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本作业答案精品资料周周练(课外文言文阅读30篇)(一)詹懋举以工为师 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 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 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注释】一过:一遍。1解释加点字。(1)颇善此乎 ( 善于,擅长 )(2)一时琴师莫能及( 如,比得上 )2对画线句“曾见一老
2、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A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肩上担着柴,头上常挂一个囊琴,于是请求看看。B曾经见一个老人带着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琴囊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C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常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于是请求看看。D曾见一老人带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装琴的口袋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14从文中看,詹懋举“大惊异”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此人虽是一个木工,却不仅懂得评价琴技,自己的琴技更是了得。15詹懋举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学习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二)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
3、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谬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注释】直:价值。过:探访。踵:到,走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 返回 )(2)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 进献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A恰好仆人穿着鞋子到集市上的店铺里去买东西。B恰好仆人穿着鞋子到集市上的店铺里去找卖主。C(楚人)恰好派遣他的仆人到集市上去买鞋子。D(楚人)派遣他的仆人到集市上去把鞋子卖掉。3.“友人”与楚人
4、绝交的原因是_楚人正穿着自己被人偷走的鞋子(答“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得1分)_4文中的友人是个 知错就改_的人,因为_当他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立即就主动上门向“楚人”道歉,请求对方原谅_。(三)唐太宗怒斥敬德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潭州。蓄怒未泄,谓尉迟敬德曰:“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言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明日对仗,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于地。奋衣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群臣皆称万岁。【注释】尉
5、(y)迟敬德:唐初大将。唯唯:谦卑地答应。玉珽(tng):天子所持的玉板。段:通“缎”。1解释加点字。 (1)臣实不闻( 确实 )(2)三益也 (利益;益处 ) 2下列对画线句“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潭州。”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A、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和太宗争执辩论,发怒犯上,(后来) 出走潭州。 B、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他争着把棋布于有利位置。唐太宗大怒,把他贬为潭州刺史。 C、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他争着把棋布于有利位置,太宗一怒之下,出走潭洲。D、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和太宗争执辩论,发怒犯上,(唐太宗)出走潭州。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上怒的原因
6、。 尉迟敬德先前恭恭敬敬答应太总要执政唐俭的过错,但第二天却始终不肯作证,因为太宗大怒。 4文中的尉迟敬德是个_机制、聪慧、有策略_、_正直、不谄媚奉迎_、_忠诚_的人。(四)结绳而治昆山归庄先生,狂士也。家贫甚,扉破至不可合,椅败至不可坐,则俱以纬萧缚之,遂书其匾曰“结绳而治”。又除夕尝署其门云:“一枪戳出穷鬼去,双钩搭进富神来。”其不经多此类,众人呼为归痴云。【注视】纬萧:用蒿草编成的绳子。结绳而治: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则俱以纬萧缚之( 全、都 )(2)众人呼为归痴云( 一般的、普通的 )2对文中画线句翻
7、译正确的一项是(B )。A、他有很多像这样的不合常情的作品。B、他有很多像这样的不合常情的言行。C、他有很多像这样的特别突出的作品。D、他有很多像这样的特别突出的言行。3文中“_扉破至不可合,椅败至不可坐_”具体描写了归庄先生家贫的状况。4请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表现归庄先生“狂”的两件事:(1)_用草绳固定门椅,称其为“结绳而治”_;(2)_除夕在门上写对联求富,语出惊人_。(五)田子为相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子不可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
8、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注释】归休:休假回家。镒:二十两。馆:这里指“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田子为相( 担任 )(2)说其义 ( 通“悦”,欣赏,为而高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 3从“造朝还金,退请就狱”可以看出田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田子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4仔细体会田母的话,请你概括出做孝子的标准事亲致诚,取财尚义。(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组织答案,意对即可)(六)金壶丹书晏子春秋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
9、,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所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注释】纪:地名,原是春秋时期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反:同“翻”。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 鳋(so):鱼腥味。注:记载。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恶其取道不远也( 选取 )(2)毋尽民力乎( 完(耗尽,用完 )2对画线句“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 A发现一只金壶,于是打开看,里面藏着一本红色的书。 B得到一只金壶,就打开一看
10、,里面有红笔写成的文字。 C发现一只金壶,就仔细地观赏,壶的正中刻有红色的字。 D得到一只金壶,于是仔细观察,发现里面有红色的字。 3文中景公和晏子对“食鱼无反,勿乘驽马”的理解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景公只考虑到自身的享受和需要,而晏子考虑的则是国家大事_;根据上文,晏子认为纪灭亡的原因是:纪虽有国书,但只放在金壶中而不加宣传执行,制定了政策法规而不实施导致其灭亡(七)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
11、同于亲戚焉。【注释】:弋(y) 射咋(z):咬。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华健好犬猎( 喜欢,爱好 )(2)如同于亲戚焉( 亲属 )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A家人对它如此反常感到奇怪,于是跟着它去了江边。 B家人责怪它如此反常,于是跟着它去了江边。 C家人对它如此反常感到奇怪,于是随便它去哪里都不管。 D家人责怪它如此反常,于是随便它去哪里都不管。 3华隆一家后来会如此爱怜这条狗,是因为它的那些举动?(请摘录原文) (1)犬遂咋蛇死焉。(2)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3)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4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本文“犬“的形象:义/忠(2分。如答“智”、“勇”得1分 (八)张
12、杲卿知润州张杲卿知润州,有妇人夫出外数日不归,忽有人报菜园井中有死人,妇人惊往视之。号哭曰:“吾夫也。”遂以闻官。公使属官集邻里就井验是其夫与非。众皆以井深不可辨,请出尸验之。公曰:“众皆不能辨,妇人独何以知其为夫?”收付有司鞠问,果奸人杀其夫,妇人与闻其谋。【注释】张杲卿知润州:张杲卿做润州知府(的时候)。张杲卿,人名。鞠问:审问。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号哭曰:“吾夫也” 号( 大声呼叫 )(2) 妇人与闻其谋 谋( 计划、计谋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A. 张杲卿派遣下属召集邻里百姓,一起下井检验这个丈夫是不是还活着。B张杲卿派遣下属召集邻里百姓,一起到井边辨认尸体是
13、否妇人的丈夫。C公使的下属在井边集合,到邻居那儿打听井里的尸体是不是她的丈夫。D. 张杲卿让下属假装休息,在邻居那儿打探井里的尸体是哪个人的丈夫。3. 张杲卿确定“妇人”有犯罪嫌疑的理由是 大家都说井深看不清楚,惟独这妇人能知道尸体是他的丈夫,可见她事先就知道了 (用自己的话回答)4. 文中的张杲卿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张杲卿是一个善于对现象进行分析推理,明察秋毫、公正严明的人(九)养柑蚁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故园户
14、之家( 所以 )(2)则持之而去( 离开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B )A、经常害怕小虫,损失其实(很多)。B、常常遭受小虫的侵害,使柑橘的果实受损。C、经常以小虫喂祸患,损失实际上(不多)。D、常常害怕小虫,其实是担心柑橘手损失。3老百姓买蚂蚁的原因是: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用原文语句回答)4“养柑蚁”的现象说明了: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_的道理。(十)汉世老人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敛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焉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
15、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注释】侵晨:天刚亮;侵:临近内帑(tng):国库。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比至于外( 等到 )(2)寻复嘱云( 不久,过了一会儿 )2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A汉世老人为了守住自己的财产,连孩子都不要。 B汉世老人虽然吝啬,但也经常帮助穷人。 C汉世老人在交给乞丐钱时,因心疼不忍睁眼看。 D汉世老人因为吝啬,最后活活被饿死。 3文中有一语句告诉我们汉世老人也很勤劳,该语句是“_侵晨而起,侵夜而息”。4根据文意,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_通过讽刺汉世老人的吝啬,告诫人们不要为钱财所累(或不要过于看重钱财)。(十一)于令仪
16、济盗成良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过,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注释】长厚不杵物:为人忠厚不得罪人。十千:指一千铜钱1解释加点字(1)得十千足以衣食( 足够 )(2)至明使去( 让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A、你向来很少路过我家吗,何苦要当强盗呢?B、你向来很少犯错何苦要做小偷呢?C、你向来很少犯错,何苦要当强盗呢?D、你清白、少过错,
17、何苦要做小偷呢?3于玲义的“善”在文中具体表现为_对待小偷,以资助代替惩罚,并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让他到天明再离开。(答到一点得2分) _(用自己的语言概述)。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有时用善良和宽容来感化身边有错误的人,或许会更有效。_(十二)宋王谓其相唐鞅曰:“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对曰:“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为不畏。王欲群臣之畏也, 不若无辨其善与不善而时罪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几何,宋君杀唐鞅。唐鞅之对也,不若无对。 1解释下列加点词。(1)所杀戮者众矣( 多,众多 ) (2)其故何也( 缘故,原因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D
18、)A王的罪行都是不好的。B王的惩处都是不好的。C王犯了罪行是不好的人。D王惩处的都是不好的人。3从宋王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他的特点是:(1)残酷/暴虐 (2)愚蠢/不明事理 (3)偏听偏信(写出两点即可)4唐鞅的结局可以用成语:自食其果 自掘坟墓 作茧自缚 作法自毙来形容。(十三)螳螂捕蛇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者,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注释】觇(chn):探看。围:此处指蛇的身围。殊:完全。以刺刀攫其者:正用刺刀一样的前
19、足在割蛇的头。颠(din):跌,意为“任由蛇怎么翻滚”。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渐近临之( 靠近 ) (2)攧不可去( 离开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A过了很久,蛇终于死了。(姓张的)看到蛇上的皮肉已经被割破了。 B过了很久,蛇终于死了。(姓张的)看到蛇头上的肉已经被割破了。 C过了很久,蛇竟然死了。(姓张的)看到蛇头上的皮肉已被割破了。 D过了很久,蛇竟然死了。(姓张的)看到蛇上的皮已经被割破了。 3螳螂凭借“ “(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 ”这一举动杀死了蛇。 4读了上文后,你悟出的道理是 只要以已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
20、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十四)二人并走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注释】姥(m):年长的妇人。唱贼:拉长声音喊“有贼”。逐:追赶,追逐。融:人名,指苻融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此易知耳( 容易 ) (2)既而还入( 进入 )2对“故知不善走者贼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A因此就知道不擅长奔跑的那个人就是强盗。B因此就知道不好好走的那个人就是
21、强盗。C因此就知道不好好奔跑的那个人就是强盗。D因此就知道不擅长走的那个人就是强盗。3路人和强盗一起被送到衙门的原因是: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用原文语句回答)4苻融断案的过程,表现了他善于分析推理、公正严明的特点。(十五)盲人过桥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已。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注释】楯:栏杆上的横木。分:料。第:只管。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自矜严:矜持自负。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
22、有盲子道涸溪( 经过(路过、途径) ) (2)握楯长号( 大哭、大喊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A过了很久,(他)筋疲力尽了,便放手掉到地上。 B过了很久,(他)疲筋力尽了,便失手掉到地上。 C等了很久,(他)感到疲惫了,便失手掉到地上。 D等了很久,(他)筋疲力尽了,便松手落到地上。3文中“盲子不信”的原因是沈空守寂(或:执一隅以自矜严)(用文中的话回答)。 4阅读全文,盲子是一个固执己见(不愿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矜持自负)的人。(十六)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顾州纲纪曰:“拷此羊皮可
23、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惠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注释】藉:垫衬;背是披背之用。州纲纪:州府的主簿。纲纪:随从人员。群下:部下,属员。1解释加点字(1)二人同释重担( 放下 )(2)顾州纲纪 ( )回头看或看 )2.画线句“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背之物。”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A不一会儿,两人边走边争一羊皮,各自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B不一会儿,将要走了,两人争一张羊皮,各自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C不一会儿,两人边走边争一张羊皮,各自都说这是为了自己垫肩而备的东西。D不一会儿,将要走了,两人争一张羊皮,
24、各自都说这是为了自己垫肩而备的东西。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李慧断案经过。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看见(发现)有少许盐末,从而得到实情。4.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中明白了怎样的道理?_、 天下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多思考,多观察,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人与人交往之中一定要友善对待,不能贪图小利,让利益蒙蔽了双眼,做出不良的行为。 写出一点即可(3分(十七)宗世林为人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总揽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于床下。其见礼如此。【注释】司空:官名,曹操在
25、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为司空。疏:疏远,这里是指曹操后来只是在礼节上厚待宗世林,但是压低他的官职。位不配德:地位和德行不相配。文帝兄弟:指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等。造:前往,到。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及魏武作司空( 等到 )(2)下列“见”与“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中的“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B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C吾不得而见之D于是入朝见威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但是宗世林很瞧不起看轻曹操的为人不肯和他曹操结交。3“其见礼如此”是作者对宗世林的肯定,肯定的内容是:_德行好不畏权贵或
26、坚持做人原则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品性和志向“松柏之志犹存”4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C )A宗世林不愿和曹操交往,是因为他们都是同时代的杰出人物。B曹操做了高官后,央求宗世林和他交往,说明曹操谦虚大度。C文中曹操与文帝兄弟的行为形成对比,以突出宗世林的为人德行。D宗世林是一个孤傲、固执和不可一世的人。(十八)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
27、”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注释】燕:通“宴”,宴请。次及:依次轮到。毕:竭尽。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皆令诸大夫论己( 评定 )(2)文侯不说 ( 同“悦”,喜欢,高兴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A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B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C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
28、。D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3本文中任座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为_忠_和_直_两个字。(请用原文回答)4请具体分析一下“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这句话对于塑造任座或翟黄形象的作用。(说明:这句话主要写群臣谄媚之态,用以反衬任座和翟黄两人。)答案要点:这句话通过写群臣的阿谀奉承来反衬出任座的耿直。答案要点:这句话通过写群臣的只知阿谀奉承反衬出翟黄巧借赞美魏侯之名救下任座的机智。(3分,写到反衬或对比1分,概括出任座或翟黄的形象1分,概括出群臣形象1分)(十九)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
29、,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释】修衣:添置衣服。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使人往贻邑( 赠给 )(2)足以全其节( 足够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C )A虽然国君赏赐了我土地,也不对我显露骄色,(但)我能不害怕吗? B虽然国君赏赐了我土地,我也不骄傲地待人,(但)我能不害怕吗?C纵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也不对我显露骄色,(但)我能不害怕吗? D纵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我也不骄傲地待人,(但)我能不害怕吗? 3文中表现曾参生活异常
30、艰苦的一句话是“_曾子衣敝衣以耕_”。4从曾参拒绝赏赐的行为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_曾参拒绝赏赐的行为启示我们无功不受禄(二十)知人赵开心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改观,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园次哀而振之。抚其幼者如子,字以爱女。一时咸叹赵为知人。【注释】辐辏:归聚、会集。望尘:拜尘,谄媚权贵。国门:指京师。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浮沉。振:同“赈”,接济。字:嫁女儿。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意思(1)及罢归,出国门( 等到 )(2
31、)顾谓子友沂曰 ( 回头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不久,他被朝廷召回起用,以前离开的那批人又像当初那样来拜访了。_3故事写“望尘者”的种种行为,是为了衬托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改观(用原句回答)4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望尘者接踵于道”与“送者才三数人”形成对比,突出了赵开心从简的为官作风。B本文告诉我们,要真正了解人的内心,要有知人之辨。C吴园次是一个不以富贵失势改变态度的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古训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周周练(课外文言文阅读30篇)(二十一)楚威王闻庄周贤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
32、:“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牲乎?养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曳尾于污渠之中而自快,不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注释】孤豚:小猪集。亟:“急”,赶紧。有国者:掌握国家政权的人。羁:羁绊、束缚。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意思(1)使使厚币迎之( 派遣 )( 使者 )(2)许以为相 ( 答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_即使(我)想做一只小猪,难道能如愿吗?3庄周拒绝楚威王的根本原因是: _快吾志 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4本文表现了庄周的思想意志,请选出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D(3分) C(1分)
33、)A不愿像牲口那样呗宰杀而成为祭品。B不稀罕千斤重力和卿相尊位。C保持个人节操,不与“有国者”同流合污。D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二十二)吴季子挂剑墓树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心欲之。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则徐君死,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不受。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注释】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季子:春秋吴国的公子季里礼。西聘晋:出使西去晋国。过徐君:拜访徐国的君主。嗣君:徐君的儿子,继位为徐国国君。嗣,继承。带:佩挂。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徐君观剑 ( 观赏(看) )(2)然其心许之矣( 答应(应允,许诺) )2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4、C )A季子拿剑挂在徐君墓那棵树上就离开了。B季子拿剑献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就离开了。C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开了。D季子就把剑带到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开了。3徐君见到宝剑很想要,季子暂不给他是因为_季子为有上国之使_。(用原文句子回答)15这个故事说明了季子是一个_讲诚信(讲信用,诚信) _的人,具体表现在_心里答应过给徐君宝剑,出使归来后兑现了承诺_。(用自己的话概括)(二十三)使人索回书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左右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 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
35、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遂为之延誉 ,后卒为名臣。【注释】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职。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延誉:为他人扩大声望。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思(1)皆投书即还( 返回 )(2)后卒为名臣( 终于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乃为一简答之,方去。_(蒋堂)于是写了一封回信(或:于是写了一封信回复他),那使人才离开。(答 题点:为、之、去,第二句的主语要出现,缺一点扣一分。)_3皂隶“如此野狠”的具体表现是(1)_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2)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用原文回答)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3分。A项不同义;B项不是因为使人
36、野狠;D项本文主要是说县令,而非蒋 堂。) )A文中加点词“不敢慢”的“慢”和快慢的“慢”同义。B蒋堂为县令“延誉”是因为“使人”的“野狠”。C文中“令必健”一句的意思是说县令做事必定严格。D选文主要表现了蒋堂是个判断力强,有识人之明的人。(二十四)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豫不决,事又寝。【注释】颠踬(din zh):跌倒、摔跤。 下房:仆人住的房子。寝:息,止。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公
37、善之 ( 以 为善(认为 很好对) )(2)下房不足( 足够,充足 )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A修路径直通向山,安放栏杆保护他们,又有什么担忧呢?B修路让他们通过,设计栏杆护住山,又有什么担心的呢?C开辟一条小路来通行,设置栅栏来保护,又有什么担心的呢?D开辟一条通人的小路,建设护人的栅栏,又有什么担忧的呢?3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可以概括为“_犹豫不决_”。(用文中的词语概括)4鲁公之父、妻、妾、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是相同的,即看问题片面(或者: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不全面;出于本位主义考虑问题)。(二十五)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苜之上,号焉。
38、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吾乃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注释】济阴:郡名。贾人:商人。 浮苜:水中浮草。巨室:世家大族。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号焉 ( 大声喊叫 )(2)向许百金( 先前(原来、之前、过去、刚才) )2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A打渔者(用船)载着他上了岸,就向(他)要十两金。B打渔者(用船)载着他上了岸,(他)就给了十两金。C打渔者载着他而抬高了各种价钱,就向(他)要十两金。D打渔
39、者载着他而抬高了各种价钱,(他)就给了十两金。3贾人在求救时对渔者的承诺是:“_(能救我,)予尔百金(多答“吾乃济阴之巨室也”扣1 分)_”。(用原文回答)4本文表现出贾人_言而无信(不诚信)_的特点。(二十六)桓南郡公玄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或行陈不整,麇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常自带绛绵绳,箸腰中。玄问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玄无语,去,自此小差。【注释】箸:穿着,附着。 芒:(麻绳上的)芒刺。小差(chi):略好一些。1解释上文中的加点字(1)桓南郡公玄好猎 ( 喜欢 )(2)玄无语,去,自此小差( 离开 )2对文中画线
40、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A如果行走路线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B如果行走路线不整齐,獐兔奔腾跳跃,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C如果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D如果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奔腾跳跃,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3桓道恭“常自带绛绵绳”的原因是_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_。(用原文语句回答)17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答: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如何用手机来定位)。 18.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答:选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19.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具体地说明了无线定位技
41、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20选文第段中加点的词“至少”为什么不能去掉?答:因为“至少”在文中起强调作用,表明严谨性,计算时间差定位、根据信号场强定位、测量入射角度定位。(各1分,不答“计算”“根据”“测量”等类似词语扣1分)4从文中看,桓道恭是一个_敢于进言_、_善于进言_的人。(二十七)虎惟恃勇人有之山而与虎遇者,其穷也,则谓之曰:“而且止,吾与而斗死之也。”虎闻其言而若有懈焉,止以待之。其人间则伐树为梃,执焉而呼曰:“虎来!”前与之合,而折其前之左足;既而又合,而折其右足。以死。虎惟恃夫也,而不知卒以其所恃而毙于人,哀哉!【注释】而:通“尔”。 梃:棍棒。1解释上文中的加点字(1
42、)人有之山而与虎遇者( 到去 )(2)其人间则伐树为梃 ( 制作或当做、作为( )2对画线句“而不知卒以其所恃而毙于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A因而不知道最终正是它所依靠的而被人打死了。B却不知道最终正是因为它所依靠的而被人打死了。C因而不知道(它的)死正是因为它所依靠的而被人打死了。D却不知道(它的)死是因为它所依靠的而被人打死了。3根据文意,“虎惟恃夫也”中的“夫”具体是指_勇猛_。4本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骄傲自大,否则只会遭到失败;遇到突如其来的困境时,要冷静沉着,要善于思考,积极应对。(二选一)_。(二十八)苏子美饮酒子美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可惜,惋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感慨,感叹)”复举一大白。正献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注释】妇翁:妻父。率:标准。大白:大酒杯。下物:指下酒物。1解释上文中的加点字(1)遽抚案曰 ( 立即迅速 )(2)与上会于留 ( 相遇 )2苏子美为什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