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教学提纲.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764674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教学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教学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教学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教学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教学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精品资料现代文阅读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读三四遍,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携带需要解答的题目,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2)粗读全文,划出关键词句(抒情类文章划出三词两句一对比,叙事类文章划出形象环境和情节),做好批注,细读题目涉及的段落。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3)仔细审题,思路清晰有条理。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想想题目要我答什么(内容),要怎样答(形式)。答案有几个问,或每个问分几层作答时,用“(1)、(2)、或、”

2、标识。(4)答题力求做到准确、简洁、全面。答题要点要全面、内容要精确、用词要准确、语言要简洁。如果没有字数限制,尽可能多答。(5)忠实于原文,尽量到原文找答案,摘录关键词句重新组合。能用原文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话答,除非题目有要求要用自己的话作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6)采用“看分答题”的方法。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比如3分题,可能要答3个要点。(7)认真书写。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者已成功了一半。(8)联系上下文作答,答案要尽量与文章具体内容结合,这样的答案才能做到充分准确。例如题目问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仅答“承上启下”是远远不够的,答案中要详细出现承上面什么内容,启下面什么内容,为什么需要这样

3、写等等。 具体过程:读题目读文章看试题按试题要求,有重点地再读原文答题(文章要看两遍或以上。尤其是开头和结尾。)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内容及中心的概括1、 一句话概括事例(故事)或主要内容:答题格式: 谁(在何时何地) + 干什么 + 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 + 怎么样 2、文章主旨或中心:找中心句要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或者标题。自己概括则如下:答题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批判了、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二、具体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与作用1、方法:联系词语或句子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

4、义,比喻义,双关义)。划出关键词(使用了修辞的词,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些词,再代入原句2、作用:(1)内容上:字面上写出了什么,表达什么感情、表现人物或事物什么特点等(2)结构上: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首尾呼应,点明中心,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 ,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点题,突出主旨,照应前文,呼应下文 结尾: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题,升华主旨答题格式:“”一词原指,在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答题格式: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内容+作用)三、语言的赏析1、赏析

5、句子: 答题格式: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或表现手法、写作技巧、感官角度、有生命力的词语+表达效果:手法+如何使用的+字面本身写出了什么+表现了(写出了)事物或任务的特点,表达了的主题或情感。2、赏析词语:答题格式:解释本义+句中义+(修辞、感情色彩、词性)+分析表达效果(结合中心思想或人物性格或情感):原指,这里指,表现了(写出了)事物、人物的特点,表达了的主题或情感。(注意:在写作时必得结合文章的具体内部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特点,使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6、。 比拟(3) 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6) 反复:强调的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 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 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借代 通感描写手法: 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 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 内心独白描写角度:视觉角度 听觉角

7、度 嗅觉角度 味觉角度 触觉角度 内心感受表达方式:叙述 说明 议论 抒情 描写表现手法:想象 联想 动静 虚实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用典 2、从语言特色赏析句子: 答题格式:本文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中的相干句子)”,它“(适当地选入底下词库摘抄的语言)”。例句: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 “轻轻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的意境,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要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必需根据文章的具体内部实质意义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语言赏析词库:形象活泼、清新柔美、简洁凝练、准

8、确严密、精炼深刻、通俗易懂、音韵、节奏感强、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语言柔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等。3、点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格式: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 分析表达效果(结合中心思想或人物性格)+ 体现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四、矛盾句1、找出矛盾词;2、矛盾词各自指代的内容;3、设置矛盾的目的(表达效果)五、结构层次分析1、 文章记叙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线索:(1)人物线索(2)物品线索 (3)事件线索(4)时间线索 (5)情感线索 答题格式: 文章以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路,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2、记叙的顺序及

9、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顺序) 作用:叙事完整,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边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进去相干的另外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增补、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3、如何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六、表达方式及作用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记叙文中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

10、发读者思考,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更具感染力。2、描写的种类及作用:(1)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作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描写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作用:衬托、突出的特点。(2)其它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天气情况; B、渲染气氛; C、烘托人物的情感; D、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为下文作铺垫 突出或暗示文章主旨 奠定

11、全文感情基调 暗示人物悲惨命运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A、交代作品发生的时代背景。B、渲染环境气氛;C、衬托人物心情;D、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七、 写作手法及作用常见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对比、烘托(衬托)、伏笔、铺垫、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讽刺、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即象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答题格式:本文采用了的写作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部实质意义)使文章写得。 例句:本文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毛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领导下的广大雄师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真挚,笔者的赞誉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1)对

12、比手法:和形成鲜明地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2)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物质衬托首要的人或物质,突出首要的人或物质的特点、性格、思惟、感情等。衬托,同类物质衬托是“正衬”,相反物质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3)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动人效果。 (4)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5)巧设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6)象征手法:用事物象征事物,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蓄深刻,增强了文章表现力。(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

13、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八、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释回答()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触感受和启示;()结合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提议和设想;()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发挥联想、想象,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答题格式 : 这一类型的题目它都会要求考生“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只要切合文题要求,所谈内部实质意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用第一人称,抒发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可以用“我认为。比如”等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白自己的观点。 (2)采用或的形式,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写

14、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3)语言要通顺,抒发要流畅,尽量有文采。九、其它题型1、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个、那些、其他、以上、云云、此; ()通常为往前找;前一句或前一段,注意要全面,不要漏答;()找到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不是适合。2、给文段拟题 ()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重复出现的句子,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个字左右。 3、填写读书卡片。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填写。4.

15、标题的含义和作用5,概括题 6,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7,探究文章深刻内涵和情感取向8,分析题高中补充部分: 重要情节作用 :写出了。点题或突出主题 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突出了人物性格。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或把小说推向高潮 引出下文 为下文作铺垫1.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2.情节安排评价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欧亨利的笔法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3

16、.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4.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 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5.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 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小说常用的开头1.设疑法(悬念法):作用是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的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揭示小说的主题。2.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小说的结局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结构上,使平淡的故事情节生出波澜,撞击读者的心灵。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主题上,深化主题。2.悲剧结局。主题上,更好的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令人感动,令人回

17、味,引人思考。3.喜悦的大团圆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效果上,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阅读者的情感体验,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1词语的锤炼。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2句式的选择。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18、四)小说的主题(写作目的)从小说的定义去把握1.主题的评价:以小见大,立意深远。 2.归纳主题的方法抓人物形象;抓情节发展; 抓写作背景。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线索 象征 两突出 手法 内容 设悬 )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小说的定义 在典型环境中 塑造典型形象 反映社会现实(包括精神现实) 表达作者意图(赞美 批判 同情 担忧 反思 。)(五)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

19、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叙述方式。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修辞1.比喻2.比拟;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20、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4.夸张5.对偶。6.排比:增强气势长于抒情。7.反复.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对比9.设问;引发读者的思考。10.反问:强调语气.强化情感。结构安排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开头1.首句总 引 铺(伏) 首 点点 设 引 引 奠结

21、尾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中间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伏笔 照应 呼应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

22、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俯视 仰视 选择典型场景或者事物 转换视角 移步换景 点面结合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二、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

23、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三、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以找中心句(首尾段),或从材料中归纳。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四、说明的顺序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年代:古今;季节:春冬;(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 “蚕茧到成虫的过程”等)2、空间顺序:即按

24、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

25、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五、说明的方法1、常见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 /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 /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 引资料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 列数字: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 (与年代区别) 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区别于主次罗列一二三四) 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 引资料: 引用,标记是引号。 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打比方: (

26、比喻句)像、仿佛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作比较: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下定义:能够科学地、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列图表:能够直观地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给人以清晰明了的认识,便于比较和记忆、理解。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更形象、更生动,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更具体、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和认识。分类别:使文章说明的条理十分清楚(条理清晰)。打比方: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列数字: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更信服。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与

27、特点。典型考题:本文或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或第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对加以说明,能+上面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六、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一)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答题格式: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说明文准确(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二)典型试题:1、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时答题格式:(1)表态:不能删。 (2)理由:这个词在这里表上的限制 + 意思是(解

28、词或解释句子)。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就太绝对了)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2、加点词有什么作用?(或好在哪里?)答题格式: 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七、说明文写法的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答题格式: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修辞手法谈答题格式: 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3、结合表达方式谈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

29、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格式: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八、说明语段的作用答题格式:(1)结构、内容作用: 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30、。二、知识储备: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三、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找中心论点:标题;开头;结尾;中间(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总结归纳。方法: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五看论据证明的观点(二)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论证方法的识别:事例(含概括事例) -举例论证 引名言,讲道理-道理论证运用比喻证明观点-比喻论证 把正反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对比论证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答题格式:使用了论证的方法 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效果

31、举例论证: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概括事例)的事例,证明了的观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的名言(格言、俗语),充分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比喻论证: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易被读者接受。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3、开头讲故事、引用名言等有什么作用:答题格式:开头列举的故事或引用名言, 巧妙地引出中心论点,并作为事实/道理论据,充分证明了这个

32、观点,也使文章更有趣味性,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三)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有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1、概括论据:谁 + 做什么(怎么样) 或: 谁 + 名言2、作用:答题格式:这是论据,文中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四)补充一个论据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补充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要有权威性,字数要少,引用要正确,不能张冠李戴;

33、事例要真实典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五)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行文思路)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开头的内容有:(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结尾的内容:(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答题格式:首先,文章开头通过(介绍社会现象、引用名人名言、列举名人佚事、讲述趣闻笑话等、开门见面直接)提出中心论

34、点,引出论题;然后,再列举事例或引用名人名言,论证了的观点;最后,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六)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1)语言特点;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2)语体特点。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常用句式: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七)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从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三个角度分析1、修辞手法: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论述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用,引用古

35、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论点。引用名言,有力证明了论点。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 (2)以论证方法为主。(3)针对生活中的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等。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八)文段结构作用:(1)开头引出(全)下文 (2)结尾总结前(全)文 (3)中间承上启下。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回答。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五):“结尾的内容”回答。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