5、14598.26-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IEC60255-26: 20日,IDT) GB 14598.27-200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OEC60255-27: 2005, MOD) GB厅17626.8-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8: 2001, IDT) GB厅17626.9-20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C!EC 61000-4-9: 2001, IDT) GB厅17626.10一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CIEC61000-4-10: 199

6、3, IDT) GB厅17626.17-200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CIEC 61000-4-17: 2002, IDT) GB厅17626.29-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阵、短时中断和电 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EC61000-4-29: 2000, IDT) GB厅19520.12-2009电子设备机械结构482.6mmC 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第3-101部分: 插箱及其插件(IEC60297-3-101: 2004, IDT) GB厅19582.1一2008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第1部分:Modbus应用协

7、议 GB厅21711.1基础机电继电器第1部分:总则与要求(GB/T21711.1-2008, IEC 61810-1: 2003, IDT) GB厅26864-20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 DL厅478-201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67-1999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及信息接口配 套标准CIEC60870-5-103:1997, IDT) DL厅860(所有部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厅2900.1-2008、GB厅2900.17-2009及G

8、B厅2900.49-2004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3.1 频差frequency difference 运行系统与待并系统电压之间的频率差。 3.2 压差voltagedifference 运行系统与待并系统之间的电压差压差用有效值。 3.3 相位角差phaseangle difference 运行系统与待并系统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度差。 3.4 功角差power angle difference 合环情况下同期点两侧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度差。 3.5 导前时间leading time 装置发出合闸脉冲的时刻至运行系统电压与待井系统电压同相位的时间间隔。 2 DL/T 1348-20

9、14 3.6 合闸捆位角closing phase angle 运行系统与待并系统并网的时刻,二者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度差。 4 技术要求 4.1 环境条件 4.1.1 E常工作大气条件 a) 环境温度:一1055: b)相对湿度:5%95%(装置内部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 c) 大气压力:80kPa106kPao 4.1.2 贮存、运输环境条件 a) 贮存环境温度为一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b) 运输环境温度为2570,相对湿度不大于85%; c) 当贮存、运输环境条件超出上述范围时,由用户与制造商商定。 4.1.3 周围环境 装置的安装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遮阳、挡雨雪,防御

10、雷击、沙尘,通风: b)不允许有超过4.7规定的电磁干扰存在: c) 安装场地应符合GB厅9361-2011中B类安全要求的规定: d) 使用地点不出现超过GB厅11287-2000规定的严酷等级为l级的振动,运输贮存过程不出现 超过GB厅14537-1993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冲击和碰撞: e) 无爆炸危险的介质,周围介质中不应含有能腐蚀金属、破坏绝缘和表面镀覆及涂覆层的介质及 导电介质,不允许有明显的水汽,不允许有严重的霉菌存在: f) 安装场所有可靠的接地点,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1.4 特殊使用条件 当超出4.1.14.1.3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时,由用户与制造商商定。 当安装地

11、点的环境温度明显超过4.1.1正常工作环境条件时,优先使用的环境温度范围规定为: a) 特别寒冷地区:-2555: b)特别炎热地区:一1070。 4.2 额定电气参数 4.2.1 直流电源 a) 额定电压:220V、llOV、48V: b) 允许偏差:20%10%; c) 纹波系数:不大于5%。 4.2.2 交流回路 a) 额定电压UN:IOOV、100/./3V: 3 DL/ T 1348 -2014 b)频率:50Hz; c) 过载能力:1.5倍UN,连续工作。 4.3 功率消耗 a) 交流电压回路:当额定电压UN时,每相不大于0.5VA; b ) 直流电源回路:由产品标准或制造商产品文

12、件规定。 4.4 装置接口 4.4.1 光纤以太网接口 a) 光纤类型:多模光纤; b) 光纤连接器类型:ST或LC接口。 4.4.2 电以太网接口 a) 传输介质:屏蔽双绞线; b ) 接口类型:盯45电接口。 4.4.3 串口 a) 串口类型:RS485、RS422; b) 波特率:4800bit/sl15 200bit/s; c) 接线形式:屏蔽双绞线。 4.4.4 通信规约 a) 以太网通信规约直采用DL厅860(所有部分: b) 串口通信规约应为DL厅667一1999、GB/T19582.1-2008。 4.5 开关量输入和输出 4.5.1 开关量输入 对装置开关量输入的要求如下:

13、a) 装置中所有输入回路的直流电源应与装置内部电源隔离: b) 强电输入回路的启动电压值不应大于0.7倍额定电压值,且不应小于0.55倍额定电压值; c) 装置中启动同期的强电输入回路的启动功率不应低于5W。 4.5.2 开关量输出 4 开关量触点输出的性能应满足GB/T21711.1的要求。制造商应提供下列信息: 机械和电气耐久性(空载和有载): 极限接通容量: 连续和短时通过触点电流: 极限断开容量,直流电阻和电感负载、交流电阻和电感负载: 触点电压: 接触电阻。 DL/ T 1348 -2014 4.5.3 与断路器合闸线圈和控制器相连的继电器 4.5.3.1 电流型继电器的启动电流值不

14、大于0.5倍额定电流值。 4.5.3.2 电压型继电器的启动电压值不大于0.7倍额定电压值,且不小于0.55倍额定电压值。 4.5.3.3 触点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机械耐久性:接通不小于1000次、断开不小于1000次,不带负载触点不小于10000次。 b ) 接通容量:当L/R=40ms,不小于lOOOW。 c) 通过电流。 一一连续:不小于5A;.- 一一短时:持续2oorrL示小毛,.;o节前额协作周期应为z接通200ms,断开15s。 d ) 最大断开容量:当fl.R=40rtfs衍,不小于30W。 e) 触点间最大电压;A1,.a1规定的额定电压的1.1倍。 4.5.3.4

15、介质强度 装置的介质强度附ff!1下要求: a) 同一组触点睛,能承受工频JOOOV电压,时阐lmin; b) 触点与线事之间,能承受工频2000V电压,时间Imin. 4.5.4其他继电奇言,I , 4.5.4.1 使用外帮操作电源的电压型继电器的启动电压值不大于0.7倍额定电气值。 4.5.4.2 触点性能应符合4.5.2的要求叫. 4.5.4.3介质强脚符合4.5.3 .4的要求e飞I 4.6 绝缘性能11:=- f I I 装置应能承受7.5规定的冲击电压试验、介质强度试呛和绝缘电阻测量要求。主运置的固体绝缘应满 足GB14598.27-2008唱表D.6规定的地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

16、 4.7 电磁兼窑性能,飞I I I I 装置应满足国家或也有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电磁发射限值不超世7.6.的规定,同时能承受所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内不理主币1拟定的电磁干扰。, , 4.8 连续通电、/ / 装置完成调试后,出厂前跑陇海电地d酬旷装明信应稳定可靠,动作行为、信号 指示应正确,无元器件损坏、软件 4.9 机械性能 4.9.1 振动正弦 a ) 振动响应:装置应能承受GB厅11287-2000中3.2.l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振动响应试验,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贯性能应符合该标准中4.1的规定。 b ) 振动耐久:装置应能承受GB厅11287-2000中3.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17、l级的振动耐久试验,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性能应符合该标准中4.2的规定。 4.9.2 冲击 a) 冲击响应:装置应能承受GB厅14537-1993中4.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l级的冲击响应试验, 5 DL/T 1348-2014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性能应符合该标准中4.1的规定。 b) 冲击耐受。装置应能承受GB厅14537-1993中4.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冲击耐受试验,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性能应符合该标准中4.2的规定。 4.9.3 碰撞 装置应能承受GB厅14537-1993中4.3规定的严酷等级为1级的碰撞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 装置性能应符合该标准中4.2的规定

18、。 4.10 结构、外观及其他 a) 装置结构应采取必要的电磁兼容措施。插箱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具备可 靠接地点。 b)装置的结构模式是由插件组成插箱或屏柜,其外形尺寸应符合GB厅19520.12-2009的规定。 插箱插件应插拔灵活,接触可靠,互换性好。 c) 金属结掏件应有防腐蚀措施,应满足发热元件的散热要求。 d) 装置表面涂覆的颜色应均匀一致,无明显的色差和眩光,表面应无砂粒、趋皱和流痕等缺陆。 e) 装置外壳设计应满足装置在发电厂、变电站内基本环境条件下使用、维护、修理要求。 。装置外壳各部分防护应满足表l的要求,特殊要求由合同约定。 g)装置的接地端子应能可靠连接

19、截面积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 部位 性能等级 5 功能要求 5.1 装置的主要功能 面板 IP40 表1装置外壳各部分防护要求 背板侧板 二三IP20IP30 上下底板 IP30 5.1.1 装置应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应含有能反应井网对象可能影响同期功能的异常状态的闭锁功能。 5.1.2 装置应满足可靠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5.1.2.1 可靠性是指装置不误发也不拒发调压、调速及合闸指令。 5.1.2.2 准确性是指装置能正确地发出升、降压,增、减速及合闸指令。在差频并网方式下,在不考虑 断路器合闸时间离散性的情况下,保证合闸角度误差不应超过10 5.1.3 装置应具有在线自动检测功能。在装

20、置运行期间,装置中模块或部件(出口继电器除外损坏时, 装置不应误发合闸指令,且应发出装置异常信号。 5.1.4装置应具有同频和差频并网功能。 5.1.5 装置应具备自动补偿同期点两侧电压固有相位角差功能。 5.1.6 运行系统与待井系统可以选择采用相同的额定电压输入ooov或1001./3V)或不同的额定电压 输入(lOOV与1001.fjv)实现同期并列。 5.1.7 装置应设有当地信息显示功能,能实时显示并网过程中的电压、频率、角度等信息。 5.1.8 装置应具有以时间顺序记录的方式记录正常运行及操作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如开关量变位、合闸 成功、合闸失败、失败原困等。 5.1.9 装置宜具有

21、合闸录披功能,应符合COMTRADE格式,以记录装置合闸的动作过程,宜包含并网 两侧电压、频率、压差、频差、角差、开关位置、合闹指令等。 6 DL IT 1348 -2014 5.1.10 装置应设有与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接口,应支持装置信息(装置硬件信息、装置软件版本信息)、 同期定值、日志及报告模拟量、自检信息、异常告警信息、动作事件、开关量、装置日志信息和录 波文件上送功能。 5.1.11 装置宣具有与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的接口。 5.1.12 装置应装设硬件时钟电路,装直失去直流电源时,硬件时钟应能正常工作。 5.1.13 装置应具有与外部标准授时源的对时接口。 5.1.14 装置外部端子应

22、方便插拔。 5.2 主要技术性能 5.2.1 测量误差 在本标准7.1规定的试验基准条件下,电压,0.0lUN(49.5Hz50.5日z范围内:频率,0.0lHz (48Hz52Hz范围内。 5.2.2 允许发出合闸脉冲的频差 装置检测运行系统与待井系统之间的频率差,在合闸脉冲发出时,频率差的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土10%。 5.2.3 允许发出合闸脉冲的压差 装置检测运行系统与待并系统之间的电压差,在合闸脉冲发出时,电压差的误差不应超过整定值的 10%。 5.2.4 差频井网合闸角差 不考虑开关动作时间误差的情况下,装置合闸误差角度不应超过土1D。 5.2.5 调频、调压脉冲误差 装置的调频

23、、调压功能可以整定,脉宽及周期的实测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超过0.05So 6 安全要求 装置的安全性能应满足DL厅478-2013中第6章的要求。 7 检验和试验 7.1 试验条件 a) 除非另有规定,装置固有准确度检验应在表2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表2检验基准条件 环境参数要求 工作温度20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条件86kPa106kPa 辅助电源电压偏差为额定电源电压1% 7 DL/ T 1348-2014 表2(续 环境参数要求 残余电压a运1.0% 外部连续磁场感应强度运0.5mT 直流辅助激励盘中交流分量额定直流的012%的脉冲峰值困数 波形正弦,畸变因数5%b 频率 50Hz

24、士O.lHz a 多相系统中,为全部相电压向盘和。 b 畸变因数,从非正弦盘中剔除基波得到的谐波量与非正弦量均方根值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b ) 被试装置和测试仪表必须良好接地。 c) 除另有规定外,周围环境应符合表2和4.1.3规定的要求。 d) 试验用仪器、仪表应符合GB厅7261-2008中4.4的规定。 e) 所有固有准确度试验应使用具有优于被试装置申明准确度的检验仪器进行。被试装置的实测准 确度不应劣于考虑了检验仪器测量不确定度的装置准确度申明值。检验测量仪器应与国际可追 溯标准校准。 7.2 检验规则 7.2.1 检验类型 装置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现场检验。 7.2.

25、2 出厂检验 每台装置在出厂前应经制造商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见表3,制造商应制定合格 判定的文件,产品确认合格后方能出厂。检验合格出厂的产品应具有证明装置合格的产品合格证书。 7.2.3 型式检验 7.2.3.1 型式检验用于检验新装置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是否符合其规范和标准。 7.2.3.2 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研发和定型前; b ) 产品正式技产后如遇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经评估影响装置性能或安全性时; c) 当装置软件有较大改动时,应进行相关的功能试验或模拟试验。 7.2.3.3 对系列产品中一个产品进行型式检验时,检验项目宣充分考

26、虑能够覆盖整个产品系列,必要时 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对整个产品系列有效的型式检验项目,以及系列产品中其余产品还需进行的型 式检验项目。 7.2.3.4 如果装置己通过型式检验且设计、元器件、工艺材料或软件无变更,不宣重复型式检验。一 旦前述内容出现改变,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仍然有效的型式检验项目,以及须重新进行的型式检 验项目。 7.2.3.5 新产品研发和定型前,应进行规定的全部检验,其中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可通过适当的试验、 测量、目测或评估。其余目的的型式检验,可视情况和目的,经评估或协商确定试验项目。 7.2.3.6 合格判定 装置的合格评定原则如下: 8 DL/T 1348-201

27、4 a) 试品未发现有主要缺陷的,则判定试品为合格: b ) 对于安全型式试验,只要有一个缺陷即为不合格。 洼1:装置的宅要缺珞是指市经更换重要元器件或对软件进行重大修改后才能消除,或一般悄况下不可能修复的缺陆 易损件除外,其余的缺陆作为一般缺陷。 注2:根据GB14598.27-2008的表l1,安全型式试验包括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冲击电压、介质强度、绝缘电阻、 IP等级、保护联结阻抗、材料和外壳的可燃性、单一故障试验。 一 1冒 序号 检r目 翠虫出厂 本标准章节. h、 检验 、住验 结构尺寸和 元脾插件尺寸飞、 4. 1 O、7.9.4 外观检查 后, 标志.J .J 6、8.1 廓

28、功能试验.J 飞a5.l、5.2、7.10 2 功能要求 l 、r 棋拟试验或数字仿真试验.J 7.11 高温运行试验.J 4.1.1、7.3.3 I 低温运行试验.J 4.1. i 、7.3.4 高温贮存试验 什1.2、7.3.5 3 气候环? 要求 低唱贮存试撞 .J 。1.2、7.3.6 温度变花试验 气 .J 恒定温热试验b.J 7.3.8 交变程热试验b 、 .J 7.3.9 如射发射试验.J 4.7、7.6.2.1、7.6.3.1 J主射试验 传导发射试验 - .J 4.、7.6.2.1、7.6.3.l 急 辐射电磁场试验.J jfl、7.6.2.2、7.6.3.2 静电放电试验巳

29、4.7、7.6.2.2、7.6.3.2.J 身J频场感应的传导 骚扰试验 .J 4.7、7.6.2.2、7.6.3.2 A 4 电磁燕容 、 快速瞬变试验,/ / 4.7、7.6.2.2、7.6.3.2 要求c 抗扰 市魅益荡波试验.J / 4.7、7.6.2.2、7.6.3.2 试验 、浪涌试验 4.7、7.6.2.2、7.6.3.2 T贺输费.J 4.7、7.6.2.2、7.6.3.2 工频磁场试验 4.7、7.6.2.2、7.6.3.2 脉冲磁场试验.J 4.7、7.6.2.2、7.6.3.2 阻尼振荡磁场试验.J 4.7、7.6.2.2、7.6.3.2 直流也源 直流电源电压暂降试验.

30、J 7.7.1、7.7.5、7.7.1 1 试验 直流电源电压中断试验.J 7.7.l、7.7.6、7.7.ll 5 直流电源中交流分量试验.J 7.7.1、7.7.7、7.7.11 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缓慢关断缓慢启动试验.J 7.7.1、7.7.8、7.7.11 试验 直流电源极性反接试验./ 7.7.l、7.7.9、7.7.11 9 DL/T 1348-2014 表3(续 序号检验项目 型式出厂 本标准章节 检验检验 6 功率消耗.J 4.3、7.4 7 准确度.J .J 5.2、7.10 8 连续通电.J 4.8、7.8 9 出口继电器检查.J .J d 4.5.2、4.5.3、4.5.

31、4、7.10 10 绝缘试验.J 4.6、7.5 振动响应.J 4.9.1、7.9.1 振动耐久.J 4.9.1、7.9.1 11 机械 冲击响应.J 4.9.2、7.9.2 要求 冲击耐受.J 4.9.2、7.9.2 碰撞.J 4.9.3、7.9.3 12 外壳.J 4.10、7.9.4 13 安全要求 .J. .Jc 6、7.12 注t符号“J”表示为该试验项目必做 a仅检验部分恃征量准确度、动作时间或装置动作有关的测量准确度。 b恒定湿热试验与交变湿热试验选做其中一项。 c其中直流电压中断试验列入本表序号5中。 d 出厂试验仅做触点通断检查 安全型式试验包括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冲击电压、

32、介质强度、绝缘电阻、E等级、保护联结阻抗、材料和外壳 的可燃性、单一故障试验:安全出厂试验只进行介质强度、绝缘电阻、保护联结连续性试验。安全试验项目和常 规试验重叠的,可以不重复试验。 7.2.4 现场检验 7.2.4.1 现场检验方式 现场检验有新安装检验、定期检验和补充检验三种方式。 7.2.4.2 现场检验项目 现场检验项目见表4o 序号检验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绝缘检查 3 通电检查 4 参数整定检查 5 来样精度检验 6 频差定值检验 10 表4现场检验项目表 新安装检验a定期检验b .J .J .J .J .J .J .J .J .J .J .J 补充检验 .Jc DL/T 13

33、48-2014 表4(续 序号检验项目新安装检验a定期检验b补充检验 7 压差定值检验./ ./ 8 角差远值检验.J d ./ d 二 9 输入输出检验./ ./ 10 通信信号核对./ ./ 11 假同期试验./ ./ ./ e 12 自动准同期试验./ ./. a 同期装置更换或有较大更改及更换主要插件后需按照新安装检验进行。 b定期检验中的全检随机组大修周期进行,并且不超过6年1部分检验随机组检修同步进行,并且不超过3年,l 项10项为部分检验项目。 一次设备更换时需进行,如断路器更换时需重新确定导前时间:励磁调节器、调速器更换后需重新确定调压、调 频参数是否匹配。 d在差频并网情况下

34、,仅做角差误差检验:合环并网情况下,做功角定值检验。 c 同期回路进行过改动如电压互感器交流电压回路、同期把手等做相关回路同期检验。 7.2.4.3 现场检验方法 a) 外观检查:装置面板无划痕,机箱无明显碰伤、变形:按键使用正常:各标识正确、字迹清晰: 各插件安装及端子接线牢固可靠,不得松动;可动部分应灵活可靠:接地良好。 b) 绝缘检查:对交流、直流二次回路进行绝缘检查,应符合DL厅995-2006中6.3.3的要求。 c) 通电检查:装置显示正常,信号灯指示正常,时间显示正常,无异常报警。 d) 参数整定检查:根据设备定值单进行参数整定及校对。 e) 采样精度检验:用试验装置输入电压、频

35、率信号,测试装置电压、频率信号采样精度符合5.2.1 要求。 f) 频差定值检验:用试验装置输入电压、频率信号,参照7.10.1进行检验。 g) 压差定值检验:用试验装置输入电压、频率信号,参照7.10.2进行检验。 h) 角差定值检验z用试验装置输入电压、频率信号,参照7.10.3进行检验。 i) 输入输出检验:同期装置通电工作,模拟各种输入输出信号,确认输入输出信号正确。 j) 通信信号核对:同期装置通电工作,模拟各种信号,确认通信信号正常。 k)假同期试验:待并断路器及其隔离开关在分闸位置,核相正确后进行同期合闸操作,检查自动 准同期装置工作正常,核查整定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数据。 1

36、) 自动准同期试验:进行实际同期合闸操作,核查整定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数据。 7.2.4.4合格判定 上述检验,只要有一项不满足要求,即为不合格。 7.3 气候环境试验 7.3.1 概述 7.3.1.1 气候环境试验通过温度和湿度试验检查和确认:在4.1规定的工作和贮存大气条件下,装置满 足运行和贮存的要求:随温度的变化,装置的性能变化不会超出规定允许的最大偏差。 11 DL/ T 1348 -2014 7.3. 1.2 试验过程中,某些元器件、部件可能受到影响,如液晶显示屏不能正常显示,但装置的动作准 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且在恢复到基准条件后装置的液晶显示屏能正常显示。 7.3.2 试

37、验程序 7.3.2.1 应设计合适的试验程序,以确认装置符合其规范,在试验程序开始时的初始检测中工作正常, 并且在后续各项试验中均保持其设计特性不变。 7.3.2.2 试验初始和最后阶段应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检测,试验中间应进行性能检测。 7.3.2.3 检验程序中,如果前一项试验的最后检测与后一项试验的初始检测项目相同,则不必进行后一 项试验的初始检测。 7.3.3 高温运行试验 应进行高温运行试验,以检查装置运行时的耐高温能力,并确定由于高温引起的装置性能上的任何 变化。试验条件及要求见附录A表A.1。 7.3.4 低温运行试验 应进行低温运行试验,以检查装置运行时的耐低温能力,并确定由于低

38、温引起的装置性能上的任何 变化。试验条件及要求见附录A表A.2o 7.3.5 高温贮存试验 应进行高温贮存试验,以检查装置贮存时的耐高温能力。试验条件及要求见附录A表A.3o 7.3.6 低温贮存试验 应进行低温贮存试验,以检查装置贮存时的耐低温能力。试验条件及要求见附录A表A.4。 7.3.7 温度变化试验 应进行温度变化试验,以检查装置运行时对温度快速变化的承受能力。试验条件及要求见附录A 表A.So 7.3.8 恒定温热试验 恒定湿热试验检查装置长期暴露在高湿度大气中的承受能力。试验条件及要求见附录A表 A.6。 7.3.9 交变湿热试验 交变湿热试验检查装置暴露在高湿凝露大气中的承受能

39、力。试验条件及要求见附录A表A工 7.4 功率消耗试验 根据4.3的要求,按GB厅7261-2008中第7章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功率消耗试验。 7.5 绝缘试验 7.5.1 按附录B表B.l、表B.2以及GB/T14598.3-2006的规定,对装置进行冲击电压试验、介质强度 试验并测量绝缘电阻。 7.5.2 试验适用于新生产的装置。 12 7.5.3 所有试验应在完整的装置上进行。 7.6 电磁兼容检验 7.6.1 概述 DL/ T 1348 -2014 7.6.1.1 电磁兼容检验(包括电磁传导和辐射试验、抗扰度试验)用于检验和确认装置是否能够满足本 标准规定的传导和辐射发射限值和抗扰

40、度要求!ill装置本身的电磁发射不会超过可能干扰其他装置工作 的水平,装置还能承受不超过本标准如是辆电磁干扰。 7.6.1.2 装置的端口 装置与外部电磁环境的快接口盼甜口,含直流电源端q、输峭口、输出端口、通信端口、外 亮端口和功能地端口,见伊L:r 外究揣口 宣部电端口 功耻地描d 被试装置 入端口 装置的端口示意图 7.6.2 试验项目及要求 7.6.2.1 辐射发射和传导发射试验要求和过程规定见附录C表C.1 、表C.2. 7.6.2.2 抗扰度浦验要求和过程规定见附录C衰C.3烹C几 7.6.3 合格判据 7.6.3.1 发射试验 检测值应低于附录C破G.,1、表C.2规定的水平。

41、7.6.3.2 抗扰度试验 试验合格判据应符合附录表C.3鬼巳7的规定。 试验后,被试装置仍应符合和划时搁在 7.7 直流电源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奇怪翻在翻钳皮试验 7. 7.1 试验等级 宜在装置技术文件规定的电压最大、最小值之间评估试验效果。 用被试装置CEUT)的额定电压作为试验严酷等级的基础。在被试装置的额定电压范围内,应在被 试装直声明的电压范围中最低电压和最高电压处进行试验。 7.7.2 试验要求 应按照附录D表D.l要求对装置进行试验。 13 DL/T 1348-2014 7.7.3 试验设备 直流中交流分量,试验设备应符合GB厅17626.17-2005的要求。其他直流试验

42、,试验设备应符合 GB/T 17626.29-2006的要求。 7.7.4试验准备 a) 试验在7.1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 b)装置应处于静态: c) 应激励半数的开关量输入和半数的输出继电器z d) 如果有通信模块,应激活。 7.7.5直流电压暂降 按GB厅17626.29-20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7.6直流电压中断 按GB厅17626.29-20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7.7 直流中交流分量纹波) 按GB厅17626.17-200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7.7.8 电源缓慢关断和缓惺启动试验 图2给出电源缓慢关断和缓慢启动的试验方法及要求。 U(V) 额定电压 6

43、0s 5min 60s 启动限值 关断限值 二二s十一十一 图2缓慢关断和缓慢启动试验 7.7.9极性反接 直流电源输入极性反接试验应持续lmin,应由制造商声明和给出书面试验结果。 7.7.10 试验过程 直流电源端口电压暂阵、短时中断、电压变化和纹波试验应在GB/T17626.17-2005、GB厅 17626.29-2006和表2规定的基准条件下进行。 7.7.11 试验合格判据 直流电源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电压变化和纹波试验合格判据见表5。 14 DL/ T 1348-2014 表5直流电源端口电压暂阵、短时中断、电压变化和纹波试验合格判据 标准功能合格条件 同期调节指令 试验期间

44、和试验后,规定限值内性能正常 及合闹出口 测量试验期间性能暂时下降,试验后自行恢复,存储数据无丢失 A 人机接口和 试验期间性能暂时下降或功能丧失,试验后自行恢复,存储数据无丢失 可视报警 数据通信误码率可能增加,但传输数据无丢失 同期调节指令 试验期间在规定限值内性能正常,或为制造商明确规定的预定行为,如短暂功能丧 及合闹出口 失或关断并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不应出现误动作 测量 试验期间性能暂时下降,或为制造商明确规定的预定行为,如短暂功能丧失并能自 c 动恢复正常运行 人机接口和试验期间性能暂时下降,或为制造商明确规定的预定行为,如短暂功能丧失或关断 可视报警并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数据通

45、信 误码率可能增加,或为制造商明确规定的预定行为,如数据丢失并能自动恢复正常 运行 7.8 连续通电试验 7.8.1 装置连续通电试验可选取下列方式之一: a) 常温条件下装置整机连续通电lOOh或组成装置的功能组件在进行lOOh连续通电后整机再连续 通电24h; b) +40条件下装置整机连续通电72h或组成装置的功能组件在进行72h连续通电后整机再连续 通电24h; c) +soc条件下装置整机连续通电48h或组成装置的功能组件在进行48h连续通电后整机再连续 通电12h. 7.8.2 通电试验期间及试验结束后,装置应满足4.8的要求。 7.9 机械性能试验 7.9.1 振动 根据4.9.

46、1的要求,按GB厅11287-2000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振动响应和振动耐久试验。 7.9.2 冲击 根据4.9.2的要求,按GB厅14537-1993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冲击响应和冲击耐受试验。 7.9.3 碰撞 根据4.9.3的要求,按GB厅14537-1993的规定和方法,对装置进行碰撞试验。 15 DL/ T 1348 -2014 7.9.4 结构和外观检查 按4.10及GB/T7261-2008中第5章的要求逐项进行检查。 7.10 装置功能试验 7.10.1 频差 根据5.2.2的要求,在压差满足同期条件的情况下,改变频差范围,测试频差是否满足要求。 7.10.2 压差 根据5.2.3的要求,在频差满足同期条件的情况下,改变压差范围,测试压差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