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几种常见食品快检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_陈赛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5885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常见食品快检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_陈赛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几种常见食品快检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_陈赛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几种常见食品快检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_陈赛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 8 2 0 2 3,N o.2收稿日期:2 0 2 2-1 0-2 2;修回日期:2 0 2 3-0 1-0 6基金项目:2 0 2 2年安阳市科技攻关项目(N o:2 0 2 2 C 0 1 S F 0 3 9)。作者简介:陈赛赛(1 9 8 8-),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安全、粮油信息化与智能化。d o i:1 0.7 6 3 3/j.i s s n.1 0 0 3-6 2 0 2.2 0 2 3.0 2.0 1 3几种常见食品快检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陈赛赛1,徐 民1,吴 琼2,杨文博3,陈 虎1(1.安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河南 安阳 4 5 5 0 0 0;2.

2、河南工业大学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3.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 郑州 4 5 0 0 0 9)摘 要:食品安全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快速高效地处理食品安全事件,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一直关注的问题。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在食品常见非法添加快速检测、食物中毒与应急保障项目快速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发展前景,以期为该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与检测中更广阔的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监管;应急保障中图分类号:T S 2 0 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3-6 2 0

3、 2(2 0 2 3)0 2-0 0 5 8-0 5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t u sa n dp r o s p e c t o f s e v e r a l c o mm o nf o o dr a p i d i n s p e c t i o np r o j e c t sCHE NS a i-s a i1,X U M i n1,WU Q i o n g2,YAN G W e n-b o3,CHE N H u1(1.A n y a n gF o o da n dD r u gI n s p e c t i o na n dT e s t i n gC

4、 e n t e r,A n y a n g4 5 5 0 0 0,C h i n a;2.S c h o o lo fF o o da n dS t r a t e g i cR e s e r v e s,H e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Z h e n g z h o u4 5 0 0 0 1,C h i n a;3.Z h e n g z h o uF r u i t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o fA g r i c u l

5、-t u r eS c i e n c e,Z h e n g z h o u4 5 0 0 0 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F o o ds a f e t y i sa n i m p o r t a n t i s s u e t h a t a s s o c i a t e t h e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ya n dt h ep e o p l e s l i v e l i h o o d,a n da f f e c t sp e o p l e sh e a l t ha n d l i f es a f e t

6、ya sw e l l.H o wt os u p e r v i s ea n dd e a lw i t hf o o ds a f e t yi n c i d e n t se f f i c i e n t l yh a sa l w a y sb e e nt h ef o c u so ff o o ds a f e t ys u p e r v i s i o nd e p a r t m e n t s.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r a p i d f o o ds a f e t yd e t e c t i o n i nt h e f

7、a s t d e t e c t i o no f c o mm o n i l l e g a l a d d i-t i o n,f o o dp o i s o n i n ga n de m e r g e n c yg u a r a n t e ei t e m sa n do t h e ra s p e c t sa r es u mm a r i z e di nt h i sp a p e r.M e a n w h i l e,t h ed e v e l o p-m e n tp r o s p e c to f t h e f o o ds a f e t yr a

8、 p i dd e t e c t i o n i n f o o ds a f e t yg u a r a n t e e i sa l s op r e s e n t e d,s oa s t op r o v i d en e wi n s i g h t s f o r t h ef u r t h e r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i t i nf o o ds a f e t ys u p e r v i s i o na n dd e t e c t i o n.K E YWO R D S:f o o ds a f e t y;r a p i dd e

9、t e c t i o n;s u p e r v i s i o n;e m e r g e n c yg u a r a n t e e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来自食品在原料种植、加工或运输过程的污染,腐败变质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的滥用等。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涉及面广、舆情信息扩散快、负面信息影响大等时代特征,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侵蚀着群众安全感,损害着政府公信力,快速高效地处理食品安全事件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1-3。在此背景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与方法得到

10、不断开发和发展,并逐渐成为实验室常规检测的有效补充。我们对几种常见的食品安全快检项目进行介绍并展望了其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发展前景,以期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与检测中更广阔的应用提供参考。1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定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通过简化实验准备和样品制备、开发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使样品经过简单前处理后即可进行检测并得到检测结果,从而有效缩短检测时间。2 0 1 7年,原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发布的 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见,明确了食品快检的定义:食品快检是使用快速检测设备设施,按照相关监管部门规定的方法,对包括食用农产品在内的食品进行特定物质或指标的快速检测行

11、为。目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禁限用农兽药、食品污染物、非法添加物质、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的快速检测,并已在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活动保障、应急事件处置和 案件稽查等 工 作 中 得 到 了 广 泛应用。陈赛赛等:几种常见食品快检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2 0 2 3年第2期 5 9 2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应用现状2 0 1 5年,最新版本的 食品安全法 颁布,在明确创新了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的同时,赋予了快速检测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法律地位。目前,食品快检在瘦肉精、硼砂、甲醛等常见非法添加快速检测以及农药残留、亚硝酸盐、呕吐毒素等食物中毒与应急保障项目快速检测、食品微生物

12、的快速检测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2.1 常见非法添加快速检测由于一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盲目追逐利润等原因,使得围绕食品非法添加的问题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对瘦肉精、硼砂、甲醛等物质的快速检测出台了相应检测方法,并在市场监管与检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1.1 瘦肉精快速检测瘦肉精是激动剂类化合物,国内常见瘦肉精种类主要为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和莱克多巴胺等。瘦肉精在猪体内代谢慢,因此上市后的猪肉中仍会有较大的残留量,这些残留的瘦肉精进入人体后,会使人产生心悸、头晕、乏力等中毒症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传统检测方法对瘦肉精进行检测,最快也需要1d左右的时间才能

13、得出结果,而使用胶体金等快速检测方法,通过称量、提取、点板等处理步骤,最快可在1 5m i n内得到检测结果。目前,国内常用的瘦肉精快检方法包括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不同检测产品其稳定性与准确率等指标也存在一定差异。喻俊磊等4对市售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三联速测卡进行了质量检测和稳定性评价,分析了检测过程中温湿度、前处理方法、贮存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样品的前处理加热条件是影响检测卡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最大因素,其次是环境温度和湿度,同时需要根据产品说明对快检产品的贮存和运输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在仪器检测方面,翟晨等5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建立了沙丁胺醇快速

14、检测方法,将其用于肌肉和肝脏中沙丁胺醇含量的检测,其实际含量与预测实测值决定系数分别为0.9 1 2和0.9 2 1,可实现沙丁胺醇含量的定量预测。2.1.2 硼砂快速检测硼砂在胃酸的作用下可以转变为硼酸,是食品中禁用的非食用物质,但硼砂可以增加食品的韧性和脆度、提高食品保水性且具有防腐作用,因此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违法添加使用硼砂的现象仍时有发生。食品中硼砂快速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姜黄素比色法的原理,将姜黄素与硫酸混合生成质子化姜黄后与硼酸反应生成红色物质,样品中硼酸含量越高,溶液颜色越深,因此可通过与色阶卡的比色判断样品中硼酸的含量。黄忠意等6在前处理环节中,采用微波提取样品中的硼酸,并选择乙

15、腈作为萃取溶剂,缩 短 了 提 取 时 间,且 回 收 率 为9 7.3%1 0 3.5%,相对标准偏差(R S D)也小于5%,满足实验要求。在机器视觉方面,张玉荣等7根据硼酸与姜黄素显色的原理,通过图像采集与处理,建立了基于计算机色度学小麦粉中硼砂的快速检测筛查方法。结 果 显 示,该 方 法 加 标 回 收 率 为9 6.6%1 0 2.9%,相对标准偏差(R S D)为1.1 8%3.1 4%,可以实现现场快速检测和大批量试样的快速检测筛查。2.1.3 甲醛快速检测甲醛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或气体,用低浓度的甲醛水溶液处理水发产品,可以起到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作用并可使食品含水量显著增加。甲醛

16、进入人体后,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内脏均具有较大危害,因此国家明令禁止其在食品加工与贮存中使用。食品中甲醛的快检方法主要有乙酰丙酮法(分光光度法)、AHMT法(比色卡法)、AHMT法(分光光度法)等,根据反应生成络合物的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通过色阶卡或分光光度计,对样品中甲醛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程楠等8建立了一种快速便捷的定量试纸检测法,将其用于水产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其最低检测限为9m g/L,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且定量线性较好(R2=0.9 8 58),与液相色谱法检测结论吻合,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聂小林等9以AHMT法(分光光度法)、AHMT法(比色卡法)和乙酰丙酮法(分光光度法)作

17、为水发产品中甲醛含量的快速检测手段,结果显示,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均不小于9 5%、特异性均不小于8 5%、假阴性率均不大于5%、假阳性率均不大于1 5%,满足快速检测方法的性能指标要求,可用于甲醛含量的快速检测。2.2 常见食物中毒与应急保障快速检测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有细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对食物中毒患者快速明确中毒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可最大限度地降低临床死亡率1 0。将快速检测应用于食物中毒原因筛查,可短时间内确定中毒原因,为接下来的应急处理争取时间。目前,快速检测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农药残留、亚硝酸盐、呕吐毒素等食物中毒与应急保障的快速检

18、测。2.2.1 粮食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6 0 陈赛赛等:几种常见食品快检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2 0 2 3年第2期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的农药使用量和生产量均排在世界前列,而由于多数农药具有降解时间长、毒性较大等特点,导致食用带有农药残留的粮食及其加工品而引起的急慢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粮食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免疫分析技术、生物传感技术、活体检测技术等,但该类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前处理相对繁琐、耗时较长,还有部分方法其准确性相对较差,难以满足短时间内得出准确 的检测结 果并进 行 应 急 处 置 的 需求1 1。近年来,运用酶抑制

19、法进行粮食及其制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筛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谢俊平等1 2根据胆碱酯酶抑制的原理研制了粮食农残速测卡,使用该速测卡对稻谷样品中的有机磷类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速测卡检测结果与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阴性符合率为9 9.5%,阳性结果符合率为8 4.6%,且批次间重复性较好,可用于粮食生产、收购、仓储和加工等环节的现场定性检测分析。马宏等1 3使用经过改良的昆虫酯酶和高灵敏度的荧光底物进行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建立了生物荧光酶抑制法测定粮食及其加工制品中农药残留快速定性的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中农药残留最低检测限为0.1g/

20、k g,酶溶液与提取液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 0m i n,最佳反应温度为3 5,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并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样品的检测,可用于粮食及其加工制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2.2.2 食品中亚硝酸盐快速检测亚硝酸盐主要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具有较强毒性,食用后易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组织紫绀等症状,摄入过多甚至可导致死亡。食品中亚硝酸盐快速检测方法中较为成熟的方法为比色卡法,通过色阶卡比色对样品中亚硝酸盐进行定性判定。王晓虹1 4通过利用盐酸萘乙二胺法原理制作的快速检测试纸和标准色卡,对禽畜肉类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快速检测,并与国标方法中的分光

21、光度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虽然分光光度法的精密度比快速检测方法高,但实验步骤较复杂,而色阶卡比色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便于携带等优点。刘静等1 5利用亚硝酸盐与盐酸间苯二胺会发生重氮化偶联反应的原理,将定性中速滤纸在3 0.0g/L的盐酸间苯二胺中浸泡2 0m i n并经4 0真空干燥后,制作成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纸。通过与国标方法进行对比,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可满足亚硝酸盐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的需求。除了使用比色卡法检测亚硝酸盐之外,各种仪器检测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也在不断发展。刘金阳等1 6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对榨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快速测定研究,

22、通过光谱信息采集、光谱数据处理与模型预测能力评估,确定最佳光谱处理方法。结果显示,近红外光谱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国标法测定值有高度的相关性,且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2.2.3 食品中呕吐毒素快速检测呕吐毒素是由黄色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产生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污染小麦、玉米等谷物及其制品,其毒性较强,食用被呕吐毒素污染的食品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免疫抑制等症状1 7-1 8。实验室中呕吐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该类方法前处理步骤繁琐、分析时间长,难以在粮食及其加工品质量监管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呕吐毒素快速检测方法主要

23、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以及以此为基础制造的呕吐毒素快检仪检测法,该类方法具有操作便捷、检测迅速等优点,可显著提高呕吐毒素的筛查与监管效率。陈舟1 9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酶标仪和呕吐毒素快检仪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种设备检测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但综合考虑操作过程和检测结果,快检仪适合快速定性筛查、酶标仪适用于高通量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仪可进行精准检测和定量复核,在实际应用中,三种设备可相互补充,高效完成各类检测需求。2.3 食品微生物的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会以食物为媒介进入人体内对机体造成损伤,因其引起的疾病与食品化学污染导致的疾病相比,其致死率更高,对人体

24、健康危害更大,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微生物是做好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对食品微生物的常规实验室检测主要采用细菌培养法,该方法检测标准成熟、检测费用较低,可实现多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定性定量检测,但其培养分析需要进行培养基配置等流程,前处理操作复杂、专业性强,难以满足突发性事件需要快速得到响应的要求。纸片法检测微生物与国标法相比,由于节省了检测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在检验流程、培养时间等方陈赛赛等:几种常见食品快检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2 0 2 3年第2期 6 1 面都更为简便、快速,从而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李宇等2 0分别

25、使用微生物快速检测纸片和国标法对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空气沉降菌测定、环节表面环境菌落总数测定进行了比较研究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食品和空气自然沉降菌检测中,纸片法与传统国标检测方法无显著差异,但在环节表面细菌菌落计数检测中,纸片法则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可靠性,其检测结果优于国标法检测。徐蕾蕊等2 1使用国产化的菌落总数测试片,检测1 0类共1 8种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基质中的菌落总数并与国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菌落总数测试片法的检测效果与国标法类似,可以作为替代方法用于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除此之外,众多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如免疫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

26、检测技术以及图像处理辅助分析等方法均在不断研究与实践之中,以达到微生物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识别迅速的目标2 2-2 3。在光谱检测方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具有快速、灵敏、无损检测等特点,并可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时实现无标记快速识别。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纳米基底、细菌捕获机制、细菌定性识别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逐步提升了该技术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鉴别能力,为食品生产过程监控、应对突发事 件 等 情 况 提 供 了 新 的 检 测 手 段 和 监 控途径2 4-2 5。3 问题与展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在食品检测中具有快速便捷、高效灵敏等特点,并减少了传统检测方法需要使

27、用大量仪器设备等不足,在有效降低食品检测执行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因此受到食品安全监管与检测部门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受到目前的检测方法与相关检测标准不足等方面的限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大范围推广应用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1)检测标准与指导文件不足。食品快检方法的规范和标准等相关文件亟需完善。与实验室检测方法不同,快速检测方法存在指导文件不足、方法不够成熟、技术参数缺乏统一规范等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三十余种快检方法还远远不能满足快检评价和快检检测工作。制定适合快速检测方法的相关标准与规范,是加快快速检测技术发展,指导快速检测设备

28、开发的先提条件。(2)部分快检设备与试剂难以满足现场检测需求。部分快检产品需额外配备较多的提取、净化等样品前处理设备,便携性不够,导致无法满足快检流通性强、实施便捷、现场实现监检结合等实际应用需求。此外,有些快检产品按照实验室检验需求设计,从而导致不符合现场快检的要求。(3)食品快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其质量评价也缺少严格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导致无法保证产品稳定性、灵敏度等核心参数满足检测要求,并且对食品快检产品缺少持续监管监察机制。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仪器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机器视觉、光谱分析等无损检测、在线检测技术的不断应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及其应用会受到食品安全监管与检测部门更广泛的关

29、注。开发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快速检测设备,可以满足食品快速检测向快速、实时、便捷、高集成度方向发展的需求,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在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精确度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并完善各种类型的快检方法并形成检测标准或指导文件,为非专业检测人员进行快速检测提供更规范统一的指导依据,可以促进样品前处理与检测向标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也应该加强研究与推广力度。参考文献1 郭文奇.关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层思考J.中国食品学报,2 0 1 3,1 3(1):1-4.2 S I N GH S,S HUK L A S,T AN D I A N,e ta l.A n t i b i o

30、 t i cr e s i-d u e s:Ag l o b a l c h a l l e n g eJ.P h a r mS c iM o n i t,2 0 1 4,5(3):1 8 4-1 9 7.3 V I S HNUR A JM R,KAN D E E P AN G,R AO K H,e ta l.O c-c u r r e n c e,p u b l i ch e a l t hh a z a r d s a n dd e t e c t i o nm e t h o d s o f a n t i b i-o t i cr e s i d u e s i nf o o d so

31、 f a n i m a l o r i g i n: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v i e wJ.C o g e n tF o o dA g r i c,2 0 1 6,2(1):1-8.4 喻俊磊,陈 沙,李雨露.动物源性食品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快速检测产品的稳健性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 0 1 9,3 1(1 1):1 0 5-1 1 0.5 翟 晨,李永玉,彭彦昆,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快速检测生鲜肉中的瘦肉精J.农业工程学报,2 0 1 7,3 3(7):2 7 5-2 8 0.6 黄忠意,张学英,陈 茵,等.食品中硼酸(硼砂)快速测定方

32、法研究J.粮食与油脂,2 0 1 9,3 2(7):8 0-8 2.7 张玉荣,暴 洁,张德伟,等.基于计算机色度学小麦粉中硼砂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 0 1 5(2):5 7-6 0.8 程 楠,董 凯,黄昆仑,等.水产品中甲醛残留快速定量检测试纸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食品学报,2 0 1 7(1 0):2 5 4-2 6 1.9 聂小林,汪开银,游京晶,等.水发产品中甲醛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研 究 J.食 品 安 全 质 量 检 测 学 报,2 0 1 9,1 0(2 1):73 0 1-73 1 0.(下转第7 1页)刘以晴等:粮食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2 0 2

33、3年第2期 7 1 2 8 何咏怡,古汶玉,汤敏儿,等.呕吐毒素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价J.粮食加工,2 0 2 2,4 7(1):9 3-9 5.2 9 A L S HANNAQ A,YUJ.O c c u r r e n c e,T o x i c i t y,a n dA n a l y s i so fM a j o rM y c o t o x i n s i nF o o d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E n-v i r o n m e n t a lR e s e a r c ha n dP u b l i cH

34、 e a l t h,2 0 1 7,1 4(6):6 3 2.3 0 S ANA E I F A R A,Z AK I D I Z A J IH,J A F A R IA,e ta l.E a r l yD e t e c t i o no fC o n t a m i n a t i o na n dD e f e c t i nF o o d s t u f f sb yE l e c-t r o n i cN o s e:AR e v i e wJ.T r A CT r e n d s i nA n a l y t i c a lC h e m-i s t r y,2 0 1 7,9

35、7:2 5 7-2 7 1.3 1 O L S S ONJ,B R J E S S ON T,L UN D S T E D TT,e ta l.D e t e c t i o na n dq 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o c h r a t o x i nAa n dd e o x y n i v a l e n o l i nb a r-l e yg r a i n sb y G C-M Sa n de l e c t r o n i cn o s e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 o fF o o dM i c

36、 r o b i o l o g y,2 0 0 2,7 2(3):2 0 3-2 1 4.3 2 王 蓓,沈 飞,何学明,等.电子鼻同步检测花生霉菌及霉菌毒素J.食品科学,2 0 2 2:1-9.3 3 L I P P O L I S V,C E R V E L L I E R IS,D AMA S C E L L IA,e ta l.R a p i dp r e d i c t i o no fd e o x y n i v a l e n o lc o n t a m i n a t i o ni n w h e a tb r a nb yMO S-b a s e de l e c t

37、r o n i c n o s e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o f t h er e l e v a n tp a t t e r no fv o l a t i l ec o m p o u n d sJ.J o u r n a l o f t h eS c i-e n c eo fF o o d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e,2 0 1 8,9 8(1 3):49 5 5-49 6 2.3 4 尚智慧.能力验证中粮油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粮食科技与经济,2 0 1 9,4 4(1 1):6 3-6 4.3 5 石

38、亚丽.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应用研究J.粮食与油脂,2 0 1 2,2:5-9.3 6 刘情情,詹 珂,胡骁飞,等.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 0 2 2,1 3(2):4 1 9-4 2 5.3 7 李伟强.检测真菌毒素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 0 2 1.3 8 刘增宁.基于免疫传感器的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仪的研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 0 1 9.3 9 P E L T OMAAR,B E N I T O-P E NAE,MO R E N O-B ON D IMC.B i o i n s p i r e

39、 dr e c o g n i t i o ne l e m e n t sf o rm y c o t o x i ns e n s o r sJ.A n a l y t i c a la n d B i o a n a l y t i c a l C h e m i s t r y,2 0 1 8,4 1 0(3):7 4 7-7 7 1.4 0 S E E KHONSS.A p t a s e n s o r s f o rp e s t i c i d ed e t e c t i o nJ.T o x i-c o l o g y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40、 lH e a l t hS c i e n c e s,2 0 1 8,5:2 2 9-2 3 6.4 1 S H I M W B,K O L O S OVA AY,K I M,YJ,e ta l.F l u o r e s c e n c ep o l a r i z a t i o n i mm u n o a s s a yb a s e do nam o n o c l o n a l a n t i b o d y f o rt h ed e t e c t i o no fo c h r a t o x i n A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41、r n a lo fF o o d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2 0 0 4,3 9(8),8 2 9-8 3 7.4 2 NGUN D IM M,L I S AC,e t a l.M u l t i p l e x e dd e t e c t i o no fm y c o-t o x i n s i nf o o d sw i t har e g e n e r a b l ea r r a yJ.J o u r n a lo fF o o dP r o t e c t i o n,2 0 0 6,6 9:30 4 7-30 5 1.4 3

42、 S A B E TFS,HO S S E I N IM,KHA B B A Z,e ta l.F R E T-b a s e da p t a m e rb i o s e n s o r f o r s e l e c t i v e a n ds e n s i t i v ed e t e c t i o no f a f l a-t o x i nB1i np e a n u ta n dr i c eJ.F o o dC h e m i s t r y,2 0 1 7,2 2 0:5 2 7-5 3 2.4 4 C HE NL,WE NF,L IM,e ta l.As i m p

43、l ea p t a m e r-b a s e df l u o-r e s c e n ta s s a yf o rt h ed e t e c t i o no fA f l a t o x i nB1i ni n f a n tr i c ec e r e a lJ.F o o dC h e m i s t r y,2 0 1 7,2 1 5:3 7 7-3 8 2.4 5 董燕婕,梁京芸,王 磊,等.基于荧光生物传感器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J.中 国食物 与 营 养,2 0 2 0,2 6(2):2 5-3 0.4 6 WAN GC,Q I ANJ,ANK,e t a l.M

44、 a g n e t o-c o n t r o l l e da p t a s e n-s o r f o rs i m u l t a n e o u se l e c t r o c h e m i c a ld e t e c t i o no fd u a lm y c o-t o x i n s i nm a i z eu s i n gm e t a l s u l f i d eq u a n t u md o t s c o a t e ds i l i c aa sl a b e l sJ.B i o s e n s o r s a n d B i o e l e c t

45、 r o n i c s,2 0 1 7,8 9:8 0 2-8 0 9.4 7 J IXD,YU C,WE N YL,e ta l.F a b r i c a t i o no fp i o n e e r i n g3 ds a k u r a-s h a p e dm e t a l-o r g a n i cc o o r d i n a t i o np o l y m e r sc u l-g l up h e n o m e n a l f o r s i g n a l 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i nh i g h l ys e n s i t i v

46、 ed e t e c-t i o no fz e a r a l e n o n eJ.B i o s e n s o r sa n dB i o e l e c t r o n i c s,2 0 1 9,1 2 9:1 3 9-1 4 6.(责任编辑:梅 竹)(上接第6 1页)1 0 彭兰英,于莉莉.常见食物中毒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 0 1 5,3 1(2):4 5-4 6.1 1 杨利娟.粮食农药残留污染及检测技术探讨J.中外食品,2 0 2 2(1):1 1 6-1 1 8.1 2 谢俊平,陈 威,卢 新,等.改良酶抑制法快速检测稻谷中有机磷农 药 残 留 J.中

47、 国 卫 生 检 验 杂 志,2 0 1 4,2 4(2 3):33 8 7-33 9 1.1 3 马 宏,吴 宇,陈晋莹,等.生物荧光酶抑制法快速定性测定粮食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J.中国粮油学报,2 0 2 2,3 7(2):1 6 7-1 7 4.1 4 王晓虹.畜禽肉类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的对比J.现代食品,2 0 1 9(7):1 3 7-1 4 2.1 5 刘 静,李月娟,许敬东,等.一种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酿造,2 0 1 5,3 4(1):1 5 6-1 5 9.1 6 刘金阳,谢 定,杨倩圆,等.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榨菜中亚硝酸盐含量J.食品

48、工业科技,2 0 1 9,4 0(6):2 4 5-2 5 1.1 7 朱海华,张梦雪,胡骁飞,等.食品中呕吐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 0 2 1,4 6(1 1):3 1 4-3 2 0.1 8 MA R E S C A M.F r o m t h eg u tt ot h eb r a i n:J o u r n e ya n d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so f t h e f o o d-a s s o c i a t e d t r i c h o t h e c e n em y c o t o x

49、 i nd e o x y n i v a l e n o lJ.T o x i n s,2 0 1 3,5(4):7 8 4-8 2 0.1 9 陈 舟.高效液相色谱仪、酶标仪和快检仪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对比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 0 2 1(2 8):8 2-8 5.2 0 李 宇,姚卢悦.菌落总数检测纸片法与国标方法的比较研究J.食品工业,2 0 1 2,3 3(1 0):1 5 7-1 5 9.2 1 徐蕾蕊,付溥博,汪 琦,等.测试片法在食品菌落总数检测中的应用研 究J.食品安全 质量 检 测 学 报,2 0 2 1,1 2(2):4 7 2-4 7 8.2 2 陈秀琴,黄梅清,郑

50、 敏,等.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 0 1 8,3 3(4):4 3 8-4 4 6.2 3 黄晓辉,徐炜祯,冯立国,等.手机拍照图像快速实现菌落计数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 0 2 0,1 1(2):4 6 8-4 7 1.2 4 A IYJ,L I AN GP,WUYX,e t a l.R a p i dq u a l i t a t i v e a n dq u a n-t i t a t i v e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f o o dc o l o r a n t sb yb o t hR a m a ns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