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下册生物图83732教案资料.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61133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生物图83732教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生物图83732教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p8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咽: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消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化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道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消肛门 化 系消化道外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淀粉------→麦芽糖)唾液淀粉酶 统的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消消化腺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化 腺消化道内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的消化腺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说明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唾液淀粉酶多种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口腔小肠 蛋白质酶多种酶 蛋白质------------→初步消化----------→氨基酸 胃小肠 胆汁多种酶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小肠小肠 p38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部及内脏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物质交换)动脉血变静脉血 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气体交换) 静脉血变动脉血 p42 p52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p56 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就是通常所说的呼吸,也叫肺通气。它是由胸廓和膈的运动引起的。胸廓由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就是呼吸运动。 概念 实现方式 表示方式 结果 肺的通气 外界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 呼气与吸气 肺的换气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扩散 氧气 肺泡血液 二氧化碳 静脉血变动脉血 组织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扩散 氧气 血液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动脉血变静脉血 p62 肾小球: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形成的血管球 肾小体 肾单位肾小囊:是套在肾小球外面,很薄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 p60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皮质:外侧、颜色较深、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主要器官,具有 肾脏:髓质:内侧、颜色较浅形成尿液的功能 肾盂:中央的空腔 泌尿系统输尿管:具有输送尿液的功能 膀胱:囊状结构,位于盆腔内,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尿道:通向体外的管道,具有排出尿液的功能 p64 肾小球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剩下的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最后流向肾盂。 p67 角质层:保护,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表皮:外、较薄、无血管、上皮组织生发层:具有分裂产生新细胞 皮肤 真皮:内、较厚、有丰富血管(运输、调节体温)、结缔组织弹性纤维:弹性 还有神经末梢(感受外界刺激)胶原纤维:韧性 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具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附属物皮脂腺:分泌皮脂,滋润毛发和皮肤 毛发 具有保护功能 指、趾甲 p71 神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 经树突:可能有许多,将冲动传入胞体沿一定的方向传导冲动 元突起轴突:只有一个,将冲动从胞体传出 p72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①感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②传入神经元: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接受传来的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④传出神经元:把新的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致效应器⑤效应器:接受冲动,引起相应的肌肉和腺体活动。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方向:感应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反射类型 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p81 外膜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巩膜:白色不透明,可以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眼白” 眼球壁中膜虹膜:中间有一个可以调节大小的瞳孔,“眼黑” 脉络膜:含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 眼球内膜:视网膜,可以感受光线刺激后产生冲动的感光细胞,就是光感受器。 房水:稀薄的液体,充盈在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虹膜前后方的间隙里 内容物晶状体:小巧而富于弹性的凸透镜状结构,它悬挂于睫状体上,可以折射光线。 玻璃体:较脆弱的胶冻状秀,填满晶状体后方眼球内的空间 视觉的形成: 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作用)--→玻璃体--→视网膜(成像 并产生兴奋)--→视神经(传导兴奋)--→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近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前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后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凸透镜矫正 p85 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廊: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送声波,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 定阻挡作用。 鼓膜:外耳道底部,椭圆形的薄膜,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耳中耳鼓室: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鼓室,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 听小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一条“听骨链”,传导鼓膜产生的振动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在受到期振动的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有听觉和感 内耳前庭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受位置变动 半规管的双重功能 ▲患咽炎后容易引起中耳炎,是因为病菌容易经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 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锤、钻、镫)--→耳蜗(耳蜗内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产生冲动)--→位听视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