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说明文、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格式说课讲解.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772900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说明文、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格式说课讲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说明文、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格式说课讲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说明文、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格式 精品文档 语文说明文、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格式 说明文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题型一: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的例子,客观具体的说明了...怎样的特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②列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一系列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了...怎样的特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③打比方:(同比喻)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怎样的特点。 ④做比较:把...与...做比较,突出强调...怎样的特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⑤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介绍了)...(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⑦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⑧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2.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3.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生动形象具体地说明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题型二:分析某词能否去掉 ①不行。 ②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 ③点明是对什么的修饰或限制。 ④结合句子,谈一下词语在具体句子中的具体作用。 ⑤平实性: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生动性: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 ⑥谈谈删除或替换这个词语后,意思有什么变化。 题型三:分析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题型四:题目/开头的作用: 内容上:点明/引出了说明对象...,突出了说明对象...怎样的特点。 形式上:运用了...的方法,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用了...的...,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说明文中的拟人: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表现说明对象...的特点,表现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说明文中的设问:设问,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发读者的注意和对说明对象的思考。 如何整体把握文章:首先要弄清文章的结构特点,大体分出文章的层次,其次要逐层概括。 记叙文 1、概括文章内容 A、概括全文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B、梳理故事情节: ①抓住主干情节进行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②注意行文线索 2、理解文章主旨 ①找文章中心句 位置:首段、末段(有时是1~3段) 性质:议论抒情性的句子 ②体会文章叙事内容的感情指向 ③体会作者在中心任务 3、 理清叙事线索与顺序 ※记叙文一般按时间顺序行文 ※注意区别插叙、倒叙 插叙:①插入叙述了...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或:为下文...内容做铺垫,使文章情节更完整)。 ②展现了..人物..的形象。 ③更好的烘托了文章...的主旨。 ④使文章波澜起伏,富有感染力。 4、辨析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四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 4、 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的方法 ①直接描写: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②侧面描写:描写了...的内容;烘托了...的情感;突出了...的主旨 ③衬托:正衬、对比反衬 ④环境烘托 6、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情节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环境背景 ②写出环境...的特点,渲染了...的气氛 ③奠定了文章情感...的基调 ④烘托人物...的心理 ⑤烘托了人物...的形象特点 ⑥烘托了...的文章主题 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的内容做铺垫) ⑧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7、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A、赏析词语 ①解词意(有事还须解释出语境意) ②指出词的修辞或描写类型等 ③分析词的独特表现力(可用换词比较法体会) ④人物(有时是作者)的心理或情感 B、赏析句子 ①指出句子的修辞或描写类型等 ②分析其独特表现力 8、 理解重要词语、重要语句的含义 ※一般考察的是文章主旨句 ①表层含义(即将概括的句子解读具体;将生动的、有象征意味的、委婉含蓄的句子用通俗直白的方式表达) ②深层含义(解读文章的写作用意——主旨) 9、 理解重要词语、重要语句的含义 文首:◎开篇点题(开门见山)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 ◎为后文...的内容做铺垫 ◎...,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文中:◎过渡段,承接上文...的内容,引起下文...的内容 ◎设置悬念,为后文...的内容做铺垫(埋伏笔) ◎插叙 ◎侧面描写 ◎对比(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把...和...进行对比,能够突出被表现事物 的本质特点,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文末:结尾点题 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首尾呼应 卒章显志——深化文章主题、发人深省 侧面烘托:文中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侧面烘托出人物的...心情或形象特点 题目的作用:概括...的内容;突出...的主旨;是否是文章的线索;说明题目的好处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烘托形象;总结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引起读者反思;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设置悬念:文章设置了...的悬念,为下文...的内容做铺垫(或埋伏笔),使文章结构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抑扬结合:运用了抑扬结合的写作手法,先写...,后写...,前后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人物...形象,烘托了文章...的主旨,使文章富有变化、波澜起伏,增强感染力 前后照应:运用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在开头和结尾都写了...的内容,使文章前后内容紧密的联系起来,使结构更紧凑,人物的...形象或...的中心思想更鲜明。更好的引起读者思考、回味,留下深刻印象 以小见大: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写...这样的平凡细微的小事情,反映...的重大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