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复习资料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人的文学1918年12月,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人的文学一文,他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了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又利它,利它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地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在另一篇文章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在人生上,并申明“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对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2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实力最雄厚影响最
2、大的文学团体,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沈雁冰提出文学要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在创作方法上,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密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3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影响仅次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
3、,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艺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
4、、徐志摩等人针对早期自由体诗的散文化倾向,提倡新诗格律化,主张诗的三美。他们的诗艺追求带有唯美倾向,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5语丝社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因1924年11月在北京出版语丝周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犀利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
5、林语堂为代表的平和冲淡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6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爱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出版诗歌合集湖畔及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7南国社由田汉创立于1923年,创办南国半月刊。南国社开展话剧运动主要是在1928 1929年,演出田汉的创作古潭里的声音、名优之死等。这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伤感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社团。8象征诗派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有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人,他们的诗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注重表现内心世界、瞬间感受和潜意识,提倡写作“纯粹的诗”,崇尚“朦胧”与“含蓄”的美。9
6、学衡派因1922年吴宓创办的学衡杂志而得名,代表人物有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他们以新人文主义为理论背景,主张“昌明国粹、融华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激进。10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提出了民主、科学等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11问题小说 周作人说,以小说提出问题,
7、求人解决的,是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新文学早期的主要小说样式,指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12黑幕小说中国近代小说流派。约在19151918年间与鸳鸯蝴蝶派前后相继,盛行于上海。当时多种杂志、大小报副刊均刊载这类小说,代表作是1918年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及续集。此类小说
8、反映了这一流派作者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的文学观。中国黑幕大观洋洋百万言,涉及社会各界人物、事件,但不外乎都是些风流案件、私娼秘史之类,专以揭露阴私、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为能。虽然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但在写法上赤裸裸裸地描绘现实,社会效果适得其反,有些作品还成了军阀、政客相互中伤、攻讦的工具,钱玄同、沈雁冰、鲁迅曾撰文加以批判。13双簧信事件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复古主义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却暂时没有人公开出来讲话。于是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编者写信,再由刘半农写复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
9、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14“爱美”剧中国五四运动后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简称爱美剧。“爱美剧”系英文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爱美剧”指业余演剧。1921年1月,汪优游在“五四”新思潮推动下,针对文明戏商业化的弊病,首次提出脱离资本家的束缚、仿西洋组织一个非营业性质的独立剧团的设想,并与陈大悲等13人成立了民众戏剧社。不久,陈大悲著爱美的戏剧,遂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于是爱美剧迅速取代已经没落的“文明戏”,成为2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活动的主流。爱美剧运动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在北京、上海。它是现代话剧在中国舞台上最初的尝试,在批判文明戏的基
10、础上,介绍西方戏剧的学说与方法,对中国话剧进行了革新。15诗歌的“三美”是新月诗派奉行的诗歌理论主张,由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美:主要指诗歌的辞藻要富有色彩,讲究视觉形象的直观性;建筑美:主要指从诗歌整体外形上看要大致匀称。16“乡土小说”指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代表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17精神胜利法是阿Q正传中阿Q的主要精神特征。以丑骄人、自轻自贱、麻木健忘、欺软怕硬等都是其具体
11、表现。曾被认为中国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18爱的哲学是冰心小说和散文创作的重要主题,即表现和颂扬“母爱、童心、自然”。其代表作品有小说超人,散文寄小读者等。19“诗体大解放”胡适1919年在谈新诗中提出新诗的发展关键要实现“诗体大解放”,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对新诗的自由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20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21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任钧等,出
12、版会刊新诗歌,是一个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22普罗文学1928年到1930年的革命文学,经过了普罗文学阶段。普罗文学主要反映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工农生活和斗争,表现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心态。23“两个口号”论争发生于1935年下半年到 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艺界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是左翼文学界内部的思想分歧和论争。24京派是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主张文学的自由与独立,健康与纯正,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代表作家有废名、沈从文、萧乾等。25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
13、文流派,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语堂、陶元德等。26民族主义文学是30年代初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黄震遐等。27东北作家群指“九一八”以后流亡到关内的东北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以激昂悲愤的笔触表现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故土的眷恋,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李辉英等人。28现代诗派是3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围绕现代杂志而形成,强调用“现代的诗歌”来表现“现代的情绪”,追求诗歌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巧妙结合的朦胧美,往往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注重以情绪的节奏代替字句的节奏。代表作家有戴望舒、卞之琳等。29新感觉派受日本新感觉派
14、和法国都会文学影响而形成于30年代的小说流派,强调主观感觉的外化,用快节奏的笔触和五彩缤纷的色调来表现半殖民地都市里的病态文明,注重开掘人物的性心理、潜意识。代表作家有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30“文协”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于武汉,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文协成立后,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起了积极作用。31社会剖析派社会剖析派的作家,如茅盾、吴组缃、沙汀、艾芜等的共同创作特点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试图摸索出一条将科学的社会理论与作家的创作实践结合的新路子,以期待其创作能从本质上揭示生活的真实并正确预示社会生
15、活发展的路向。32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创办的七月杂志而得名,以自由体的形式来表现高昂的战斗激情,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等。33九叶诗派是40年代出现于国统区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辛笛、陈敬容、穆旦等人,其创作达到了忠于时代与忠于艺术创造的较完美的融合,标志着中国现代诗的成熟。34战国策派是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一个综合性社团流派,因1940年创办战国策而得名。涵盖了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其哲学基础是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历史观标举战国历史形态,在文学上主张以恐怖、狂欢和虔恪作为创作的“三道母题”,代表人物有陈铨等人,戏剧野玫瑰为其代表作
16、。35孤岛文学“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孤岛”文学即发生在这一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的文学,它密切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现实,巧妙揭露敌人罪行,讽刺殖民地的都市生活和知识社会的陈腐,表现当时的民族精神、社会声息。于伶、阿英的剧作,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唐弢、柯灵的杂文等都是其优秀代表。孤岛还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等重要著作及大量文学刊物。孤岛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一页载入史册。36沦陷区文学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
17、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3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
18、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38红色鼓动诗:殷夫写的多是被称为“红色鼓动诗”的政治抒情诗,直接取材于革命者的生活,揭示了社会的黑幕,斥责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在中国的血腥统治,表现了革命者英勇不屈的战斗豪情。血字是诗人风神的写照。39闲谈体散文:“闲谈体”散文体式是林语堂在人间世第6期论小品文笔调中所提出,大多是幽默文章
19、与小品文,用极自由的散文笔调,谈天说地,庄谐并用。林语堂确实创造了一种闲谈式的散文笔调并成为这方面的大师。40“农民”(泥土)诗人:臧克家的目光始终注视着村野,刻画了反动统治下农村一片兵燹天灾,经济破产,动荡不安的现象。老马形象也可说道尽了农民的普遍命运。正是这些诗是藏克家获得了“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称号。41“好一记鞭子”:抗战初期,为了适应迅速反映抗日斗争现实的需要,发挥宣传鼓动的作用,戏剧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初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街头剧,与三江好、最后一记一起,被当时戏剧界合称为“好一记鞭子”。42朗诵诗运动:为了适应诗歌宣传抗日的大众化需要,1938年前后,
20、在武汉、重庆等地兴起了朗诵诗运动的热潮。高兰的我们的祭礼、哭亡女苏菲,光未然的屈原、黄河大合唱等,诗情激昂,语言畅达,在知识分子和市民中广为流传。43时代的鼓手:“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田间回到祖国,更加自觉地用诗作武器,为动员民众的觉醒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给战斗者等诗集,使他以迥异于他人的“时代的鼓手”的姿态出现于抗战诗坛。44农民作家:赵树理创作了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作者擅于写农村题材,作品的主题是他在才做群众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他很注意吸收中国传统民间文艺表现手法,尊重农民的审美习惯,熟练地运用农民群众语言,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创作个性,成
21、为蜚声文坛的“农民作家”。三、简答题:1、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他的“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对建设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着眼于把白话作为向群众宣传的语言工具,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主张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2、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雕琢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
22、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陈独秀把文学革命当作开文明、启民智、兴政治的武器,公开向封建旧文学宣战,正面地排除了建设新文学的主张。3、周作人人的文学,参见名词解释4、早期革命文学的主张及意义1923-1924年间,早期共产党人在中国青年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进行革命文学的倡导。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提出:我们所需要的文学,是能反映伟大时代、能表现民众反抗精神的革命的文学,强调作家必须有革命的实际生活和革命的思想感情。他们的主张,有助于密切新文学与民族民主革命及劳动群众的联系。他们也有偏颇之处:一是对文学的非革命工具的文学简单否定,二是对文学的艺术特征重视不够。5、抗战文学思潮 在整个抗战时
23、期,特别是抗战前期,从理论主张到创作,抗战文学成为席卷文坛的主潮,称之为抗战文学思潮。抗战文学思潮有两个重要特点:(一)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二)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的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有存在。文学为抗战被服务,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要求的文学走到群众中去,较多利用旧形式,如民歌、鼓词、皮黄、连环图画之类的抗战文艺作品。形式上就是“旧瓶装新酒”,“利用旧形式”在抗战初期文艺宣传、动员群众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6、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特点就文学思潮而言,解放区文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现实主义几乎成为解放区唯一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的作品,必须渗透以革命的精神
24、;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品,必须具有现实主义的基础。第二个特点是,从文学大众化思潮发展到工农兵文学思潮。毛泽东的讲话提出了文学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而其重点则在工农兵。作家深入到工农兵群众中去,熟悉他们的生活和斗争、思想和情感,熟悉他们的语言和他们所便于接受的艺术形式,思想感情向他们靠拢。因此,解放区文学也就是工农兵文学。7、从进化论和个性主义谈鲁迅早期思想 少年鲁迅了解农民的生活和思想,而家境衰落,深切体味到社会的势利、冷酷,离家到南京求学,开始接触新学,其中严复翻译的英国赫胥黎著的进化论,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开始学习和研究达尔文进化学说,进化论成为他早期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思想武器。 19
25、02年,度日。1906年,看到幻灯片,他思考和研究着改造中国国民性的问题,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推文艺”。并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在日本这一段时间,形成了他的以进化论和个人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民主主义世界观,在封建礼教严重束缚着人们思想的旧中国,个性主义有它一定的积极作用。8、具体分析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伤逝中的子君,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她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但是胜利地喜悦确实悲剧的起点。悲剧的社会根源是封建势力的压迫。个性解放思想虽然有一定的反封建作用,但不能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个
26、性解放思想是子君悲剧的主观方面的原因。在酒楼上、孤独者、幸福的家庭魏连殳、吕纬甫、作家夫妇是中国社会中最先觉醒的知识分子,作品一方面描写了社会黑暗势力对这些觉醒者、反抗者的压迫,另一方面,这些觉醒者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性主义,他们在强大的旧势力的压迫下,常会自私卑怯,动摇妥协、 消沉颓废、改变初衷。作品表明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正确道路,应该另寻新路。9、简述故事新编中的古人形象鲁迅说,历史小说“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即作品中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献可考,但又不受文献束缚,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奔月中后羿射日,后羿就写出了英雄的寂寞
27、与悲哀;铸剑着重于性格刻画,如眉间尺都出自作家在文献基础上的想象和加工,从而创造了一个有性格发展过程的真实丰满而又富有浪漫色彩的复仇者形象,并叹“人道主义”的道德观重新评价古人。赞美女娲伟大的劳动创造精神;故事新编具有古今交融的艺术特点。它以古人古事为情节主干,但也掺进了一部分现代的生活内容,暴露和讽刺了现实的种种黑暗面,增强了作品的战斗性。10、分析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鲁迅杂文内容丰富广博,对旧社会、旧文明和复古派的批判,对封建性反动政权及其反动政策的猛烈抨击,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判,对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性弱点的暴露针砭,形成了和现实密切结合的批判性
28、、战斗性思想特点。此外,有一部分杂文歌颂了新生力量,歌颂了革命斗争。鲁迅的杂文,还具有抒情性和讽刺性的艺术特点。这类抒情性的杂文,即使是抨击时弊,也渗透着炽烈分明的爱憎感情。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是不合理、可笑、可鄙、可恶的事物,加以精炼、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使人们在开颜一笑中,否定这些东西。鲁迅的杂文文体多样,作为他杂文主要风格的,是切实锋利、精炼泼辣、似投枪匕首。鲁迅杂文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的简练隽永、鲜明生动、机智幽默、多姿多彩的语言。11、野草的象征主义手法野草的多数篇什在艺术上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以创造有物质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如过客、战士
29、、全身赤裸而颤动的老女人等,自然景物,如天空、枣树、江南的雪、朔方的雪、山阴道上等,都是象征性形象。由于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因而艺术构思奇特,写梦境的作品有九篇,创造了许多菲现实性的形象和境界:如影和人的告别,冰谷中的死火,狗与人讲话,野草的艺术境界奇幻诡谲、神秘幽深,但表现的是现实性的内容,是作者内心世界和战斗精神的写照。12、从个性主义和泛神论谈过郭沫若的早期思想1914年郭沫若到达日本后,沉迷于文学的天地。受泰戈尔宇宙和谐、人类一体泛爱思想影响;又读了海涅、歌德的不少作品,开始倾向于将神视作自然界本身从而否认了超自然的主宰(神)的存在的泛神论思想。诗人的张扬自我的个性主义思想和浪漫气质,
30、又构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的泛神论思想。13、简析女神所表现的“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女神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它燃烧着对于一切旧秩序、旧传统、旧礼教的大胆否定和无情诅咒,海啸般地呼喊着创造与光明,民主与进步,因而激动了、鼓舞了整整一代人。女神的思想内容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一、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要求张扬自我,尊崇个性,以自我内心表现为本位,代表当时觉醒的青年一代发出了要求个性彻底解放的强烈呼声。个性解放的要求呈现了与劳苦大众利益的一致性。二、反抗、叛逆的创造精神的歌唱。创造精神的颂歌中,最大量的还是对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歌唱。三、爱国情思的抒发。
31、他在忧国之外又更多地对祖国新生抱有热望。年轻的女郎、更生的凤凰等,不难让人看到诗人对于祖国的深沉眷恋与无限热爱。14、简析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乡土文学”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文学研究会在“为人生”的、写实的共同立场上谋求新的发展,“问题小说”的写作呈现一时之盛,这是与周作人在理论上的阐释,与冰心、叶绍钧、庐隐、许地山、王统照等文学研究会会员坚实的创作不可分的。“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五四”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相碰撞的产物。“问题小说”广泛涉及婚姻恋爱、教育、就业、家庭、儿童、妇女贞节、社会习俗等问题,最为作家关注的,则是对人生意义这一生存根本问题的苦苦思索和探究,文学家对社会
32、弊端的敏锐感悟,也显示出了新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血肉联系,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现代“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1923年以后文学研究会新进作家(如鲁彦、许杰、彭家煌、王任叔)和文学研究会接近的语丝社(如冯文炳、许钦文)、未名社(如台静农)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挟带着各地乡情民俗的纪实和描写,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出现出比较自觉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15、“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一、是“五四”文学的开创性质。在自由诗、格律诗、象征诗、小说、杂文、美文、游记、童话、戏剧剧本以及作品评论诸方面都产生了
33、某种体式或开风气的奠基之作。二、是“五四”文学的启蒙色彩。对“国民性”的反思导致了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争取个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文学主题的确立,使“五四”文学染上了浓厚的人道主义平民主义的色彩,构成了新文学现代意识的觉醒。三、是“五四”文学的理性精神,始终伴随着对民族历史命运和国民灵魂的审视思索。四、是“五四”文学的感伤格调。焦灼、彷徨、苦闷、迷惘的社会心理和时代氛围流贯在作家的笔下,感伤的浪漫情调感染了几乎所有的“五四”作家。五、是“五四”文学的开放意识。举凡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都既有理论上的引进,也随之有创作上的学步。16、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胡适是20世纪中国写作和发表白话
34、新诗的第一人。早在1916年他就开始试作白话诗。1920年出版了他自己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新诗集尝试集,“尝试”主要致力于诗的形式的革新,具有下列较为突出的特点:1、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2、平实、冲淡的意境;3、托物寄兴则是胡适较多运用的手法;4、在诗形和用韵上,多是句不论长短,声不拘平仄,音节自然,用韵自由。尝试集大部分作品是与主张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基本一致的。17、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真正代表了周作人散文艺术风格的是那些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的美文小品。1、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相当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2、恬淡从容真率亲切。3、简素质朴,庄谐并出。
35、他的小品在“简单味”之外,还有相当浓厚的“幽默味”。文言句式与文词的圆熟吸收,也是形成简素自然风格的一个方面。 18、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和风格 叶绍钧是带着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走进新文学开拓者行列的。长年的教员生涯为中国现代教育史的见证人,他以教育界、以学校生活为题材创作的“教育小说”,在他的全部的小说创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是叶绍钧“教育小说”的基调。叶绍钧对作为知识阶层一部分的教员,也有着严峻的解剖和审视。这些人物心灵的污垢与细菌,在叶绍钧笔下都被剔抉而出:软弱、自私、动摇
36、、畏葸、空虚。倪焕之是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曾被茅盾赞誉为“扛鼎之作”,投身社会革命的洪流正是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寻求真理之路的真实写照。艺术上:1、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2、同情与讽刺兼备;3、结构多变、精于布局;4、文字整饬、严谨、平实、纯正。19、1)许地山小说的复杂性表现在许地山思想中积淀下关注民生疾苦、国事安危的爱国民主意识。其本意却是借异域写故土,感到人道主义和宗教思想的矛盾。命命鸟控诉了封建婚姻制度对青年的戕害,也流露出明显的消极出世、重返“极乐国土”的宗教情绪,商人妇、缀网劳蛛“临来是苦,回想是乐”的信念,既有沉稳坚毅的积极面,也有某种宿命倾向的消极面,无不体现着人生观的
37、二重性。2)空山灵雨的特点:空山灵雨(1925)是许地山唯一的一部散文集。1、对人生哲理的玄想;2、平民主义的礼赞;3、夫妇情感的抒写;4、“空”与“灵”的韵味境界玄理思辨,巧妙的比喻、隐喻,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和某种小说化的倾向,别有一番艺术魅力。20、简析王统照小说“爱”和“美”的追求对“爱”和“美”的玄想,从一开始就成了王统照文学创作追求的中心,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潮洗礼下,王统照热忱地探索着人生的意义,对人生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王统照初期小说也正是在对“爱”和“美”的执著追求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上与他的新诗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同一。在这些作品中的基调与其说是从正面宣扬“爱”与“美
38、”的力量,毋宁说更多地是战展示“爱”与“美”的幻灭。21、简析冰心创作中的“爱”的哲学的内容1921年发表的超人标志着冰心对种种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超人是冰心宣扬的“万全之爱”、讴歌伟大的母爱的代表性作品。超人、烦闷、悟构成了冰心“爱的三部曲”。冰心的“问题小说”围绕着“爱的哲学”,经历着发展变化,从追寻到宣扬,最后疑信参半,这是冰心小说独特的旋律。22、简述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最能传达朱自清散文风神韵致的,还是取材于作者一己生活的那些树青、叙事、写景之作。背影、给亡妇、荷塘月色。第一,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最重要原因。二、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三、缜密精
39、巧的构思。四、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的散文有力地证明了取文言而代白话可以写出与文言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23、庐隐海滨故人小说的思想和风格1925年,庐隐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人生是什么”的焦灼而苦闷的呼问成了主潮。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们的生活,她们的思想和追求、苦闷和彷徨,宣泄了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女性寻求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心理,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的现代意识。风格:一、自叙传的写法;二、对女性恋爱、婚姻问题的探究;三、感伤、哀怨、悲观的抒情。海滨故人不以情节的复杂、曲折取胜,而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显示出了突出的抒情才能
40、,所塑造的受新思潮洗礼的女性,一方面渴望着个性解放、灵魂的自由,向往狂放不羁、自由自在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能决绝地冲出传统价值标准的藩篱,对世俗的訾议和非难还不无忌惧,于是只好徘徊歧路,性格染上了二重色彩。自叙传体式袒露自我这一点上,“五四”作家中,男有郁达夫,女有黄庐隐,堪称双璧。24、郁达夫作者中“零余者”的形象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沉沦和南迁中的“他”,银灰色的死中的“伊人”,心中交织着个人积郁与民族的积郁,更感到自身的孤凄悲凉,强烈地追求个性解放,追求异性的爱情,甚至表现出某种变态的心理。他们纤敏柔弱的气质赋予了形象相当
41、深厚的感伤色彩。郁达夫的小说还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25、简评徐志摩的前期诗作的特点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两集中的前期作品,大多具有比较积极的思想意义:提倡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赞扬人道主义,贯穿着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的思想线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格调相当明朗,也比较健康。一、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三、描写爱情体验。四、歌咏大自然。26、简析冯文炳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对故乡的怀恋和对儿时的记忆,成就了废名创作中最好的作品,开辟了田园小说的别一支系,在冯文炳早期的小说创作集竹林的故事中,表现出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乡民命运的同情,
42、较多地留意农村宗法制的存在与解体给乡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更突出显示了他艺术风采的则是对一些善良的乡村小人物的关爱、对于和谐幻美的理想世界的孺慕的作品。在关注现实问题的同时,也明显地表现出对乡村风情的欣赏。这种对于乡情魅力的描写在他另一些以描写劳动少女、描写古朴乡野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艺术表现,这些作品展露了乡村劳动女性的本色美,这是废名小说最见精彩的部分,也是他笔下最为丰满的人物形象。1、田园山水之美与人物性情之美的相得益彰,是废名小说的主要夜色之一。2、对于佳山秀水的留恋,加浓了废名小说的隐逸倾向。3、意境冲淡而诗情浓郁,是废名把小说当成诗、当成唐人绝句来写,追求独特的意境,独特的神韵。在结构
43、上,废名的小说大多属于散文化的小说结构。27、冯至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冯至40年代的创作集中于对十四行诗的创作探索,出版了十四行集。作品思想上更为深沉,艺术上也更纯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十四行集的艺术视野相当开阔,思想认识更为深刻,诗人更加关注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和人类、宇宙的根本问题,表现了对诗情哲化的追求。在形式上,冯至的作品大多采用半格律体,诗行大体整齐、大致押韵,节奏舒缓,音韵柔美。28、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艺术李金发被称为“诗怪”。象征主义诗歌作品,大都歌咏爱情、礼赞自然、描慕异国风情,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惆怅,表达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
44、突;他在表现这种思想与情绪时,大量采用了法国象征的艺术技巧,以意象营构为中心,以象征、暗示为基本手法,以奇特的观念联络,跳跃、空白的词语组合,曲折有致地加以表达。29、简析长篇小说腐蚀的思想和艺术成就1944年,茅盾创作了长篇小说腐蚀,旨在暴露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统治的黑暗,作品以1940-1941年的重庆为背景,通过主人公赵惠明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心理历程,抨击了国民党特务组织推行内战、破坏抗日的丑恶行径,同时讴歌了小昭、K和萍以及新华日报为代表的进步正义力量。赵惠明这个人物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堕落,另一方面她又没有完全泯灭人性,企图走一条自新的道路,小说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
45、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形式(日记体)与内容(心理分析)的有机融合,使这部小说成为茅盾40年代创作的高峰。30、简析茅盾农村三部曲的思想艺术成就春蚕、秋收、残冬以三部曲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农村阶级矛盾的日益深化,农民迅速破产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定会走上反抗道路的历史必然。春蚕通过“丰收成灾”的悲惨事实,揭示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给中农民带来的民族灾难,老通宝是受封建旧意识毒害很深的老一代民形象。多多头却是一个正在觉醒之中的中国新一代农民的形象化身。春蚕是一幅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土人情味的风俗画,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自然优美,在工细的笔墨中又有着深刻的象征意蕴。作者还用极为细腻的笔描写了养蚕的程序、礼仪
46、等民俗风情,为烘托任务的心境作了殷实的铺垫。31、简析寓言体小说猫城记猫城记(1932)写一个漂流到火星上“猫国”里的机师在猫国都城的所见所闻,在科幻小说的外衣寄寓明显的政治讽刺意旨,为一个行将没落的社会(实指当时的中国)写照。作品借猫人丑恶行径的描写,对中国这个古老民族的劣根性作了淋漓尽致、痛心疾首的剖析,并间接地抨击了国民党政府内政外交的腐败、无能;后半部分,对革命力量进行了不正确的嘲讽,猫城记在思想倾向上的复杂性和艺术表现的特异性,使它长期以来引起不同的评价。32、简析老舍小说的“京味”特色1、鲜明突出的“京味儿”,是骆驼祥子的一大特色。北平下层社会洋车夫“门派”,婚礼民俗的交代,使小说
47、透出特有的地方色彩。2、 “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语言上。老舍采用经他加工提炼的北京口语,生动鲜明地描绘了北京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情,准确传神地刻画了北平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简洁朴实、自然明快,表现了老舍是一位致力于民族化的语言艺术大师。33、巴金早期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巴金既是一个无政府主义的信仰者,又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战士。他崇尚个性的绝对自由,追求高尚但抽象的道德人格,对黑暗的社会现状采取彻底的反抗态度,写青春的毁灭,死亡的痛苦,恐怖主义者在暴利中毁灭敌人也毁灭自己的同归于尽。第一步带有传色彩的中篇小说灭亡,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杜大心的形象。34、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灭亡和寒夜,正是巴金风格演变的两极标志。早期应该是1929年到1941年,后期应该是1942年到1949年。早期的创作作品的题材、人物细节甚至语言都成为次要的因素,都是为发泄作家的情感服务的。后期感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在表现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追求至善至美。创作风格稳定下来,应该是以1942年初发表的小说还魂草为标志的。35、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