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魏寿昆与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体制化.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56230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寿昆与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体制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魏寿昆与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体制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魏寿昆与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体制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魏寿昆与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体制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魏寿昆与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体制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魏寿昆与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体制化 “搞科研的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淡泊名利,安贫乐道,钱够用就行了,不追求发财,但求自己的科研成果能为国家、社会造福。” 魏寿昆(19072014)是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奠基人,著名冶金物理化学家和冶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兼文教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中央顾问。192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1935年获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博士;曾先后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北洋大学、北洋工学院、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贵州农工学院、重庆矿冶研究所、重庆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任职

2、;参与筹建北京钢铁学院(后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并长期在该校工作,先后任教务长、冶金系与理化系教授、图书馆馆长、副院长等职。 任何一门学科从发端、发展到成熟,都与该学科的体制化过程相伴随,包括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科学教育的专门化、科学交流的专业科学社团的产生等方面。梳理魏寿昆先生在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体制化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对于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发展,促进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创建中国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 早在1932年,世界上第一部冶金物理化学专著钢铁冶金物理化学导论出版,奠定了冶金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标志着冶金物理化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

3、著作的作者是德国冶金物理化学家申克(R.Shenck),而魏寿昆这个时期正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见证了冶金物理化学的起步发展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 冶金物理化学是冶金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的理论基础,是解决冶金过程实际问题的钥匙。然而,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对冶金物理化学的研究还是一片处女地。魏寿昆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回国后,从事小型钢铁工业技术的改进、国内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及冶金方面的教学等工作。1943年他在矿冶复刊号上发表了以贝塞麦法炼钢去磷问题为题的论文,从而开始了他毕生从事冶金物理化学研究的事业。 1955年,在北京钢铁学院召开了全国高等工业学院钢铁冶金专业

4、教学大纲审定会议,魏寿昆负责组织制定的“钢铁冶金教学大纲”经会议讨论通过。这份教学大纲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比较符合中国国情且比较完善的钢铁冶金教学大纲,为后来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打下了重要的学术规范基础。 1956年,在魏寿昆等人的建议和主持下,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在北京钢铁学院成立,魏寿昆是当时该专业全国唯一的一级教授。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在魏寿昆的带领下,成立了冶金物理化学课程组和冶金原理课程组。冶金物理化学课程组重视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应用和训练,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密切跟踪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沿,初步形成了中国高等冶金物理化学教学体系,北京钢铁学院成为全国

5、冶金物理化学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魏寿昆先生一生共教过28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在北洋大学的校志里有这样的记载:“矿冶系魏寿昆主任,他在课堂教学,条理之清晰、逻辑之严密、科学论证分析之透彻,深为师生折服和钦佩。” 1987年,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冶金物理化学重点学科,标志着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逐渐走向成熟。 出版中国第一部冶金物理化学专著 撰?出版专业著作是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1964年,魏寿昆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冶金物理化学专著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这是一部国内外少有的系统详细阐述冶金熔体活度的代表性著作,成为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从此,

6、活度理论不再是教科书中抽象的理论,而是冶金工作者提高冶金产品质量、促进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重要工具。其中,他应用活度理论和炉渣离子理论归纳出的适用于高炉铁水脱硫公式,至今还被国内外广为应用。 十年文革期间,只要一有时间,魏寿昆总是来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书架上沾满灰尘的过期外文期刊和成捆地堆在桌上的新到期刊。魏寿昆对“文革”给教育和科研造成的破坏深感忧虑,他努力掌握国外冶金科技发展动态,相信总有用得着这些资料的一天。 文革一结束,魏寿昆就投入到冶金物理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而文革中的“准备工作”很快发挥了作用。魏寿昆在北京钢铁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中国物理化学工作者和冶金工作者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

7、,导致理论脱离实际,特别是脱离中国冶金工业实际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魏寿昆在物理化学工作者和冶金工作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编写了冶金过程热力学一书,并于1980年出版。这本融入了他大半生心血的经典著作一出版,就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界的高度评价。日本著名冶金学家后藤和弘说:“魏教授的著作冶金过程热力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好的一部冶金热力学著作。”这本著作于1988年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教材优秀奖。 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和冶金过程热力学两部著作自出版以来,一直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教育的主要参考书。同时,这两部传世之作传播至海外,使魏寿昆先生在国际冶金界享有了很高的学术声望,多次被邀参加

8、国际冶金学术会议,促进了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国际交流。魏寿昆先生一生共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60多篇。 培养中国几代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环节。魏寿昆先生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中,为中国培养和组建了一支冶金物理化学专业的完整人才梯队,从而为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专业人才基础。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获得中国的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魏寿昆被聘为国家首届博士生导师,是当时我国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唯一的博士生导师。魏寿昆先生在冶金物理化学领域的教学长达80余年,培养出几代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人

9、才,许多毕业生成为国内外冶金物理化学或相关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骨干。 魏寿昆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培养了林勤等优秀的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人才。林勤在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一直从事冶金和材料物理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冶金物理化学实验室主任。在教学方面,他讲授过“冶金过程动力学”“近代冶金和材料物理化学研究方法”等从本科到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程;编写的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教材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稀土、碱土金属综合净化钢液技术应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魏寿昆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培养的周国治等人开拓了冶金物理化学新理论并衍生出新的学科方向

10、。周国治是国家第二批冶金物理化学博士生导师,获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冶金部、教育部颁发的科研一等奖。他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曾获得2000年、2006年和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魏寿昆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培养的邢献然等人,拓展了“新”的冶金物理化学领域。邢献然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任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主任,负责“冶金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使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在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成绩优异,保持了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魏寿昆先生在培养这支优秀的冶金物理化学科研团队的历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1、,持续科技创新。魏寿昆首次在国内开拓了固体电解质电池直接快速定氧技术的研究,成立了“固体电解质测试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使我国固体电解质电池制造和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魏寿昆带领的科研团队取得的“关于红土矿综合利用工艺流程”成果获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锰基合金热力学行为及其脱磷的研究”成果和“华南铁矿冶炼脱砷的基础理论”成果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共生矿中金属分离的基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魏寿昆的科研团队为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建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会 科学社团是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是实现学科体制化的重要指标,是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者,引领

12、着学科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科的人才培养和成长。支撑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发展最重要的科学社团就是魏寿昆先生主导成立的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会。 1961年,在魏寿昆与陈新民等多位科学家的倡议和推动下,以一级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为母体,成立了“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1985年更名为“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会”,简称“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会”,魏寿昆先生长期担任该学会的主要负责人。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发展,从个体为主的学术研究转变为有组织的社团学术活动,翻开了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x的一页。 1962年,中国金属学会及其冶金物理化学学会与中国科学院联

13、合举行了“全国第一届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报告会”,魏寿昆是该报告会的主要组织者之一,这次会议使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开始受到国内冶金界的重视。1964年,中国金属学会及其冶金物理化学学会再度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召开“全国第二届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报告会”,魏寿昆仍是主要组织者之一。 文革结束后的1976年,魏寿昆先生重新主持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会的工作,负责举行了全国第三至第八届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20世纪80年代后,魏寿昆在各次学术会议上,大力推动冶金过程动力学及冶金反应工程学的研究,力主在冶金物理化学研究中应用与普及推广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中国冶金物理化学的学科水平,重视国际学术交流。魏寿昆坚持学术

14、自由,倡议每届会议都出版论文集,而会议论文集的出版使冶金物理化学的科研成果,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发表,对扩大学术交流、传播学科知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金属学会对冶金物理化学学会(后更名为分会)的历史发展与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冶金物理化学学会在活动中把引导学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放在首位,注意把握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确定学科发展的方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研究和工艺技术相结合,促进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注意梯队建设,加速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冶金物理化学学会鼓励年轻人向年会投稿,参加学术活动,1994年的学术会议中博士论文已占所有论文的70%,评选的优秀论文中约50%是博士论文。” 魏寿昆先生从1961年到1992年,连续担任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会前七届共31年的理事长,这是在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发展史上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足以说明魏寿昆先生对中国冶金物理化学体制化和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九三学社原中央副主席洪绂曾曾评价说:“魏老曾经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九三学社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全社同志的敬仰和爱戴。” (作者分别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