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汇编教学文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788324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49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汇编教学文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汇编教学文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汇编教学文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汇编教学文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汇编教学文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汇编教研组:史地政组教 师: 目录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2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2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4第一课时教学教案4第二课时教学教案5第三课时教学教案8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9第一节:认识地球9第一课时教学教案10第二课时教学教案11第三课时教学教案13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14第一课时教案14第二课时教案16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教案17第一课时教学教案17第二课时教学教案19第三课时教学教案21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教案22第一课时教学教案22第二课时教学教案23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25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学教案25第一课时教学教案25第二课时教学教案2

2、9第二节世界的人种32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33第一课时教案33第二课时教案35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37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41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41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案44第一课时教案45第二课时教案46第三课时教案47第四课时教案48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481-2课时教案493-4课时教案50第四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52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54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54第二节 国际合作教案58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59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课时1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地理的意义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

3、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开学第一节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程,应该抓住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以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探究式、参与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课本第一页的前言部分,这段文字描写优美,就让我们从这里走进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教师演示地球仪: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

4、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讲授新课:(一)揭开地理之“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请同学讨论后提出来。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教师总结: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它们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

5、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二)地理知识与应用1、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学生活动: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 冲浪-在海边;) 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2、地理与生产建设 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 教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学生

6、回答:略) 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西风(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的应用) 方案一: 根据学生熟悉的地理环境,教师可设问: (1)、当地主要有哪些水果?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运来的?为什么当地不能生产? (2)、我们冀州主要种植哪些粮食作物?它与当地的气候、降水有怎样的关系?等等。学生思考回答。方案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答: (1)、干旱地区种植农作物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该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镇?原因是什么?也可以提出一些其他的地理问题。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可能有的同学知道答案,也可能知道的答案不一定完整,教师

7、不必解释,可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了解。鼓励学生:虽然现在还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些问题,通过认真学习地理课,认真钻研地理知识,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些地理之谜了。以此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知识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地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上进心。3、地理与风土人情 在教学中,教师可播放一段录象,也可以搜集一些资料,向同学们展示各地的风土人情,并归纳出风土人情指的是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等多方面。 方案一: 让学生读课本第四页的两副图。提问:这分别是什么运动?(一副是足球比赛,另一副是西班牙斗牛) 它们分别在哪些地区最有名?(南美洲和西班牙) 学生

8、读第五页的图,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他们有哪些风俗习惯? 提问:你对中国的哪些民族比较熟悉?他们有哪些传统的民族习惯?(学生可以随意举例,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方案二:过渡: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风土人情。 学生读第四页的两副图,说出这是什么内容,主要在什么地方开展?-师生共同总结-体育运动的地域性。 学生读“阿拉伯人的服饰”-服饰的地域性。 教师进一步启发:你能在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举出例子吗? 学生举例子教师把这一部分小结: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

9、人情的美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启发提问,引导、鼓励学生提出一些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拓宽知识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做到启而不发,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总结: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有关,生产建设、工业、农业也与地理知识有关,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育等也与地理知识有关。随着你们的不断学习,你们将会发现,地理知识既可以让你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也可以让你的工作、学习更出色,还能为你的业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布置作业:课本

10、第五页有个活动,提到贝贝和玲玲是在北京夏令营认识的,你参没参加过夏令营,或者其他形式的旅游,都去过哪里?那些地方有什么东西令你印象最深刻? 板书设计: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时3节第一课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各种途径,知道收集地理信息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对获得的地理信息,通过对比、进行分析、综合、探究其特征与成因,思考其相互关系;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尝试组织筹划一次地理野外旅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交流精

11、神。教学重点: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教学难点:1、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尝试组织筹划一次地理野外旅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在第一节课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学习地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实践练习教学媒体:地理挂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习了第一节,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身边有很多地理知识,这些地理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究、去分析,学习地理的方法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相信大家会有收获。1、学会看地图从身边事入手引入新课:同学们,假期中我们经常要到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旅游。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12、,要准确知道每一个景点的位置,设计一条既经济,又实用的路线,最好有一份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展示旅游图,简单介绍有关地方的景点,让学生设计游览景点的路线)通过地图,我们可以找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我们可以知道怎样才能到达,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不管是纸质的,还是挂在墙上的,都是地图讲授新课:我们学习地理就离不开地图。介绍“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强调地图的意义,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自己举出不同的地图种类、类型。(教师可补充说明)设计几个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地图?设疑:地图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关系非常密切,谁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都需要些什么?同学们

13、快速阅读教材第6页第二段,找出地图的制作方法并划出,然后找学生读出来。(具体的内容详细的知识留到下节课)2、学会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过渡:除了会看地图以外,要学好地理还需要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等。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想要获取地理信息有很多途径,书刊、杂志、报纸、电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而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地理知识不可能一次完全记住,也不能说过耳就忘,还必须学会思考,如何将这些信息综合,怎样让这些信息真正成为自己的,真正得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或是解释自然界、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或者是发现一些新的问题,现象。要考

14、虑各种自然、社会要素,各种现象的分布,联系、对比,要找到其中的规律,一些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等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收集,勤动脑,细思考,大胆问,多假设,还可以借机鼓励有潜力,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3、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让学生大胆尝试,作出假设,理论联系实际,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果有一次野外旅行会发生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准备等问题,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有组长、有记录员、有发言人,进行野外旅行所携带物品的竞赛(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不要让学生形成单一的思维定势)布置作业:试着绘出学校的平面图,说明要求。(画略图即可,尽可能的放开,调动学生能动性)板书设计:1、会看地图2、收集地理信

15、息、思考地理问题3、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第二课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八个基本方向,掌握八个基本方向的符号、位置关系。2、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4、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1、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3、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1、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2、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学情

16、分析:学生大多数在小学对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的学生对方向一无所知,循序渐进,务求扎实掌握,打好基础教学方法:读图法、实践法教学媒体:地图、指南针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引入新课:回顾检查、总结作业情况设疑创设情景通过作业,虽然学生画的都是同一所学校,但是各不相同,为什么?如果一个从未到过我们学校的人拿着你们的图,能找着北么?在地图上怎样才能表示出正确的方向?根据提问积极思考,并积极回答学生虽然会画学校平面略图,但是画的还不准确,这样提问,引出地图的要素:方向讲授新课:逐步理解:八个基本方向的知识1.在一般的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认真学习,巩固

17、记忆先了解八个基本方向,为方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有指向标的方向的表示方法经纬网定向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并不是一概的上北下南,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指向标指的方向是北,根据北再确定其他方向3在较为特殊的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线纬线确定方向,认真学习巩固记忆充分练习系统学习方向并落实到图上过渡:既然知道了在图上怎样表示方向?那么我们画的学校平面图上怎样表示呢?要使图的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还必须知道怎样辨认实际中的方向,并学会怎样在地图中标注方向。思考,讨论争取在课堂上把知识掌握牢固,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列举讲解在实际中确定方向的一些方法,利用课本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和手表等定方向。当堂练习、

18、当堂巩固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实践应用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补充或更改自己所绘的学校平面图小组合作修改用学的方向修改平面图,使平面图有准确的方向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判断家、公园、商场等场所的方向可合作、也可独立完成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板书设计:1.在一般的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的方向是北,根据北再确定其他方向3、在较为特殊的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线纬线确定方向,4、用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和手表等确定方向第三课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比例尺的定义,了解比例尺的几种表示方法和换算。2、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3、熟悉比例尺的大

19、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4、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结合地图和实际问题学会比例尺的换算、熟悉和使用图例和注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动手操作能力。2、能够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3、树立地理意识与创新精神教学重点:1、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2熟悉图例和注记教学难点: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学情分析:学生小学时学习过分数、比例尺,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有遗忘或不理解,多练习,随时巩固。图例和注记的知识需要加强记忆。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练习法教学媒体:地图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地图上的方向复习,回答问题对所

20、学知识有所巩固引入新课:提出疑问当我们拿着我们画的图时,可以看出到哪里去,应该往那里走,但是走多远呢?思考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讲授新课: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分数来讲解比例尺,总结归纳比例尺的定义公式。反复练习加深印象。通过分数的性质引申出比例尺的大小。(分子不变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回忆,讨论,练习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形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举例练习:利用不同的地图观察总结地图比例尺大小对地图的影响。当图幅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如何测量距离计算比例尺,以及如何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也需要反复练习理解熟练计算换算反复练习让学生加深印象,熟练掌握知识的应用总结归纳:分

21、母 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分组讨论总结充分利用各种地图多读图多熟悉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对比例尺有个整体、系统认识利用地图,熟悉识记主要常见的图例,以及应用方法.利用课本、地图册、填充图册讲解当堂检测:利用书、填充图册检测阅读课本、地图册、填充图册结合地图,落实在图上,加深形象直观印象修改平面图用这节课学的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修改平面图合作完成学生上节课已修改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平面图。布置课后作业任选一张旅游地图,设计一条游览路线,沿路线读出方向、图例、比例尺等各要素课下合作完成利用旅游地图,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参与性

22、比较强。把书本知识用于实践,加深认识。板书设计1、比例尺(1)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2)比例尺的大小分母比例尺表示实际范围内容越大越小越大越粗略越小越大越小越详细2、常见的图例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1、认

23、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

24、大胆假设。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思考,回答、分析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思考、回答交流让学生正确认识地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分组讨论、达成意见,各小组代表发言

25、举例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学会描述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达标反馈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讨论、交流、回答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方法归纳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

26、习惯。板书设计球的形状是球体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对地球形状的证明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第二课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能力目标: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情感目标: 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教学难点: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27、学情分析:学生对第一节课所讲的地球的形状、大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地球上的经、纬线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总结作业情况,地球的真实形状描述: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地轴、两极思考、回答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巩固引入新课:地球的真实形状由于很不规则,在日常运用时往往比较麻烦,因而人们常把它化简成为理想化的正球体模型。我们用的地球仪就是这样样。观察地球仪、思考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索的兴趣了解地球仪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

28、线、纬线、经度、纬度。了解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地轴是一个假象轴。观察地球仪,分组交流认识地球仪掌握、理解。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完成经线和纬线的表格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随学生的讨论逐渐显示答案(表格见板书设计)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表格。可使学生对经线和纬线有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地球的运动打下基础观察地球仪的转动演示地球自转介绍以右手指示地球仪转动方向: 面向赤道(上北下南)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观察教师的演示,并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能直观地观察地球仪的转动。达标反馈指导学生上

29、黑板绘制经纬网,并绘出主要的经线、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到黑板上绘制巩固知识内容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小组合作总结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方法归纳注意观察,多看地球仪,认识和领会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等这些基本点及线的重要性,辨认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辨别东经和西经的区别。板书设计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轴是假象轴(2)、南极S,北极N(3)、纬线和经线经线纬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形状半圆圆长度一样长赤道最长,南北极最短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特殊线0度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分布规律0度

30、经线以东为东经,数值越来越大,0度经线以西为西经,数值越来越大并在180度东西经重合。赤道纬度是0度,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数值逐渐增大,到南北极点为90度半球划分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第三课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或根据方位确定未知点。通过动手制作小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基本构造的认识。能力目标: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教学难点:经纬

31、网定位,读图能力的培养。学情分析:连续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仪表面的点、线已经很熟悉,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性知识,必须牢固掌握。经纬网定位是难点,应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在黑板上绘制经纬网图,复习经纬线知识回忆、思考巩固上节已学知识师生互动1用经纬网定位举例说明,经纬网可以确定位置,它对军事、航海、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给出经纬度,让学生找位置;给出位置,说出经纬度。学生思考、举例讨论、思考、回答认识经纬网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说清南北纬、东西经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出大错。

32、完成21页活动题引导、启发交流、讨论、合作学会知识,关键在于会用。用小乒乓球制作地球仪明确制作步骤,对学生进行指导分组合作完成制作,展示制作成果。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法归纳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多动脑、多动手,在过程中学习地理。在地球仪的经纬网上确定方向和任何一点的位置,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板书设计利用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确定位置小地球仪的制作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

33、布及突出特征。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

34、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我们前面几节课讲的是“地球”,为什么叫“球”,讲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从今天起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地球”的“地”。为什么叫地球呢?回忆、思考,讨论,交流、探索被称为地球的原因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为什么呢?引导学生看图,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读图,分析卫星图片或各种地图上的颜色思考、看地图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过渡,对新旧知识承上启下对所学知识形

35、成系统印象,将孤立的知识点穿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组织游戏,任意抛出一个有海陆轮廓的气球状地球仪,接住时记录右手大拇指接触到的是陆地还是海洋,抛接10次以上,统计接触到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做游戏、统计,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陆面积比为7:3。学看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指导学生读图总结地球上水多于陆。设疑任意划分地球仪为两个半球,海陆分布情况如何?引导学生总结:无论怎样平分半球,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观察、讨论、总结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陆地与陆地的差别,海洋

36、与海洋的差别:介绍: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洋:海洋的主体部分,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海:海洋的边缘部分,靠近大陆,面积小,深度浅。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通过阅读书上的课文及教师的讲解理解各概念的含义,并落实到图上。文字与图结合。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学习七大洲指图了解世界七大洲,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形状、位置。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启发学生勾画大洲轮廓略图。观察各大洲的面积、轮廓,交流讨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各有那些大洲,达成一致意见。试勾画大洲的轮廓简图对大洲有个完整的认识。学习四大洋指

37、图了解世界四大洋,把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读图观察、讨论,给四大洋排序。了解四大洋的分布初步了解四大洋板书设计海洋与陆地:1、地球、水球。2、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大陆、岛屿、海峡、大洲、大洋、海七大洲:名称、面积大小、轮廓、分布四大洋:名称、面积大小、分布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2、进一步熟悉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能力目标:逐步养成阅读地图的习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探索精神。教学重点:1、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2、世界七大洲、四大

38、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3、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教学难点: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有所熟悉,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总结上节课所学内容情况总结、回答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巩固引入新课: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从亚欧大陆包含亚洲和欧洲两个大洲入手讲解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思考、回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讲授新课:引导学生读图找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观察里海和黑海,区分

39、他们的本质差别;(湖、海);观察图2-22读图分析亚欧分界及土耳其海峡的相对位置、组成。首先引导学生分清亚洲和欧洲的分界亚洲与非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引导学生得出亚洲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看图分析通过读图,分析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帮助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北美洲与亚洲、南极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北美洲与亚洲之间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简单介绍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欧洲与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等,作为较高层次的要求。读图、思考、分析主要强调学习地理是掌握重要的学习工具地图,认识地表事物时一定要图、文结合,落实每一地点在地图上的落实。大洲与

40、大洋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太平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亚洲环绕。大西洋被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所环绕。印度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非洲所环绕。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环绕。可进一步分析各大洲周围有哪些大洋读图分析,可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增强空间观念。绘图、总结、布置作业:利用地图册、填充图册等反复练习指导学生绘制大洲轮廓几何略图;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布置作业:利用地图册、填充图册等反复练习,也可以用竞赛形式让学生当堂进行填图练习。取得较好的效果。发言总结所掌握的内容;做练习题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加深学生的认识

41、板书设计:亚洲与非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北美洲与亚洲、南极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分界线大洲与大洋的位置关系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教案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能力目标: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情感目标: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教学难点: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学情分析:学生可以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

42、识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实际形态也较熟悉,但是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具体特征,统计数字需要强调,尤其是山地与丘陵、平原与高原之间的差别,可以利用剖面示意图辅助。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我们在地球上主要生活在陆地上,而我们生活的陆地,比如我们周围,有上坡有下坡,整个陆地表面并不像海平面那么平,有很多高低起伏。讲授新课:地形就是地表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的总称。创设情境:地表的高与低需要用什么来衡量?引出高度,并比较测量高度的不同方法。先用人的身高来举例,形象的类比高度的测量方法。5 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

43、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二相对高度:地表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差。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总结作业情况利用身边常识引入,帮助学生理解利用教具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出疑问,启发学生绘制简单示意图,表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意义及不同列举熟悉的地形五种陆地常见地形通过读图分析巩固积极思考尝试用以有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定义。通过举例、板图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含义,区分它们的差别,熟练巩固利用身边知识举例三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绘制地形剖面示意图让学生判断海拔高度(米)5 平原:2002高原:5003山地:500 坡度较陡4丘陵:500 相对高度200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最高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了解海底地形课堂小结:利用板书总结知识点,强调读书、学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