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考点基础知识填空答案(全)讲课稿.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766955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考点基础知识填空答案(全)讲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考点基础知识填空答案(全)讲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考点基础知识填空答案(全)讲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考点基础知识填空答案(全)讲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考点基础知识填空答案(全)讲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习资料必修二 考点基础知识填空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点1】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社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水稻 和 粟 的国家,农业起源可追溯到 距今一万年左右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主要是 刀耕火种 。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出现 青铜 工具,但很少使用。农用工具主要是 木制的耒耜 、 石锄 和 石犁 。农作物主要有 粟、稻、黍、稷、麦、桑、麻等 。人们生活由 频繁迁徙 变为 定居 。【考点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一、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 铁农具和牛耕 ,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 变革。西汉时期,出现了 耦犁 ,即二牛三人

2、。汉代以后, 铁犁牛耕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出现了 曲辕犁 ,并安装了 犁评 ,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二、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出现 垄作法 。西汉时,推行 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形成 耕耙耱技术 。三、耕作制度 两汉时,是 一年一熟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 逐渐转移到江南地区 ,形成 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 ,甚至 一年三熟制 。四、农业灌溉1工程:战国 都江堰 ,汉朝 漕渠、白渠、龙首渠 。2工具:曹魏 翻车 ,唐朝 筒车 ,宋朝 高转筒车 ,明清 风力水车 。(注意图片)【考点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的形成:随着春秋战国_铁农具_出现和_牛耕_推广,小农经济确立发展。

3、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_集体劳作_到_个体农耕_的变化。2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_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_男耕女织_(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_自给自足_3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_小农经济_。 4小农经济的评价:积极性: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_土地_、_农具_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重要贡献。局限性:经营规模小,赋役沉重,十分脆弱。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考点4】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一、概况:中国古代手工业类型有三:官营、 民营 和 家庭手工业 。官营发达的原因主要是不计成本,产品主要供 官府消费。三者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家庭手工业 ,

4、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是 官营手工业 ,明朝中叶后, 民营手工业 超过 官营手工业 ,占主导地位。二、古代冶炼业1 原始社会晚期 时期,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 时期,青铜制造进入 繁荣 时期。(青铜文明)代表有 司母戊鼎 和四羊方尊、 三星堆青铜礼器 等。2西周晚期,已有 铁器 。炼铁技术,在两汉有 高炉炼铁 和 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 水力鼓风冶铁(水排)。南北朝的 灌钢法 。 16世纪 前,冶铁技术领先世界。三、中国古代的瓷器制造业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1在 商朝 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2东汉烧出成熟的 青瓷 ,北朝烧出成熟的 白瓷 。3至 唐朝 已形成 南青北白 的制瓷系统。4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

5、大放异彩,出现 五大名窑 。5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青花瓷、彩瓷 和 珐琅彩 争奇斗艳。四、古代纺织业中国是世界上 最早 养蚕缫丝的国家。1. 距今四五千年,(新石器时代)已有丝织品。2. 商朝时有 织机 3. 西周时期,可以织出 斜纹提花织物 4. 汉代设立专门机构 东西织室 5. 唐朝吸收 波斯 风格6. 宋朝吸收 花鸟画中的写实 风格7. 明清时期,设立 织造局 。【考点5】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元朝时, 黄道婆 推广棉纺织技术,改变中国人穿衣比例, 棉布 成为主体。明朝中叶以后, 民营手工业 超官营,占主导地位,出现 花楼机 ,专织精细织品。2 明朝 中后期,江南 一些手工业部门

6、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即“ 机户出资 , 机工出力 ”,也就是 雇佣 关系,标志 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清代继续 缓慢发展 ,是_社会生产力_和_商品经济_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3发展缓慢原因:政治:封建 重农抑商 政策经济: 小农经济 占主导, 赋税 沉重思想:重本抑末 思想严重,限制扩大再生产4鸦片战争爆发后,外来资本入侵,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考点6】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西汉时,中国获得 丝国 的誉称,运送丝绸的道路称为 丝绸之路 。2从 唐朝 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为了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 明代 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 西

7、餐用具和鱼缸 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考点7】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 商朝人 善于经商,后人将从事商业的人成为 商人 。春秋时,商业繁荣,商人地位 提高 。秦汉以来,实行 重农抑商 政策,发展艰难。隋唐时期,出现 柜坊 和 飞钱 。(注意它们的作用)2宋元商业繁荣的表现(1)两宋: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交子_”, _商税收入_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出现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_汉口_、_佛山_、_景德_、_朱仙_南宋_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国内 贸易、 海外 贸易和 边境 贸易全面繁荣。_海外贸易税收_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2)元:_交

8、通发达_利于商业的繁荣(市舶司)。_大都_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_泉州_被誉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大港。3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 商帮 ,著名的有 晋商 和 徽商 。【考点8】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市的变迁以 宋代 为界,之前,坊市 分开 ,市场的 地点 和 时间 固定,政府设 市令 或 市长 ,管理严格。之后,坊市 界限打破 ,城郊出现 草市 ,时间地点 限制也被打破 ,出现 夜市 。二、城市的发展1原因: 丝绸之路 的开通, 大运河 的开凿, 经济重心 南移。2特点:由 政治中心 、 军事重镇 向经济功能方向发展。3代表城市:扬一 益二 。【考点9】官府控制下的

9、对外贸易特点 P15一、发展西汉时开通 陆地 和 海上 丝绸之路。唐朝时, 广州 成为重要港口,政府设 市舶使 ,专门管理 对外贸易 。南宋时,中国同十几个国家贸易, 海外贸易税收 成为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 泉州 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二、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特点:不以营利(经济)为主要目的,而着力于加强友好往来(政治)_朝贡_贸易:1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_朝贡_贸易,即通过_朝贡_与_赏赐_完成交易。2 其_政治_目的(宣扬_国威_、加强_与海外各国的联系_,满足_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_的需求)大于_经济_目的。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考点10】土地制度的演变 P16-17一、原始

10、社会:土地归 氏族公社 所有。二、奴隶社会: 土地国有 制,以国王为代表的国家所有,被称为“ 井田制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和政治上的 分封 制相呼应。三、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制(1)背景:_井田_制遭到破坏 _生产力_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开垦为_私田_。 周室衰微,_兼并战争_频繁,_土地转让_关系进步发展。 _诸侯_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_私产_。 井田上耕作的_劳动力_减少。(2)确立: 公元前594年,_鲁_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_按亩收税_,实际上承认了_土地私有_的合法性。 战国时期:_秦_国的_商鞅_变法,废除_井田制_,以法律形式确立了_封建土地私有制_。(3)

11、弊端:土地_兼并_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 原因:地主依靠_政治经济特权_,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危害:造成社会_两极分化_,社会动荡不安。(4)历届政府采取的措施:抑制_土地兼并_,维护_小农经济_,巩固_统治_。A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_均田制 ,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_最高限额_,限制_土地买卖_。 B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_人丁_和_田亩_多寡收取赋税。【考点11】重农抑商政策P17-18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_劳动力_、影响_农业生产_甚至危及_封建政权统治_等问题。2目的: (1)直接目的:保护_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_、确保_赋役_的征派和_地租_的征收。(2)根本

12、目的:巩固_封建统治_。3产生:_战国商鞅变法_时首倡“重农抑商”,为后来的朝代所推崇。4发展:(1)西汉:措施:汉武帝推行_货币官铸_、_盐铁酒专卖_、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_加征重税_等。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_富商大贾_的势力。(2)明清:措施: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_专卖制度_,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阻碍_资本主义萌芽_的发展。5评价:(1)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 社会稳定 ,积极作用是主要的。(2)到 明清 时期,严重阻碍 工商业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 【考点12】“海禁”与

13、“闭关锁国”P181明朝“海禁”(1) 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_倭寇_,危及统治。2清代“闭关锁国”(1)直接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_抗清斗争_。根本原因:为_维护统治_。 (2)表现:政府厉行_海禁_、迁界,禁止_官民私自出海_,实行“_闭关锁国_”政策。乾隆开_广州_通商,特许“_十三行_”经营管理对外贸易。(3)危害: 妨碍_海外市场_的开拓,抑制资本的_原始积累_,阻碍了_资本主义萌芽_的滋长。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_世界潮流_。(注: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其实质是 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

14、 开辟新航路【考点13】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根本原因:西欧 商品经济 发展,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 黄金、白银 需求增加。2直接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 控制东西商路。3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行记 的盛行。4封建国家支持:代表为 葡萄牙 和 西班牙 。5宗教因素:传播 天主教 6技术条件: 造船 和 航海技术 的发展,以及 地圆 学说。【考点14】新航路的开辟 P23-241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_迪亚士_,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开辟了沿_非洲西海岸向南_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为以后开辟到达亚洲的航路奠定了基础。后来葡萄牙国王把非洲最南端 “风暴角”改称为“_好望角_”。 2意大利航海家_哥伦布_

15、希望另辟一条前往亚洲的航路,他坚信_地圆_学说,1492年,在_西班牙_王室的支持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陆地,他称当地人为“_印第安人 ”,由此开辟了从欧洲前往_美洲_的航路。 3.1497年, 葡萄牙 支持的 达伽玛 ,沿迪亚士开辟的道路,终于到达 印度 。4 1519 年至 1522 年, 西班牙 支持的 麦哲伦 ,完成环球航行。注:注意24页地图和每个航海家所经过的大洋。【考点15】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P2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随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许多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_地理大发现_”。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_孤立_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

16、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个_一个整体_。 欧洲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的,以_西欧_为中心的_世界市场_雏形开始出现。 “_商业_革命”。促使欧洲商业发生重大变化, 贸易范围 扩大, 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 增多, 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 变化,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_地中海_地区转移到_大西洋_沿岸。 加速了西欧_西欧封建制度_的解体,促进了_资本主义_的发展。 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始抢占_殖民地_,殖民据点遍布世界各地。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考点16】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是 17 世纪的殖民霸主,因其所有船只超过欧洲他国总和,被称为 “ 海上马车

17、夫” 。英国16世纪,打败 西班牙 。17世纪中,颁布 航海条例 ,引发两国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 纽约 。 18世纪中期 ,英国打败法国,建立“ 日不落 ”帝国。【考点17】世界市场的拓展 P28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世界市场的拓展1世界市场拓展的表现: 西欧国家(_西班牙_、_葡萄牙_、_英国_、_法国_、_荷兰_)通过建立殖民地与世界各地建立了直接的_贸易联系_。 西欧殖民者仅靠正常的殖民贸易难以满足贪欲,_抢掠_、_欺诈_是常用的卑劣手段。 印第安人 大量被屠杀,为弥补美洲劳动力不足,出现_黑奴贸易_。2世界市场拓展的影响: 殖民扩张和掠夺来的大量财富,为西欧资本主义发

18、展提供了_资本的原始积累_。 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_破坏_和_深重灾难_。 _世界市场_得到进一步拓展。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考点18】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及影响 P30-311工业革命的前提:_资本主义制度_在英国的确立。2工业革命的条件: 雄厚的_资金_。 充足的_劳动力_。(通过_圈地运动_获得) _生产技术_的进步。 _海外市场_的扩大。(直接原因)3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 18世纪60年代,_哈格里夫斯_发明_珍妮纺纱机_,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业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后来,其他行业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_机器生产_开始取代手工劳动。 1785年,瓦特研制成_蒸汽机_,

19、产生巨大动力,不受_自然条件_限制,大大推动了_机器_的发明和使用。人类社会进入到 蒸汽时代 。 利用蒸汽机来推动 交通运输 工具引起革命:_汽船_和蒸汽机车。4工业革命的扩展:工业革命首先从_英国_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的_机器生产_基本上取代 手工劳动 ,率先完成 工业革命 ,成为世界上第_一_个工业国家。不久,_法国_和_美国_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考点19】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P32-33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_欧美_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_基本_形成。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考点20】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

20、实 P34-351.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欧美科学家孜孜不倦地科学探索,并把_科学技术_应用于工业生产,各种 新发明 、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_美国_和_德国_在此次工业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_电_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1866年,德意志人_西门子_研制成功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 发电机 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人类由此进人了_电气时代_。_内燃机_的创制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另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_煤气_和_汽油_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_柴油_为燃料的内燃机也

21、研制成功。推动 交通工具 的革新,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_汽车_和_飞机_。 _化工技术_的发展,也引人瞩目。 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_钢铁_等传统工业的进步。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_钢材_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考点21】垄断组织的出现和世界市场的发展 P36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 的出现 世界市场 的发展 生产领域: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_电气时代_”。 新兴工业(_电力工业_、_石油工业_、_汽车工业_工业)产生,传统工业(_纺织_、_钢铁_、造船工业)发展。 社会关系:_垄断组织_出现 (1)原因:_第二次

22、工业革命_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方式: 兼并或联合 。部门:最先出现在 新兴工业 部门和 钢铁 工业。 (3)实质:垄断是_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_。 (4)评价:A.积极 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垄断的出现适应了 资本主义大生产 (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于 扩大生产规模 、 改善经营管理水平 、 提高劳动生产率 ,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B.消极 垄断资本家开始 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 ,加紧对外_扩张_,掀起_瓜分世界_的狂潮。 世界形势: 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最终确立。(1)原因:A_第二次工业革命_推动 生产力巨大增长 、几乎所有工业领

23、域 同时展开 ,世界各地 联系 更加密切。B新型_交通工具_和_通信手段_,大大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C随着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_国际分工_日益明显。 D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_殖民地_ _和_势力范围_,掀起 瓜分世界 的狂潮。 (2)结果:以_欧美资本主义列强_为主导的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起来。注1: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发明者工匠、技师科学家科技含量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发生由英国开始后推广到欧美各国大国同步,德美突出主要工业部门

24、轻工业重工业交通领域汽船和蒸汽机车汽车和飞机社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生产组织建立工厂垄断组织注2: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1_新航路_开辟: 世界市场的_雏形_开始出现;2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_进一步拓展_3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_基本_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_最终_形成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考点22】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P401.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原因:_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_。影响: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_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社会的_自然经济_。【考点23】

25、洋务运动 P40-411洋务运动出现的背景:_第二次鸦片战争_后,清政府面临_内忧外患_的窘境。2洋务派的主张:在_不改变封建制度_前提下,利用_西方先进科技_维护_清朝统治_。3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中央:_奕訢_;地方:_曾国藩_、_李鸿章_、_左宗棠_ 、_张之洞_4洋务运动的内容: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_自强 ”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_曾国藩_创办_安庆内军械所_;_李鸿章_创办_江南制造总局_;_左宗棠_创办_福州船政局_;_崇厚_创办_天津机器制造局_。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打出“_求富_”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_李鸿章_创办_上海轮船招商局_和_开平煤矿_

26、;_张之洞_创办_汉阳铁厂_和_湖北织布局_。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筹划海防。初步建成_北洋_、_南洋_、_福建_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为适应洋务运动需要,创办了一批_新式学堂_,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_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_,开近代教育的先河。5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_甲午战争的惨败_。6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_没有改变封建制度_。7洋务运动的影响: 引进了_西方近代科学技术_。 培养了_一批科技人才_。 客观上刺激了_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_。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_西方经济侵略_ 推动了_封建经济的瓦解_ 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其中最具进步意义的是:第_3_点

27、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阶 段时间原 因影 响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外商企业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代表企业:1.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2.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有利于社会进步;3.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4.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半封社会,从开始就受到双重压迫,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方举赞创办上海发昌机械厂 陈启沅创办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朱其昂经营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

28、新派掀起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短暂春天一战前后1912-19191.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扫除障碍。2.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及“实业救国“的观念,激发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有力推动。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表现:1.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2.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4.帝国主义侵略、压迫是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自强不息的爱

29、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代表人物:张謇(状元实业家),倡导“实业救国”,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发展短暂:一战结束后,迅速萧条。曲折发展较快发展1927-1936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特点: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工业体系不完整;沿海地区发展快、内地发展缓慢,地区分布不平衡)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地位:是近代进步性

30、、革命性的经济成分;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难以独立发展;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种重要力量。作用:经济上它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有利于社会进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上冲击、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提供社会条件。结论:只有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才能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命运,实现民族独立是

31、民族工业发展振兴的前提。沉重打击1937-19451.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沦陷区)2.官僚资本的压榨(国统区)陷入绝境1945-19491.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2.官僚资本经济垄断;3.国民政府苛捐杂税、通货膨胀严重。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考点25】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P50-51第一个五年计划(_1953_年_1957_年)方针:优先发展_重工业_。成就:鞍山_钢铁_公司、长春_第一汽车_制造厂、沈阳_机床_厂和_飞机_制造厂。意义: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为_社会主义工业化_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内容:

32、国家对_农业_、_手工业_(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参加生产合作社_,走_集体化_道路)和_资本主义工商业_(实行赎买,掀起全行业_公私合营_高潮)进行改造。意义:到_1956_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_私有_制变为社会主义_公有_制,标志着社会主义_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考点26】中共八大 P51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功之处中共八大时间:_1956_年,召开中共_八大_大。内容: 正确分析了国内_主要矛盾_。 A人民要求:建立先进的_工业国_;_经济文化_迅速发展。B 国家现实:落后的_农业国_;经济文化落后。 制定了_主要任务_: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_农业国_变为先进的_工业国

33、_。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_成功_探索,但路线并未坚持下来。【考点2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P51-5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失误: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_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_”的总路线。 会后,全国掀起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 “_大跃进_” 的高潮,反映了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_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_。 与此同时,中央政治局又发起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和规模的_人民公社化_运动,超越了_历史发展阶段_,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造成_1959_年_1961_年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 经济困难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

34、经济【考点28】伟大的历史转折 P541背景: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左”的错误继续存在,通过开展_真理标准问题_的讨论,实现了 思想解放 。2. 转折:_1978_年12月,中共_十一届三中_全会在北京召开。3. 内容: 思想路线:重新确立_解放思想_、_实事求是_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抛弃“_以阶级斗争为纲的_”的“_左_”倾错误方针,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_上来。 经济路线:作出实行_改革开放_的伟大决策。 组织路线:形成以_邓小平 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4. 意义:成为实行_改革开放_和开辟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的起

35、点。【考点2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P51. 经济体制改革概述:前提:坚持_社会主义制度_ 内容:改革_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_目的:_解放和发展生产力_(4)实质:_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_(5)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_农村_经济体制改革(最先开始)步骤: _1978_年,在_安徽_、_四川_试点,中央肯定后,全国推广。内容:经营体制的调整:实行_家庭联产承包_责任制意义:极大调动了 农民 的积极性,促进 农村 经济发展.【考点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P56-571. 进程: 目标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_南方谈话_”提出要搞好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 目标确定:

36、_1992_年10月,中共_十四_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 理论完善: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_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_,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_基本框架_。1997年,中共_十五_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实践建立: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_商品市场体系_基本建立。2. 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_快_的国家,创造世界经济增长史的新奇迹。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朝着全面建设_小康社会_的新目标迈进。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考点

37、31】经济特区的创办 P58-59经济特区1设立:1980年,我国把_深圳_、_珠海_、_汕头_、_厦门_设立为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又设立_海南_经济特区。2. 特点: 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 经济管理 权限。 特区建设以_吸收和利用外资_为主。 实行以社会主义_公有制_为主导的_多元化经济所有制_形式。 经济活动以_市场调节_为主。 发展_外向型_经济,成为全国排头兵。3. 意义: 对沿海地区实行 外向型经济战略 ,具有_探索_和_示范_作用。 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考点3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P59-60沿海经济开放区1.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984 年,国家决定开

38、放大连、秦皇岛、_天津_、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_上海_、宁波、温州、_福州_、_广州_、湛江、北海共_14_个沿海港口城市。2沿海经济开放区 建立:1985年,国家将_长江_三角洲、_珠江_三角洲、_闽东南_地区和_环渤海_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扩展: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_沿海经济开放地带_。【考点3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 P61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标志:已形成_经济特区_、_沿海开放城市_、沿海开放区、_沿江_开放_港口城市、_沿边开放城镇_、内地_省会开放城市_的开放体系。2.特点:全_方位_、多_层次_、宽_领域_。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

39、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考点34】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P65-66一、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1. 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2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变化原因) (1)衣 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和裙子等五花八门。 (2)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3)住:西方建筑式样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 (4)社会风俗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时期,政

40、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城市的婚丧仪式改为简约文明,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考点35】新中国社会生活风尚1初期:原因:人民当家作主;勤俭节约 、无私奉献是中国风尚的主流。当时,由于计划经济,物资匮乏,购物需凭票购买。(注意66页各类票图)2.改革开放后:原因:党和国家把实现小康作为奋斗目标。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1987年,中国解决温饱问题,原因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丰富百姓餐桌。为解决居住问题,国家在1995年,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解决中低等收入职工的居住问题。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点36】铁路与公路一、铁路 1.19世纪70年代,

41、外国人在中国私自修建淞沪铁路。80年代初,清政府修建唐胥铁路 (第一条),近代中国铁路进展缓慢,特别是西南、西北与内地间无铁路交通。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与西南、西北联系,修建宝成、兰新铁路。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2003年,在上海修建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二公路1.汽车在20世纪初 出现在中国上海等大城市,近代发展较慢。新中国成立后,建成汽车制造厂(一五计划中的长春一汽)。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政府应大力建设城市环线,高架公路,并发展地铁、轻轨(70页小字)【考点37】水运与航空一、水运1.近代中国水运为列强控制,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 民用 工业),打破列强垄断的局面,推动中国水运事业的近代化进程。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为铁路、公路、民航事业的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二、航空1.1909年,华侨冯如 制成中国 第一架飞机 ,标志航空事业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民航航线北京至天津开通,标志民航的开始。2.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为民航大国。【考点38】 通讯工具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