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研究目的】在具体教学课堂中究竟才能怎样掌握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养成高度集中的注意的技巧。【研究对象】后溪乡埔楼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借鉴法或者叫移植法,基本程序是:“优选成果实施研究措施分析研究结果形成成果”【研究步骤】 第一步:选。根据此课题进行教育教学成果收集(教育教学论文、教学经验、教学设计、个案、相关书籍、叙事性教育文章等),对成果进行优选,能否在本校、本学科、本班使用?还有哪些不足?根据实际应该如何改进和提高。 第二步:学。对优
2、选的教学成果进行深入的学习、研讨,把优选的教学成果从思想、观念、方法上吃透。 第三步、用。将教学成果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 第四步:创。课题组在应用后评论,对照优选成果反思得失,再进行设计。 第五步:思。对教学成果应用进行总结反思,探索出教学经验,形成成果。【研究时间】一学期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同年龄段同班级里常常出现学习成绩差别很大的两个极端。探寻差别的原因,除了智力、学习动机、态度及学习方法等因素外,他们在注意力水平上的差异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低阶段学生的由于其的心理性格特征和注意力的缺陷往往使得老师的教学过程任务艰巨,面对这样一
3、个阶段的学生,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天天让学生处于讲台,黑板这个固定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必然会卷怠,注意力必然会涣散,思想的火花最终会被老师给扑灭。而一个优秀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总会循序诱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在乐而不疲中碰擦出思维的火花。那么在具体教学课堂中究竟才能怎样掌握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养成高度集中的注意的技巧呢?本期在教学中,我对教学各个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下,以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注学生的注意力,我觉得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微细”环节,在不知不觉中考验着你的教育基本功底,你的知识广度,你应变思维能力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使得学生全神贯注于你的引导与讲授
4、,你得使出你的全身的招数,让她们在短时间里最大限度掌握基本知识。对于我们新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但是也是一种挑战。怎样较好的处理好学生注意力这个问题,优秀老师的细节处理,调控手段,值得我们借鉴,但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反思,实践总结还有不断的自我学习来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上课之前 这个候学生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他们大多都是沉醉于一本有趣的童话书,或是专注于刚刚与同学们的游戏、娱乐中,而这时候学生的心理也往往是波动的比较厉害的。在正式上课前和静息这段时间里,如果老师能够积极安定学生的情绪,要求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对新授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准确牢固起重大作用。有经验的老师这时候往
5、往会提醒学生,作好上课的准备工作,也会将自己的教具,粉笔和书本放好。当上课铃声响起以后,会从容不迫走上讲台,用温和可亲的目光,扫视全班同学,当感觉到有个别同学行礼不规范时,会以关切的态度来提出批评。温和的话语举止还有我们生活中安静舒适的环境等等对人都会起到一定的抚慰作用。而老师温和的语言提示,对于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学生,起了稳定的作用,对个别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做了适时的指正,这都为这堂课的顺利讲解起了先决条件。 二讲授新知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任务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花费时间最多,必须使得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要不然就会使得知识脱离了连接,掌握不牢,影响后面的学习,这个阶段,应该特别关注学生注
6、意的维持并进行调节。我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一是引起学生注意的导入,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在教学开始,或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是给他们说明所要讲的材料,或是对过去已经讲的东西用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以便有系统地讲到当前的材料,或是使学生感到在新教材方面的无知,就以极大的兴趣去听老师对科目的解释。这句话说明了一点:好的导入有意于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很多优秀的老师都遵循了这个规则。他们很自然的很生活中的问题或复习过度到新课,有时候会根据同学们周围发生的事情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特别是老师指出知识与生活联系,使得学生懂得这样的知识,以后能自助也能帮助于他人。 二是讲述内容的方式
7、必须是生动形象的,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材组织上联系紧密,逻辑性强。当老师的组织材料零乱,缺乏联系,学生的注意力会困顿,因此课堂没有生气,教学效果明显不高。而有的老师有时候并不满足于教材上的内容,会从课外书本上搜索相关生动形象的材料运用到教学中去,学生这时候都回全神贯注的听讲。 三是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单调的刺激往往会使人疲惫,而有趣灵活的教学手段无疑给课堂添了一支清醒剂和活力剂。而在实行这些教学方式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利用心理学有关的基本原理,比如操作性条件反射,当孩子出现适合课堂的表现,如动身子做小动作的次数减少或保持一段时间安静时,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大喊大叫,具
8、有一些攻击行为出现时,我们就加以消退(不注意,不理睬等)或给予一定的惩罚,是以不伤害身心健康的前提为基础。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必须注意一定的方法,使学生最大程度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掌握新知。四是教具的充分使用,教具的直观性往往适得学生易唤起学生的非随意性注意。老师根据教材目标,学生实际情况恰当的准备一些教具,如卡片,挂画,模型等等,能加强学生的印象。当然教具使用要恰当,符合教材内容,不让学生产生误导。如有位老师在上认识钟表的数学课拿了一个小闹钟,并且闹钟的分针还长于秒针,让学生在具体认识分针,秒针,时针后对照另外的题目中的钟表而产生了疑惑。所以教具的准备一定要充分认真,并且一定要依据课本的实际内容
9、。 五是老师的姿态,表情,语言,声音等都会对组织学生的注意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声音,说话声音比较响亮,给人的感觉是这个人蓬勃有信心充足;反之就是有气无力。然而面对低阶段的学生,他们上课往往需要的是一种生动的、充满激情的氛围,在这种气氛下,他们才会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老师洪亮的声音会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们觉得这个老师充满了激情。而这种激情却最容易受感染,也就越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有的老师课堂声音太小,有一些不应有的举止,都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老师,在外在的,表情,声音,语言,都应该进行训练或通过他人的指导,直到学生能接受为止。 三巩固新知 最普遍的方法是,老师提出几个与本堂内容相
10、联系的内容的问题,要求大家回答,分别喊优,中,差三类学生回答,在学生解答之前,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听,然后补充,老师适时点名补充。目前有的课堂存在这种现象,只把几个简单的问题交给优等生,其他学生答都无所谓。这个时候,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会在潜意识种有这样的意识,光叫好成绩,肯定觉得我们不行。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起到抑制作用,从而这种自我否定就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涣散。 四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的布置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老师布置作业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于优等生和后进生适当的分别布置不同的作业。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具体事项,学生才会积极的认真对待每
11、一次作业,使这一环节达到预定的效果。布置的作业不同对学生的注意力也起到积极的暗示,如成绩优秀的学生收到老师的拔高练习,他们意识中会有这样的想法,老师还是很看重我的,所以我要努力认真做好;而中后等学生收到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题目,意识到,哦,这些题目我会做,他们会打开他们储存课堂基础知识信息的大门,认真写下答案和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会集中注意力继续做下一题。通过研究,我发现要把上述教学技巧运用得自如,得心应手,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以便把组织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在不断反思自己从前的一些做
12、法,很庆幸自己大学期间学习的是心理学,而且能把学习的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并能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分析一定的教育问题,我觉得很愉悦,学有所值。最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对照自己的课堂,发现了一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依据心理学原理,灵活运用,使得现在的课堂氛围比之以前大有改观。关注学生的注意力,我觉得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微细”环节,在不知不觉中考验着你的教育基本功底,你的知识广度,你应变思维能力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使得学生全神贯注于你的引导与讲授,你得使出你的全身的招数,让她们在短时间里最大限度掌握基本知识。对于我们新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但是也是一种挑战。怎样较好的处理好学
13、生注意力这个问题,优秀老师的细节处理,调控手段,值得我们借鉴,但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反思,实践总结还有不断的自我学习来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2012.2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趣味识字一、课题确定的背景: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可见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
14、教学的效果,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的识字教学不能够合理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而现在的素质教育强调以学为主,以教为辅,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动教学的格局,向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运动发展。整体结构上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探求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会学习,掌握科学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转变观念,愉快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养成主动求知的
15、好习惯。 3、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比较、辨析,发现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4、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 5、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对语文识字教学明确指出“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的书写”“识字教学要体现教学的特点,做到音、形、义相结合,要改进识字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查字典的习惯。” 2、根据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学实践证明
16、:凡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强,学习效果就好,加之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而学生由于其自身年龄的关系,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四、课题研究内容: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趣味识字。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一年级学生。 六、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1、情趣性原则。我们在教学中,要打破识字教学的固定模式,把握情感识字的理念。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首位,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与方法,把注重学生识字的情感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贯穿于我们的识字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注意根据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
17、规律,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化因素,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情趣参与学习活动,体现快乐学习。 2、自主性原则。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2、实验法。 3、实践研究与经验总结的综合运用。 八、课题研究预期达到的效果: 1、学生学习兴趣增强。 2、将教师的导转化成学生的学。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1)确定课题,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2)收集与本课题实验有关的各种资料和
18、筹备资料库。 (3)学习各种现代教学理论、学习领悟新课标的精髓。 2、实验阶段: (1)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实验工作。 (2)开展课题实验公开课、研讨课活动,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并整理收集各种有关资料。 3、总结阶段: 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阶段性成果及实验效果进行汇总,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十、课题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阶段性、专题性总结,论文。 2、典型教学案例。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趣味识字2013.4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有效激励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的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增强,小学高年级学生
19、害怕被人嘲笑,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内心世界很丰富,但不愿表述。教师传授的知识重点、难点,学生是否理解,课堂上需老师用提问、学生答问的形式解决。如何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回答问题,成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有效: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 激励:指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三、课题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今年我任五年级语文,发现高年级的课堂与低年级很大的不同便是在课堂上你很少能看到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想要回答问题。缺少学生积极互动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充分的融入
20、到课堂教学中来,与老师形成轻松愉悦的互动呢?教师如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能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爱学,教师也越教越爱教。 四、理论依据 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来实现。教师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启发性原则。教师应采用提问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思考,答问,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五、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来自成才之路2010年36期魏静写的如何激励小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堂发言浅谈语文有效性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改实施以来,我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改变了以往的
21、“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却效果不佳,只有部分同学表现还不错,绝大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甚至有的同学一星期都没有一次发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经过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学生胆小内向、害怕出错。 (2)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对语文课不感兴趣。 (3)教师对于问题的设置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未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4)教师缺乏评价手段和激励语言,缺乏及时到位的点评和引导。 (二)、来自: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13
22、期陈贤龙写的培养学生敢于发言、善于发言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表达是人们进行交际的手段。由于各方面原因,到了初中阶段,学生不善发言以致害怕发言,害怕发言又导致不善发言,如此恶性循环,使课堂缺少良好的学习气氛,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分散注意力。久而久之,学生会感觉语文枯燥无味,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教师事倍功半且不易达到教学目标。 笔者听了不少的语文公开课,也观摩了许多的优质课比赛,与同行们交流后发现:公开课时学生在课堂上能踊跃发言,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还提出一些问题,而日常教学中常常鸦雀无声。公开课只是一种表演,平时学生的表现才能真正反应出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尝试进
23、行改善。 创设发言的情境,以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对发言产生兴趣,从而敢于发言 语文课堂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生即使有较高的智力,但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其学习效果依然欠佳。 课堂发言是语文课堂练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分析,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思考结果的过程,也是教师检验自己教学效果,适时获得反馈信息的渠道。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刷,刷,刷”丛林般举起的小手,让人欣喜,让人激动。然而,笔者发现,课堂发言的人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年减少。其中很大的个原
24、因是评价障碍,它阻止了学生的发展,砍断了一些刚发芽的小树。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目标: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善倾听、勤思考、勇发言。 2、教师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探寻激励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新途径与新策略,提升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成果目标:提炼总结出激励我校高年级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新途径与新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 建关系: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教师树立民主意思,真诚温和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2、巧设计: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难度适中,有趣味,有价值的问题。 3、善倾听:用多种策略提升学生倾听的质量,从会倾听向善倾听转变。 4
25、、勤思考: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和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提问,激发学思考的热情;用多种评价激励机制促使学生思考老师所提的问题。 5、勇发言:使学生由“老师要我答”转为“我要答”。 6、多鼓励:教师应及时充分肯定答得好的同学,答得不全面的学生应耐心鼓励。 八、研究思路 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静心倾听,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教师及时、中肯地评价,能充分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还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九、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以及相应学习习惯教育的书籍、报刊,吸收和借鉴前人已有的成功经验,以提升理论素养和课题研究实践能力。 (2)调查研究法。
26、主要采取现状调查、发展调查等方式加以研究分析。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在自然的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不断进行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和反思四个步骤展开。通过对实践结果的检验、观察、反思,寻找得失的原因,制定对策,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 (4)案例研究法。在本研究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5)经验总结法。在本课题研究中,要及时地通过分析、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将经验在一定范围内共享并反复地实践,以促进经验向理论发展。 十、技术线路 1. 开展“老师,我想对您说”“老师,我们做朋友吧”等活动,构建平等和
27、谐的师生关系。 2、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难度适中,有趣味,有价值的问题。 3、开展“请好好倾听别人说话”“复述别人的话”等活动,提升学生倾听的质量,从要倾听向善倾听转变。 4、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和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提问,激发思考的热情;用多种评价激励机制促使学生思考老师所提的问题。 5、开展评选“思考之星”“答问之星”“进步之星”,使学生由“老师要我答”转为“我要答”。 十一、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1、人员保障 课题组成员有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研究的丰富经验,课题族负责人及成员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积淀并注意吸收最新教育研究信息,多次承担省级课题研究,并有论文、校本教材等成果产生。加之我们
28、长期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对目前小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深切的感受,能够捕捉到目前我校教育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与中学高级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力争形成优势互补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充分发挥各自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专长,以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准和实践效力。 2、组织保障: 课题组将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校长直接领导,以教科室为科研中心,建立相互合作的研究组织,以调动本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群体研究的氛围,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与实施。 3、物力保障: 学校将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必要
29、的设施、设备,学校建有专线连接的高速校园网,配有目前最先进的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课题成员都有通过宽带接入因特网的电脑。保障研究资料参加人员人手一本,保障培训、学习资料全面到位。 4、研究时间: 本课题从申报之日起,需要一学期的研究时间,即预计到2012年结题. 十二、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2年3月开始至2012年12月结束,历时一年,分以下三阶段进行: 1、课题准备阶段(2012/032012/04)完成课题论证和方案设计。 2、实验研究阶段(2012/042012/10)按方案全面展开实验研究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2012/102012/12)对研究取得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一系
30、列成果的整理、撰写、发表等工作。 十三、预期效果、成果 预期效果: (1)学生上课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2)教师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教师能巧妙设计问题,能及时、中肯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预期成果: (1)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总结、经验交流。 (2)结题报告。 1、参考文献:成才之路2010年36期魏静写的如何激励小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堂发言浅谈语文有效性教学 2、参考文献: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13期陈贤龙写的培养学生敢于发言、善于发言 3、参考文献:新课程学习2012年第1期史桂华写的从学生发言透视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发展性评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
31、语文微型课题研究-有效激励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的策略的研究2013.1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有效性。长期以来,课外作业机械单调,枯燥乏味。课外作业往往是“教”的强
32、化,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课外作业的内容、形式、方法日趋单一,注重作业形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人的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课外作业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课外作业的革新迫在眉睫!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来精心设计作业,以更好地促进
33、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目前,我们的课外作业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注重作业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因此,当前亟待改革课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外作业的有效性。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从国外看,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就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听力作业、表演作业、实践作业等。这些作业形式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教师应该更多的从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角度来设计作业,而不应该仅从完成自身教学或增长学生知识的角度设计作业;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应因人而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特长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合力等。从国内
34、看,致力于此研究的老师也很多。特别是自从“减负”以后,很多学校对课外作业设计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诸如“开放性作业”、“主体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等创新设计也层出不穷。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这些都有助于本课题实施研究。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借鉴价值。多元智能理论对作业设计的启示:(1)作业设计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2)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提供契机。(3)作业设计要引导学生扩展学习的内容领域。(4)通过作业发现他们的智力潜能。(5)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人
35、生履历。2素质教育的理论。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意义。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1、通过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外作业设计研究,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差异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2、通过小学语
36、文有效性课外作业设计研究,激发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培养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研究内容1、趣味性课外作业的设计作业如果总是机械地重复,单调地写写,就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教师应讲究活动内容、形式的趣味性,使学生一看作业,就能吊起胃口,跃跃欲试。2、差异性课外作业设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就有快有慢,再加上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同,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喜欢书写,有的喜欢动手做实验,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就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可以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
37、业,让学生根据情况选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3、实践性课外作业设计知识是从实践中获得,能力是从实践中提高,教师布置的作业就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又能让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提高。4、开放性课外作业设计传统作业在训练学生时,往往忽视思维训练,把活生生的学生当作一台机器来使用,作业流于机械单一的操作。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业的内容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形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
38、达的需要自由选择。5、综合性课外作业设计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善于利用教材中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来布置作业,促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结合其它学科来完成作业,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六、研究的方法、对象和原则(一)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手段和方法,总结作业现状,为制定具体改革措施做准备。2、行动研究法;在语文作业设计中,不断进行新的作业设计形式的尝试,探索出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又能减轻课业负担的作业设计有效策略。3、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不断验证,不断修改,最终形成成果。 (二)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本校全校的学生
39、。(三)研究原则1、趣味性原则。让学生尝试、实践趣味性作业,不仅善于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差异性原则。学生是有差异的,发展性教育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对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方式作适当调整,分层布置。 3、综合性原则。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构建大教育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校内外沟通;二是学科间融合。七、研究的步骤及进程(一)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1、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分工。2、调查了解有关于学生作业的现状。3、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二)实施阶段:(2010年11
40、月2011年8月)1、制定具体的、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2、每月定期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初步形成作业设计方案。3、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小结。(三)总结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1、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八、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1研究报告 2相关论文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本课题组成员有学校领导和学校优秀中青年教师。研究者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布置也有深切的体会。因此,对本课题研究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健全完善的科研制度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学校在经费
41、、人员、时间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课题研究方案 1问题的提出(在反思的基础上,陈述本人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情景、事件、困惑,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法规的要求及实践意义,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增强,小学高年级学生害怕被人嘲笑,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内心世界很丰富,但不愿表述。教师传授的知识重点、难点,学生是否理解,课堂上需老师用提问、学生答问的形式解决。如何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回答问题,成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2课题陈述:(课题名称如何表述即将原生态问题进行恰当转换和重新描述,明确问题的变量关系,使之成为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表述和呈现方式。) 有效: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 激励:指
42、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有效激励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的策略的研究:利用某种外部诱因有效调动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老师意愿积极发言的新途径、新方法的研究。 3、研究的内容、目标:(研究内容即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分解为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等;研究目标指通过研究期望获得的结果,根据研究内容确定.) 内容 本课题着眼课堂,重点关注如何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拟解决下列问题: 1. 建关系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教师树立民主意思,真诚温和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2、巧设
43、计: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难度适中,有趣味,有价值的问题。 3、善倾听:用多种策略提升学生倾听的质量,从会倾听向善倾听转变。 4、勤思考: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和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用多种评价激励机制促使学生思考老师所提的问题。 5、勇发言:使学生由“老师要我答”转为“我要答”。 6、多鼓励:教师应及时充分肯定答得好的同学,答得不全面的学生应耐心鼓励。 目标 1、学生目标: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善倾听、勤思考、勇发言。 2、教师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探寻激励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新途径与新策略,提升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成果目标:提炼总结出激励我校高年级学
44、生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新途径与新策略。 4、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课题研究采用的手段) (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以及相应学习习惯教育的书籍、报刊,吸收和借鉴前人已有的成功经验,以提升理论素养和课题研究实践能力。 (2)调查研究法。主要采取现状调查、发展调查等方式加以研究分析。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在自然的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不断进行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和反思四个步骤展开。通过对实践结果的检验、观察、反思,寻找得失的原因,制定对策,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 (4)案例研究法。在本研究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学生进行个案
45、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5)经验总结法。在本课题研究中,要及时地通过分析、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将经验在一定范围内共享并反复地实践,以促进经验向理论发展。 5、本课题研究步骤:(表述分阶段具体要实施研究的内容、时间等) 本课题研究从2012年3月开始至2012年12月结束,历时一年,分以下三阶段进行: 1、课题准备阶段(2012/032012/04)完成课题论证和方案设计。 2、实验研究阶段(2012/042012/10)按方案全面展开实验研究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2012/102012/12)对研究取得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一系列成果的整理、撰写、发表等工作。 6预期效果、成果呈现形式(效果包括预期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成果包括报告类,论文类,著作类等.) 预期效果: (1)学生上课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2)教师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教师能巧妙设计问题,能及时、中肯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预期成果: (1)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总结、经验交流。 (2)结题报告。 只供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