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校本作业的心得体会学习好资料编制校本作业的心得体会编辑:滁小朱宏霞发布时间:2015-11-12【大 中 小】【打印】 阅读次数:153教师方面:切实做好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使全体教师对新课改视眼下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有一个全新的认识。1.角色转化,逐渐从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化。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邀请凤凰母语研究所徐晓华主任和七彩语文主编徐燕老师来我校对该课题研究的目标、思路、方法及教材的编写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地指导。鼓楼教院附小的刘春生副校长来校对该专题进行现场指导,做了主题为“作业革命”的专题讲座;认真学习了天津市实验小学关于优化小
2、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江苏教院附小关于本课题研究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研究成果等;我们还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课题组长,以分管语文学科的教导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全校语文教师全体参与的课题研究组,定期召开研究成员专题会,定期开展专项研究,适时进行阶段总结与反思,不断拓展研究思路与深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及操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逐渐从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化。新课程观明确提出:教师是课程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作为教师要转变观念,不应把家庭作业看成简单的抄抄写写,而应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延续和补充,作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把学
3、生从堆山积岭的作业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创新的最佳条件。2.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增强教师效能感。教师阶段性地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分析,获得了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材料,特别是对学生普遍性的错误进行分析,能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作出自我评价和反思;有时教师会发现在判断学生进步程度时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对作业分析的结果推翻了原先以为学生正在取得预期进步的想法,促使教师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学生的教学,这些都有助于教师确定使自己的教学满足学生需要的专业发展目标。同时,由于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课堂上不出现的问题也不是一定不重要,“有效性作业”就能弥补课堂
4、教学的这种不足。在教学中科研,在科研中教学。这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过程。在实践中,积极思考、深入研究、反复实践、精心提炼,不仅有力的推动了课题研究的实施,同时也促进了自己教育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3.形成一定的作业设计原则语文作业成为我们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座桥梁,在一个学期中自觉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和提高语文,使语文教育的视野大为拓宽,内容大为丰富。(1)关注学生差异性的原则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差异性,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实际,我们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把作业按难易程度的不同设计为基础题、拓展题、
5、探究题三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的体验。比如给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适当增加巩固类作业的分量;要求一般学生完成基础题,努力完成拓展题;要求素质较好的学生完成拓展题后,再努力完成探究题。以四年级但愿人长久一课为例,我设计的三层作业如下: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2.搜集一些有关“思念亲人、家乡”主题的诗词;3.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有关苏轼的资料,认真阅读,做好摘录,课上交流、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量力而行。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
6、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能力差异,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设计作业应“以生为本,全面发展”,这样才更有实效。(2)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语文课教学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当今社会既需要竞争,又需要合作。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特别关注“协作精神”的教育,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合作精神。在作业的设计中,培养、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如:四年级(上
7、册)学习春联一课后,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人的类型,分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家推荐春联”这一项作业。同学们在小组中利用“搜集、互动、交流”的形式,讲述不同类型的人所送的与之匹配的相关春联,立足以“团结、合作、开放”为核心,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轻松地理解了对联讲究对仗的特点,而且知道了对联的贴法也是很有讲究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3)立足体现迁移性的原则终身教育的提出,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大语文观”的提出,引导语文教学走出课堂,注重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是我们教育的新理念。因此,我们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根据生活实
8、际,学会迁移、运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如三年级学写了留言条,在适当的时候请学生代为家长转达要求;学习了掌声一课后,让学生制作一张爱心卡,把爱的温暖送给自己身边的老师、家人、同伴等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学到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9、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我们之所以提高校本教研水平,是因为该工作可以挑战教师自身的智慧与能力,可以扭转农村中学学情中基础欠佳、习惯不好的现状。其中,校本作业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教师自主设计的,关注学生原有基础和成长必须的作业,是为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而做出的方案、采取的方法以及实施的过程,是基于为老师、也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早在2000届,在没当班主任的三年里
10、,我就开始着手设计简单可行的校本作业了,只是那时尚未见过“校本作业”的新词。(3)班学生参加2003年语文中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后来,又当几年班主任,时间紧,这方面也相对松懈了。 据2012年5月7日厦门日报报道:下学期开始,我市21所试点中小学将有更多的年级、更多的学科不再订购教辅书,而使用老师自己编写的作业,即校本作业,目的是为了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从而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意见认为以往作业的“拿来主义”弱化了老师的钻研意识,导致作业量上失控。校本作业的应运而生有望扭转这一局面。这里给我们广大教师传达一个信息:教师在今后日常上岗期间,教学工作必须富于创造性,要在工作中落实“以
11、人为本,关爱生命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市教育局局长赖菡在交流会上提醒试点学校不要让校本作业误入新教辅的“歧途”学校一学期出一本,这届老师出完了,下届的老师接着用,最后再由市里教研部门牵头,把各校的精华集中出一本。“到那时,就是我们宣告校本作业试点失败的时候!”赖菡说,校本作业的精髓在于老师们要学会“把脉开药”。校本作业背后,代表老师的水平。最近,在网文学习中,发现有同行提出个人看法:在校本作业施行初期,不妨允许“拿来”与“创作”并存,对教辅材料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批判地继承,有选择地利用,等“校本”的翅膀逐渐变硬了,再把它们抛掉。这真是个好主意!同时,也有人抱有忧虑:“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
12、、老师、家长、学生都在追求分数,学生作业做得太少,怎么能把学生的分数擂上去?于是,处于应试教育机制上最末端的老师可能另寻对策,让校本作业成为穿上马甲的教辅书。从这个角度上讲,此举可能只是治标难治本。”对此,我却不以为然。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很少用现成的练习册让学生做,都是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给学生编题,也只有这样的练习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的确,我认为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只要通过有效的校本作业训练,让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就不怕应试时拿不到好的分数了。我们平时的期中或期末的语文卷子都是各校老师自己改的,主观因素多,标准也不同,故而应考学生语文成绩P值排名不太精准,
13、只有中考统一密封改卷所得的成绩最有说服力。实话实说,我教过的学生,只要不在中途被学校拆班分到别班去,中考成绩一般不会太差。下面,我就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环节做点不成熟的阐明吧。一是预习作业设计环节。首先,面对课文生字词,学生果真能根据“形声的造字法”,不折不扣去查阅字典,弄清它们在上下文的意思,一般就能记住它的音与形,也就不必再反复抄写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语文老师都喜欢在开课之初用板书出示生字词,这样,致使学生发现没必要查字典了,反正老师都能帮忙。教师等于在培养学生依赖的坏习惯。其次,而课文内容要点,只要有针对性提出一至两道能提纲挈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上课做铺垫就行了。这一两道题应该是在教
14、师提前备课与思考而获的重要信息有关的,与落实该课教学目标密不可分的,应努力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做无用功。二是课堂作业设计环节。语文课堂要改变过去“少、慢、差、费”的面貌,就要从教师课堂的“爱讲”变成让学生“勤做”的局面,最大限度控制老师的讲课时间,尽量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这里有个关键,就是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教师设计若干个跟考试题目相似的关键问题抛给学生当堂完成。换句话说,就是把新课文变成阅读测试采用的课外文章,出题人就是科任教师,题目性质、类型、数量要与该文的教学三维目标一致,与中考题型相近似。这一点,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而在学生做完题目之
15、后的交流讨论(再生成过程),是让学生再上新台阶的重要环节,不可草率化和简单化,而应继续挖掘,强化深入互动学习,以落实“思想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这个后续的过程相当于讲评试卷的反馈环节。此种“叛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在考验我们科任老师专业化水准了。三是课后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如果太多,就会影响学生对新课的预习,会占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会影响学生正常的睡眠。假如每科教师都争抢学生的课余时间,都想靠课外复习提高本学科的学习成绩,那么,最遭殃的就是孩子,损害的是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从事的就是功利第一的教育,而不是善良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了。从课外作业布置的环节,最能窥视该教师的教学理
16、念了。课后作业,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见缝插针地在课堂解决。其他教辅练习,有好多题目跟课后重复,根本不必再让学生做了。因此,我们务必花点时间设计某些拓展型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既可巩固旧课,还可学到新知的题目呢?题目可以来源于网络,也可以来源于教师自身的创造。比如,教完紫藤萝瀑布,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种植物,写一段景物描写。学完新闻两则,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毛泽东的材料,或参考历史、政治科材料,写一段毛泽东印象。再比如,很多学生家里没有电脑,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网络资源让他们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这种拓展阅读虽然比如做习题立竿见影,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是大有裨益的,而作文的提高,靠的就是综合文化
17、素养。语文教育专家普遍提倡多读书、少做题,就是这个道理。 必须强调的是,以上三个环节所设计的作业题目,一定要严格按照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 心理学中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要使学生能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就必须激发并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需要组成:一是认知的需要,即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二是自我提高的需要,即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三是归属的需要,即为了获得长者( 父母、教师) 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搞好学习、搞好工作的需要。在评价校本作业时,教师要多给予学生的批改、点评、表扬、分数和名次等, 能满足他们自我提高和归属的需要, 成为激发学习动机的诱因和强化物。但愿我们的尝试能渐渐取得一些成效,幸福自己,也幸福学生。让我们一起为成功努力吧,祝福敬爱的同行们!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