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doc资料.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719484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doc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doc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doc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doc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doc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极地科考的历程,感悟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教学难点】极地科学考察的价值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极地地区的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展示南极泰山站和德国诺伊迈尔南极考察站图。你知道这是什么奇特的建筑吗?学生:极地科

2、学考察站。教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了解人类在南极科学考察的情况。环节二:新知学习学习任务一:考察极地活动一:难忘的科考记事教师:出示极地地区科学考察资料。北极地区的探险与科考 1831年:英国探险家约翰罗斯和詹姆斯罗斯到达北极。 1909年:美国探险家皮尔里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 19571958年:环绕北极的国家建有54个科学考察站,北极考察进入正规化、现代化阶段。南极地区的探险与科考 1895年:挪威海员博尔赫格列文克第一次登上南极大陆。 1904年: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阿根廷奥长达斯站建成。 1911年:挪威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 1959年:阿根廷、澳大

3、利亚等12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南极条约。学生:20世纪以来,人类的极地活动从自然探险进入了科学考察阶段。活动二:巨大的科考价值教师:读课文,找出极地地区在哪些方面具有科学考察价值。学生: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教师点拨:近年来,人们在极地地区开展了对大气臭氧层空洞的观测和海冰变化的研究,为人类了解自然界的真实面目,研究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奠定了基础。小组合作探究:请列举实例,说说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具有怎样的科学价值。展示探究结果:学生甲:气象研究价值: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例如,南极大气层中臭氧空洞的

4、发现与研究等。学生乙:冰川研究价值:南极冰盖、海洋和陆地沉积物中的全球古环境信息和丰富的淡水资源。学生丙:地质研究价值:极地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等。学生丁:海洋研究价值:极地地区有着特有的海洋生物等。教师:展示南极地区资源图,找一找南极地区主要的资源。学生:有磷虾、海豹、企鹅等生物资源,还有煤、铁、锰等矿产资源。活动三:中国科考在行动教师:展示南极地区的中国科学考察站图,认识中国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学生:1985年2月建长城站;1989年2月建中山站;2009年2月建昆仑站;2014年2月建泰山站。提出思考问题:极地考察站的房屋,为什么会这样设计?(1)房屋的墙板采用“夹心”式,

5、中间是保温材料。窗户较小,且多为双层玻璃,玻璃夹层间几乎为真空。学生回答:为了防寒保暖。(2)房屋地基很深,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房屋朝不同方向开门,还设有天窗。学生回答:防止积雪掩埋;便于采光。教师点拨:为了更好地适应极地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小组合作探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什么方向?教师:结合上册所学经纬网的有关知识,点拨读图技巧。学生回答:东南方向。2.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一个?学生回答:长城站。3.科考站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选择在2月?学生回答:2月,为南极洲的暖季,有极昼现象,气温较高,风速较小。教师:展示北极地区的中国科学考察站图,

6、认识北极地区的中国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于2004年7月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建立,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教师补充:中国邮政于2014年11月20日发行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三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学习任务二:保护极地教师:播放视频:我是冰川。通过观看视频,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冰川在大量消融。活动一:努力查摆问题教师: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读课文内容,找出极地地区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学生:极地地区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燃油泄露,以及人类对极地动物的过度捕杀等。教师:这里

7、己不再是一片净土。拓展延伸:臭氧层空洞臭氧层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高的地方,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大部分被其吸收。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对人类的影响:增加皮肤癌患病率;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等。活动二:各国积极行动教师:出示相关资料。 材料一:1959年12月1日,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材料二: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材料三:各国科考人员不断强化环保意识,保证科考器材、日常用品等全部使用绿色环保产品。考察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等,除极少部分就地处理外,大部分都带出

8、极地。教师:为了保护南极大陆这一片净土,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学生:节约用电、节约用纸、不污染环境、拒食野生动物等。环节三:课堂检测1读“我国南极地区四个科学考察站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B2月份是南极地区建站的最佳月份C南极地区冰雪覆盖,几乎没有矿产资源D四站中,长城站所处的纬度最高2下列关于“保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的做法,正确的是( C )A大规模的开发南极矿产 B积极开发南极的渔业资源 C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D作为人类废弃垃圾的理想填埋场环节四:总结升华用板图小结所学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地图、图片、文字,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各种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读图技能的要求,也体现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和追求。课堂中能够用一些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如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教学过程中以实图等感官冲击,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