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CHES 45-2020 雷达水位计.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71475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HES 45-2020 雷达水位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T-CHES 45-2020 雷达水位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T-CHES 45-2020 雷达水位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T-CHES 45-2020 雷达水位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T-CHES 45-2020 雷达水位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7.060N 93团体标准T/CHES 452020雷达水位计Radar stage recorder2020-12-16发布 2021-02-01实施中国水利学会发布目次前言IV引言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缩略语13.1术语和定义13.2符号、代号、缩略语34一般规定35工作原理、分类和组成35.1工作原理45.2分类45.3组成46基本参数57技术要求67.1外观67.2工作环境条件67.3测量特性67.4显示与记录77.5响应时间77.6电气性能87.7发射中心频率87.8盐雾87.9外壳防护等级87.10抗干扰87.11机械环境适应性88数据采

2、集与传输要求88.1Modbus-RTU通讯协议98.2报文传输规约129试验方法139.1试验要求139.2主要试验设备139.3试验方法的内容1310检验规则1710.1出厂检验1710.2型式检验1711标志和使用说明书1711.1标志1711.2使用说明书1812包装、运输、贮存1812.1包装1812.2运输1812.3贮存1813安装调试、运行维护1813.1安装调试1913.2运行维护2014考核与验收2014.1考核2014.2验收20附录A(资料性)Modbus-RTU通讯协议示例21附录B(资料性)雷达水位计报文传输规约示例22附录C(资料性)雷达水位计典型安装示例30参考

3、文献31 前言根据中国水利学会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专利的范围、有效性和验证资料不提出任何看法。专利持有人应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和非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使用授权许可证进行谈判。自本文件发布实施之日起,专利持有人未在本文件发布机构进行专利许可备案的,因使用本文件而发生专利侵权的,本文件发布机构不应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水利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海大学、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南京全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曲

4、靖市阿岗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成都万江港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精波仪表有限公司、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华儒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水文水资源局、河南水淯水利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南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玉琴、黄建明、杨跃、娄瑜、袁明道、朱鸿飞、谢文、丁胜、陈琳、黄祚继、陈淑云、徐海峰、张曦明、李刚、李建平、牛睿平、黄显峰、李聂贵、王涛、张旭辉、季国安、储华平、田月红、施克鑫、章薛栋、潘选明、范光伟、李玉梅、刘德军、张龙平、田勇、陈伟昌、徐云乾、丁

5、霞、陈佳慧、刘钺、王春林、刘云苹、冯春燕、赵晨程、杜承霖、李辉、裘劲松、张亚、庞红、孔刚、翟航、彭安帮、周昕。引言本文件遵循开放、透明、公平的编制原则,增加水利标准的有效供给,促进水利技术创新,增强水位测量技术能力,满足市场发展和创新需求。本文件的编制旨在规范雷达水位计产品市场秩序,有序引导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障产品质量,促进和推广产品技术发展。在编制时,采用“产品技术内容为主,必要的运维管理为辅”的技术路线,既体现了当前雷达水位计产品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水平,又满足了市场供需双方需求。31雷达水位计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雷达水位计的结构组成、基本参数、技术要求、数据采集与传输、试验方法、检验

6、规则以及安装、运行维护、考核与验收等。本文件提供了雷达水位计科研、设计、生产、检测和使用等各方面文件的编制指南。本文件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明渠、环保污水、储水池(罐)等水位监测使用的雷达水位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9359 水文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5966 水文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

7、件GB/T 17626.5201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9704 水文仪器显示与记录GB/T 50095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138 水位观测标准JJF 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SL/T 180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 遥测终端机SL/T 4152019 水文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管理规范SL 651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3 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GB/T 50095、JJF1001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8、.1.1雷达水位计radar stage recorder一种利用雷达测距原理测量水位的仪器。3.1.2一体化雷达水位计integrated radar stage recorder具有数据采集与传输等自动测报功能的雷达水位计。3.1.3脉冲式雷达水位计 pulse radar stage recorder通过发射电磁脉冲并计算发射波与回波的时差得到水位计与被测水面之间的距离,从而测量水位的雷达水位计。3.1.4调频连续波式雷达水位计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radar stage recorder在扫频周期内发射频率变化的连续电磁波,通过计算差

9、频信号的频率得到水位计与被测水面的距离,从而测量水位的雷达水位计。3.1.5最大允许测量误差 maximum permissible measurement errors简称最大允许误差(maximum permissible errors),又称误差限(limit of error)对给定的测量、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由规范或规程所允许的,相对于已知参考量值的测量误差的极限值。注1: 通常,术语“最大允许误差”或“误差限”是用在有两个极端值的场合。注2: 不应该用术语“容差”表示“最大允许误差”。来源:JJF 10012011,7.273.1.6实验标准偏差 experimental stan

10、dard deviation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次测量,表征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用符号表示。注1: 次测量中某单个测得值的实验标准偏差可按贝赛尔公式(1)计算:(1)式中:第i次测量的测得值;测量次数;次测量所得一组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注2: 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见公式(2):(2)来源:JJF 10012011,5.173.2 符号、代号、缩略语GB/T 50095界定的以及表1中符号、代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表1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说明序号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说 明1FS满量程,Full-scale的缩写。 2ModbusModbus协议是一种已广泛应用于当今工业控制领域的通用通讯

11、协议。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或控制器经由网络(如以太网)可以和其它设备之间进行通信。3MODBUS-RTUMODBUS协议的一种形式,串行连接,是一种紧凑的、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的方式,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的校验和。4RS-485平衡输入输出电路接口标准5RS-232C异步数据传输不平衡方式串行接口6RTU远程终端单元 (Remote Terminal Unit,RTU)4 一般规定4.1 雷达水位计的固定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a) 固定雷达水位计的装置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抗震措施,不应由使用环境的变化导致雷达水位计及安装部件产生损坏、震动、失效、松脱等现象;b) 雷达水位计在工作时,不应受其固

12、定装置的影响而产生测量不稳定等现象。4.2 雷达水位计应具有处理干扰等信号的能力。4.3 雷达水位计应具有野外环境适应能力强、便于现场安装和维护、检测/校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使用要求,其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应不小于25 000 h。4.4 雷达水位计应具有时变增益功能,使远处目标信号的回波信号增益提高,有效保障大量程信号微弱时的测量稳定性。4.5 雷达水位计应具有较强的包容性:a) 能适用水位测量的各类自动化、智能化监控系统;b) 应具备RS485、RS232C中的任一种或多种通用数字信号输出接口;采用模拟量输出时,宜选用4 mA20 mA输出;c) 应具有和数据采集与传输自动化设备连接通

13、讯的性能。雷达水位计的水位测量数据由传感器传输到遥测终端机,应遵循MODBUS协议;配备有遥测终机或一体化雷达水位计的水位测量数据,由遥测终端机传输到数据采集与传输中心,应遵循SL651或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4.6 雷达水位计应具有秒级测量响应时间、数据获取高效、安装维护快捷方便的功能。4.7 雷达水位计应具有姿态测试功能。4.8 雷达水位计应具有零点刻度。4.9 雷达水位计进行现场水位观测作业时,水位观测应满足GB/T 50138的要求。5 工作原理、分类和组成5.1 工作原理雷达水位计采用发射反射接收的工作模式,通过天线发射电磁波至水面,电磁波经水面反射后,由天线接收,电磁波从发射到接

14、收的时间与到水面的距离成正比,通过多次测量和计算,获取水位测量数据。工作原理示意简图见图1。图1 雷达水位计工作原理示意图5.2 分类5.2.1 工作原理按雷达水位计的工作原理划分,主要可分为脉冲式雷达水位计和调频连续波式雷达水位计两大类。5.2.2 天线外形结构按雷达水位计天线外形结构可分为喇叭式和平板式。5.3 组成雷达水位计的组成主要包括:雷达信号产生单元、雷达信号发射接收单元、信号采集处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外部接口单元。脉冲式雷达水位计的典型组成示意图见图2,调频连续波式雷达水位计的典型组织示意图见图3。图2 脉冲式雷达水位计组成示意图图3 调频连续波式雷达水位计组成示意图6 基本参

15、数雷达水位计的基本参数选用应满足表2的规定。表2 雷达水位计基本参数量程/m波束角/发射中心频率/GHz发射功率/dBm3824,26,60,77,1201010142530142570824,26257 技术要求7.1 外观雷达水位计产品表面应无裂痕、划痕、缺损等缺陷,各部分连接应牢固,紧固件应无松动、缺损。外观各类标识应清晰完整。7.2 工作环境条件选择使用雷达水位计时,应充分考虑雷达水位计工作区域的气候环境。雷达水位计工作环境适应性应符合表3的规定。注1: 雷达水位计在高寒地区(如东北、西北等地)使用时,其低温环境适应性应达到40的要求。注2: 雷达水位计在酷热地区(如南方、西部等地)使

16、用时,其高温环境适应性应达到70的要求。表3 雷达水位计工作环境适应性环境类别环境条件单位参数值气候环境室内温度低温10高温45相对湿度%9340室外温度低温25高温55相对湿度%9540(凝露)化学环境盐雾温度:35 2 ;盐溶液浓度4%6%(质量百分比);盐溶液pH值(雾化前):6.57.2。盐溶液雾化时间不少于16 h。防护环境淋水符合GB/T 42082017表3防护等级为7的规定。砂(粉)尘符合GB/T 42082017第5章防护等级为6的规定。7.3 测量特性7.3.1 最大允许误差雷达水位计的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应根据水位变幅、涨落率等测量的不同要求,选用适宜量程的雷达

17、水位计。表4 雷达水位计最大允许误差序号量程/m测量误差13-3 mm3 mm210-10 mm10 mm330-20 mm20 mm470-0.1% FS0.1%FS7.3.2 分辨力雷达水位计的分辨力应符合表5的规定,应根据雷达水位计的量程选用。表5 水位计的分辨力序号量程/m分辨力/mm130.52101.03301.0470107.3.3 盲区雷达水位计的盲区应符合表6的规定,应根据雷达水位计的量程选用。表6 盲区序号量程/m盲区1315cm21030cm33050cm4701%FS7.3.4 重复性雷达水位计的重复性以实验标准偏差表示,应小于其规定最大允许误差的0.5倍。实验标准偏差

18、按3.1.6中公式(1)计算,其中6。7.4 显示与记录雷达水位计显示与记录装置的要求应符合GB/T 19704的规定。7.5 响应时间雷达水位计启动响应至稳定输出正确结果的时间应不大于3s。7.6 电气性能7.6.1 电源雷达水位计正常工作的供电电源应采用直流电源,电压范围应在6 V24 V之间,其额定输出电压的允许偏差应在15%20%内。宜使用12 V直流电源。7.6.2 工作电流(功耗)雷达水位计使用12 V直流电源供电时,静态值守电流和工作电流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12V DC供电下水位计静态值守电流和工作电流序号量程/m静态值守电流/ mA工作电流/ mA130.230210121

19、0033012100470121007.6.3 绝缘性雷达水位计的电源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 M。7.7 发射中心频率雷达水位计的发射中心频率的选用应符合表2的规定。7.8 盐雾雷达水位计应具有在盐雾环境下的抗蚀性能,环境参数能满足表3的要求。7.9 外壳防护等级雷达水位计的外壳防护等级(IP防护)应符合表3的规定。7.10 抗干扰雷达水位计在工作时应有抗干扰能力,其工频抗扰度应符合GB/T 17626.82006表1中等级3的要求。7.11 机械环境适应性7.11.1 振动包装好的雷达水位计应能在10Hz150Hz10Hz、扫频速度为1倍频程/min、加速度为2g的扫频振动环境条件下

20、正常工作。7.11.2 自由跌落包装好的雷达水位计从垂直高度为100 cm的环境条件下自由跌落后,应能正常工作。8 数据采集与传输要求8.1 Modbus-RTU通讯协议8.1.1 通信速率和字节帧结构8.1.1.1 通信接口:RS485接口插头插座引脚定义见表8。表8 RS485接口插头插座引脚定义引脚号1234符 号ABGNDE+定 义差分信号+差分信号地直流电源8.1.1.2 波特率应在1 200 bps、2 400 bps、4 800 bps、9 600 bps、19 200 bps中进行选择,宜采用9 600 bps。8.1.1.3 字节帧结构应为1个起始位“0”,8个数据位,1停止

21、位“1”,1位偶校验位;低位在前,高位在后。 8.1.2 数据帧8.1.2.1 基本格式数据帧基本格式应符合表9的规定。除了校验值外,其他数据传输顺序为高位字节在前,低位字节在后。表9 数据帧基本格式地址功能码数据校验1个字节1个字节不定长2个字节8.1.2.2 地址地址域在帧的开始部分,应由一个字节组成,范围为0255。8.1.2.3 功能码通信协议功能码分为三类:公共功能码,用户定义功能码和保留功能码,分配表应符合表10的规定。常见公共功能码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0 Modbus-RTU通信协议功能码分配表功能码区域功能码类别164公共功能码6572用户定义功能码73119非法功能码12

22、0127留作内部使用128255用于异常应答表11 常用公共功能码序号功能码说明101H读取线圈状态202H读取输入状态303H读取保持寄存器404H读取输入寄存器505H写单个线圈606H写单个寄存器707H读取异常状态808H回送诊断校验90BH读取事件计数100FH写多个线圈1110H写多个寄存器1211H报告从机标识1313H重置通信链路8.1.2.4 数据数据应包含水位计执行特定功能所需要的数据或者智能传感器响应查询时采集到的数据。数据类型可为整型数、定点数、十进制浮点数。常用水文要素在协议中所用寄存器地址及数据长度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 水文要素所用寄存器地址及数据长度 水文

23、参量传感器寄存器地址数据字节数数据结构说明雷达水位计0002H4十六进制整形数单位为毫米8.1.2.5 校验校验应使用16位循环冗余码(CRC16),校验码前所有字节参与校验计算,生成多项式为。8.1.3 常用寄存器定义说明常用寄存器定义应符合表13的规定。表13 常用寄存器定义寄存器地址内容说明备注0X0001测量空高,单位cm只读0X0002测量空高,单位mm只读0X0003测量水位高,单位cm只读0X0004测量水位高,单位mm只读自定义量程读写表13 常用寄存器定义(续)寄存器地址内容说明备注自定义通讯波特率读写自定义安装高度读写自定义其它自定义8.1.4 查询数据水位计通信方式应采用

24、遥测终端设备(主机)发出查询数据帧,水位计传感器返回响应数据帧或错误指示帧。通常应采用公共功能码03H读寄存器数据。查询数据帧结构应符合表14的规定,响应数据帧结构应符合表15的规定,错误指示帧结构应符合表16的规定。表14 查询数据帧结构序号名称字节数说明1传感器地址10FFH2功能码103H3起始地址20FFFFH4寄存器数量2017D0H5校验2CRC16,低字节在前表15 响应数据帧结构序号名称字节数说明1传感器地址10FFH2功能码103H3数据长度12N4寄存器值2NN为寄存器数量5校验2CRC16,低字节在前表16 错误指示帧结构序号名称字节数说明1传感器地址10FFH2功能码(

25、差错)183H3异常码101或02或03或044校验2CRC16,低字节在前8.1.5 常用Modbus-RTU通讯协议格式8.1.5.1 格式内容说明Modbus-RTU通讯协议,应能支持0x03和0x06功能码。其中0x03功能码用于读取寄存器值,0x06功能码用于设置或写入单个寄存器值,对寄存器列表中只读属性寄存器进行写操作将返回错误。任何寄存器均可由0x03功能码读出。8.1.5.2 功能码03H功能码03H用于读取寄存器值,主机发送、从机回送的格式应符合表17、表18、表19的规定。表17 功能码03H主机发送格式12345678传感器地址03H起始寄存器高字节起始寄存器低字节寄存器

26、数量高字节寄存器数量低字节CRC码低字节CRC码高字节表18 功能码03H从机回送格式(从机接收正确)1234、56、7M-1、MM+1M+2传感器地址03H字节总数寄存器数据1寄存器数据2.寄存器数据MCRC码低字节CRC码高字节表19 功能码03H从机回送格式(从机接收错误)12345传感器地址83H信息码CRC码低字节CRC码高字节8.1.5.3 功能码06H功能码06H用于写单个寄存器值,主机发送、从机回送的格式应符合表20、表21、表22的规定。表20 功能码06H主机发送格式12345678传感器地址06H寄存器地址高字节寄存器地址低字节数据高字节数据低字节CRC码低字节CRC码高

27、字节表21 功能码06H从机回送格式(从机接收正确)12345678传感器地址06H寄存器地址高字节寄存器地址低字节数据高字节数据低字节CRC码低字节CRC码高字节表22 功能码06H从机回送格式(从机接收错误)12345传感器地址86H错误信息码CRC码低字节CRC码高字节8.1.6 示例Modbus-RTU通讯协议示例参见附录A。8.2 报文传输规约配备有遥测终端机的雷达水位计,其遥测终端机部分的数据采集与传输规约,应符合SL 180的规定。本文件仅提供遥测终机中水位数据的资料性报文传输规约示例参考,参见附录B。9 试验方法9.1 试验要求9.1.1 宜在下列室内试验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a

28、) 温度:10 30 ;b) 相对湿度: 40%90%。9.1.2 测试设备应经检定合格,专用水位设施的准确度应高于被测雷达水位计的准确度,其误差应不大于被测雷达水位计允许误差限的0.3倍;其它测试设备的精度应高于被测参数精度指标。9.1.3 测试中不应调整被测雷达水位计。9.2 主要试验设备主要试验设备应包括:a)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b) 十米水位试验装置;c) 大量程水位试验装置(10 m以上);d) 激光测距仪;e) 6位半及以上数字万用表;f) 直流稳压电源;g) 雷击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设备;h) 电磁干扰试验装置;i) 绝缘电阻测试仪;j) 粉尘试验室;k) 潜水箱;l) 专

29、用频率测试装置;m) 振动试验台;n) 跌落试验台;o) 数据传输通讯测试平台。9.3 试验方法的内容9.3.1 外观外观检查应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查后,记录并查验雷达水位计的工作情况:a) 人工手检和目测检查;b) 联机检查。9.3.2 工作环境条件9.3.2.1 初始检测将非包装状态下的雷达水位计进行外观检查和基本性能检测,记录测试情况。9.3.2.2 条件试验条件试验应按下述方法进行:a) 将非包装状态下的雷达水位计放置在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内,按表3的要求按低温、高温、高温高湿的顺序进行试验,每一类试验在恒温、恒温恒湿段的保持时间应不少于4 h;b) 在每一类试验过程中,对雷达水位计进行

30、常规功能测试,其测试次数应不少于3次;c) 记录每一次的测试情况。9.3.2.3 恢复雷达水位计在完成高温高湿试验后,在试验箱内自然回温至常温,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 h。注: 本文件规定的正常大气条件是:温度为15 35 ,相对湿度45%75%,气压56 kPa106 kPa。9.3.2.4 最后检测将恢复后的雷达水位计,进行外观检查及基本性能检测,记录并检查雷达水位计试验前后的工作情况。9.3.3 测量特性9.3.3.1 测试要求将雷达水位计安装在十米水位试验装置或大量程水位试验装置上,调试完成后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不应对雷达水位计进行调整。9.3.3.2 分辨力模拟水位升降,量程范围内任

31、取3个测试点,分别读取测试点标准水位值和水位计测量示值,记录并查验标准水位值误差范围内雷达水位计测量显示的最小变化量值。9.3.3.3 最大允许误差最大允许误差应按下述方法进行测量:a) 在雷达水位计量程内选取测试点时,每米宜不少于2点,对于大量程雷达水位计,可适当放宽,但总测试点数应不少于40点;b) 模拟水位升和降全程,分别记录每个测试点的标准水位值和雷达水位计的测量示值,并计算差值,取绝对值最大者,即为雷达水位计的最大允许误差;c) 记录并查验试验结果情况。9.3.3.4 盲区模拟水位升降,当雷达水位计可测量到最小水位值时,记录雷达水位计所在测试点的标准水位值,测量该测试点至水面的距离,

32、即为盲区值。测量3次,记录并查验测试结果情况。9.3.3.5 量程雷达水位计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试验:a) 量程不大于10 m时,在十米水位试验装置上进行。模拟水位升降,当水位计可测量到最大水位值时,记录水位计所在测试点的标准水位值,测试该测试点至水面的距离并计算与盲区值之间的差值,即为水位计量程。重复测量3次,记录并查验测试结果情况;b) 量程大于10 m时,在大量程水位试验装置上进行。将雷达水位计和激光测距仪固定安装在大量程试验装置上,移动反射板模拟水位升降,当雷达水位计可测量到最大水位值时,记录水位计所在测试点的标准水位值,测试该测试点至水面的距离并计算与盲区值之间的差值,即为水位计量程。重

33、复测量3次,记录并查验测试结果情况。9.3.3.6 重复性在雷达水位计量程内模拟水位升或降,并选择3个测试点,每测试点进行6次重复测试,分别记录水位计测量值,应按3.1.6中的公式(1)计算实验标准偏差。选取出3个测试点中最大值,记录并查验测试结果情况。9.3.4 显示与记录按GB/T 19704的相关试验对雷达水位计的显示与记录性能进行试验,记录并试验后查验结果情况。9.3.5 响应时间在任一测试点,记录连续获取两次测量值之间所用时间,计算雷达波实际运行时间,记录并查验试验结果情况。9.3.6 电气性能9.3.6.1 电源用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为雷达水位计供电,分别在水位计额定电压、85%额定电

34、压、120%额定电压供电情况下,进行水位测量,记录并查验测量结果。9.3.6.2 工作电流(功耗)用数字万用表,分别测量雷达水位计的静态值守电流和工作电流,记录并查验测试结果情况。9.3.6.3 绝缘性能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雷达水位计的绝缘性能,记录并查验测试结果情况。9.3.7 频率用频率测试装置检查雷达水位计的发射中心频率,记录并查验测试结果情况。9.3.8 盐雾9.3.8.1 初始检测试验前,对非包装状态下的雷达水位计进行外观检查和基本性能检测,表面应干净、无油污、无临时性的防护层和其他弊病并记录测试情况。9.3.8.2 试验条件将非包装状态下的雷达水位计放置在盐雾试验箱内,进行抗盐雾

35、腐蚀性能试验。进行盐雾试验的溶液及试验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a) 盐溶液采用氯化钠(化学纯、分析纯)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其浓度为(51)(质量百分比);b) 温度为35 2 时,雾化前的盐溶液的pH值在6.57.2之间。配制盐溶液时,采用化学纯的盐酸稀溶液和氢氧化钠稀溶液进行调整pH值,调整后盐溶液的浓度同上;c) 雾化后的收集液,除挡回部分外,不应重复使用。d) 连续喷雾试验持续时间为48h。9.3.8.3 恢复试验结束后,用流动水轻轻洗去受试产品表面盐沉积物,再用蒸馏水漂洗,漂洗水的温度不应超过35,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lh。9.3.8.4 最后检测将恢复后的雷达水位计,进行外观检查及基

36、本性能检测,记录并检查雷达水位计试验前后的工作情况。9.3.9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9.3.9.1 IP6X的尘密试验将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雷达水位计放入粉尘试验室内进行粉尘试验,测试次数应不超过20次,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试验后记录并查验雷达水位计的工作情况:a) 有能通过筛孔为75 m、金属丝直径为50m的方孔筛的干燥滑石粉;b) 试验时试验室内的灰尘浓度应不低于2 kg/m3;c) 应保证试验用干燥滑石粉均匀缓慢下降在雷达水位计上,但下降速度最大值不应超过2 m/s;d) 试验过程中,试验室内温度在15 35 范围内,相对湿度在45%75%范围内;e) 试验持续时间为8 h。9.3.

37、9.2 IPX7的短时间浸水试验将安装状态下的雷达水位计放入潜水箱中,外壳全部浸入水中,并满足下列条件,试验后记录并查验雷达水位计的工作情况:a) 高度小于0.85 m的外壳,其最低点应低于水面1 m;b) 高度等于或大于0.85 m的外壳,其最高点应应低于水面0.15 m;c) 试验持续时间1 h。9.3.10 抗干扰用电磁干扰试验设备,对工作状态下的雷达水位计,按GB/T 17626.82006的规定,进行电磁抗扰度试验,试验后记录并检查雷达水位计工作情况。9.3.11 机械环境适应性9.3.11.1 振动将包装好的雷达水位计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按GB/T 9359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记

38、录并检查雷达水位计的包装情况,检验雷达水位计工作情况。9.3.11.2 自由跌落将包装好的雷达水位计放置在跌落试验台上,按GB/T 9359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检查雷达水位计的包装情况,检验水位计工作情况。9.3.12 数据采集与传输将雷达水位计与数据传输通讯测试平台连接,按SL 651或水资源监测数据通讯规约的规定,测试与水位数据采集与传输相关的参数项,记录测试结果。10 检验规则10.1 出厂检验10.1.1 批量生产的产品,应逐台进行出厂检验 。10.1.2 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7.1、7.3、7.6、7.7。10.1.3 每台雷达水位计检验合格后,应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10.2

39、 型式检验10.2.1 要求10.2.1.1 雷达水位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b) 正式生产后,在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c) 型式检验后,产品已连续生产三年以上;d)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又恢复生产;e) 产品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f) 市场用户方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g) 商业合同中有产品型式检验条款时。10.2.1.2 型式检验应按本文件第7章全部技术要求条款及12.3.2条款进行全性能检验。10.2.2 抽样规则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经出厂检验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样,应不少于三台;若产品总数不足三台

40、,应全数检验。10.2.3 判定规则判定规则如下:a) 型式检验中有两台以上(包括两台)不合格时,应判该批产品不合格;b) 有一台不合格时,应加倍抽取产品样品进行检验,若仍有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若全部检验合格,则除去第一批抽样不合格的产品,该批产品应判为合格。11 标志和使用说明书11.1 标志11.1.1 铭牌应设在产品的显著位置,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 产品型号及名称;b) 生产单位名称及商标;c) 生产日期及出厂编号;d) 执行标准编号;e) 第三方检验机构产品检验、认可认证类等LOGO标志。11.1.2 在包装箱的适当位置,应标有显著、牢固的包装标志,包括以下内容: a

41、) 产品型号及名称;b) 产品数量;c) 箱体尺寸(mm);d) 净重或毛重(kg);e) 运输作业安全标志;f) 到站(港)及收货单位;g) 发站(港)及发货单位;h) 第三方检验机构产品检验、认可认证类等LOGO标志;i) 执行标准编号;j) 二维码标识。11.1.3 产品包装储运图示和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T 15966的规定。11.2 使用说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应符合GB/T 15966的规定。12 包装、运输、贮存12.1 包装12.1.1 包装箱应牢固可靠,符合美观和经济的要求,应做到结构合理、紧凑、防护可靠,在正常储运、装卸条件下,应保证产品不致因包装不善而引起产品损坏、散

42、失等。12.1.2 包装箱应有措施保证产品在运输或携带使用途中不发生窜动、碰撞、摩擦。12.1.3 包装箱防震、防潮、防尘等防护措施,应符合GB/T 13384的规定。12.1.4 随机文件应包括:a) 装箱单;b) 产品出厂合格证;c) 产品使用说明书;d) 出厂前的检验测试文件。12.1.5 随机文件应齐全,且以塑料包装封装后放置在包装箱内,若产品分装数箱,随机文件应放在主件箱内。12.2 运输包装好的雷达水位计应能适应各种运输方式。12.3 贮存12.3.1 长期贮存状态下的雷达水位计,应贮存在通风的室内,附近应无酸性、碱性及其他腐蚀性物质。12.3.2 雷达水位计贮存的气候环境条件应能满足:a) 温度:-4060;b) 相对湿度:不大于90%。13 安装调试、运行维护13.1 安装调试13.1.1 安装前准备雷达水位计安装前应做下列准备:a) 核验产品质量的合格性;b) 进行安装部件的完备性检查;c) 检查安装场所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