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下册教案一、本册教材的知识内容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力求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基础性、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建三年级上册的要求有所提高,针对儿童科学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侧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分析数据等方面的训练。本册教科书打破“知识切块”是组建单元的做法,以主体单元的形式编排了游戏里的科学、太阳与时间、电的本领我们的身体、动物王国、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28个课时。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
2、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游戏里的科学单元以学生玩游戏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科书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情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本册教科书从整体上看,选择儿童身边熟悉的常见物体(玩具、空气、广、镜子、食品、手电筒等)作为探究对象。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从三年级上册的用感官定性观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逐渐过渡到定量观察、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的能力的培养上,体现了探究能力、情感态度
3、价值观及科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并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值得特别指出的:本册科学探究内容相对丰富,在强调学生动手的基础上,更重视对学生动脑的引导。真正的学习并非发生在学生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包括学生在观察中的思考,对探究结果的猜测(假设),为后续探究制定的计划,考虑变量的选择和控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处理,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他人之间的交流,等等。二、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三年级学生300人左右,六个班。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以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
4、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重点:游戏里的科学、太阳与时间、电的本领三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
5、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实验课题:课下探究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的研究五、教学预计进度安排第一周 第1课 第十一周 第16、17课 第二周 第2、3课 第十二周第18、19课 第三周 第4、5课 第十三周 第20、21课 第四周 第6、7课 第十四周 第22课第五周 第8、9课 第十五周
6、研究与实践第六周 第10、11课 第十六周 研究与实践第七周 估计运动会 第十七周 期末复习第八周 第12、13课 第十八周 期末检测第九周 期中总结 第十一周 第14、15课 1 小车的运动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知识目标:知道推和拉都是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二学生准备: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米尺、秒表、易拉罐、小桥模型
7、、测力计、乒乓球、足球、篮球三教师准备:“我们的表现”表格、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五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1)组织游戏老师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甲蹲在地板上,分别找几个同学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置。师生交流游戏规则。(2)交流反思:谈话:你在游戏总发现了什么?学生:(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推力和拉力。2、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推和拉都是力(1) 提出问题: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静止的同学运动起来,还能不能使其他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2) 探究推力和拉力都是力谈话:大家的讨论结果只是大家的猜想,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不是这样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验证一下。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谈话:同学们
8、来交流一下,在动手操作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发现与原来的猜想一致吗? 活动二:我们来玩小车(1) 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的。提出问题:小车运动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学生预测:教师谈话:小车在受到推力和拉力时会运动起来,那么小车的运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系呢?我们不妨预测一下。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条件都可能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但是这些专题我们不可能都研究,我们要选择一下。设计探究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把狗吗当曾小车的拉力,改变小车所挂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小车受到不同的拉力。学生探究,教师巡视指导。(2推力和拉力是有方向的引出活动内容:学生制定游戏规则。 活动三推力和拉力在生活应用(1)谈话:推力和拉力是我
9、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生活中那些地方有推力和拉力?(2)学生汇报交流。(3)教师小结:展示搜集到的生活中推力拉力应用的图片。谈话: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观看了老师带来的图片,你有什么想法?拓展活动讲述:力就在我们的身边,除这节我们接触到的推力和拉力外,还有那些种类的力呢?我们把一辆小车放到斜坡上,他会自己向下跑,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还是推力和拉力吗?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研究一下,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震惊世界”的超大秘密!六教学反思: 2、玩滑梯的启示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作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做好探究实验记录。情感目标: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摩擦
10、力的技术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知识改善生活。知识目标: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二学生准备:木块、直尺、木板等四活动过程导入:谈话:同学们课前准备的怎么样?请展示一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玩滑梯里面的科学。 活动一:探究摩擦力的存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摩擦力的活动和游戏,如:用手造作面上摩擦、拉动蹲在木块上的同学、在桌面上推拉文具盒等,从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大小及方向等有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讨论、描述什么是摩擦力,明确“当我们在桌面或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就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桌面或地面之间有摩
11、擦力。” 活动二: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参照书上的图片,了解人们有效利用摩擦力的实例,以及人们克服摩擦力的做法,并进一步理解这些 “克服摩擦力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交流,认识到人们要尽可能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使学生全面认识到摩擦力的利与弊。 活动三: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问题:怎样使木块滑的快?小组讨论后进行实验。小组交流,使学生明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都有哪些。拓展活动:谈话:生活中那些地方还用到摩擦力?课后我们同学去观察、寻找,然后用你了解的知识改善生活。五教学反思:3、跷跷板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
12、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情感目标: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知识目标: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二活动准备 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设计表格。四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演示“蜡烛跷跷板”实验。 谈话:这是一个有趣的“蜡烛跷跷板”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现多?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师: 你在生活中玩过类似的游戏吗?他为什么一会儿跷起来一会儿有落下来呢?探究活动: 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出示书中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同
13、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1、讨论探究方案(1)提出活动猜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2)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4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学生汇报交流。2、进行探究实验(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14、,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1、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 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等) 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 谁能用我们了解的跷跷板的道理,揭示刚上课时“蜡烛跷跷板”的奥秘。拓展活动: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学生交流。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一些有创意的玩具。五教学反思:4弹簧中的学问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通过游戏能够感知道物体的弹力;能发现生活中的弹力;会设计、制作弹力玩具。情感目标:愿意研究生活中的弹力,养
15、成乐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知识目标: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产生弹性。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各种弹性物体与材料,如娃娃跳、跳套球、弹簧拉力器、各种弹簧、夹子、泡沫塑料、气球、橡皮筋、玻璃球、圆珠笔等。教师准备:搜集弹性器材;整理与弹力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弹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应用资料。四活动过程:教学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课下你们一定玩过许多有关弹簧的玩具,说一说你都玩过了那些与弹簧有关的玩具。学生交流自己所玩的弹簧玩具。2、教师小结:同学们玩的弹簧玩具真有趣,(出示弹簧拉力器)老师这儿有一个弹簧拉力器,谁能把这个拉力器拉开?小结:同学们玩的、说的,都与弹簧有关,关于
16、弹簧,还有许多的游戏和问题等着我们探究呢!探究过程: 活动一:玩弹簧游戏,认识弹力。1、师生玩与弹力有关的游戏。教师谈话:各小组同学利用老师准备的弹簧玩具,进行游戏活动。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比一比那个小组在游戏中,发现、提出的问题多。 2、学生分组活动。 3、活动小结及交流。 (1)各族代表交流本组玩弹簧玩具或游戏的名称、玩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 (2)各小组同学根据交流,统一认识,然后选择喜欢的问题,有目的的实验、探究验证。 4、小结:当压缩或拉长弹簧时,弹簧有一种要恢复原来形态的力,这就是弹力。 活动二:了解生活中的弹力现象1、教师谈话 钢材,同学们通过探究,知道了什么是弹力,其
17、实弹力有许多的应用,谁还能说出一些弹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1、 学生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进行总结,并给学生补充关于弹力的图片。 自由活动 1、设计弹力玩具。 (1)谈话:同学们认识了弹力,并且知道了弹力在社过重的一些应用,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弹力玩具?比一比,那个小组同学的设计创意新颖。 (2)小组同设计活动。 (3)交流展示设计成果,教师给以相应的评价。 2、自我评价拓展活动设计、制作“从高处丢鸡蛋率不破装置”。五教学反思:5、有趣的磁铁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游戏认识磁铁的磁性;发现生活中磁铁的应用;设计、制作磁铁玩具。情感目标: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的结合,增强把学到的知识
18、应用于生活的意识。知识目标:知道磁铁的性质。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盒、剪刀、蜡笔、纸板等。教师准备:各种磁铁、大头针、曲别针、水槽等;收集、整理与磁铁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和磁铁在生活应用的图片资料。四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大家带来了不同形状的磁铁,这节课我们从认识磁铁的形状开始吧。谁先介绍自己的带来的磁铁?2、各组展示、交流各种各种形状的磁铁。3、教师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和实物。探究活动 活动一:玩磁铁游戏,感知磁铁的性质。1、学生交流玩磁铁的方法。(1)谈话;同学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磁铁,交流一些你们玩磁铁的方法吧!(2)学生交流。(3)师生小结:同学们想到的玩法可真多!不过,在玩磁铁的时候要
19、多观察,看有哪些新发现,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2、开展“磁铁游戏”活动(1) 启发、指导各组同学开展以下的磁铁游戏;l “给磁铁找朋友”游戏,观察磁铁不能吸那些物体,可以吸那些物体。l “悬调磁铁”游戏:把一个磁铁水平悬挂起来,用另一个磁铁的两端分别去靠近它的一端,知道不同磁铁的两端有时会相互吸引,有时又会相互排斥。l “接链游戏”“两极对中间”游戏: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去吸引图钉或铁圈,发现两端吸引的数量多,中间少,从而知道磁铁的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l “看不见的磁力线”游戏:将条形磁铁或蹄形磁铁放在一张纸的下面,把纸放平,轻轻地将铁屑撒在纸上,把纸抖一抖。观察纸上的铁屑有什么变化,
20、形成的图案是直线还是曲线,这些显示完全围绕磁铁的吗,从而感知到磁力、磁力线、磁场的存在。l 用磁铁靠近收音机,倾听收音机的发音效果有什么变化。(2)交流总结教师在参与个组活动、听取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对学生发现的磁铁性质进行总结。 活动二:说一说,生活中那里用到了磁铁。1、利用资料卡或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司南。2、教师小结:通过探究,了解了磁铁的很多性质,而且知道了“司南”作用,其实,磁铁在生产生活中有更广泛的应用,(展示有关磁铁应用的图片) 3、学生交流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三:设计、制作磁铁玩具 1、制作磁铁:(1)学生根据资料卡说明,把缝衣针制作成小磁铁。(2)交流、展示。2、设计、
21、制作磁铁玩具。(1)制作指南针(2)制作小帆船(3)制作会飞的小熊猫(4)制作自己会跑的汽车。自由活动:玩一玩我们制作的玩具五教学反思:6、指 南 针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知道指南针是利用磁铁两极能指南指北的原理制成的。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与思考,尝试制作指南针、改进指南针。尝试用指南针确定教室的东南西北。 情感目标:确立利用科学知识来为我们工作、生活与生活服务的思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制作、改进指南针。难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究来实现磁铁的自由转动。三教学准备磁铁自由转动实验:每组:条形铁钉、蹄形磁铁、旋转架、水盆(水、泡沫塑料)悬挂支架、线(一端大圈、一端二个相同的小圈)。做指南
22、针实验:指南针、大头针、橡皮、小磁针、纸片(有些材料学生自备)。四张贴纸(东南西北)磁铁藏在谁的口袋里:每组一个指南针、一小块铁、一块小磁铁。五教学过程引入:一个渔民出海打鱼,突然间海面起了风浪,乌云密布,你能帮他分清东南西北,向西航行安全回家吗?1、师问:你知道磁铁的哪些知识?磁铁是怎样指示南北的?出示一块磁铁,放在桌面上:这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吗?2、师问:要让磁铁能水平自由转动,你可用什么办法?你想到了什么?我们做完实验再来回答好吗? 分组实验。 说说你是怎样让铁钉自由转动的?做给大家看一看。 小组讨论议一议:你认为什么方法最好?一、自己做一个做一个指南针: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就是一个指南
23、针,我们自己来学做一个指南针。 1、出示指南针,师:有了小磁针,用小磁针来做一个指南针,还缺哪几部分?要用什么材料做呢? 2、讨论交流:1. 先做什么,再做什么?2. 说一说你为小组做什么?怎样分工?3、出示实验材料:你能用教师给的材料做一个指南针吗?说说怎样做?4、实验汇报小结。制作中碰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还可作哪些改进?二、用指南针定方向:5、指南针做好了,会用吗? 6、 说一说:学生交流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转动指南针盒,使磁针的南北极与盒式底标明的南北相一致,这时,指南针盒底标明的东南西北,便是实际的东南西北了。 7、摆一摆:摆出课桌的东南西北,告诉同桌,你是怎么知道的?再分一
24、分教室的东南西北。二、 磁铁藏在谁的口袋里: 1、出示实验材料,师述:最后我们一个小组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磁铁藏在谁的口袋里?2、 谁能用指南针找到藏着的磁铁吗?请你拿好指南针,转过身去,不要看。另外三个同学把一块铁和一块磁铁藏到口袋里?3、你能找到藏铁或磁铁的同学吗?4、你能用指南针区分,袋子里藏着的是铁,还是磁铁?5、说出是哪一块是磁铁?为什么说是磁铁?不是铁?三、 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怎样做一个指南针?怎样用指南针定方向?怎样用指南针区分是铁还是磁铁?六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太阳与时间 本单元与前面的内容从知识上没有密切的联系。但因为学生每天都在感受太阳的变化,而有关太阳的科普资料又非常多
25、,所以,学生对太阳的概况已经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对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学生也有很多感性体验所以,学习本单元并不会感到困难。7、认识太阳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能力目标: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能与同学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情感目标:能对太阳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与同学合作愉快与同学分享快乐。二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的多媒体或图片资料学生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三学情分析:学生几乎从牙牙学语开始,就耳闻了许多以天体为背景的动人的神话故事,学生心目中的太阳形形色色。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
26、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请看:展示太阳的图片。关于太阳我们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我们知道的太阳”出示课题二、 请学生谈谈他们对太阳的了解关于太阳的故事有很多,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自己编一个故事呢?出示图片分别讲一讲图片是什么?汇报交流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搜集资料的,听的同学谈谈评价及启示和收获。关于太阳同学们已知道了很多下面请欣赏一段关于太阳的资料 出示各种图片。三课后拓展太阳是神秘的,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课下继续搜集关于太阳的资料,把资料设计成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六教学反思:8、太阳和影子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
27、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知识目标: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二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三教学准备:幻灯机一台,银幕一个;每组准备三幅画未完成的画、课件、课前观察提示卡片五。教学过程:师:你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也看见过影子?生回答阳光下。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灯光下、月光下
28、、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太阳和影子。(出示:课题太阳和影子)(二)交流观察,探究特点师:课前我已经让大家观察了太阳位置的变化,以及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和规律。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呆会儿由小组长进行汇报,好吗?下面开始!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师:刚才我看大家交流的很热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规律?好,你们小组来。 生:我们小组发现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师:其他组同学都观察到了吗?(是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板书:在黑板东面上贴一个太阳)傍晚在西方落下(板书:在黑板西面上贴一个太阳)。那么中午的太阳
29、应该在什么位置?生回答师:在前面我们交流了,不透明的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都有影子,那么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呢?太阳位置的变化与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关系呢?哪个组能来交流一下好,你们组。生回答师:哦,你们组发现中午的影子短,早晨和傍晚的影子长,(板书:影长 影短 影长)(通过让学生说太阳光下影子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太阳光下影子长短的变化特点。) 师:你很注意观察,你能说你所说的长短,是比谁长,比谁短?学生交流。师:哦你们的观察是把影子跟影子进行得比较。那么,影子的长短和物体自身相比,你有什么发现?(第一种情况:如果说不出来,师:老师这儿有早晨、中午、傍晚的三张照片,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学生观
30、察,说出观察结果。师解释:冬天中午的影子和夏天中午的影子有什么不同。)(第二种情况:如果学生说出:师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我们再来看一组照片和同学们的观察结果一样吗?师解释:冬天中午的影子和夏天中午的影子有什么不同。(板书:影长 影短 影长)师:看来只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注意认真观察,留心研究,就能发现许多科学的秘密。(三)动手作画,深化认识。(四)猜猜时间,体验生活。出示课件让学生猜。教师及时评价。(五)深入探究,发现新知。(五)拓展应用师:那么一天中温度的变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影响呢?生回答前要及时把草连放下来,保持棚内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师:人们利用太阳光能来干什么? 生回答六
31、.教学反思:9、用太阳计时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解释;能制作简易日晷模型。情感目标: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知识目标:知道用日晷记时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古代计时工具的图片、纸板、牙签、手电等。四活动过程:一、导入师提出问题:古代没有钟表,人们是怎样计时间的?学生自由讲述古代人计时的方法或小故事。一、 探究活动 1、 了解古人计时的几种方法。(1) 交流学生搜集到的古人计时的资料。(2) 展示古人几种主要的计时工具,如日晷、沙漏、水钟等。(3) 教师适当补充资料 2、 整理观察记录,发现用太阳计时的方法。(1) 学生
3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上一节课中的观察数据,进行整理。(2) 分析学生整理的图表,引导学生发现:图表类似一个钟面。(3) 引导学生发现日晷的发明过程。(4) 学生设计“日晷”,并进行模拟计时活动。二、 自由活动 1、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用自己制作的日晷进行长期计时的活动计划。 2、 到校园中选择摆放“日晷”的恰当位置,学生开展观察活动。 3、 一段时间后交流所发现问题。五教学反思: 10制作计时工具教学目标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与评议。2.愿意合作与交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
33、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3.会制作一种简单的计时工具。教学重点学会制作简单的计时工具。教学准备剪刀、胶带、做沙漏、水钟等所用的材料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太阳计时,并且发明了多种计时工具,同学们想不想也来做个计时工具呢?学生汇报想法,导入新课。2.设计制作方案小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案,互相启发,开拓思路。教师展示几种典型个例,主要侧重创新性进行评价。学生设计各自的方案,理清制作思路。交流方案,互相提出建议。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调整。这节课主要是学生的动手实验课,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日晷、沙漏等其他计时工具的理解能力。3.开展制作活动教师提
34、出制作要求,如安全使用剪刀,互助合作,进行制作提示等。以小组为单位或独立进行制作,教师进行恰当的指导、点拨。做一个游戏,或写10个漂亮的字,或读一篇四句诗等,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计时,掌握自己的计时工具计时的规律。对作品进行改进,如调整计时时间,使作品更美观等。4.展示与交流将自己的作品摆到展示台上,互相欣赏、评价。挑选出部分作品进行重点评价,可从创意、美观、实用三方面选择典型作品。对作品提出修改建议,提出改进方法。5.拓展延伸建议用自己制作的计时工具记录写家庭作业的时间,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并对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改进或创造发明更好的计时工具。教后反思:11、灯泡亮了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通过对灯泡亮
35、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经历提出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产生愿意合作交流和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愿望。知识目标:通过活动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知道开关的功能。二.活动准备手电筒(内装电池)、导线、小灯泡、电池盒、开关、灯座。四。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师:同学们喜欢做实验吗?生回答师:这节课我想跟大家做几个有趣的实验,相信同学们能积极动手、动脑设计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与小组同学搞好合作。你想得到
36、几颗星?生回答师:只要你大胆展现自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会成功的!2、揭示课题:师:(出示手电筒,按动开关,让手电筒反复亮、灭)请你观察:刚才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回答师:看到这种现象,你想研究什么问题呢?生回答师:这些问题提得不错,很值得研究。这些同学积极动脑提出问题,可以得到三颗星!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21课灯泡亮了。(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体验乐趣。1、探究手电筒发光的秘密。2、设计实验,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分组探究,教师指导。一个小组把电路图画到黑板上)师:有请实验最先成功的小组到讲台介绍你们的实验设计。生回答并设计师:实验成功的小组请举手!很好! 3、设计实验,让两个小灯
37、泡亮起来。(1)我们把电池、开关、灯泡、开关、灯泡用导线连接起来。(2)电池后面连接上开关,再连接上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3)从电池接出两根导线,在一根导线中接入一个灯泡,在另一根导线中接入一个开关、一个灯泡、再接入另一个开关,然后用导线和前一个灯泡连接起来,最后用导线把它们与电池连接起来。(4)用导线把电池、灯泡、开关、灯泡连接起来。按下开关,两个灯泡亮度不同,一个较亮,一个较暗。(5)从电池接出两根导线,每根导线中分别接入一个灯泡和一个开关,再用导线把它们同电池连接起来。两个灯泡都比较亮师:对啊!他们把两个开关都接到同一条电的回路中了。尽管如此,他们发现了这么多种电路连接方法,合作还是成功
38、的。师:同学们成功地发现了这么多种电路连接方法,俨然一个个小科学家!请看黑板:我们可以将刚才发现的电路连接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小灯泡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另一类是把小灯泡串在一起连接到电路里。使用哪一种连接方法连接电路,小灯泡更亮一些?生回答师:请你来当小电工。我的房间里要连接几种用电器,请你帮我参谋一下,应该怎样把这些用电器连接到电路中?师:真是个合格的小电工!师:现在,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哪几部分?师:(投影)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4部分。(板书:电源、用电器、小括号、大括号、电路)(三)拓展活动师:路口的红灯、黄灯、绿灯
39、交替发光,使交通井然有序。请你大胆尝试,设计一个红灯、黄灯、绿灯交替发光的电路。下节课我们交流,看谁的设计最精彩!五课后反思:12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学会用电池盒、小灯座使小灯泡发亮。学会用简单的电路图记录自己的连接。情感目标: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小灯座、电池盒。活动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干电池一个、电线4根。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使小灯泡亮起来,并且电流在小灯泡里怎样流的。 2请一学生到前面来,用1根导线、 1个
40、电池,点亮小灯泡。 3发现问题:一个人操作很难。 4有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手解放出来。 5出示电池盒、小灯座。想想他们是干什么的? 二、 学习使用小灯座与电池盒1观察材料。 观察电池盒的结构特点。 观察小灯座的结构特点。 2连接电路。 在电池盒两端的弹簧夹上接电线并把电池安装到电池盒里。 把小灯泡连接在小灯座上。 用电池盒与小灯座组建一个电路。并且说说电是怎样流的? 3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表示电路。 把简单的电路图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三、点亮更多的小灯泡1提供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干电池个一个、电线4跟。 2小组讨论:我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事呢?可以开展哪些研究
41、?3要让两个灯泡亮起来怎么办? 4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5开展研究活动。 拓展研究。能不能使10个小灯泡同时发亮?为什么?五课后反思: 13谁的本领大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推断和猜想,并能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并作简单的实验记录。情感目标:通过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体验与人合作及成功的喜悦,养成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品质。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导体、绝缘体,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材料。二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师:今天老师能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科学课感到非常高兴,听说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挑战,所以这堂课我带来了两个简单电路。谁能接受挑战,让这两个电路里的小电珠亮起来?(学生
42、们情绪高昂,上前将两个电路的开关合上)师:哎?为什么一个亮?一个不亮?根据你的经验推测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生回答师:大家猜得这些原因都有可能,但是我告诉大家,我拿的这两个电路在连接上没有问题,电池的电量充足,小电珠完好,那你还认为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在仔细观察一下。生回答师:好!你来。(生上前把开关上的塑料皮撕下来,再把开关合上,于是小电珠就亮了,学生一片欢呼声!)师:小灯泡亮了,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让小灯泡亮起来的?生回答(学生操作)师:为什么非得把塑料皮撕下来铜丝接铜丝才能亮起来? 生生回答。 生:可能铜丝能导电。 生回答师:看来有些材料是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不容易导电的。我们把象铜丝一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板书:容易导电导体);象塑料一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绝缘体)。那么导体和绝缘体究竟谁的本领大呢?(板书:谁的本领大?)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请各组的小组长把1号材料袋拿出来,把材料从信封里轻轻地倒出来,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如果有不认识得可以问同学,还可以问老师。二、猜想激趣,动手探究。活动一:猜想质疑活动二:动手探究师:还有别的方法吗?(没有)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