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课 预防疾病教案----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3.介绍我国和本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你们知道在人类的疾病中,哪些有传染性、哪些没有传染性。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尽量举出所知道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以用肺结核病的例子解释流行性的含义,并以此引入下一个题目。
(二)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三)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在传染病流行时,只要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可终止。
1.控制传染源:
许多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有传染性,而到了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一般我们对传染病人如何护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对病人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对于传染病人要倍加关怀,不可嫌弃,病人有好的心情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定要及时处理,如患狂犬病的狗,即使它是个可爱的宠物但也不能留。
2.切断传播途径:
有个肝炎病人,在饭店吃过饭后在他的碗下压了一个字条:“我是肝炎病人,请把用过的餐具消毒后再用”。很显然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要切断传播途径。其实饭前便后要洗手,消灭蚊蝇等,也是切断传播途径。讲究个人卫生,消灭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没有机会感染健康人。
3.保护易感者: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此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在防病中也是很重要的。
小结:不同的传染病预防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是要找出它的薄弱环节,要因病制宜。
第二课 食物中毒预防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种类和常见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以及怎样预防食物中毒,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区别食物的新鲜程度,变质食物不能吃。
教学建议 :
1、可结合实例讲解食物中毒的种类和症状。
2、结合教材有毒植物中毒预防简表及五种动物食品质量鉴别,计述细菌性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3、结合实例,说明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病从中人”关。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什么是食物中毒吗?
凡是吃了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含毒物的食物、以及有毒食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种类
1、按中毒病因,食物中毒可分3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植物中毒。
2、食物中毒的一般症状
集体共食可疑食品发生中毒后,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等症状。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有食物被细菌污染、细菌繁殖和未彻底加热灭菌3个
主要环节。
4、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防止食品污染、控制细菌繁殖、进食前彻
底加热灭菌
5、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河豚鱼中毒
(2)发芽的马铃薯中毒 霉变的甘蔗中毒 白果中毒
(3)豆浆中毒 未煮熟扁豆中毒
(4)亚硝酸盐中毒等。
三、在校学生学生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针对年龄特点,我们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 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 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歌 食物中毒在预防,功夫完全在日常 饭前便后要洗手,卫生习惯要优良 专人餐具专人用,饭后洗净袋内装 ,生吃蔬菜与瓜果,洗净削皮不能忘 夏天本是高发季,保持警惕别遗忘 熟食冷荤剩饭菜,海鲜冷拌需提防 不吃腐烂变质物,不食病死猪牛羊 饭菜吃前要热透,餐后烧开要贮藏 生熟食品要分开,生熟工具别混放 交叉感染手易脏,洗净才可少祸殃 生猛海鲜要适量,野生动物不轻尝 把好并从口入关,身体永远保健康。
课后小结:
通过本课使学生重视食物中毒并做好预防工作
第三课预防乙型脑炎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2、引导学生做好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消灭蚊子,保健自己,防止疾病的传播。
教学重难点:
1、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消灭蚊子,保健自己,防止疾病的传播。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乙型脑炎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夏季什么害虫最多?
2、你还知道蚊子有哪些危害?(学生思考、议论、回答问题。)
3、教师小结; 引入新课 、 流行性乙型脑炎
学生自由读文,汇报读懂的知识(师生课外收集相机资料补充介绍)
二、 讲授新课
1、什么是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1) 蚊子是传播此病的主要媒介,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
(2) 流行于夏秋季。
(3) (3)目前全世界尚未有治疗特效药物。
(4) 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该传染病唯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
2、乙脑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 潜伏期约10—15天,症状轻重不一。
(2) 一般起病急,突然发热。
(3) 恶心、呕吐、嗜睡、头痛。
(4) 少数症状轻者,只头痛和低烧,几天内就可恢复正常。
(5) 大多数病人在7-10天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
(6) 少数严重病人可因惊厥、昏迷持续较久,恢复后常留有时间长短不一的精神不正常、智力减退、失语、手脚强直不能活动等后遗症。
3、 乙脑的危害?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由于该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如治疗不及时:
(1) 病死率高.
(2)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痴呆、半身不遂、精神失常、记忆力和智力减退等。
4、如何预防乙脑?
(1)搞好环境卫生,消灭孳生地。消灭蚊、蝇,经常的给牲畜进行卫生消毒,使得病毒、细菌无处“藏身”。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定期注射流行性乙脑炎疫苗,增强体内的免疫能力。
(3)防蚊灭蚊:对预防乙脑较重要。
(4)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和治疗
(5)在方便的情况下,可以用连翘、板蓝根、二花各15克,水煮后每天喝一杯,能有效地预防。
第四课 生活中学会求助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求助,了解个人的支持系统有哪些;
2、认识求助的注意事项;
3、学会建构个人的社会资本。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求助愿望;
2、 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
教学难点:
学会构建个人的社会资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一个人想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正在吃粥。但奇怪的是,一个个面黄肌瘦,饿的大喊大叫,原来他们使用的勺子有一米多长。虽然争先恐后盛粥往嘴里送,但因勺子比手长,就是吃不着。“地狱真悲惨呀!”这个人想。然后,这个人又来到了天堂。天堂的人正好也在吃粥。一个个却红光满面,但奇怪的是,天堂的人使用的也是一米多长的勺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互相喂对方。
小结:我们每个人必须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但这并不排除我们也需要他人的帮助,学会求助,它会带给你生命的贵人,生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二、什么是求助?
小组讨论,什么是求助?
1.求助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一个朋友,在昆明生活,在生活中她是一个典型的“路痴”,但她从不怕迷路,甚至认识的路比昆明本地的丈夫认识的还多,因为她懂得求助于他人,她说,其实路就在嘴上。
2.求助是一种习惯 三)求助一定要及时 四)学会求助
求助不是脆弱,不是懦弱,不是软弱,更不是不自信的表现,反而是一种软化剂,让我们不知成为知之,让我们生活更充满阳光。
三、支持系统
如果你遇到困难,请写下你可以求助的人的名字
• 家人
• 同学,朋友
• 社会专业的服务机构
四、相信生活站在自己这一边
同样的半杯水,有人惊喜,有人悲叹。
拿破仑·希尔,美国社会最有影响和最盛誉的学者之一,历任两届总统
顾问,《成功规律》的作者。他指出,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心态。
小结:任何事情,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法。当你感觉到没办法时,
那只是说明你之前用的方法没有效果,有效的方法暂时还没找到。
五、建构你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通过个人的社会网络带来的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
(1)、建立诚信的形象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是齐家之道,诚信是为政之基,诚信是经商之魂。
(2) 善于沟通,保持适量社交半径 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3)珍惜拥有的情谊(有一份恰到好处的问候与祝福会延续你们之间
的关系)
(4)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5) 乐于与别人分享
(6)乐于助人,懂得感恩
总结:善于求助是一种能力,坦然接受他人帮助更是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回报他人并坚信自己值得帮助。让我们学会求助、乐于助人,懂得感恩,我们的人生将更加精彩。
第五课 学习中学会寻求帮助
教学目的: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我们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有时候,我们不能单靠自己一个人去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学会寻求帮助,借助别人的力量去克服困难。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求助愿望,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
教学过程:
一.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的途径:
1. 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1)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思路积极开展思维。
(2) 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老师所讲有哪些不同。
(3) 特别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4) 做题前回忆老师所讲知识点正确掌握各类公式。
(5) 遇到难题应冷静认真分析尽量自己解决。
(6) 在每个学习阶段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
2. 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1) 刚开始从基础题入手,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2) 再找课外题开拓思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易错题,写出自己的思路与正确解题过程比较,以便及时更正。
(4) 平时养成良好解题习惯,让自己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
3. 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1) 把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2) 认真思考,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
(3) 调整心态保持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情绪。
(4) 考试前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思路展开。
(5) 不要盲目提高解题速度,学会尝试得分,是自己超常发挥。
二.寻求帮助时的注意事项
1.在向别人寻求帮助的时候要注意礼貌,态度要诚恳。
2.在向别人寻求帮助的时候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3.在向别人寻求帮助的时候我们要明确的说出自己的需要。
小结:在困难来临时,请你举起你的左手,左手代表方向,他不会向困难低头,当遇到挫折时,请你举起你的右手,右手代表着希望,他不会为挫折发愁,当左手攀向右手,我们的步伐就有节奏,当右手攀向左手,我们的力量就有源头,当你的手拉着我的手,团结的力量彼此感受,有方向有决心有节奏,一起牵着手向前走。
第六课 认识自己确定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 体会目标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学会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2、 懂得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既要坚定信念,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行动计划的道理。
3、 以学生小组活动为主,交流合作,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明确树立正确的目标对人生的意义,提高目标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怎样确定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难点: 怎样确定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自我
制定计划前要进行自我分析。
1. 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把这些特点找出来,哪些是长项,哪些是弱项,制定计划就会心中有数。
2. 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确定自己成绩了解自己的发展空间。
二.确定学习目标
1.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
2. 学习目标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3. 长期目标是自己一学期的努力方向,短期目标是自己一天,一月的努力方向。
4. 学习是对知识不断汲取运用和自己能力培养训练的过程。
5. 要每次根据自己情况分析来正视自己调整计划。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
1. 制定目标的有点:
(1) 目标能够使自己看清自己的使命
(2) 目标能让自己合理安排事情的轻重缓急
(3) 目标引导自己发挥潜能
(4) 目标使自己有能力把握现在
(5) 目标有助自己评估学习的进展情况
(6) 目标使自己把学习重点从学习本身转到学习效果上
2. 如何制定目标
(1) 是自己的目标明晰化
(2) 制定现实目标计划,并定出最后限期
(3) 即时激励自己保持真诚的态度
(4) 培养自己无限信任自己的能力
(5) 经常鼓励自己把计划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四. 合理确定学习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1.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 简便易行可测性原则
3. 分层渐进的原则
4. 开创进取的原则
五. 制定目标注意
1. 目标要适当
2. 目标要明确
3. 目标要具体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学习目标的问题。我们明白了学习目标的重要性,思考并制订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懂得了目标重要,行动更重要的道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进一步地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向着自己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