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培养学生图像化阅读能力的研究_林秀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1242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图像化阅读能力的研究_林秀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图像化阅读能力的研究_林秀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学生图像化阅读能力的研究_林秀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48课改教研教研园地培养学生图像化阅读能力的研究福建省龙岩市中街小学林秀琼【摘要】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就阅读这一方面做出了专门的规定,而且阅读对小学生性格、人格等的形成都能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极为重要。相较于略显单调的文本阅读,直观化、显现化、具象化的图像阅读方式显然更加容易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此种阅读方式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图像化阅读能力。【关键词】学生;图像化阅读;能力;语文【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3)05-0148-03【DOI】10.

2、12240/j.issn.2095-9214.2023.05.045所谓图像化阅读,就是以图像为媒介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活动。它既能丰富阅读形式,同时还能以多维度的信息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而从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对小学生图像化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致他们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来开展阅读活动,所以学生本身的图像化阅读能力并不强。部分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图像化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经验,难以达成预期的培养效果。基于此,笔者开展了此次研究。一、提高学生对图像的敏感度图像虽然更加直观、具象,也更加容易吸引小学生的目光,但是由

3、于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很多小学生会下意识地忽略图像直接去读取文字。就像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虽然拥有丰富的插图资源,但是在真正阅读学习时,多数小学生仍旧会直奔文字而去,完全将插图当作无关紧要的事物而忽略过去。造成这种情况固然是阅读习惯使然,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小学生对图像不敏感。因此,教师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图像化阅读能力,就要采取措施提高其对图像的敏感程度。想要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之时,借助信息技术,以视觉冲击力较强的方式展示与阅读文本相关的图片,可以是教师自己准备的图片,也可以是教材插图中的图片,然后引导小学生观察图片并从中获取信息。长此以往,学生对图像的敏感度必然会

4、有所提升,日后看到图像就会下意识地从中获取信息,这对小学生图像化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极为有益的。如在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白鹭 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一些白鹭的图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获取有关白鹭外形的信息。此后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小学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从图片中获取的信息与文中描述内容做对比,从而对白鹭“雪白的蓑毛、流线型的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这样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为何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而且在其对白鹭的形象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后,继续阅读文本时会不自觉地跟随文中描述将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孤立于小149教研园地课改

5、教研树绝顶、低飞于黄昏天空的场景在脑内成像,从而加深对整篇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二、指导学生图像化阅读的方法想要培养学生图像化阅读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掌握图像化阅读的方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指导学生借助图像梳理文章脉络阅读文本之时,能够清楚地梳理文章脉络、理顺文章情节,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并且感受文中所传达的情绪、情感等的变化都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图像梳理文章脉络,借此培养其图像化阅读能力。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多幅插图,这些插图能够比较清晰地展现事件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脉络。比如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的 小壁虎借尾巴,教材

6、中总共有六幅插图,分别展现了小壁虎被蛇咬掉尾巴、向小鱼借尾巴、向老牛借尾巴、向燕子借尾巴、难过地往家爬、见到妈妈发现自己长出了新尾巴的场景,每一幅插图对应着一个故事情节,小学生借助这些插图就能理清整个故事的发展情节以及整篇文章的脉络。此外,小学高年级的课文都比较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画流程图、结构图或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文章脉络。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画结构图,这样学生通读文本之后,对文章脉络(记忆、相识、相见、相处、相别)就会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为其后续顺利开展本文阅读学习活动打好基础。再者,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

7、相较于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的难度显然更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整本书的脉络,从而帮助其更好地阅读完一本书。如在阅读 西游记 这本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边读边绘制“取经路线图”,将唐僧师徒取经时所过何地、遇到何妖或何人、发生何事简单标注到路线图上,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过程,感受其中的艰难险阻。(二)指导学生借助图像品味人物形象品味人物形象也是阅读学习的重点内容。在品味人物形象之时,学生需要梳理人物关系、分析人物个性等,而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图像更加简单、快捷地完成上述工作。比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中的 普罗米修斯 一文,整个文本虽然并不算长,但是全文提及了阿波罗

8、、普罗米修斯、宙斯、赫淮斯托斯等多个人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绘制人物关系图来理清这些人物的关系、对比这些人物的表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小学生绘制人物对比图,借此更好地分析和品味人物形象。如在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上册 大禹治水 时,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绘制人物对比图,对比大禹及其父亲鲧在消除水患上的不同做法、不同反应,从而深化对大禹这一人物形象的了解。(三)指导学生借助图像定位核心内容定位文本核心内容对于小学生抓住文章主题、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等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之时应当注意指导学生借助图像定位核心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

9、插图,最为主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小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但是插图所占空间毕竟有限,不可能将文本内容事无巨细地全部展现出来,而是主要侧重于凸显文本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来迅速定位文本核心内容。三、适时开展图像化阅读的训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图像化阅读能力,除了指导学生掌握图像化阅读的方法外,还应适时开展图像化阅读训练。从上文也可看出,图像化阅读并非是指单纯读图,而是在阅读学习之时,学生能够使用图形、线条、符号、词汇、数字、色彩和图像,将文本主题、关键内容与图150课改教研教研园地像、图案、图式等建立意义和逻辑的链接。因此,图像化阅读训练并非单纯训练学生

10、看图、读图的能力,而是要训练其关联图像与文本的能力,包括训练学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将文字信息转换为图像的能力。比如,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上册 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小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并且根据插图内容讲故事,之后引导其阅读课文,将自己讲的故事与课文中的故事做个对比,看看二者有何异同之处,这其实就是在训练学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再如,在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上册中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 时,教师让学生诵读古诗后,自行绘制一幅图画,将古诗中描绘的景象呈现出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将文字信息转换为图像的能力。当然,教师也应当结合

11、教学实际,训练小学生借助图像梳理文章脉络、品味人物形象、定位核心内容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其更好地掌握相关图像化阅读方法,这对学生图像化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是极为有益的。四、培养学生图像化阅读的习惯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图像化阅读习惯,应当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引导他们感受图像化阅读的乐趣。小学生年纪小、专注力不足,他们喜欢色彩艳丽的图画、喜欢有趣的游戏、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等。教师可以依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培养其图像化阅读习惯。比如,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极为丰富,特别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其中的插图色彩艳丽、抓人眼球,教师完全可以借助这些插图来培养小学生的图像化阅读习惯。具体而言,教师在进

12、行故事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时,先让小学生读图、看图,根据插图猜测文本内容,然后再让其阅读文本验证自己的猜测;进行古诗词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时,可让小学生诵读古诗词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图画,然后再与教材中的插图做对比,根据两幅图的差别再次有目的地去解析古诗词,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当然,插图的运用方法也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师尽量每次课堂教学都要用到插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插图的存在,认识到插图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学习之时会下意识地关注插图内容,从而养成图像化阅读习惯。此外,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了某些图像化阅读方法后,在课堂教学时也要适时引导

13、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开展阅读学习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其领会到图像化阅读的便利性,这对学生图像化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极为重要的。总之,培养学生的图像化阅读能力对其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对图像的敏感程度、指导学生图像化阅读的方法、适时开展图像化阅读的训练、培养学生图像化阅读的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图像化阅读能力。当然,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勤于反思、勇于探索,这样才能寻找更多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图像化阅读能力。【参考文献】1 吴雅绵.图像化策略,助力阅读教学以统编本语文教材第二学段课文为例 J.语文课内外,2020(22):194.2 顾倩.图像化阅读策略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J.语文建设,2019(24):21-24.3 周丽.图像化阅读:古诗阅读的有效方法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古诗三首为例 J.小学语文教师,2020(S01):28-30.4 王美华.致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图像化阅读策略以 青蛙卖泥塘 为例 J.华夏教师,2021(24):53-55.【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课题“培养学生图像化阅读能力的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1-341)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林秀琼(1977.03),女,汉族,福建龙岩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