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特殊教育实用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说课材料.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82016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实用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说课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特殊教育实用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说课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实用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 精品文档 第二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7加几、6加几 、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11---20数的感念的理解和掌握。 2、 使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图意和叙述计算过程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 加深C类学生对20以内数的理解。 2、 要求B类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B类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小棒、卡片。 教学课时:20课时。 1、7加几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7加4、7加5的加法。教科书第3、4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和组成。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互助的良好习惯。 分层目标: A类:自己完成普校教材。 B类: 能看懂图意,掌握6和4凑成10的计算方法,写出加法计算, C类:在老师指导下,能看懂图意,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方法,自己会摆学具,计算结果。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正确进行不进位加法的口算。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4+5= 3+4= 3+7= 10+1= 10+3= 3+7= 2、 二、学习新知: 1、导入:提问7加几等于10? 引导学生思考并板书: 7+3+1= 7+3+2= 10 10 多数学生对揍十法不能理解,慢慢来,先让学生有揍十法的印象。 2、学习例1:出示闹钟图 (1)请C类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师: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一共有多少个?怎样列算式? (3)怎样计算7+4= 学生用数指头的方法可以。 师:今天老师教你们一种简便的方法,同学们开始可能不习惯,慢慢就好了。 课件演示: 板书: 7 + 4 = 11 7 + 4 = 11 3 1 10 7 + 3 = 10 10+ 1 = 11 (4)教师引导学生说说7+4的计算过程。 3、教学例2:出示飞机图 (1)请C类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数数左边有多少架飞机?右边有多少架飞机? (2)求一共有多少架怎样列算式?请B类生口头列出算式。 (3)指导学生计算。部分学生有数数的方法计算也可以。 师用课件演示: 教师边讲边板书: (4)引导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7 + 3 +1 = 7 + 3 + 2 = 7 + 4 = 7 + 5 =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几加几的加法?教师指着课题学生齐读。谁能说说7+4你是怎么加的?7+5呢?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7加4、7加5的加法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1、指导B类学生7加几用揍十法。 2、指导C类学生通过数指头的方法理解7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5+2= 4+3= 5+5= 6+4= 4+6= 7+3= 3+7= 10+2= 10+4= 3+10= 10+1= 10+3= 2、计算: 7 + 3 +1 = 7 + 3 + 2 = 二、指导练习: 出示:7 + 4 = 7 + 5 = 问:谁能用昨天讲的揍十法来说说怎样计算?教师加以指导并讲解。 三、练习:教材第4页练一练 教师巡视指导差生。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7加6、7加7的加法,教材第5、6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B类:在学生掌握7和3凑成10,会用“凑十法”计算基础上学会和理解7+6、7+7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且能正确地计算。 C类:能看懂图意,掌握7和3凑成10的计算方法,写出加法算式,会计算。 D类:在老师指导下,能看懂图意,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方法,自己会摆学具,计算结果。 教学重点:把7和3凑成10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和运用“凑十法”计算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热带鱼、飞机图片、游戏棒和磁性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请学生说出答案。 6+2= 5+4= 7+1= 5+5= 6+4= 7+3= 口算出示数字学生说答案。 二、复习导入: 师:大多数同学都能用口指结合的方法做加法了,今天我们要来试试更难一点的加法,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1、由 2、教学例3 出示例3图 (1)请学生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请C类生数数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一共有多少个?怎样列式? (3)列式计算。7+6= 师:7与几和起来十?教师边讲边板书 引导学生填空 (4)带着学生口述7+6计算过程,加深程度好的学生对揍十法的理解。 3、学习例4 出示铅笔图 (1) 请C类生看图数数左边有几支铅笔,右边有几支铅笔?合起来一共有几支?用什么方法计算? (2) 请B类生回答怎样列式? (3) 请学生想想怎样计算快些? (4) 课件演示 (5) 板书计算过程 (6)引导学生填空: 4、试一试 三、课后小结:今天这节课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填一填,我们学会了7+6、7+7两道加法算式,它们都是利用“凑十法”来计算的,看前面的加数,分后面的加数凑成的,再加剩数。 课后反思: 第五——六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7加6、7加7的加法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1、指导B类学生7加几用揍十法。 2、指导C类学生通过数指头的方法理解7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5+2= 4+3= 5+5= 6+4= 4+6= 7+3= 3+7= 10+2= 10+4= 3+10= 10+4= 10+3= 2、计算 7+3+3= 7+3+4= 二、练习指导: 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7+6的计算方法,重点指导揍十法。 2、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7+7的计算方法,重点指导揍十法。 三、练习:第7页练一练1——4题 教师巡视指导差生。 课后反思: 2、6加几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6加几的加法,教材第8、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B类:在学生掌握6和4凑成10,会用“凑十法”计算基础上学会和理解6+5、6+7、6+6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且能正确地计算。 C类:能看懂图意,掌握6和4凑成10的计算方法,写出加法算式,会计算。 D类:在老师指导下,能看懂图意,会数数,自己会摆学具,教师指导下搬指头计算结果。 教学重点:把6和4凑成10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和运用“凑十法”计算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热带鱼、飞机图片、游戏棒和磁性黑板 教学过程: 一、    课前练习 二、    口答:  9+3 6+4+2     8+( )=10 6+()=10   ( )+5=10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9、8、7加几进位法的算式,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继续学习,利用“凑十法”来计算6+5、6+6、6+7的加法算式。 出示课题  6加几 三、 新授: 1、教学例1  先出示:左边放6个西瓜,右边放5个西瓜,要求一共有几个西瓜?提问: C类:把6个西瓜和5个西瓜合并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B类:列出加法算式 B类: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谁会移动右边西瓜的位置使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几个西瓜? 学生一起摆小棒 B类:自己操作(提示:利用“凑十法”分第二个加数)C类:在老师指导下操作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移动呢?(这种移动的方法正是“凑十法”的意思) 6 + 5 = 11               请B类讲计算过程 想:6加4得10 10加1得11(齐读) 小结:这道题是运用“凑十法”看前面的加数,分后面的加数,分成的数必须和前面加数能凑成十,再加剩数。 2、教学例2 出示蛋糕图片: 左边放6个蛋糕,右边放7个蛋糕 C类:要求一共有几个蛋糕,用什么方法计算? B类:列出加法算式 师:谁能运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移动右边蛋糕,就知道一共有几个蛋糕? 6+7=()       A类学生填数并讲计算过程                  想:6加(  )得10                      10加(  )得(  )  (齐读) 3、         想一想:6+6=(  ) 想:6加(  )得10 10加(  )得(  ) B类:分哪个加数?    填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填一填,我们学会了6+5、6+6、6+7三道加法算式,它们都是利用“凑十法”来计算的,看前面的加数,分后面的加数凑成的,再加剩数。 五、游戏:找朋友 6 + 4 =    8 + 6 =    6 + 6 =                1 2  10  13    6 + 7 =    10 + 8 =   6 + 5 =                18  11  14 让学生看题,算得数,再把写好的正确数字贴在题目下面 B类:计算得数大些题目     C类:计算得数简单题目 六、作业 6+4  6+5=( )  6+7=()  6+6=( ) 6+4+1  6+5  6+4+2  6+6  6+4+3  6+7 10+6  6+5  7+6  9+3 课后反思: 第三、四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6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1、指导B类学生6加几用揍十法。 2、指导C类学生通过数指头的方法理解6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口算:6+( )=10 6+2= 5+3= 6+4= 6+4+1= 6+4+2= 6+4+3= 二、看图列式计算。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三、作业练习:教材第10页练一练。 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3、5加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和组成。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互助的良好习惯。 分层目标: A类:自己完成普校教材。 B类: 能看懂图意,掌握5和5凑成10的计算方法,写出加法计算, C类:在老师指导下,能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方法,自己会摆学具,计算结果。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灵活进位5加6、5加7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5+5= 6+4= 9+1= 8+2= 10+5= 10+7= 2、填空:5+( )=10 ( )+5=10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老鼠图 (1)左边先放5只老鼠,右边再放6只老鼠,一共多少只老鼠? 请C类生先数一数, (2)请B类生回答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5+6= 或6+5= (3)先请C类学生用数指头的方法计算,再提问:谁有其他方法吗? 引导学生把6分成5和1,想5+( )=10 板书 5+5=10 10+1=11 问:6+5= 怎样计算? 师:5+6= 6+5= 计算方法基本一样,都是先把6分成5和1,想5和5合起来是10 然后10加1等于11. (4)引导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2、学习例2 出示蚂蚁图 (1) 请程度最差的学生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 (2) 请C类学生说一说左边有几只蚂蚁?右边有几只蚂蚁?一共有多少只?你能列出算式吗?5+7= 或7+5= (3) 请B类学生计算,教师加以引导5+( )=10 7可以分成5和几?然后计算出得数。 (4)引导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5)7+5=怎么计算?师引导与5+7=方法相同。 三、试一试: 5+8= 5+9=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几加几?怎样计算?你学会了吗? 课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5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1、指导B类学生5加几用揍十法。 2、指导C类学生通过数指头的方法理解5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2+3= 4+3= 5+5= 7+3= 4+6= 2、填空:5+( )=10 ( )+5=10 二、指导练习: 1、出示5+6= 请程度较好的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强调5和5凑成10. 2、出示5+7= 师问:5和几合起来是10 ,那么谁来说说这道题怎么算? 三、作业:教材第15页练一练。 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4、4加几 教学内容:4加几的加法,教材第16页例题。 教学目标: B类:在学生掌握6和4、5和5凑成10,会用“凑十法”计算基础上学会和理解4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且能正确地计算。 C类:能看懂图意,掌握6和4凑成10的计算方法,写出加法算式,会计算。 D类:在老师指导下,能看懂图意,会数数,自己会摆学具,教师指导下搬指头计算结果。 教学重点:灵活应用凑十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和运用“凑十法”计算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4+6= 6+4= 7+3= 8+2= 5+5= 二、学习新课: 1、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7加几、8加几、6加几、5加几的加法,我们计算时用的什么方法?对,凑十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凑十法进行加法计算。 2、学习例题 出示公鸡图 (1)请C类学生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一共有几只?怎样列算式? (2)指导学生列出4+7= (3)根据前面的方法你会计算吗?请B类学生说说。 师:我们学过7+4= 怎么计算?那么4+7=也是怎样计算。 记做:两个数相加,把大数记在心中,想它和几凑成十 ,这样计算要简单些。 3、试一试:4+8= 4+9= 三、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几加几,它有简便方法吗?对、记做:两个数相加,把大数记在心中,然后想它和几凑成十。 课后反思: 5、3加几和2加几 教学内容:3加几和、2加几的加法,教材第17页例题。 教学目标: B类:在学生掌握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凑成10后,会用“凑十法”计算基础上学会和理解3加几和2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且能利用前面学习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C类:能看懂图意,掌握6和4凑成10的计算方法,写出加法算式,会计算。 D类:在老师指导下,能看懂图意,会数数,自己会摆学具,教师指导下搬指头计算结果。 教学重点:灵活应用凑十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和运用“凑十法”计算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算:2+8= 1+9= 6+4= 8+2= 5+5= 7+3= 2、填空:8+( )=10 4+( )=10 3+( )=10 ( )+7=10 2+( )=10 5+( )=10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题 出示兔子图 (1)请C类学生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数一数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一共有几只? 多媒体演示 (2)列出算式:3+8= 或8+3= (3)请B类学生计算,然后教师引导说出计算过程。 两个数相加,把大数记在心中,想它和几凑成十 ,这样计算要简单些。 (4)指导差生口述计算方法。 2、试一试:3+9= 2+9= 请学生板演后,教师加以强调计算方法。 三、总结: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完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学们你们掌握了计算方法吗?用凑十法计算快些。也可以用扳指头的方法。那种方法快就用那种方法。 四、作业:教材第17页练一练。 课后反思: 综合练习(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18——20页。综合练习二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1、指导B类学生用揍十法进行加法计算。 2、指导C类学生通过数指头的方法理解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2+3= 4+3= 5+5= 7+3= 4+6= 8+2= 1+9= 2、填空:5+( )=10 ( )+6=10 7+( )=10 二、指导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一题用两道加法列式,学会用凑十法计算。 用多媒体演示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2、填空。指导学生理解第3、4题。先弄懂题意,再辅导计算。 3、指导学生竖式计算。 先引导学生回忆竖式的格式,再讲计算方法。 三、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差生。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