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实用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
精品文档
第二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7加几、6加几 、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11---20数的感念的理解和掌握。
2、 使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图意和叙述计算过程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 加深C类学生对20以内数的理解。
2、 要求B类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B类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小棒、卡片。
教学课时:20课时。
1、7加几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7加4、7加5的加法。教科书第3、4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和组成。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互助的良好习惯。
分层目标:
A类:自己完成普校教材。
B类: 能看懂图意,掌握6和4凑成10的计算方法,写出加法计算,
C类:在老师指导下,能看懂图意,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方法,自己会摆学具,计算结果。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正确进行不进位加法的口算。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4+5= 3+4= 3+7= 10+1= 10+3= 3+7=
2、
二、学习新知:
1、导入:提问7加几等于10?
引导学生思考并板书:
7+3+1= 7+3+2=
10 10
多数学生对揍十法不能理解,慢慢来,先让学生有揍十法的印象。
2、学习例1:出示闹钟图
(1)请C类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师: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一共有多少个?怎样列算式?
(3)怎样计算7+4= 学生用数指头的方法可以。
师:今天老师教你们一种简便的方法,同学们开始可能不习惯,慢慢就好了。
课件演示:
板书: 7 + 4 = 11
7 + 4 = 11
3 1
10 7 + 3 = 10
10+ 1 = 11
(4)教师引导学生说说7+4的计算过程。
3、教学例2:出示飞机图
(1)请C类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数数左边有多少架飞机?右边有多少架飞机?
(2)求一共有多少架怎样列算式?请B类生口头列出算式。
(3)指导学生计算。部分学生有数数的方法计算也可以。
师用课件演示:
教师边讲边板书:
(4)引导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7 + 3 +1 = 7 + 3 + 2 =
7 + 4 = 7 + 5 =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几加几的加法?教师指着课题学生齐读。谁能说说7+4你是怎么加的?7+5呢?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7加4、7加5的加法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1、指导B类学生7加几用揍十法。
2、指导C类学生通过数指头的方法理解7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5+2= 4+3= 5+5= 6+4= 4+6= 7+3=
3+7= 10+2= 10+4= 3+10= 10+1= 10+3=
2、计算: 7 + 3 +1 = 7 + 3 + 2 =
二、指导练习:
出示:7 + 4 = 7 + 5 = 问:谁能用昨天讲的揍十法来说说怎样计算?教师加以指导并讲解。
三、练习:教材第4页练一练
教师巡视指导差生。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7加6、7加7的加法,教材第5、6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B类:在学生掌握7和3凑成10,会用“凑十法”计算基础上学会和理解7+6、7+7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且能正确地计算。
C类:能看懂图意,掌握7和3凑成10的计算方法,写出加法算式,会计算。
D类:在老师指导下,能看懂图意,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方法,自己会摆学具,计算结果。
教学重点:把7和3凑成10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和运用“凑十法”计算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热带鱼、飞机图片、游戏棒和磁性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请学生说出答案。
6+2= 5+4= 7+1= 5+5= 6+4= 7+3= 口算出示数字学生说答案。
二、复习导入:
师:大多数同学都能用口指结合的方法做加法了,今天我们要来试试更难一点的加法,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1、由
2、教学例3
出示例3图
(1)请学生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请C类生数数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一共有多少个?怎样列式?
(3)列式计算。7+6=
师:7与几和起来十?教师边讲边板书
引导学生填空
(4)带着学生口述7+6计算过程,加深程度好的学生对揍十法的理解。
3、学习例4
出示铅笔图
(1) 请C类生看图数数左边有几支铅笔,右边有几支铅笔?合起来一共有几支?用什么方法计算?
(2) 请B类生回答怎样列式?
(3) 请学生想想怎样计算快些?
(4) 课件演示
(5) 板书计算过程
(6)引导学生填空:
4、试一试
三、课后小结:今天这节课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填一填,我们学会了7+6、7+7两道加法算式,它们都是利用“凑十法”来计算的,看前面的加数,分后面的加数凑成的,再加剩数。
课后反思:
第五——六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7加6、7加7的加法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1、指导B类学生7加几用揍十法。
2、指导C类学生通过数指头的方法理解7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5+2= 4+3= 5+5= 6+4= 4+6= 7+3=
3+7= 10+2= 10+4= 3+10= 10+4= 10+3=
2、计算 7+3+3= 7+3+4=
二、练习指导:
1、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7+6的计算方法,重点指导揍十法。
2、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7+7的计算方法,重点指导揍十法。
三、练习:第7页练一练1——4题
教师巡视指导差生。
课后反思:
2、6加几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6加几的加法,教材第8、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B类:在学生掌握6和4凑成10,会用“凑十法”计算基础上学会和理解6+5、6+7、6+6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且能正确地计算。
C类:能看懂图意,掌握6和4凑成10的计算方法,写出加法算式,会计算。
D类:在老师指导下,能看懂图意,会数数,自己会摆学具,教师指导下搬指头计算结果。
教学重点:把6和4凑成10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和运用“凑十法”计算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热带鱼、飞机图片、游戏棒和磁性黑板
教学过程:
一、 课前练习
二、 口答: 9+3 6+4+2 8+( )=10 6+()=10 ( )+5=10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9、8、7加几进位法的算式,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继续学习,利用“凑十法”来计算6+5、6+6、6+7的加法算式。
出示课题 6加几
三、 新授:
1、教学例1 先出示:左边放6个西瓜,右边放5个西瓜,要求一共有几个西瓜?提问:
C类:把6个西瓜和5个西瓜合并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B类:列出加法算式
B类: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谁会移动右边西瓜的位置使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几个西瓜?
学生一起摆小棒
B类:自己操作(提示:利用“凑十法”分第二个加数)C类:在老师指导下操作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移动呢?(这种移动的方法正是“凑十法”的意思)
6 + 5 = 11 请B类讲计算过程
想:6加4得10
10加1得11(齐读)
小结:这道题是运用“凑十法”看前面的加数,分后面的加数,分成的数必须和前面加数能凑成十,再加剩数。
2、教学例2 出示蛋糕图片:
左边放6个蛋糕,右边放7个蛋糕
C类:要求一共有几个蛋糕,用什么方法计算?
B类:列出加法算式
师:谁能运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移动右边蛋糕,就知道一共有几个蛋糕?
6+7=() A类学生填数并讲计算过程
想:6加( )得10
10加( )得( ) (齐读)
3、 想一想:6+6=( ) 想:6加( )得10
10加( )得( )
B类:分哪个加数? 填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填一填,我们学会了6+5、6+6、6+7三道加法算式,它们都是利用“凑十法”来计算的,看前面的加数,分后面的加数凑成的,再加剩数。
五、游戏:找朋友
6 + 4 = 8 + 6 = 6 + 6 = 1 2 10 13
6 + 7 = 10 + 8 = 6 + 5 = 18 11 14
让学生看题,算得数,再把写好的正确数字贴在题目下面
B类:计算得数大些题目 C类:计算得数简单题目
六、作业
6+4 6+5=( ) 6+7=() 6+6=( )
6+4+1 6+5 6+4+2 6+6 6+4+3 6+7
10+6 6+5 7+6 9+3
课后反思:
第三、四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6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1、指导B类学生6加几用揍十法。
2、指导C类学生通过数指头的方法理解6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口算:6+( )=10 6+2= 5+3= 6+4=
6+4+1= 6+4+2= 6+4+3=
二、看图列式计算。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三、作业练习:教材第10页练一练。
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3、5加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和组成。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互助的良好习惯。
分层目标:
A类:自己完成普校教材。
B类: 能看懂图意,掌握5和5凑成10的计算方法,写出加法计算,
C类:在老师指导下,能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方法,自己会摆学具,计算结果。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灵活进位5加6、5加7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5+5= 6+4= 9+1= 8+2= 10+5= 10+7=
2、填空:5+( )=10 ( )+5=10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老鼠图
(1)左边先放5只老鼠,右边再放6只老鼠,一共多少只老鼠?
请C类生先数一数,
(2)请B类生回答一共有多少只?怎样列式计算?5+6= 或6+5=
(3)先请C类学生用数指头的方法计算,再提问:谁有其他方法吗?
引导学生把6分成5和1,想5+( )=10
板书 5+5=10 10+1=11
问:6+5= 怎样计算?
师:5+6= 6+5= 计算方法基本一样,都是先把6分成5和1,想5和5合起来是10 然后10加1等于11.
(4)引导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2、学习例2
出示蚂蚁图
(1) 请程度最差的学生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
(2) 请C类学生说一说左边有几只蚂蚁?右边有几只蚂蚁?一共有多少只?你能列出算式吗?5+7= 或7+5=
(3) 请B类学生计算,教师加以引导5+( )=10 7可以分成5和几?然后计算出得数。
(4)引导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5)7+5=怎么计算?师引导与5+7=方法相同。
三、试一试:
5+8= 5+9=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几加几?怎样计算?你学会了吗?
课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5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1、指导B类学生5加几用揍十法。
2、指导C类学生通过数指头的方法理解5加几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2+3= 4+3= 5+5= 7+3= 4+6=
2、填空:5+( )=10 ( )+5=10
二、指导练习:
1、出示5+6= 请程度较好的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强调5和5凑成10.
2、出示5+7= 师问:5和几合起来是10 ,那么谁来说说这道题怎么算?
三、作业:教材第15页练一练。
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4、4加几
教学内容:4加几的加法,教材第16页例题。
教学目标:
B类:在学生掌握6和4、5和5凑成10,会用“凑十法”计算基础上学会和理解4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且能正确地计算。
C类:能看懂图意,掌握6和4凑成10的计算方法,写出加法算式,会计算。
D类:在老师指导下,能看懂图意,会数数,自己会摆学具,教师指导下搬指头计算结果。
教学重点:灵活应用凑十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和运用“凑十法”计算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4+6= 6+4= 7+3= 8+2= 5+5=
二、学习新课:
1、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7加几、8加几、6加几、5加几的加法,我们计算时用的什么方法?对,凑十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凑十法进行加法计算。
2、学习例题
出示公鸡图
(1)请C类学生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一共有几只?怎样列算式?
(2)指导学生列出4+7=
(3)根据前面的方法你会计算吗?请B类学生说说。
师:我们学过7+4= 怎么计算?那么4+7=也是怎样计算。
记做:两个数相加,把大数记在心中,想它和几凑成十 ,这样计算要简单些。
3、试一试:4+8= 4+9=
三、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几加几,它有简便方法吗?对、记做:两个数相加,把大数记在心中,然后想它和几凑成十。
课后反思:
5、3加几和2加几
教学内容:3加几和、2加几的加法,教材第17页例题。
教学目标:
B类:在学生掌握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凑成10后,会用“凑十法”计算基础上学会和理解3加几和2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且能利用前面学习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C类:能看懂图意,掌握6和4凑成10的计算方法,写出加法算式,会计算。
D类:在老师指导下,能看懂图意,会数数,自己会摆学具,教师指导下搬指头计算结果。
教学重点:灵活应用凑十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和运用“凑十法”计算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算:2+8= 1+9= 6+4= 8+2= 5+5= 7+3=
2、填空:8+( )=10 4+( )=10 3+( )=10
( )+7=10 2+( )=10 5+( )=10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题 出示兔子图
(1)请C类学生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数一数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一共有几只?
多媒体演示
(2)列出算式:3+8= 或8+3=
(3)请B类学生计算,然后教师引导说出计算过程。
两个数相加,把大数记在心中,想它和几凑成十 ,这样计算要简单些。
(4)指导差生口述计算方法。
2、试一试:3+9= 2+9=
请学生板演后,教师加以强调计算方法。
三、总结: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完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学们你们掌握了计算方法吗?用凑十法计算快些。也可以用扳指头的方法。那种方法快就用那种方法。
四、作业:教材第17页练一练。
课后反思:
综合练习(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18——20页。综合练习二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1、指导B类学生用揍十法进行加法计算。
2、指导C类学生通过数指头的方法理解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2+3= 4+3= 5+5= 7+3= 4+6= 8+2= 1+9=
2、填空:5+( )=10 ( )+6=10 7+( )=10
二、指导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一题用两道加法列式,学会用凑十法计算。
用多媒体演示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2、填空。指导学生理解第3、4题。先弄懂题意,再辅导计算。
3、指导学生竖式计算。
先引导学生回忆竖式的格式,再讲计算方法。
三、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差生。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