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源市保安员消防安全技能培训随着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逐步深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逐渐加快,特别是高层地下、石油化工、综合商业体大量涌现,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被广泛使用,火灾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保安员做为这些单位、场所最基层的保卫人员,是各类火灾事故最早发现者之一,在火灾预防和初期火灾处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明确保安员消防安全职责,提高保安员“四个能力”水平。根据公安部关于充分发挥保安队伍作用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和省公安厅吉林省保安员消防安全技能培训工作方案要求,市公安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保安员消防安全技能培训工作。第一部分 保安员消防工作职责及要求
2、一、保安员消防工作职责 保安员应该熟悉本岗位消防工作任务,在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的统一管理下,承担以下工作职责:(一)熟悉所在单位的室内(外)消火栓、灭火器、防火门、防火卷帘、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基本设施的消防安全情况;(二)协助所在单位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组建义务消防组织;(三)每天定期开展防火安全巡逻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并作好记录;(四)定期维护检查消防设施运行状况,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五)所在单位营业期间定时检查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道畅通情况,发现堵塞、占用等情况及时疏通;(六)所在单位动用明火时,进行现场监护;(七)熟练掌握火
3、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程序,发现火情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迅速组织力量扑救初期火灾,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八)保护好火灾现场,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火灾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九)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二、保安员消防工作要求(一)能识别巡查区域内的各种火源,并能判定违章用火行为;(二)能识别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安全疏散设施;(三)能判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四)能对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进行自检测试,并判断是否完好;(五)能识别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消防分隔设施,并对各类防火分隔设施进行功能测试;(六)能判断各类防火分隔设施是否处于正常工
4、作状态;(七)能填写防火巡查记录;(八)能将相关信息录入消防户籍化管理系;(九)能核查室内(外)消火栓、灭火器是否有效;(十)能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室内(外)消火栓、消火栓启泵按钮、灭火器、应急照明的灯具、能对疏散指示标志外观、消防专用电话的分机电话、插孔电话等消防设施进行清洁维护。(十一)发生火灾时,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到单位门口或道路交叉口迎候消防车,引导消防车到起火地点,向消防人员介绍火场情况,并告知消防栓的具体位置;(十二)能使用室内(外)消火栓、灭火器、简易灭火工具处置初起火灾。第二部分保安员应掌握的消防工作技能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单位消防安全检查是指单位内部结合自身情况,适时组
5、织的督促、查看、了解本单位内部消防安全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一项消防安全管理活动。单位消防安全检查是依据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并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的。一、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的目的和形式(一)消防安全检查的目的单位通过消防安全检查,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和遵守情况进行检查,以督促规章制度、措施的贯彻落实,这是单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预防火灾发生的重要措施。(二)消防安全检查的形式消防安全检查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在组织形式上应采取经常性检查和定期性检查相结合、重
6、点检查和普遍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具体检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一般日常性检查。这种检查是按照岗位消防责任制的要求,以班组长、安全员、义务消防员为主对所处的岗位和环境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检查,通常以班前、班后和交接班时为检查的重点。一般日常性检查能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它是消防安全检查的重要形式之一。2、防火巡查。防火巡查是单位保证消防安全的严格管理措施之一,它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常用的一种消防检查形式。(后面单独讲解)3、定期防火检查。这种检查是按规定的频次进行,或者按照不同的季节特点,或者结合重大节日进行检查。这种检查通常由单位领导组织,或由有关职能部门组织,除了对所有部位进
7、行检查外,还要对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检查。4、专项检查。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以及当前主要任务和消防安全薄弱环节开展的检查,如用电检查、用火检查、疏散检查、消防设施检查、危险品储存与使用检查等,专项检查应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5、夜间检查。夜间检查是预防夜间发生大火的有效措施,检查主要依靠夜间值班干部、警卫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重点是检查火源电源以及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6、其他形式的检查。根据需要进行的其他形式检查,如重大活动前的检查、季节性检查等。二、单位的防火检查的内容(一)单位防火检查的频次及要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
8、检查。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二)单位防火检查的内容单位进行防火检查的内容应当包括: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4、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6、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9、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10、防火巡查情况:11、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1
9、2、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三、单位消防安全检查的方法(一)查看消防通道、防火间距、灭火器材、消防设施等情况。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灭火器材、防火间距等是建筑物或场所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国家的相关法律与技术规范对此都作了相应的规定。查看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灭火器材、防火间距等,主要是通过眼看、耳听、手摸等方法,判断消防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灭火器材是否配置得当并完好有效,消防设施各组件是否完整齐全无损、各组件阀门及开关等是否置于规定启闭状态、各种仪表显示位置是否处于正常允许范围等。(二)测试消防设施。使用专用检测设备测试消防设施设备的工况,要求防火检查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熟悉
10、各类消防设施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检查测试方法以及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对一些常规消防设施的测试,利用专用检测设备对火灾报警器报警、消防电梯强制性停靠、室内外消火栓压力、消火栓远程启泵、压力开关和水力警铃、末端试水装置、防火卷帘启闭等项目进行测试。火灾隐患的认定及整改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保障人民生命和社会财产的安全,是单位自身进行防火检查的主要目的之一。保安员在实施防火检查时,对单位存在的火灾隐患,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纠正违法行为。一、火灾隐患的含义火灾隐患通常是指单位、场所、设备以及人们的行为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有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危及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火灾扑救等潜在
11、的危险因素和条件。(一般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二、火灾隐患的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确定为火灾隐患:(一)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二)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三)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四)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五)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六)其他可能增加火灾实质危险性或者危害性的情形。(七)重大火灾隐患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GA653)进行认定。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三、火灾隐患的整改(一)火灾隐患当场改
12、正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单位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1、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2、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3、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4、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5、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6、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7、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8、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行为。违反前款规定的情况以及改正情况应当有记录并存档备查。(二)火灾隐患限期整改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消防工作归口管
13、理职能部门或者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对于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以及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
14、火灾隐患,单位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四、处置初起火灾的基础知识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灾时,都有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一)、报告火警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是及时扑灭火灾的前提,这对于迅速扑救火灾、减轻火灾危害、减少火灾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报告火警”,主要是指发现火灾后,应当立即拨打火
15、警电话” 119”。(二)报火警的方法报火警时可根据条件分别采取以下方法进行:1、使用电话拨”119”向公安消防部队报警;报警之后,应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进入火灾现场。2、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在火灾发生时会自动报警。没有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可以根据条件采取下列方法报警:使用警铃、汽笛或其他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报警。3、使用应急广播系统,利用语音喇叭迅速通知被困人员。(三)报火警的内容在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火警时,必须讲清以下内容:1、发生火灾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包括街道名称,门牌号码,靠近何处,附近有无明显的标志;大型企业要讲明分厂、车间或部门;高层建筑要讲明第
16、几层等。总之,地址要讲得明确、具体。2、火灾概况。主要包括:起火的时间、场所和部位,燃烧物的性质、火灾的类型、火势的大小, 是否有人员被困、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等。3、报警人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单位、联系电话号码等。五、人员和物资的安全疏散1、制订安全疏散计划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入口和疏散路线。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2、保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在经营时间里,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并保证安全走道、楼梯和出口畅通无阻。
17、安全出口不得锁闭,通道不得堆放物资。组织疏散时应进行宣传,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尽快将在场人员疏散出去。3、安全疏散时要酌情通报情况,做到有秩序疏散在火场上具体如何通报,可视具体火情而定。当火灾初期阶段,人们还不知道发生火灾,若被困人员多,且疏散条件差、火势发展比较缓慢,失火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就应首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内的人员,让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再通报其他人员疏散。当火势猛烈,并且疏散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同时公开通报,让全体人员疏散。消防控制室开启事故广播系统,按照烟、火蔓延扩散威胁的严重程度区分不同的区域层次顺序,逐楼层、逐区域地通知,并沉着、镇静地指明疏
18、散路线和方向。各区域的工作人员也要灵活运用扩音器、便携式扬声器等设备。4、分组实施引导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可能会蜂拥而滞于通道口,造成互相拥挤,甚至发生踩踏。因此,疏散人员应迅速赶到各自负责的通道、楼梯及出口等地段,启用各种照明设施,用手势或喊话的方式引导疏散、稳定人员情绪,维护秩序。六、人员安全疏散的方法1、稳定情绪,维护现场秩序火灾时,在场人员有烟气中毒、窒息以及被热辐射、热气流烧伤的危险。因此,发生火灾后,首先要了解火场有无被困人员及被困地点和抢救的通道,以便进行安全疏散。有时人们虽然未受到火的直接威胁,但处于惊慌失措的紧张状态,有造成伤亡事故的危险,在喊话宣传稳定情绪的同时,
19、也要尽快地组织疏散,撤离火灾现场。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火灾现场被困人员可以安全疏散或自救,脱离险境。因此,必须坚定自救意识,不惊慌失措,冷静观察,采取可行的措施进行疏散自救。2、鱼贯地撤离疏散时,如人员较多或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的人员带领下,鱼贯地撤离起火点。带领人可用绳子牵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着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点。3、做好防护,低姿撤离在撤离火场途中被浓烟所围困时,由于烟雾一般是向上流动,地面上的烟雾相对地说比较稀薄,因此,可采取低姿势行走或匍甸穿过浓烟区的方法,如果有条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以便迅速撤出浓烟区。4、积极寻找
20、正确逃生方法在发生火灾时,首先应该想到通过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迅速逃生,切勿盲目乱窜或奔向电梯(因为火灾时电梯的电源常常被切断,同时电梯井烟囱效应很强,烟火极易向此处蔓延) 。在逃生的过程中,一旦人们蜂拥而出,造成安全出口的堵塞,或逃生之路被火焰和浓烟封住时,应充分利用建、构筑物内配备的消防救生器材或选择落水管道和窗户进行逃生。通过窗户逃生时,可用窗帘或地毯等卷成长条、制成安全绳,用于滑绳自救,绝对不能急于跳楼,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5、自身着火,快速扑打,不能奔跑火灾时一旦衣帽着火,应尽快地把衣帽脱掉,切记不能奔跑,防止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火点。当身上着火,着火人可就地倒下打
21、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在场的其他人员也可用湿麻袋、毯子等物把着火人包裹起来以窒息火焰;或者向着火人身上浇水,帮助受害者将烧着的衣服撕下;或者块人附近池塘、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掉。6、保护疏散人员的安全,防止再入”火口”火场上脱离险境的人员,往往因某种心理原因的驱使,不顾一切,想重新回到原处,急于被围困救出亲人,或怕珍贵的财物被烧,想急切地抢救出来等。这不仅会使他们重新陷入危险境地,且给火场扑救工作带来困难。因此,火场指挥人员应组织人安排好这些脱险人员、做好安慰工作,以保证他们的安全。 七、处置初起火灾火灾初起阶段,一般燃烧面积小,火势较弱,在场人员如果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就能将火扑灭。如果错过了初
22、起灭火的时机或初起灭火失败,火势蔓延将造成惨重的损失。所以发生火灾的单位除应立即报警外,还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及时抢救人员生命和公私财产,这对防止火势扩大、减少火灾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在火灾扑救中要根据不同情况适时地采取堵截、快攻、排烟、隔离等基本方法。1、堵截堵截火势,防止蔓延或减缓蔓延速度,或在堵截过程中消灭火灾,是积极防御与主动进攻相结合的火灾扑救基本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当单位灭火人员不能接近火场时,应根据着火对象及火灾现场实际,果断地在蔓延方向设置水枪阵地、水帘,关闭防火门、防火卷
23、帘、挡烟垂幕等,堵截蔓延,防止火势扩大。2、快攻当灭火人员能够接近火源时,应迅速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灭火,将火势控制在初期低温少烟阶段。3、排烟利用门窗、破拆孔洞将高温浓烟排出建筑物外,是引导火势蔓延方向、减少火灾损失的重要措施。4、隔离针对大面积燃烧区或火势比较复杂的火场,根据火灾扑救的需要,将燃烧区分割成两个或数个战斗区段,以便于分别部署力量将火扑灭。火灾现场保护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第三部分 物质燃烧常识一、燃烧的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应具备放热、发光、和化学反应三个特征。二
24、、燃烧的条件(一)燃烧的必要条件无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和温度(引火源)。有焰燃烧必须具备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2)氧化剂(助燃物)能帮助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3)温度(引火源)着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常见的是热能,其他还有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等。(4)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着链式反应,从而使燃烧持续下去。(二)燃烧
25、的充分条件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可燃物的数量不够,氧气不足,着火源的热量不大,温度不够,燃烧也不能发生,因此,燃烧的充分条件是:(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可燃气体(蒸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会发生燃烧(爆炸)。(2)一定的氧气含量虽有氧气存在,但浓度不够,燃烧也不会发生。(3)一定的着火能量不管何种形式的点火能量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燃烧反应;否则,燃烧就不会发生。所需点火能量的强度取决于不同的可燃物即引起燃烧的最小着火能量。低于这个能量就不能引起可燃物燃烧。(4)相互作用以上三个条件要相互作用,燃烧才会发生和持续。 三、火灾的定义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 ( GB
26、5907 -86)中将火和火灾定义为: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也就是说,凡是失去控制并造成了人身和 (或)财产损害的燃烧现象,均可称为火灾。 如:1994年11月27 日辽宁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发生火灾,死亡233人;同年12月8 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友谊馆发生火灾,死亡325人;2000年12月25 日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2008年9月20 日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4人死亡、64人受伤。据统计,1979年至2004年间,我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
27、特别重大火灾35起,共造成2638人死亡。其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火灾占26起,死亡2078人;2000年至2004年,年平均发生火灾23、4万起,死亡2559人,受伤3531人。仅2008年1月至11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11、9万起,死亡1198人,受伤624人。这些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四、火灾的特征 无数的火灾实例表明,火灾具有以下特征:1、发生频率高 据统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发生频率最高,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由于可燃物质品种多,数量巨大,引火源极其复杂,诱发火灾的因素多,稍有不慎,就可导致火
28、灾发生。2、突发性强 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难以预料的,且火灾发展过程瞬息万变,来势凶猛,影响区域广;爆炸危害具有瞬时性,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3、破坏性大 火灾不仅残害人类生命,给国家财产和公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而且严重时会导致基础设施破坏 (包括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交通和通讯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工程)、生产系统紊乱、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打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由此可以看出,火灾的破坏性相当大。4、灾害复杂 火灾发生地,由于建筑、物质、火源的多样性,人员复杂性,消防条件和气候条件不同,使得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如高层建筑,由于烟囱效应使火灾蔓延速度非常快。一般烟气垂直上升速度为2
29、40m/min, 水平扩散速度为48m/min;物质的多样性包括各种可燃、易燃、易爆和不同毒性的物质,对于火灾发展速度、建筑耐火和疏散逃生与灭火效果影响很大;各种不同火源,如明火、电气过热、静电、雷电、化学反应和爆炸等引发的火灾,其发生发展规律有所区别;此外,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及逃生自救能力、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场所的消防设施和扑救条件、形成灾害时的气候条件等对于火灾的发生、发展和扑救过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 对于一个城乡或工业企业,其社会生产或生活的整体功能很强,一种灾害现象的发生,常会引发其他次生灾害,造成其他系统功能的失效,如火灾引发爆炸、爆炸又引发火灾,形成灾害链。如1993年8月5 日深圳清水河仓库火灾中起火18处、发生大爆炸2次、小爆炸7次,形成明显的灾害链。又如2000年发生在美国纽约的”9、11”事件,世贸大厦双子座受飞机撞击发生火灾焚烧坍塌,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造成周围建筑严重受损、交通阻塞,并使供电、供气、供水、通讯等多种系统的局部发生灾害,形成明显的火灾连锁反应。6、灾后事故处理艰巨 火灾发生后,对于火灾事故的调查、法律责任认定、伤亡人员处理、财产损失保险赔偿、生活与生产恢复、社会秩序恢复等许多方面,处理起来都有很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