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精品文档浅谈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生求知、求趣、求新的欲望日益增强,机械化的、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弊端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渠道贫乏的农村教育,知识更新相对滞后。为了能够使学生通过课外作业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给学生一片发展的天空。本人就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设计游戏类课外作业,变“枯燥”为“有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消磨智
2、慧的“苦役”。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置的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及活动巧妙联系,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 游戏是儿童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游戏式作业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如教学完“乘法口诀”后,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家长玩。再如教学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猜球”
3、、“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学生相互之间玩一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令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的地、学习的乐园。 二、设计自主类作业,变“被动”为“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作业给学会提供了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运用知识的机会,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传统教学中
4、“一刀切”的现象往往无法顾及每个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桎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业难度太大,就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难度适中,学生就会表现 较强的主动性,信心百倍的完成作业。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种种诱因中,成就动机则是普通的、有效的一种。为此,精心设计布置“自助餐”式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发展。 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形式能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当一回作业的“导演
5、”,自己设计,自己控制,自己安排,自己参与评价。学生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兴趣浓厚。形式多样,充满个性的的数学作业,给学生带来的不再是“题海”大战后的疲倦、厌烦,而是创造发现之余的成功喜悦。学生在设计作业过程中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在享受作业带来的快乐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调查类作业,变“独立”为“合作”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
6、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 例如,学习了“统计”之后,我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某段路口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又如调查儿童最喜欢吃的几种食品、最喜欢看的书、双休日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为商家提出合理建议等。 结合所学内容适时布置一些小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能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通过友情合作,促进学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在学习的思考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并学会互相尊重和妥协,从而提升人际
7、交往的能力。 四、设计收集类作业,变“封闭”为“开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掌握课外知识的确层面上,要让学生会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我经常会利用双休日和学生放长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一些收集数学小故事或者摘抄数学小资料的一些作业。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宽知识的来源,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学生通过自己查资料,除了从课本中获取信息之外,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并利用课外作业的机会,超越课本,有计划、有目的地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有关数学知识的科技书,或利用网络的优势,收集有关数学人物事迹、数学常识。学生加以累积,做摘录笔记,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处理,让作业与
8、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数学的生命活力。 实践证明,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既能激发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又能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我真诚地呼吁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不忘优化课外作业,不忘变革课外作业的形式,使课外作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精彩的延续! 参考文献: 1黄伟娣.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比较仁J.课程?教材?教法,2005. 2 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 黄岩.变式训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2). 作者简介: 马志峰:女,1965年1月出生,籍贯:山西省沁源县,毕业院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学历:大专,工作单位:山西省沁源县中峪中心校,职称:小教一级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