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行政管理知识点).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739483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行政管理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行政管理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行政管理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行政管理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分享到公共基础知识行政管理知识点一、政府职能的含义1.含义: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2.包括几层意思行政职能a.实施主体:政府机构 b.主要内容: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c.实施手段:依法行政 d.是完整统一的体系二、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1.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政府职能:御外和安内。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御外、安内和建设公共设施3.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a.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b.稳定宏观经济 c.调节社会分配 d.维护市场秩序4.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正在转变三、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政府职能:a.体现

2、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b.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c.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d.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四、政府的基本职能1.定义:依据政府管理的事务性质横向划分的政府职能称为政府的基本职能。2.内容:a.政治职能(包括军事保卫、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b.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督)c.文化职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c.社会职能(其他的社会公共性的职能)五、政府的层级职能1.含义:是按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划分的职能。2.政府层级职能包括:a.中央政府专有职能;b.地方政府专有职能;c.中央和地方政府共享的职能(如:

3、社会治安、公共福利、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国土管理、民族事务、司法监察)注:目前,我国政府层级职能并没有在宪法或法律上明确规定。六、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1.含义:是按照管理运行程序划分的职能。符合管理学中的“封闭性原则”2.可分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七、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1.社会环境的变迁(是转变的外因)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转变的内在动力)3.技术手段的创新(是转变的根本保障)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转变的制约因素)八、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或叫内部转移,是政府内部重划分职能)3.

4、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九、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政企分开十、政府机构的含义广义:是指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狭义:国家行政机关十一、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注意区分政府机构与其它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包含政府机构。2.政党组织3.群众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村委会、居委会4.事业单位(因为不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责,因而不属于政府机构):如地震局、气象局十二、机构编制管理1.领导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管理机关: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设机构编制委员会。3.主要任务:

5、a.职能管理:“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b.机构管理c.人员编制管理:即人员总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职位配置注: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域名(表明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表明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十三、职能优先原则主要有四层意思:1.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因职能而设机构)2.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3.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总体职能4.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十四、完整统一原则主要有三层意思:1.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2.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3.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十五、管理幅度与层次相适应的原则,在实际运用中,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律:1.在管理对象和内

6、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层次成反比。2.管理幅度与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3.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4.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5.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注:管理幅度指管理的数额十六、权责一致原则有三层意思: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注:一般来讲,上级对下级的权力应负连带责任。十七、精简与效能的原则包括三层意思:机构设置要精简、人员编制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简化十八、依法设置的原则包括二层意思:1.政府机构设置程序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2.有关政府机构的各项规范要由法律法规来确定。十九、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b

7、.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c.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d.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e.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二十、政府机构改革的渐进式过渡与阶段性突破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采取渐进式。1.1982年改革:a.提出干部的四化,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b.实行首长负责制,并将这一原则写入宪法。2.1988年改革:a.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b.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的原则。3.1993年改革:a.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b.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c.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4.1998年改革:仍是过渡性方案二十一、中央人民政府的架构1.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2.国务

8、院的组织体制:(1)国务院组成人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2)任期:5年,总理、副总理、国务院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3)领导体制:总理负责制(4)会议制度:国务院实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总理办公会议制度。注: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3.国务院行政机构: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注:(1)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2)国务院直属机构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但行政首长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但可列席国务院全体会议。(

9、3)国务院办事机构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二十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a.省、地级市设秘书长。秘书长是领导职务。b.乡镇原则上不设工作部门。2.任期:省、市、县(区):五年乡镇:三年正副行政首长均由人大选举产生。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即省长、市长、镇长负责制。4.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与上级垂直管理部门、派出机构的关系:a.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合并,要由本级政府报请上级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b.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c.实行省级政府垂直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5.派出机

10、构:其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但它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并在管理效力上与派出它的政府或政府部门相同。二十三、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1.我国公务员的定义: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党团工作的专职人员)2.制度:199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后制定的近40个单项法规。3.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第一阶段.1984-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第二阶段.1993-96年:在全国推行公务员制度注:(1)1982-86年,草拟国家工作人员法后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2)1986-88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上,分别

11、将建立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及干部从事制度改革的重点,还形成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组建从事部、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制定公务员法规。二十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国家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3.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4.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二十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范围与公务员的义务权利1.实施公务员制度的对象: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从事党群工作的人员2.实施公务员制度的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家局派出机构行使政府

12、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议事协调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注:凡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单位,不实行企业、事业单位的职称、工资、奖金等人事管理制度。3.参照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范围:党的机关、一些群众组织4.不属于实施范围的单位:不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新华通讯社)、学会、协会、其他培训机构5.国家公务员义务共八项: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执行公务;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公正廉洁,克已奉公;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6.国家公务员权利共八项:非因法定事由

13、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依照规定辞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二十六、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1.录用的前提条件:a.职位出现空缺;b.根据空缺职位确定资格条件2.录用的职务范围: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全是非领导职务)注:从政府机关以外选拔人员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助理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的,不属录用的范围。3.录用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4.录用国家公务员的程序:七个步骤发布公告、报名

14、和资格审查、考试、录用体检、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报(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审批)、试用、培训二十七、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1.原则:客观公正的原则、民主公开的原则、注重实绩的原则、依法考核的原则2.内容:德、勤、能、绩3.标准:划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4.方法:平时考核年度考核5.程序:准备、进行考核、反馈与运用考核的结果6.考核结果的使用:a.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或连续五年称职以上的,在本职务级别内晋升一级。b.连续二年优秀或连续三年称职以上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7.有关规定:a.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当年不得被评优秀;b.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不称职或不确定等次;c.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当年:

15、不称职;d.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当年:不称职。第二、第三年: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二十八、国家公务员奖励制度1.原则:a.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为主的原则;b.公平合理,奖不虚施的原则;c.奖励及时、注重时效的原则2.种类: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3.程序:评定、审批、实施4.权限:嘉奖、记三等功:县级以上政府批准;二等功:地级以上政府批准;一等功:省、直辖市以上;荣誉称号:国务院二十九、国家公务员纪律与行政处分制度1.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说明:(1)没有降职是因为,降职是由于不称职,而不是由于受处分;(2)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级别;若受的是

16、警告,年度考核定为称职还可以按时晋升工资档次。2.解除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期限:警告:自决定之日起满半年记过、记大过、降级:满一年撤职:满二年注:提前解除期限不得超过原行政处分解除期限的一半。三十、国家公务员培训交流回避制度1.培训的类型:a.新录用人员的培训;b.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c.专门业务培训;d.更新知识培训注:每人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7天。2.交流制度:四种形式:调任、转任、轮换、挂职锻炼3.回避的类型: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地区回避注:一般由职务较低的一方回避。三十一、国家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1.工资构成:职务工资+级别+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地区津贴+岗位津贴注:前四项为工

17、资的基本形式。后二项目为补充形式。2.保险制度:生育、养老、疾病、伤残、死亡保险三十二、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退休制度1.辞职条件:a.本人愿意并提出申请;b.满最低服务年限(三至五年);c.正在接受审查的不得辞职说明:(1)辞职后,不得重新录用(2)二年内到与原机关有隶属关系的企业或事业单位任职,须经原任免机关批准2.辞退条件:a.连续二年不称职;b.不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c.旷工连续超过15年,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年;d.其他3.退休条件:a.男年满60岁;b.女年满55岁;c.丧失工作能力的4.提前退休条件:a.男55女50+工作年限满20;b.或工作年限满30三十三、国家公务员申诉

18、控告制度注:申诉、控告只能向国家行政机关提出。因为它们不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三十四、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1.按职权是由首长一人或者由委员数人行使,或者一部分职权由首长,一部分由委员数人行使分:首长制、委员制、混合制2.按上下级行政组织享有的职权大小分:集权制(权力集中在上级)、分权制、均权制3.按机关业务性质及其管辖范围不同划分:层级制、职能制、并用制4.按处于同一层级的各政府行政机关的指挥监控权,集中或分散于上级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而划分:完整制:集中于一人;分离制:分属于多人三十五、行政首长负责制1.时间:(1)1982年以前:我国行政领导体制一直是委员制.(2)1982年

19、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2.首长的范围:a.第一类:法定的首长:包括国务院总理、各委员会主任、部长、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镇长、乡长b.第二类:推定的首长:包括国务院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署审计长、国务院直属机构的正职领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组成部门的正职领导+其他3.主要内容:a.向谁负责: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向国务院负责,向上级行政机关负责、向本级政府负责b.负什么责:行政责任/政治责任/领导责任三十六、行政领导职务及其非领导职务序列1.行政领导职务序列:(1)中央国家行政机关:8个等级,最低为副处。(2)地方:8个等级,

20、最低为副科。(3)对应的级别有13个: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省部级正职:三至四省部级副职:四至五厅司级正职:五至七厅司级副职:六至八县处级正职:七至十县处级副职:八至十一乡科级正职:九至十二乡科级副职:九至十三2.非领导职务序列:共8个: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三十七、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共有四种:a.选任制;b.委任制;c.考任制;d.聘任制注:(1)省人大常委会有权任命副省长,无权任命省长。(2)聘任制主要用于专业技术职务和基层行政职务,不适用于高层行政领导者三十八、行政领导的职务升降1.行政领导职务升降的人员范围

21、有两类:a.各级政府组成人员,升降由同级人大和常委会决定。(其实是领导组成人员)b.非政府组成人员,其升降由行政系统自身决定。2.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资格条件:a,文化程度:晋升科级正副职:高中、中专以上学历晋升副处-正司:大专以上学历晋升副部级:本科以上学历b.下一级任职年限:晋升科、处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副职:三年以上注: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晋升与此相同三十九、行政领导职务任免1.任免的主体: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2.权限:a.各级人大有权任命或决定各级政府组成人员、除各级政府组成人员外的领导职务(如市政府的副局长)b

22、.政府:任免其他公务员职务(包括非领导职务)3.行政领导兼职的规定:原则上实行一人一职。确因需要,只可兼任一职。但也有两个例外:a.常设机关领导职务担任非常设机关领导职务b.名义上兼职而实际上还是本职范围内的职责四十、转向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3.谋与断相对分离4.断与行相对分离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四十一、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的架构架构主要有:1.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重要任务是断。2.行政决策信息系统3.研究咨询系统4.审批控制系统注:我国具有综合性审批控制职能的组织系统有二:a.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

23、常委会b.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四十二、行政决策过程a.问题的确认b.问题进入决策议程c.决策规划的拟订d.决策合法化与采纳四十三、行政执行及其层级、手段1.定义: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实施决策中心发出的决策指令,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职务行为。2.层次:中央级、省级、县级、乡级3.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四十四、行政执行的环节a.行政执行计划b.组织落实与人员配置c.行政执行中的指挥d.行政执行中的控制e.行政执行评估总结四十五、行政协调的含义与作用1.定义:是指协商、调整行政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行政系统内部纵横向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分工合作、权责清晰,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行

24、政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2.作用:a.协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增强行政系统的适应力、创新力。b.协调内部纵横向的关系,以增强行政系统的协作力、整合力。c.协调内外部、纵横向的人际关系,增强行政系统的凝聚力、驱动力。四十六、行政协调的类型及其机制以协调所涉及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分:高层、中层、基层;权责体制、规制协调;利益、心理协调;2.几种类型的行政协调及其机制:a.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机制主要有三种:行政反馈(首要机制)、职能调查、行政参与b.内部纵横向的:(1)纵向垂直府际关系:关键是解决好事权与财权、人事权与决策权的配置机制。(2)横向平行府际关系:关键是解决好分工又合作的机制。四十七、

25、行政协调的前提条件1.前提条件是:行政沟通2.行政沟通的种类: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行沟通四十八、加强行政监督的重要性:1.教育是加强依法监督的基础;2.法制是加强依法监督的保证四十九、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1.内部监督主要包括:a.一般监督(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监督;职能部门和主管业务部门的监督)b.专门监督(主要指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2.行政监察:指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监察机构,主要是监察部、地方各级监察厅、局。(1)监察对象:政府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政府任命的其他人员、下一级政府及其领导人员(2)领导体制: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既受本级人民政府领导,又受上一级监察机关领导。(3)程序:立项

26、、调查、提出检查处理情况报告、作出监察决定或建议3.审计监督:(1)审计机关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理权(2)审计机关的领导体制:双重领导体制。五十、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1.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政党监督、社会及舆论的监督2.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包括:a.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这是监督最基本的形式)b.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c.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d.质询和询问e.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f.罢免政府组成人员注:各级人大有权撤消同级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3.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有:法纪检察、经济检察、侦查检察、监所监督4.政党

27、监督:主要方式有三:各级党委监督、党的基层组织监督、党的各级纪检监督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所属各部委(28个)外交部 国防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国防科工委 国家民委 公安部国家安全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事部 劳动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铁道部 交通部 信息产业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部 人口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1个)国资委国务院直属机构(18个)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环保总局 民航总局 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体育总局 统计局 林业局 食品药品监管局 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

28、局 参事室 国管局 宗教局国务院办事机构(6个)侨办 港澳办 法制办 国研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4个)新华社 中科院 社科院 工程院 发展研究中心 行政学院 地震局 气象局 电监会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社保基金会自然科学基金会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2个)信访局 粮食局 烟草局 外专局 海洋局 测绘局 邮政局文物局中医药局外汇局 档案局 国家保密局 【第15题】政府机构是一个动态系统,其活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运行规则,特别是遵守(D)。 A. 宪法 B. 法律规范 C. 刑法 D. 行政程序法规【第17题】政府机构与其它社会组织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

29、政府机构是(A)。 A. 具有强制性的机关 B. 拥有管理权务的机关 C. 依法产生的机关 D. 具有层级结构的机关【第19题】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部门纵向组织体系是(C)。 A. 国务院-部委-司局 B. 国务院-部委-司局-处 C. 部委-司局-处 D. 部委-司局-处-科【第22题】下面哪个是政府机构?(D)。 A. 县法院 B. 县委 C. 县妇联 D. 县建委【第27题】下面(C)是政府派出机构。 A. 人事局 B. 工商局 C. 村公所 D. 省驻京办【第29题】国务院组成机构不包括(D)。 A. 国办 B. 国家各部委 C. 国家体委 D. 国家文物局【第30题】下面(A)是国务院

30、直属机构。 A. 国家统计局 B. 国家海洋局 C. 国务院港澳办 D. 国务院外事办【第39题】下列机关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B)。 A. 国家审判机关 B. 司法行政机关 C. 人民政协机关 D. 企业人事部门【第40题】政府机构的主体是(C)。 A. 领导机构 B. 办公、办事机构 C. 职能机构 D. 派出机构【第44题】各级政府中设置的政策研究室是(C)。 A. 领导机构 B. 办公机构 C. 办事机构 D. 职能机构多选【第5题】司于国家行政机关系统的机构有(ABD)。 A. 司法部 B. 公安部 C. 法院 D. 安全部【第9题】政府机构的构成要素包括(AD)。 A. 运行规则

31、B. 行政环境 C. 行政监督 D. 人员组合【第10题】国务院的各个部委机构中,包括(AB (c疑惑)。 A. 中国人民银行 B. 审计署 C. 国务院办公厅 D. 国务院研究室【第11题】国务院直属机构中的涉外机构包括(A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总局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 C. 国家旅游局 D. 中国民用航空局【第19题】按政府机关的功能和作用划分政府机关有哪几类(BCD)。 A. 领导机关 B. 职能机关 C. 辅助机关 D. 派出机关【第23题】按属性分,政府机构有以下类别(ABD)。 A. 领导机构 B. 协调机构(办公机构) C. 派出机构 D. 职能机构【第25

32、题】下面哪些是政府职能机关?(ABD) A. 人事部 B. 民政厅 C. 公安派出所 D. 计委【第24题】政府部门内部机构权责关系可表示为(ABCD)。 A. 业务关系 B. 协作关系 C. 指导关系 D. 领导关系【第30题】发生在互不统属的机构之间的关系可能有(CD)。 A. 协调关系 B. 指导关系 C. 业务关系 D. 协作关系【第36题】国务院职能机构包括(BCD)。 A. 中共中央办公厅 B. 国务院办公厅 C. 国务院直属机构 D. 中国人民银行【第29题】机构编制管理的任务有(ABC)。 A. 职能管理 B. 机构管理 C. 人员编制 D. 人事管理【第39题】政府机构与人事

33、改革的“三定”工作即(ABC)。 A. 定职能 B. 定机构 C. 定编制 D. 定人员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当

34、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

35、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W完工产品费

36、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2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