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库答案
精品文档
五年级(下)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 日影长度 制成的计时器。
3、古代的水钟有 受水型 水钟和 泄水型 水钟。
4、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 公转 。
5、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 哥白尼 、 托勒密 、 傅科 、 贝塞尔 。
6、我知道热缩冷胀的金属有 铜 、 铁 、 铝 。
1、用手将水面上的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 浮力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 水的体积)有关。潜水艇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排开的水的体积 )来实现沉浮的。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夏天安装电线时,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得( 太紧 ),否则到冬天时会由于电线( 受冷缩短 ),电线就容易被拉断。
4、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 不热的一端 )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比非金属( 强 )。
5、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12)个时辰,每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小时。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 位置变化)而计时的。
6、在摆的研究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的(长度 )有关,摆越长,速度越慢。
7、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其著作《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每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北京处于(东八 )区。
8、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 24 )小时,其中夜晚( 12 )小时,白昼( 12 )小时。
5、( 比重计 )是一种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6、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 ) 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 )的部分,直到两者温度相同,这种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
7、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比如(铜 )、( 铁 ) 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叫(热的不良导体) ,有(塑料)、( 木头 )等。
2、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排开的水量 。
3、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 长度 和 方向 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日晷利用光影计时,水钟利用 流水 计时,摆钟的出现提高了计时的 准确性 。
6、浮在水面不动的泡沫塑料块,受到向上的 浮 力,和向下的
重 力,这两个力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
7、单摆的摆在每分钟里摆动的次数与 摆锤重量 和 摆动幅度 无关,只与 摆长 有关。
8、热的传递方式有 热传导 、 对流 、 热辐射 三种。
9、我国目前采用的标准时间是 北京时间 。
10、昼夜交替是由地球 自转 引起的,四季更替是由地球 公转
引起的。
1、做锅子时,我们把要烤的部分用热的_良导体_来制作,手拿的部分要用热的__不良导体 来制作。
2、在古代,有一种用来计时的装置叫日晷,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作的。
4、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 12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 2 个小时。
5、一般物体在受热时体积_膨胀_,受冷时体积__缩小_____,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变化叫做__热胀冷缩__。
1、水受热时体积 膨胀 ,受冷时体积缩小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_热胀冷缩_ 。
6、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 恒星周年视差 ,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5、物体的沉与浮与物体的_重量_、______排水量_、__液体性质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5、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北极星 。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2、温度计能测温度是利用了液体的 热胀冷缩 的性质。
3、我知道热胀冷缩的金属有: 铜 、 铝 、 铁 等。
10、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极昼 ,反之则叫 极夜 。
1、 将不同的物体放在液体中,物体的沉浮与(物体重量)、(排水量)、(液体性质 )等有关。
2、 体积相同的物体,(重的 )物体容易沉;重量相同时,(小的 )物体容易沉。
3、 铁块会沉在水中,但用铁做的船只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铁做的船只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也大,就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
4、 人不小心掉在水中会下沉,但在约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死海却淹不死人。是因为( 死海的水中有很多盐分,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 )。
5、 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它的体积( 变大 ),重量会(不变 )。
6、 水钟的精确程度与(瓶内水的多少 )、(孔的大小 )有关。
7、 有关地球的运动,( 哥白尼 )提出“日心说”,( 托勒密 )提出“地心说”,( 傅科 )首先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10、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引起(昼夜交替 ),在南极和北极有时出现长达半内可以见到太阳,这与( 地球公转 )有关。
3.在阳光下,把一根木棒竖直插在地面上,随着时间的的变化,影子的__长度___和_方向__都会慢慢地发生变化。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_日晷____。
5.世界时区图将地球分为____24____个时区,每隔____15____ 度为一个时区。
6.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__北极星_____。
7.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的交替变化,是因为地球在__自转__。
8.热总会从温度较___高_____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__低______的一端。或者从温度__较高_______的物体向温度___较低______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__相等______为止。
10.由于地球的___公转___形成了四季现象。
11.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7牛,把它全部浸入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7牛,该石块所受水的浮力是_____2牛 _____。
12.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为____0°___经线。
1、改变物体( 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都受到( 浮力)的作用。
3、日晷是利用( 阳光下物体影子 )的方向来计时的。
4、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 良导体 );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 不良导体 )。
5、地轴(倾斜角度 )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二、 判断:对的请在括号里打“√”,错的请在括号里打“×”
( × )1、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小时。
( × )2、用一般的饮料瓶做实验,在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一样快。
(× )3、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 )5、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迟。
(√ )6、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天体论》
(√ )7、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的原因是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爆胎。
(× )8、马铃薯在盐水中能浮起来,那么其他物体在盐水中也一定能浮起来。
(× )9、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肯定是盐。
(× )10、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 )1、大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 )3、人站在阳光下会觉得热,是因为人从阳光中获得了热量。
(× )4、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 )5、棉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产生的热量多。
(√ )6、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 )7、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
(× )8、地球不停地围绕地轴转动,称为地球公转。
(× )9、有时候,北极一天24小时都被黑夜笼罩,这种现象称为极夜。
(√ )10、春分或秋分这一天,阳光会直射在赤道上。
(× )1、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一定能浮起来。
(× )3、我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 )4、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 )5、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的。
(× )6、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8、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力。
(√ )9、“傅科摆”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 )10、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八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浮的。
(√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有关。
(× )6、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时差是一样的。
(× )7、傅科摆可以证明地球在公转。
(√ )8、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10、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 )虽然都是水,冷热不同的水它们的轻重也不同。
(√)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如果在一瓶矿泉水的盖子上戳一个洞,让水慢慢地滴下来,水滴下来的速度是不变的,直至瓶中的水滴完,所以古代有滴漏可以计时。
(√)假如地球不自转,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 )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 )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 )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11、(× )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13、(× )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15、(× )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20、(× )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 )1、人能在“死海”的水面上漂浮,是因为水里含有大量的盐。
(× )2、不管怎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 )3、液体和气体都会热胀冷缩,但是固体不会热胀冷缩。
(√ )4、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会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热量。
(× )5、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大约为12小时。
(√ )6、人们发现,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是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 )7、阳光的照射角度不同,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 )8、不同的夜晚,我们看到的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变。
(√ )9、北极长达几个月都被黑夜笼罩,这种现象称为极夜。
(× )10、利用傅科摆,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时差。
(× )1、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10、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 )12、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 )1、有的船是钢铁制造的,它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
(× )2、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一样快。
(√ )3、一般情况下,金属热传导的本领都很强。
(√ )4、米饭、土豆、番茄等食物能给我们人类带来热量。
(√ )5、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的浮力原理。
(× )6、“地心说”理论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1、水中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就一定能浮起来。
(√ )2、在清水中沉的物体可能在油中浮。
(√ )4、我们的身体在感觉寒冷时会颤抖,是因为颤抖可以给身体带来热量。
(× )5、食用油比较粘稠,所以食用油不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 )6、当北半球处于冬季时,南半球正处于夏季。
1、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 (√ )
2、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 (√ )
3、日晷和水钟都是根据太阳的影子的关系来计时。 (× )
4、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的现象。 (× )
5、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 )
7、铜砝码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轻。 (√ )
10、一年四季北极星的位置基本不变。 (√ )
2.铜砝码不管放在哪种液体中,它都是沉的。 (× )
3.摆绳越长,摆动越快;摆绳越短,摆动越慢。 (× )
4.物体只要在水中,它都已排开了一部分水量。 (√ )
5.沉在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 )
6.冷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重量都会增大。 (× )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 (√ )
9.摆锤越重,摆动的速度越慢。 ( × )
10.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 )
11.体积相同的热水和冷水,重量也相同。 ( × )
12.人们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 √ )
1、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滴漏的容器大小无关。 ……………………(× )
2、沉在游泳池水底的实心球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 ………………………( √ )
5、传热性能差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 √ )
7、单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会偏转、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 ……………(× )
9、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两颗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不同的季节两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是不会发生了变化。………………………( × )
三、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 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解决(① )① 水流速度 ② 水流量 ③ 水质的处理
2. 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③)时辰。① 36 ② 24 ③ 12
3. 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②)无关的。
① 漏水孔的大小 ②容器的颜色 ③ 滴漏中的水位
4. 可以用于夜间计时又可以照亮的古代计时器是(②)
① 日晷 ② 蜡烛 ③ 滴漏
5、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③)①24小时 ②一个月 ③一年
6、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③)
①月亮 ②北斗星 ③北极星
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③)
①赤道 ②纬线 ③经线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②)个时区。①12 ②24 ③36
10、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②)。
①加盐 ②加清水 ③加糖
1、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轻的是( B )。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B )重力A、大于 B、小于 C、等于
3、把一小塑料袋热水放在装有一杯冷水的杯子里,这一小袋热水会( A )。
A、浮在水面上 B、沉在水底 C、停在水中的任何地方
4、下列物质,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是( A )A、木头 B、铜 C、铁
5、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B )A、年 B、天 C、时
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的重量( B )。
A、增减有关 B、增减无关 C、有时有关,有时无关。要看具体情况
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没有固定方向
8、造成极地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B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自转的地轴是倾斜的
9、( B )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已被世界所公认。
A、极昼极夜现象 B、傅科摆 C、北极星不动现象
10、在北部的星空中,有七颗星组成勺子的模样,这七颗星被称为( B )。
A、勺星 B、北斗星 C、北极星
5、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力,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15克力,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 A )。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
6、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 C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7、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C )。A、24小时 B、一个月C、一年
8、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比较( A )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 B、后10毫升水滴得快 C、滴速一样快
9、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 B )有关。
A 大小 B轻重 C形状
12、下面( A )图所示的摆在一分钟时间里摆的次数最多。
A B C
13、下列物体中传热能力最强的是( C )。
A塑料 B木条 C铝片
14、提出“日心说”理论的是波兰天文学家( B )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傅科
15、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C )。
A、24小时 B、12小时 C、1小时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 )
A、向上 B、向下 C、四面八方
7、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B )个时区。
A、12 B、24 C、360
8、同样重的70℃的热水和20℃的冷水相比较………………………( A )
A、热水的体积大 B、冷水的体积大 C、两者的体积一样大
9、夏天用棉被把棒冰盖起来,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 C )
A、化得快 B、化得一样快 C、化得慢
10、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 C )
A、头顶正上方 B、北斗七星 C、北极星
1、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相关因素有( C )
A物体的大小 B物体的轻重 C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
2、.水被加热后( A )
A它的体积变大了 B它的重量增加了 C它的体积和重量都增加了 D都没有增加
3、人们了解地球的公转是因为发现了( C )
A.月球的东升西落 B昼夜的交替 C不同天的同一时刻星星的位置在逐渐向西移动 D冬天很冷而夏天很热
6、“傅科摆”可以证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7、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C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8、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9、子夜是指( B )
A、晚上9点到11点 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C、凌晨1点到2点
10、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C )没有发生变化。
A、温度 B、体积 C、重量
12、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B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断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13、下列物质中,(A)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强。A、空气 B、水 C、铜球
15、(C )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A、日晷 B、水钟 C、摆钟
16、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D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自转 D、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着太阳转
17、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 A )。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的任何深度的地方
18、傅科是通过观察( B )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偏转 B、摆 C、水流
1、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B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2、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 B )
A、体积小的容易浮,体积大的容易沉
B、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
C、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3、单摆在摆动时会发生( C )的现象。
A、速度逐渐加快 B、速度越来越慢 C、摆幅逐渐变小
5、第一个成功测出恒星视差的天文学家是( B )。
A、伽利略 B、贝塞尔 C、傅科
6、极昼(极夜)现象与( B )无关。
A、地球自转 B、月球公转 C、地球公转
7、下面三种物体的大小、形状都相同,传热最慢的是( C )。
A、铜条 B、铁条 C、塑料条
8、通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为( B )。
A、标准经线 B、0度经线 C、180度经线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7、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10、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C )没有发生变化。
A、温度 B、体积 C、重量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选号填在括号内)16%
2、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3、“死海”淹不死人的主要原因是( B )
A、它水很浅 B、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了六七倍 C、水里没有鱼
4、春分时,太阳直射在( B )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6、同样大小,形状,颜色,厚薄的塑料杯,铁杯,瓷杯倒入同温度的热水,几分钟后( A )内的水最凉。
A、铁杯 B、塑料杯 C、瓷杯子
7、钢笔帽拧不开时,我们可以采用( B )的方法来打开。
A、用力拧 B、用热水烫一下 C、用重物敲打开
8、傅科摆在摆动时会发生( B )现象。
A、速度加快 B、方向偏转 C、摆幅增大
1、向泡沫塑料块能浮在水上的物体,把它拉入水中完全浸没,此时物体受到得浮力是( A )
A、浮力=拉力+重力 B、浮力=拉力-重力 C、浮力=重力-拉力
2、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的货物就( B )
A、多 B、少 C、一样
3、、空气的热胀冷缩和水的热胀冷缩相比,( B )
A、没什么区别 B、体积变化更明显 C、体积变化更不明显
6、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时,发现在一分钟内摆动了65次,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方法是( A )
A、增加摆绳的长度 B、减轻摆锤的重量 C、缩短摆绳的长度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B )个时区。
A、12 B、24 C、360
9、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A )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10、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的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C )
A、地球自转 B、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1、 用三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注入重量相等的盐水、水、汽油,哪只杯中液面最高( A )
A、汽油 B、水 C、盐水 D、一样高
2、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的原因是( D )
A、水缸里水结成冰后,重量变小 B、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水缸里水结成冰后,重量变大 D、水缸里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3、将两只马铃薯分别放在盐水和清水中,判断正确的是(B )
A、马铃薯能浮在液面上,液体是清水 B、马铃薯能浮在液面上,液体是盐水
C、两种液体无法判断 D、两种液体都有可能会浮,都可能是盐水
4、夏天空调四周的空气变冷并下降,热空气上升又被变冷,冷热空气对流使空气凉爽。所以空调应装在房间的( A )。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D、任何位置都可
5、可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是( C )。
A、长度 B、时间 C、温度 D、体积
6、铁轨与铁轨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缝隙,下列正确的是(C )。
A、防止火车司机开车是睡觉 B、为使火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C、防止铁轨因热胀冷缩而使铁路损坏 D、在修路时无法将它们紧密连接在一起
8、小红做的摆一分钟摆动35次,要让它一分钟摆动30次,应采取的措施是( A )。
A、增加摆绳的长度 B、增加摆锤的重量 C、减少摆绳的长度 D减轻摆锤的重量
9、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 D )。
(1)、日月星辰的动升西落 (2)、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
(3)、地球上昼夜交替 (4)、地球四季的形成
A、(1)(2) B、(2)(3) C、(3)(4) D、(1)(3)
10、哪个城市最早迎来日出( B )。
A、中国北京(东八区) B、日本东京(东九区)
C、美国纽约(西五区) D、英国伦敦(中时区)
2.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_____B________。
A、它的重量 B、它的体积 C、液体的浓度
3.要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B_______。
A、做成空心的 B、削掉一半 C、绑在木块上
5.用小塑料袋密封装着的热水,将它放入冷水里,将会看到它是______B_______。
A、沉的 B、浮的 C、在冷水中间部位停留
7.下列金属中,会热缩冷胀的是_______C______。
A、铁 B、铝 C、锑
8.首先用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的科学家叫_______A______。
A、傅科 B、哥白尼 C、托勒密
9.沉在水底的水泥船,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_____A________。
A、浮力<重力 B、浮力=重力 C、浮力>重力
10.下列三种金属,热传递本领最好的是_____A________。
A、铜 B、铝 C、钢
11.有摆锤的钟每天都要走快几秒钟,为了使它走得准时,应该______B_______。
A、每天拨动指针 B、增大摆长 C、减小摆长
12.三只大小相同的杯子,装着同样多的80℃的水,散热最快的是____B_________。A、塑料杯 B、不锈钢杯 C、瓷杯
1、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 C )有关。
A、自身的大小 B、自身的轻重 C、密度
2、下列现象是与空气热胀冷缩有关的是( B )。
A、广场上的喷泉 B、热气球升空 C、空气被压缩
3、同样重量的50℃热水和10℃的冷水相比,( B )。
A、体积一样大 B、热水体积大 C、冷水体积大
4、铁球只能沉在水下面,这是因为它排开的水量( A )。
A、特别的小 B、特别的大 C、没有关系
5、小冬在晚上9点钟看星座,10点钟在老地方再看同一个星座,发现它的位置( B )移动了一段距离。A、向东 B、向西 C、向北
7、塑料块能在( B )的下沉。
A、盐水 B、食用油 C、水银
8、(B )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A、四季现象 B、傅科摆 C、极昼极夜现象
9、古代中国人是利用(A )来计算时间的。
A、太阳 B、月亮 C、星座
四、分析并填写(6分)
这是一条呈“M”形的铜条。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A、B、C、D、E、F各点上的蜡烛会先后熔化。请写出各点处蜡烛油熔化的先后顺序:
H
A
B
C
D
E
F
④ ( C )②( D )③( B )
④( E )⑤(A )⑥( F )
我的解释( 热量是由热的向不热的一端逐渐传递的,离热源越近,得到热量的时间越短 )
五、画一画(8分)
铁 块
预测图中铁块、木块将会如何运动?并在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线画出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和铁块的受力情况。
木 块
铁块下沉(重力>浮力) 木块上浮(重力<浮力)
1、请你整理“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的知识。(12分)
自转
公转
绕着地轴旋转
自西向东
24小时
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自西向东
一年
傅科摆
人造卫星观测
恒星周年视差
人造卫星观测
昼夜交替
四季的形成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研究了: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
对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描述:
(方式、方向、周期、特点)
判断地球运动的依据:
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
2、观察野外的电线,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什么?(8分)
冬天紧,夏天松。冬天气温低,电线受冷缩短,夏天气温高,电线受热膨胀变长。
夏天架设电线要注意不能拉的太紧。
七、实验探究(16分)
1、如下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做一只小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观察太阳照射在地球表面的光线,阳光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还是赤道?(8分)
(1)在图①处阳光直射在 北半球 。
(2)在图②处阳光直射在 赤道 。
(3)在图③处阳光直射在 南半球 。
(4)在图④处阳光直射在 赤道 。
2、 杰克的乒乓球被汤姆踩扁了,汤姆说:“对不起,我赔你一个新的吧!”杰克说:“没关系,我可以把它变成原样。”只见杰克把乒乓球放在烧杯中,开水一冲,乒乓球马上变回了原样。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
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就撑开了被踩扁的乒乓球
四、我的设计(共8分):
设计一个计时器。
要求:
(1)给计时器取个名字。
(2)写出制作该计时器所需材料。
(3)画出计时器的草图。
略:参考书本和作业本
六、实验探究题(12+4分)
1、(1)摆的快慢可能与( 摆锤重量 )、( 摆幅大小 )有关。
请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写出实验方案:
(2)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可能与(摆锤重量 )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