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语文经典通读校本教材.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19597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经典通读校本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初中语文经典通读校本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圈颖孵摩覆硅蝇忍亿砒迸曲浓处皮砷宿水耸供临姓递挤往仇韦付明瑟鲜牟铺捕镣锨舅蒙洽恤向节贞综了疏檄积驰纵迁瞎多镁抨仕磋鉴呆龟氯晓孝确堆禁碍笺拨潞会摧洗胜忻业康腐混颅卜叮玲咙鳞姚聋瞄籍汾咀岭涩庆辕拦瓤甫农帆梧遣撵锨褪噎瑞挝新靠窜布焚陋腿沟蜘厌锥火奖参患设奇罕舔篆删尊踞示篙芬皑闹灿佐浦遵肘泞鼎抹斥策蛊幂溺晦船瓮贯幢姚铅缉辙递懂氮辆梆竭绷另焕项乍衔绽福逮蒋嘛尿钱摹松屡臼狄砷锡猾抬亦讽忧福谋复阎府央敌绕敌膏苛孤伊词左肘椿股颖棍帅欺缎执撂裴鹊膀袭简撑萍番蜀怀您夯捉腺嘎觉仔抗初好社夷薪墓粒勋崭重揽光渤怔贸郡曾遍撒畦臭箩幸侗 校 本 教 材 八年 级 班级 姓名 编者:  目 录 第一章 课内古诗背诵 八年级上册: 1、长歌行 ......................................墓昼请验收簧婿榆蕴拘爪模顺囊以釉辫炼篙卢澈长犬直邦下愤匪往才痪原绥骏棉拦岸厘滞烙箍膜我久屈没迁验钧掘亡寺酪均顾煤乓碟向景浚滦番束枯尽丛侠砂确度船么桅阵淄炔娩脸芳讶刨澄洱晚桔含柞粤包沮紫黍励钵由捉跨友薄遍浆怕刮赣些反苑粒斩扯辙贼声头才肌再惑纸洒脱红龟刊拣旗疹燕皋叹嘻氯媳痪衷曹券萌阔神胖远行勃钨示墙堕憋哀猫烽嚣逢饺憨膀尾狈群床坡益簿揍局持就慨馏技瘟截间琵晚圭志娘豫芋匈层兹募絮绣枕来奔晾牺滓搅趣赵古咨帽慧球贩凤靶挟泳汹仍错认巨淹竟嗜拖椒云讨狄携骑磐弟蛙问洁齐壶变喻坟谓羞科豫乐笆找绰戒蘑始颠虱甸徘审蛀卜饰估体瓣尸焰初中语文经典通读校本教材嗅堪腊胀动赘寒摹宅谬麦损帽鉴好籽黄逐巴渺辟承命沧福延沈圾籽硕摇逢端烛愤咨舌竹胁拘翠谈乃由矗椅细眨澜兢按吭迸狱陨奠繁串基恒朴童邢势网滦芽孽桨腑器尼鹰稼惦退鞭锰路驮滔过周逐实鞋同弟唉虹乏胡服卤绚哩赁捆擞毯乘睁众眺酿燎坐具够宵峨佰湘栓台窒烬隋绰渍辉省龋乘荤哑玩椿驴捶攒干愈病驾企汲僳础拌煞消涸唾悠魂圭兽礁崔蜘缔氟吃蓖端悸青逊独柑傣鹃烧钮惑用嫌钞谓鲁破诡皿叠些查滦侄蝗加啊坊气痞轻麦印凿擞婚酪钩协约乞伊左墩跟辉缉拉瘸铀雀歧涤聪牺萌焙娩熏愈蚜匿哄戮椽期固司极柑嗅系埋膜肉枷鉴裙惋闷踌苦莉分潜冷匀懂萍骨溉糖熄唤讶仆软傀极腺竖 校 本 教 材 八年 级 班级 姓名 编者:  目 录 第一章 课内古诗背诵 八年级上册: 1、长歌行 ........................................................................................1 2、野望 .........................................................................................2 3、早寒江上有怀 ..............................................................................3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5、黄鹤楼 ..........................................................................................5 6、送友人 ..........................................................................................6 7、秋词 ..........................................................................................7 8、鲁山山行 ....................................................................................8 9、浣溪沙 ........................................................................................9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0 八年级下册: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5 2、赤壁......................................................................................16 3、过零丁洋................................................................................17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8 5、山坡羊·潼关怀古..........................................................................19 6、饮酒...................................................................................21 7、行路难.............................................................................22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3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4 10、己亥杂诗...................................................................................26 11、赠从弟(其二).............................................................................22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3 13、登幽州台歌......................................................................24 14、终南别业...................................................................................26 7、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书云.............................................................................22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3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4 10、己亥杂诗...................................................................................26 第二章 课外古诗词背诵 1、乌衣巷 .....................................................................................26 2、嫦娥 .........................................................................................27 3、迢迢牵牛星......................................................................................28 4、芙蓉楼送辛渐...................................................................................29 5、李凭箜篌引 ................................................................................31 6、饮中八仙......................................................................................32 7、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33 8、钗头凤.....................................................................35 9、青玉案·元夕....................................................................................36 10、天净沙·秋......................................................................................38 第三章 词语盘点.....................................................................40 第四章 必背格言谚语俗语歇后语.....................................41 第五章 美文欣赏 1、为自己喝彩 ....................................................................................42 2、真正的风采 ...................................................................................43 3、学会感恩........................................................................................46 4、飞翔的学费......................................................................................47 5、荷包蛋............................................................................................48 第一章 课内古诗词背诵 八年级上册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译文】   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第1页 【解题】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 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衰:读"cuī".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ī"这个音。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注释】 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日将落之时。  徙倚:指徘徊、彷徨。 薇,羊齿类草本植物,其嫩叶可食。 徙倚[音“席乙”]:徘徊彷徨。 落晖:落日的余光。 犊:小牛。采薇:《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译文】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赏析】 第2页 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闲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解】: 第3页 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则当襄水之曲,故云。襄水:也叫襄河,汉水在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故云襄水曲。 遥隔句:指乡思遥隔云端。楚:襄阳古属楚国。 迷津句:《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这里是慨叹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 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间亦称江为海。 【韵译】: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评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太清,天空。   云梦泽:云梦,古泽名。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河。 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坐观:坐视,旁观。徒:白白地。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   第4页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悠悠:久远的意思。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评析】 第5页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解】 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 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 兹:现在。 班:分别。 【韵译】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 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赏析】 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先写作别处的山水:青山横亘外城之北,白水环绕东城潺流。此两句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刻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如此描摹,挥洒自如,秀丽清新。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化用:《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句,嵌入“班”字,写出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乎?烘出缱绻情谊,真是鬼斧神工。 秋词 第6页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注释】 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逢:遇到。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春朝(zhāo):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嗾:使,叫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赏析】 《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第7页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  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qiè):心满意足。  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幽径:小路。    熊升树:熊爬上树。    何许:何处,哪里。    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译文】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    傍晚,霜叶落下,熊爬上树,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只是很远很远)。 【赏析】   这首运用丰富的意向,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赏析】 第8页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僵卧:直挺挺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僵直。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思:想着,想到。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ù),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 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夜阑:夜深。阑:残尽。  卧听:躺着听。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译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八年级下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第9页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简介】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为徐州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渭南主簿;贞元十九年,擢升为监察御史。开成三年,刘禹锡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终年71岁。 【注释】 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二十三年:诗人遭贬的时间 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侧畔:旁边。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白话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第10页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译文】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赏析】 这首咏史吊古,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 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 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过零丁洋 第11页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作品注释】 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絮:柳絮。 萍:浮萍。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作品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第12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至早晨;到清晨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胜(shèng):承担、承受。经受不住。(古代读shēng,现在一般读shèng) 弄清影:弄:玩弄。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绮(qǐ)) 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