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法是中华民族国粹!第1页 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见到书法哪些地方经常见到书法?为何中国汉字会发展成为一门独特书法艺术为何中国汉字会发展成为一门独特书法艺术?书法魅力第2页书法魅力第3页书法魅力第4页书法魅力第5页书法魅力第6页书法魅力第7页第8页第9页书法魅力第10页书法魅力第11页书法魅力第12页第13页书法魅力第14页书法魅力第15页书法魅力第16页书法魅力第17页 中国书法对世界影响中国书法对世界影响流行书法国家大部分在东南亚中国周围国家。流行书法国家大部分在东南亚中国周围国家。如:朝鲜、韩国、日本、越南、马、泰、新等国家如:朝鲜、韩国、日本、越南、马、泰、新等国家.五
2、六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练书五六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练书法。法。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凡是正式场所,日本人要用毛凡是正式场所,日本人要用毛笔写信签字。笔写信签字。日本日本“和纸和纸”其实就是中国宣纸。其实就是中国宣纸。书法魅力第18页|7777名外国学生到西安学习中国书法名外国学生到西安学习中国书法 3月,来自韩国、文莱、马来西亚等国77名大学生,来到西安书院门,跟着西安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李和生老师学习中国书法。书法魅力第19页|日本书法家作品日本书法家作品第20页|当代名人书法赏析当代名人书法赏析毛泽东毛泽东林彪林彪
3、第21页周恩来蒋经国第22页宋美龄宋美龄第23页张铁林张铁林林则徐林则徐第24页胡锦涛胡锦涛第25页|书法作品当前市场最高拍卖价书法作品当前市场最高拍卖价|6月3日,北宋黄庭坚书法长卷砥柱铭于北京保利五周年拍卖会上,以4.368亿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新世界纪录。第26页|我国青少年书法教育面临中止我国青少年书法教育面临中止危机危机 现在小学教学纲要里没有书法课,现行教育体现在小学教学纲要里没有书法课,现行教育体制几乎将书法排斥在外。制几乎将书法排斥在外。师资力量缺乏,学校不教,孩子们也没时间没师资力量缺乏,学校不教,孩子们也没时间没精力学。精力学。家长更愿意把孩子送到英语、
4、数学、电脑之类家长更愿意把孩子送到英语、数学、电脑之类辅导班,针对学生课外书法培训少之又少。辅导班,针对学生课外书法培训少之又少。第27页|学习中国书法意义学习中国书法意义 未来社会用得多是电脑,打出字要多漂亮有多漂亮未来社会用得多是电脑,打出字要多漂亮有多漂亮 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优异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优异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包括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之林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包括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
5、美术相通。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书法对于培养人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学习书法对于培养人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主要作用。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主要作用。当前,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儿女,他们中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当前,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儿女,他们中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比较孤僻。练习书法则是调整心理素质、规范行为好差,性格比较孤僻。练习书法则是调整心理素质、规范行为好方法,能够使学生进入相对静止状态。方法,能够使学生进入相对静止状态。第28页鲁迅先生说:鲁迅先生说:“我国书法艺术是东方明珠瑰宝,它不是我国书法艺术是东
6、方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诗却有诗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旋律。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旋律。”第29页第30页|现在开始能否学好书法现在开始能否学好书法第31页第32页第33页第34页第35页第36页第37页第38页 书法是中国国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东方艺术代表。从古到今,世界上数千种文字仅止于记事传言,虽有写得美观、带有艺术意味文字,不过只有汉字书写上升为一门尤其高深艺术,它产生了别具一格形式意味和笔法体系,有严格技艺规范和品评标准,其审美意味所表现创造主体心灵世界,是书法艺术精神组成,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瑰宝。第3
7、9页第40页 观赏书法作品,说说汉字演化过程与各种字体特点。观赏书法作品,说说汉字演化过程与各种字体特点。第41页汉字演化过程第42页|商周帝王因为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或兽骨 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相关事情刻在甲骨上,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留。这是中国最古老成熟文字,因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人们称之为甲骨文。|这片甲骨上记载了商王祭奠、乘车狩猎等活动,所刻文字在书法上有很高造诣。甲骨文(甲骨文(商周早期)第43页金文与甲骨文几乎同时兴起书体是金文,因铸刻在青铜器上而得名。在商周,一个人假如为王朝策立了功勋,君王就大量地给予赏赐。立功人经常要铸造青铜器,并铸刻上自己功勋,以显耀于后世。这些统计功勋
8、文字流传到现在,也成为书法艺术瑰宝。第44页小篆又称秦小篆又称秦小篆又称秦小篆又称秦篆篆篆篆它笔它笔画首尾匀圆,画首尾匀圆,结构对称;结构对称;给人以刚柔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并济,圆浑挺健感觉,挺健感觉,对汉字规范对汉字规范化起了很大化起了很大作用。作用。泰山刻石第45页 隶书(汉)字形扁方,字形扁方,左右伸展;左右伸展;左波右磔,左波右磔,蚕头燕尾。蚕头燕尾。曹全碑曹全碑第46页 在书体演变过程中,由隶书向楷书、行书、草书同时演变,大约在魏晋时期均已出现了。第47页考考你:你知道楷书四大家吗?欧阳询(唐)柳公权(唐)颜真卿(唐)赵孟頫(元)九成宫醴泉铭 玄秘塔碑 颜勤礼碑 三门记(局部)(局
9、部)(局部)(局部)第48页考考你:你知道天下三大行书吗?1、兰亭序王羲之(晋)2、祭侄文稿颜真卿(唐)3、黄州寒食帖苏轼(宋)第49页|祭侄文稿(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颜真卿(708784),享年77岁,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是中唐时期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神彩飞动。他书法,现有以往书风中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墨守成规,自成一体,称为“颜体”,含有独特格调和笔法。第50页|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
10、,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传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帖等。第51页黄庭坚,宋代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人,宋四家之一,行书用古人结构标准自创字形 ,笔画有篆意,长笔画波势显著,结字中宫紧集,让长笔向四面展开,以特疏与特密处作巧妙对比,在豪宕中流露韵趣。其草书有意想不到突破,点画线遒劲健壮,如长枪大戢,间架结构欹侧,纵横跌宕,以及行间精彩叠出连贯能力,使他以草书,成为唐代张旭、怀素后第一位大家。(左为太白忆旧游诗局部)第52页 智永,陈、隋间出色书法家。名法极,晋王羲之七世孙。山阴永欣寺僧,世称“永禅师”。其书妙传家法,传其四十年不下楼,写千字文八百本,
11、分送江东各寺。积年作书所退笔头,放在可容一石大竹簏里,五簏皆满,埋至土里,人称“退笔冢”。因求书者如市,户限为穿,乃以铁叶裹之,人谓“铁门限”。何绍基说:“智永千文,笔笔从空中落,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终年近百岁,传笔法于虞世南。(左为真草千字文局部第53页课堂实践:毛笔 临写兰亭序,感悟用笔、结构、章法、意境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认为流觞带左右,引认为流觞
12、(shangsha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日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日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第54页 谈一谈你对中国书法感受与了解?说说生活中发觉与书法之理相通事例。第55页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居会稽山阴(今渐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变汉、魏朴质书风,创造妍美流便今体。评者认为其草书浓纤折衷,正书
13、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纯出自然。因其书艺卓越成就,书迹为历代所宝,影响极大,有“书圣”之称。第56页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王羲之带着他儿子们,邀请了当代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聚集浙江绍兴兰诸山,山中有座亭子叫兰亭。这一天是三月初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曲水流觞,赋诗集句。王羲之乘兴作序,于是产生了著名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第57页兰亭集序原书二十八行,共有三百二十四字。凡是相同字,写法各不相同。其中有二十个“之”字更是改变多端,无一雷同。是王羲之书法中最好珍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第58页 兰亭集序第一个字是“永”字,听说王羲之攻“永”字十五年,创建了“永字
14、八法”。第59页第60页|1.甲骨文。|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文件。是已知汉语文件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因为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相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留(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件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件内容包括当初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奠、疾病、生
15、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极其宝贵第一手资料。|当初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巧。|它们经过几千年沉睡,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被发觉。发觉地是河南省安阳城西北五里处一个村子,那里是当年殷商(第二十代国君盘庚)故都。因为洹水决堤,冲出许多甲骨,于是便有一些学者将其定名为“甲骨文”。第61页|2.金文。|比甲骨文稍晚出现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时代,青铜器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代名词。
16、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铭文。|金文内容是关于当初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统计,都反应了当初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改变多样,愈加丰富了。第62页|3.小篆。|中国秦汉时期,汉字变迁更为猛烈也最为复杂,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感觉,对汉字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小篆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大进步。|李斯(?前208),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李斯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小官,以后,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
17、出色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李斯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特善篆书,后世推他所做篆书为小篆之逸品。第63页|4.汉隶礼器碑。|全称为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故又名韩敕碑,永寿二年(156)刻,在曲阜孔庙,此碑字体工整方纵,大小匀称,左规右矩,法度森严。用笔瘦劲刚健,轻重富于改变,捺脚尤其粗壮,尖挑出锋十分清楚,燕尾极为精彩。书势气韵沉静肃穆,典雅秀丽。此碑对以后唐代楷法形成影响很大。第64页|5.索靖出师颂。|中国书法史上成就卓著书法家索靖,字幼安,是西晋时期敦煌龙勒人。他出生在一个累世官宦之家,索靖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位有主要影响人。他在书法上受张芝影响很深。以善写草书著名于世,尤精章草(章
18、草是隶书草化后书体)。|索靖书法,浓浅得度,内涵朴厚,古朴如汉隶,转折似今草,气势是相当雄厚,从来被书法家称为上乘。梁武帝萧衍称誉他字“遒劲而峻险。遒劲处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峻险处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黄山谷也称道他书法为“笺短意长,诚不可及”。有些人把索靖字与张芝字作了比较,认为:“精熟至极,索不及张芝;妙有余姿,张不及索靖”。两位大师书法是各见所长。|出师颂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绍兴年间入宫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乾隆皇帝曾将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逊位清帝溥仪以赏赐溥杰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1945年后失散民间。7月突然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
19、会上亮相,引发业界轩然大波。第65页|8.米芾参政帖。|米芾(1051-1108),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人称“米颠”。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洒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从容痛快”。|米芾对书法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即要求在改变中到达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原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如同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完美,成
20、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气势、从容痛快格调。字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碰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改变也很多,下笔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中间,对于较长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画也富有特色。第66页|欧阳询九成宫|欧阳询(557-64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为最著名。|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觉泉水之事。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632)。楷书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此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