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比亚迪汽车转型案例分析上课讲义.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778404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比亚迪汽车转型案例分析上课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比亚迪汽车转型案例分析上课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比亚迪汽车转型案例分析上课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比亚迪汽车转型案例分析上课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比亚迪汽车转型案例分析上课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比亚迪汽车转型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比亚迪汽车转型案例分析摘 要: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后期之秀,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人,比亚迪一直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理念,打造出一个个神话。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比亚迪有接连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亚迪汽车如何改变自主品牌“低价取胜”发展模式,并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战略转型,突破目前的发展困境,是比亚迪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本文比亚迪汽车的战略转型为大背景,以战略理论为支持,对比亚迪汽车的战略转型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比亚迪汽车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找出比亚迪汽车实施战略转型的必要性、战略转型的

2、方向和战略转型过程中所注意问题。以期比亚迪汽车在困境中能够成为一家世界一流汽车巨头。关键词:比亚迪 战略转型 新能源汽车 第一章 导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深圳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在经历了跨越式大发展后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坚实地位。随着研发力量的大力投入,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但比亚迪汽车销售收入和利润却大幅下滑,发布2011年半年度业绩预报称,预计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亿3.63亿元,与去年上半年24.21亿元的盈利相差甚远。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遇挫是自主品牌“低价取胜”发展模式的典型难题。今年以来,自主品牌都面临市场份额下滑,比亚迪汽车仅靠S6的孤

3、军奋战,也难以保证市场占有率的恢复。为了摆脱困局,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出了“公司未来重点是新能源业务,但也兼顾传统汽车和电子产品业务”的战略转型,2011年7月19日,比亚迪接连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利用A股募集资金对旗下深圳比亚迪锂电池公司、深圳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及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增资,同时,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锂电池产业,比亚迪将增资其参股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增资金额为人民币9000万元。比亚迪未来发展的重心将主要是新能源产业,即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和储能电站。(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随着全球能源的日益枯竭,及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汽车的新能源化战略势在必

4、行,目前大型外资企业巨头纷纷对此投入大量资金加紧研发,美国特斯拉纯电动汽车已经开始在全球大规模销售,比亚迪作为国内汽车新能源技术排头兵,比亚迪战略转型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从技术上占领了汽车新能源化革新浪潮的制高点。但企业发展不仅仅是靠技术领先就能获得成功的,除此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也都或多或少刺激着企业的发展,故成功的企业战略是一个综合战略。随着比亚迪销售体系的接连失败,以及5.26汽车着火事件的发生,比亚迪面临着巨大挑战。伴随着国外汽车巨头们的步步紧逼,比亚迪是否能够依旧的耀眼并获得众望所归的成功,系统性的分析企业经营上的战略失误并解决所出

5、现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已是迫在眉睫的工作。本文通过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及现状的分析,探讨我国的民族企业、自主品牌比亚迪汽车业务由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战略转型过程中具有的优势、遇到的问题、面临的挑战级潜在的威胁,希望能对比亚迪汽车在战略转型方面提供具有建设性及战略性的意见及建议。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的内容本文共设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对比亚迪战略转型提出一定的见解及研究思路。第二章 文献综述部分:对战略转型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引用,为后面章节的案例分析做理论铺垫。第三章 比亚迪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借助S

6、WOT分析工具,结合比亚迪现有概况,对比亚迪当前环境、行业结构、竞争优势、竞争地位进行分析,透视比亚迪战略转型的必要性。第四章 比亚迪战略转型的决策:使用战略转型理论对比亚迪的转型战略实践进行分析,解析影响比亚迪的战略转型的因素、战略选型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阐述比亚迪战略转型的方向和具体决策。第五章 结束语。(二)研究的方法本文通过宏观的环境分析、SWOT等工具的运用,客观地对比亚迪的汽车业务展开环境分析,分析该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劣势、问题及潜在风险,并对其核心战略、营销策略、组织架构和质量体系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希望本文所做的分析和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比亚迪改善和解决问题。第二章 企业战略转型的

7、基本理论一、战略转型的概念企业战略转型是企业重塑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是指企业长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性转变。在战略转型期间,为获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快速识别和察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针对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并不断调整整策略。战略转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企业平衡内外各种复杂利益关系,使企业战略目标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在过程中,企业基于长远发展的需要会对其战略内容进行重大调整,改变原来的资源投向,形成新的经营模式,确保企业持续发展二、战略转型的种类1、按照转型程度按照转型程度或者转型幅度,企业的战略转型可以划分

8、成渐进式转型和革命性转型,渐进性转型是指企业保持现有体制下不变的情况下依赖的自发性发展和成长持续进行的渐进式的改变;革命性转型一般通过大量显著战略及结构的变化进行整个系统的转变。渐进性转型相对温和,是一种渐变进行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如果环境稳定并且管理者有足够能力预料观测未来的变化和环境压力时,选用渐进式转型;革命性转型通常是一种激进式的变革,大多在复杂动态不连续环境的环境下发生的具有系统规划性、规模大的转型与变革,主要推动力为革命性新技术或生产方式出现。2、按照转型时机按照转型时机分为前瞻性转型以及危机性转型。1985年Romanelli and Tushlnan指出,转型变革比变革需要更多时

9、间,所以企业转型就要提前启动,这种变革就是前瞻性转型;与之相反即为危机性转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主动性变革是前瞻性转型的特点,环境的变化即使当下没有对企业的生存造成危及,但形成了潜在危机,由此企业需要提前进行的战略转型;危机性转型的特点是被动性变革,当企业经营急速下降或亏损时被迫进行的战略转型。企业转型案例中,大部分都属于危机性转型,原因在于前瞻性转型需要的领导者具有前瞻性,这也成为前瞻性转型的困难所在。 三、战略转型的动因1、战略转型外部动因长期以来,环境对企业转型的影响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者更是注重从企业所处的环境来研究战略转型的动因。研究者先后从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随着时间的发

10、展,这种研究相信还将继续深入下去。有研究指出,竞争者力量、科技力量、客户力量、供应商力量、协作者力量和营运规范力量是中小企业转型的六种外部力量。当这六种力量发生变化时,企业就要实施战略的转型,并根据自身情况和外部力量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战略转型理论来制定方针,指导工作的开展,重塑企业的竞争力。Kotter (1995)的著作新规则中提到,广泛而有利的科技变革、国际性但随之而来的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危机与困境,双方迫使企业进行战略转型来更好的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2、战略转型内部动因目前可归纳为两种观点:一种是“自愿导向”,另一种是“自觉导向”。自愿导向的观点倾向于内部因素主导着转型,认为组织

11、转型的起因是因为要适应环境不断变化的需求,在本质上是自我引导的。而自觉导向的观点则倾向于企业进行转型只是因为环境变化而导致的,是顺应环境的变化,是被动的。相关研究指出,当企业因衰退而导致实际的目标与预期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时,便会实施转型。四、战略转型的分析工具 通常以战略转型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将某个企业的战略转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EST, SWOT、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以理论结合实践并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研究分析企业战略发展及其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分析其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及结构、企业的内部环境,从而发现企业在战略转型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优势及劣

12、势。第三章 比亚迪汽车战略转型的必要性一、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汽车,作为一个现代重工业技术体系的代名词,尽管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世界汽车行业,但通过近几年的行业并购重组和政府扶持,在世界各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发展趋势,它的发展为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因此成为多数国家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汽车产业将依然保持着向前发展的迅猛势头。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在汽车业繁荣发展的背后,所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众所周知,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激增被誉为当代世界的三大问题,这其中同汽车业发展相关联的就占据了两项,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面对

13、如此严峻的资源及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缓解环境污染的压力,保持汽车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迅速研发并推广节能的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并成为各国汽车业的发展趋势。以美国为例来说明,总统奥巴马上台后,积极推动新能源政策,其中包括以下几点:在未来10年内耗资1500亿美元刺激私人投资清洁能源,帮助创造了500万个就业机会;到2015年前,将有100万辆美国本土产的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投入使用。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于2009年专门制定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明确提出要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安排

14、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综上所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未来汽车业的发展方向,“低碳化”也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新特点。从以石油产品作为燃料的传统汽车到纯电动汽车的转变,会使汽车的基础技术、汽车制造商的固有技术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整个汽车行业的变革。二、比亚迪现状分析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市,始创于1995年,200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是一家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比亚迪公司下设多个研究院及事业部,分工负责产品技术的研发、产业及市场的研究与应对分析等各方面工作;拥有由大量高精尖人才组成的专业的研

15、发和管理团队,在自主研发和经验的累积上有着雄厚的实力,这也正是比亚迪快速发展壮大起来的根本动力来源。 比亚迪以其企业强大的技术和资金实力为依托,充分发挥我国在制造业资源优势,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产业链进行了全面整合,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而且大幅减低了制造成本。目前比亚迪建立了总面积近700万平方米的九大生产基地和四大汽车产业基地,西安总产能20万辆的轿车生产线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北京专业化的模具制造中心为全球各大车企制造整车模具;深圳中高级汽车的生产基地总产能达到30万辆;上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中心每年获得超过500想的专利技术,这些都印证着比亚迪成长的步伐。三、比亚迪现有战略分析1、多元扩张战

16、略多年来比亚迪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形成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群,三个产业群形散而神不散,能够产生聚合效应,比亚迪跨行业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使得比亚迪得以迅速的成长并壮大,然而术业有专攻,多领域的发展难免会在专业性方面大打折扣。2、从模仿到自主创新战略 比亚迪在发展之道路上,始终以“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为理念,坚持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自主发展,以“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为产业目标,从模仿到创新再到超越。无论是在最初的电池领域还是后来的汽车行业,比亚迪都是以模仿者的身姿出现,在此发展阶段为了保证不侵权,比亚迪内部设有专门的知识产权部,该部门共有人数上百专门负责对比亚迪产品的监督,

17、并随时对所用技术是否涉及专利侵权问题提出意见及建议,此种成本最小化的知识产权策略,使得比亚迪通过模仿进而自主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同时也避免了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用。3、低成本领先战略比亚迪通过对生产模式进行优化分解,以手工组装的生产线来对抗初次投入成本大和更换成本大的自动化生产线;同时自身具备强大研究开发实力,通过“垂直整合的规模化战略”在流程和材料上的改进来大幅节约企业成本。不可否认成本战略确实一度成为比亚迪取胜的法宝,然而现在这种杀手铜似乎也遇到了些问题。四、比亚迪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分析(一)外部原因 1、环境保护的压力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新能源化成为一种趋势,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

18、好的战略机遇。石油作为汽车的主要燃料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总量又不断下降,价格却迅猛的飘升,而近些年来持续增长的石油消费使得我国对石油进口依赖度不断的增加,此外汽车的尾气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严重危害大气的环境及人类身体健康。故寻找替代的节能环保资源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为比亚迪发展纯电动汽车提供了有力的机遇与挑战。2、国家政策的支持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政策、新能源产业联盟的成立以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的即将出台,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随着一系列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出台,中国电动车市场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

19、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二五”期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扶持力度的加大,新能源汽车未来将驶入一条高速发展的快车道。3、汽车技术革命已初步完成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时下最热门的技术正在被所有汽车厂商所研究和发展,美国特斯拉汽车已开始量产,德国宝马、奔驰、奥迪公司的新能源也即将量产。该技术成功大范围商业化后,必将颠覆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新能源技术的推动者、领导者、专利的持有者们必将获得极大的市场份额和大量的资金。(二)内部原因1、盈利状况恶化比亚迪的销售基础并不坚实,所以市场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其盈利状况就要急剧恶化。其实比亚迪汽车业务盈利能力的下滑,并不仅仅爆发于2011年

20、,在2010年就有所体现。2010年由于产能扩大了75%,而销量仅仅是从44.8万辆增长到51.7万辆(2010年年初定下的100万辆目标远未达到),而且这个业绩还是在2010年销售费用增加45%的清况下实现的(这意味着比亚迪为了冲销量实施了人海战术)。正因为2010年的销量未能达到预定目标,所以未能消化的新增产能要作为额外的成本摊销,2010年的毛利率就随之下降,从25.09%下滑至20.91%。2011年,销量更是绝对下滑,摊销的成本更多,毛利率更下滑至19.05%。数据来源:比亚迪公司年报2、品牌市场市场认可度低比亚迪作为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一员,相对众多合资品牌在市场占有率上差之甚远,对

21、于比亚迪汽车品牌认可度从销售业绩上可见一斑。根据2012年全年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数据,相对前五位的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众、北京现代的累计销售量,比亚迪甚至位列国内其他自主品牌如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之后暂列第十四名,比亚迪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将自身打造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一面旗帜,是提高比亚迪汽车市场认知度的一个绝好途径。3、实现核心技术跨越式发展在传统汽车的制造工艺和生产设备,对于刚刚涉足汽车业务仅十多年的比亚迪来说,其汽车设计、制造能力还远不足以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在车型的设计上迟迟未能推出自主创新的新车型,因而被指责模仿其他车型没有自己的特色,业内

22、普遍认为比亚迪汽车在质量及性能方面同其他大的品牌相比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各国都是研发初期,比亚迪与发达国家车汽差距不是很大,借助这次机会难得的汽车工业革命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比亚迪一次难得的机遇。 第四章 比亚迪战略转型的决策一、SWOT分析为了对比亚迪的业务状况做综合评析,通过运用S WOT分析模型着重从客观角度来分析比亚迪汽车业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这几个因素,从而帮助比亚迪了解自身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以便有助于比亚迪调整未来的发展策略,从而达到以期的目标。优势(str

23、ength) 1、低成本优势。垂直一体化、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的生产模式为比亚迪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力,而且这一生产模式都延续至比亚迪的汽车产业,故低成本成为比亚迪一大优势与特色,该优势为比亚迪赢得了更多的市场空间。2、技术优势由于拥有在电池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而且发展电动汽车的核心在于电池的技术,比亚迪便将自身在电池方面的强大优势同发展电动汽车巧妙相结合,拥有领先的电动车产品线。比亚迪依托在电池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发出全球第一款不依赖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比亚迪F3DM,继F3DM之后,比亚迪又推出一款纯电动车E6,并将其批量交付出租车公司使用,E6也成为了全球首款批量生产的纯电动出租车。3、研发优势 比

24、亚迪始终以“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为理念,坚持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自主发展,专门组建强有力的研发团队,致力于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比亚迪走的是一条从模仿到创新再到超越的道路。2011年比亚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240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162项、实用新型专利993项、外观设计专利247项,已获授权的专利总计2116项。客观的说如此辉煌的成果得益于其持续的大资金研发投入和坚实的研发团队。劣势(weakness)1、综合技术能力由于新能源汽车必须部分延用传统汽车的制造工艺和生产设备,对于刚刚涉足汽车业务仅数年的比亚迪来说,其汽车设计、制造能力还远不足以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在车型的设计上迟

25、迟未能推出自主创新的新车型,因而被指责模仿其他车型没有自己的特色,业内普遍认为比亚迪汽车在质量及性能方面同其他大的品牌相比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次国际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还不完善,尚未彻底解决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并且充电池效能尚未获得长足突破,故比亚迪虽在新能源电动车概念上另辟蹊径,但始终仍需完成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原始技术积累。 2、市场占有率和品牌认可度比亚迪汽车作为中国本土品牌的一员,相对众多合资品牌在市场占有率上差之甚远。威胁(threat)1、销售市场疲软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大中型城市交通拥堵不断加剧,2011年底北京还是限号和限购,随后广州、天津等城市跟进,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增长速度明显

26、放缓。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盈利状况急剧恶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比亚迪使用低价竞争营销策及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汽车销售毛利率不断下降,而销售量也未能跟随同步增长。故近几年,比亚迪净利润不断下滑,盈利状况堪忧。数据来源:比亚迪上市公司年报3、同业竞争激烈虽然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着国内领先地位,其已经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受到国家规划和政策的支持和照顾。但是其电动汽车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在车型设计方面缺乏实力,面临着其他国际汽车企业的竞争和挑战,另一方面,丰田、本田、日产、大众、通用等车企业也具备很强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而且美国特斯拉纯电动汽车一开始量产,

27、万向集团也收购了美国的菲斯科新能源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激烈。4、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以纯电动汽车为例,纯电动汽车的应用需要配套的充电站或充电桩,倘若这些基础的配套设施不齐备,那么纯电动汽车是无法广泛推广的,而建设这些配套设施是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且不说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建设这些充电桩及充电站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来说是极为不现实的,即使是国内大中型城市覆盖局部地区的建设要求都不能在近期完成。而目前,我国已建成充电站和换电站近100座,充电桩4500多个,同全国几万座成规模的加油站相比,这显然是一个微乎甚微的数字。机会(opportunity)1、通过技术革命,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28、在传统汽车的制造工艺和生产设备,对于刚刚涉足汽车业务仅十多年的比亚迪来说,其汽车设计、制造能力还远不足以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在车型的设计上迟迟未能推出自主创新的新车型,因而被指责模仿其他车型没有自己的特色,业内普遍认为比亚迪汽车在质量及性能方面同其他大的品牌相比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各国都是研发初期,比亚迪与发达国家车汽差距不是很大,借助这次机会难得的汽车工业革命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比亚迪一次难得的机遇。2、环境保护的刚性需求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政策、新能源产业联盟的成立以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的即将出台,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了一个前所

29、未有的发展时期。随着一系列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出台,中国电动车市场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二五”期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扶持力度的加大,新能源汽车未来将驶入一条高速发展的快车道。3、政府的政策支持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政策、新能源产业联盟的成立以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的即将出台,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随着一系列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出台,中国电动车市场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二五”期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

30、扶持力度的加大,新能源汽车未来将驶入一条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二、比亚迪战略转型的方向1、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线前进,做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领头羊通过SWOT分析可以看出,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低成本控制优势等等综合因素构成了比亚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技术优势和研发优势是比亚迪最核心的竞争力,比亚迪的快速发展成长得益于掌握了先进的核心技术,任何企业都只有在掌握了核心技术之后,才能实现真正都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自主发展不受制于人。创新才能自主,自主才能发展,也正是比亚迪在成立之初就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确立了自主研发的战略才使比亚迪确立了今天国际电池产业领导者地位。比亚迪应当继续发挥

31、优势,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气候变暖问题与日益严格的环境限制、能源危机忧患与金融危机的现实催生了新能源革命,加速了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比亚迪必须抓住了这次机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推出颠覆性的产品,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羊。2、实行减法战略,收缩产品线,全力为重点产品服务对于2003年才杀入汽车行业的比亚迪来说,垂直整合使其形成了巨大的低成本优势,并迅速在品牌林立的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这种打造全产业链的结构模式也让其承担了高于其他车企的风险。比如进入2010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比亚迪的诸多问题开始集中在产品和渠道环节爆发,比亚迪所坚持的垂直整合模式也开始遭到越

32、来越多的诟病。举一个小例子,比亚迪汽车的主力产品F3曾被频繁投诉的雨刮即为比亚迪自己生产的。因此,比亚迪汽车应实行减法战略,垂直整合也不必追求事必躬亲,一些技术含量较低且利润稀薄的零部件,完全可以交给专业的外部供应商去做,自身集中精力于高精尖的领域,如此更加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3、质量优化战略,提升汽车品质产品的质量从来都是关键,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但在经历过2012年5.26比亚迪纯电动汽车自燃事件后,比亚迪苦苦建立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面对各界媒体的报道和公众广泛的讨论,尽管比亚迪一再澄清事故原因非电池所引起,但各界仍对其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乃至新能源技术产生

33、了质疑。 故比亚迪必须对其技术的稳定安全性进行反复的论证和测试并且重点加强产品质量的管理,增加质量检测相关部门的人员和经费,通过该事件引以为戒,避免类似争议的再次发生,努力消除该事件的后续影响。而作为这个新产业的领军式人物,树立品牌,打造一个正面的、积极的、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对于比亚迪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三、战略转型中的风险及建议1、避免大规模盲目投资目前,世界各国就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拯救汽车工业的救命稻草,各国政府把政策积极的倾向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各大汽车制造商更是不甘落后的加大投入加快研发新能源汽车的脚步。很多人都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到来了。”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就我国目前新

34、能源车辆出售情况来看,实在是相差甚远,2011年全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仅为8159辆。如果按照这个基数推算,要想实现2015年50万辆的销售辆恐怕是有些困难了;更何况是5年后的500万辆了。其实即使在新能源汽车基础最好的美国市场最高的单月销量也不过三万辆左右,更何况是目前新能源市场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以及科技水平不成熟的中国市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发展势不可挡,但是比亚迪要想健康发展,应避免盲目乐观,不切合实际大规模投资,还必须脚踏实地攻破技术难关、遵循市场规律,才能造成颠覆性新能源汽车,造福未来。2、政府扶持政策不连续性风险尽管政府现在支持多种新能源汽车共同发展,但政策不够具

35、体、稳定。如果出现变动,企业前期已经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等成本就变得毫无意义,这将使得企业面临巨大的政策风险;二是政策连续性风险。财政部最新发布的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只是对少数试点城市公共服务领域购车进行补贴,所涉及的范围较小且对技术法规、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扶持帮助缺乏。因此,比亚迪汽车不应该把政府补贴作为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还是应该进行技术研发,并结合低成本控制战略,降低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使新能源汽车走入普通阶层。3、避免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无突破新能源汽车作为世界汽车业的新宠,比亚迪如果在核心技术没有取得关键性的突破的话,将不仅国家和自己投入的大

36、量的资金和精力付之东流,更重要的是这将进一步拉大我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汽车工业的差距。比亚迪将无法提高市场品牌认可度和市场占有率。也无法改变毛利率很低的尴尬境地。因此,比亚迪汽车务必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打造出革命性新能源汽车。避免传统汽车工业的尴尬在新能源汽车汽车产业中重演。 第五章 结束语 自从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业务以来,依靠低成本战略、自主创新战略、人才战略,取得巨大成功,成为民族品牌汽车的领军人物。然而在新能源化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之下,比亚迪也投入很大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研发,但新能源汽车产品却并未与其领先的技术获得市场广泛的认可,究其根源便需结合比亚迪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等角度从战略的角度对其

37、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找出问题并且提出优化方案。 本文以引入新能源化趋势这一大背景,从介绍比亚迪的概况为入手点,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审慎比亚迪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SWOT分析法将比亚迪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加以综合分析,并从各个方面提出建议和整改方案以期比亚迪能够抓住此战略机遇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在将来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故此也希望本文对时下的中国汽车行业乃至其他的技术性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希特.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 徐枭. 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案.中国汽车.2009.3. 刑洪金. 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与策略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2.4. 冯西桥. 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化体系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2010.5. 薛有志. 企业资源对企业战略转型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战略转型路径的视角. 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2011.6. 孙丽玮,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12.7. 雷军. QR汽车公司战略转型研究. 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3.8. 王洪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战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